叶思琦;陈喆;韦筱燕
目的 观察人前列腺上皮细胞(BPH-1细胞)对人成纤维细胞(HFF 1细胞)TGF-β1、α-SMA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BPH-1细胞与HFF-1细胞非接触性共培养(共培养组),另单独培养HFF-1细胞(对照组),Western blot方法检测两组HFF-1细胞的TGF-β1、α-SMA蛋白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共培养组HFF-1细胞TGF-β1、α-SMA表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前列腺上皮细胞可能对成纤维细胞TGF-β1、α-SMA的表达起到抑制作用.
作者:王礼鑫;尹丹;张赟;褚明亮;曹颖;官志忠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比较三维斑点追踪成像(3DSTI)、M型和二维超声心动图(2DE)检测扩张型心肌病(扩心病)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的结果.方法 31例扩心病患者,分别连续运用3DSTI、M型和2DE检测左室收缩末期容积(IVESV)、舒张末期容积(IVEDV)及射血分数(LVEF),分析比较三种方法所得结果之间的异同.结果 三种方法所测得LVESV、LVEDV和LVEF皆呈显著正相关,均数比较差异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扩心病患者,三种方法所测得LVEF值皆准确、可靠.
作者:何炯红;杨龙;卜婕;陈亚宁;刘薇;扶泽南;黄勇淇;邓娜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黏膜皮瓣推进术与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治疗复杂性肛瘘的效果.方法 将98例复杂性肛瘘患者分为黏膜皮瓣推进术组(n=41)和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LIFT)组(n=57).比较两组治愈率,记录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创口愈合时间、肛门失禁发生率、复发率,术后进行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估疼痛程度,术前、术后进行Wexner肛门失禁评分系统评估肛门功能.结果 黏膜皮瓣推进术组治愈率、轻中度肛门失禁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黏膜皮瓣推进术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创面愈合时间长于LIFT组,术后3 d VAS评分高于LIFT组,术后1个月、随访末期Wexner评分高于LIFT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黏膜皮瓣推进术组复发率高于LIFT组(P<0.05).结论 黏膜皮瓣推进术和LIFT治疗复杂性肛瘘治愈率基本一致,但与黏膜皮瓣推进术相比,LIFT可缩短手术时间和创面愈合时间、减轻术后短时间内疼痛、更好地保护肛门功能.
作者:高昆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检测、液基细胞学检查(TCT)联合阴道镜下宫颈活检对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0例考虑有宫颈病变的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均给予HPV、TCT联合阴道镜下宫颈活检,比较对照组(HPV+TCT)检测结果与观察组(HPV+TCT+阴道镜下宫颈活检)的检测结果差异.结果 对照组总检出率显著低于观察组(P<0.05).观察组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鳞癌(SCC)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HPV+TCT+阴道镜下宫颈活检联合检测能够显著提高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的检出率,值得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作者:薛金枝 刊期: 2018年第04期
表皮痣(Epidermal nevus)是由皮肤或粘膜的上皮细胞局限性良性增生所形成的错构瘤,常伴有神经系统损害,是一种罕见儿童神经皮肤综合征.既往文献研究以皮肤科为主,婴儿期由于皮损不典型,即使有神经系统症状,该病常被漏诊.作者以“表皮痣综合征”、“线性皮脂腺痣瘤”、“神经皮肤综合征”为关键词,查阅了“万方、知网、维普”三大中文数据库,发现仅有数篇儿童皮脂腺痣综合征病例报道.本文报道1例2月婴儿表皮痣综合征综合征并文献复习,以便儿科医生认识和了解该病,有利于该病的综合管理和长期随访.
作者:刘晓英;周浩;刘开宇;袁小凤;陈蓉;汪希珂;肖东凡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心肌酶谱在不同程度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患儿中表达意义.方法 选取136例HIE患儿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正常新生儿45例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心肌酶谱中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MB同工酶(CK-MB)、α-羟丁酸脱氢酶(HBDH)等四项指标水平,并观察各指标的特异度、敏感性与准确度.结果 四项指标对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中轻度、中度、重度患儿四项指标均水平高于对照组;且随着病情的加重指标水平显著提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K-MB的特异度、敏感度、准确度均优于其他三项指标.结论 心肌酶谱水平的检测对HIE早期诊断、病情严重程度评估意义重大,并可为后期治疗方案拟定提供指导,而其中CK-MB特异度、准确度更高,临床应用价值良好.
作者:洪艳;熊英;黄倩 刊期: 2018年第04期
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是一种治疗膝骨关节炎、关节畸形的成熟有效的外科技术,长期以来止血带的使用一致被认为可减少术中血液的渗出,提供干洁的手术野,有助于手术的快速有效进行,故术中长时间使用止血带十分普遍.随着临床医学研究的不断进步,术中长时间的应用止血带可能带来的并发症逐渐被重视.为探讨止血带对TKA术后疼痛肿胀的影响,同时避免可能的干扰因素,使结果更具准确性与说服力,现将我院行双膝关节置换的14例患者报告如下.
作者:何立民;赵滨;叶赟;吕信息;范士洁;李世佳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在胰腺切除术后不良反应的护理对策.方法 选择急性胰腺炎并行手术切除的156例患者,根据不同的护理方式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循证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平均住院天数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平均住院费用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胰瘘、术后出血、胃排空障碍三种并发症的发病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观察组护理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胰腺切除后患者给予循证护理模式值得推广.
作者:叶思琦;陈喆;韦筱燕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家庭延续性护理对幼年特发性关节炎(JIA)患儿疼痛的改善效果.方法 选取46例JIA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3例.两组在院内均接受相同的治疗护理措施,对照组出院后仅进行常规院外护理干预,观察组则联合延续性康复护理干预措施.观察干预效果,于干预前及干预3个月后,通过关节炎症状评分量表(WOMAC)评定患儿关节症状、生存质量普适性核心量表(PedsQLTM4.0)评估生存质量及特异性疾病量表(PedsQLTM3.0)风湿模块评估风湿症状.结果 观察组干预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3个月后,两组WOMAC各症状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edsQLTM4.0和PedsQLTM3.0风湿模块各项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变化幅度均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 家庭延续性康复护理干预JIA患儿对提高干预效果、改善关节疼痛等风湿病症状和生存质量有一定帮助,对患儿疾病恢复有利.
作者:凌艳萍;赵娟;周进芳 刊期: 2018年第04期
呼吸机机械通气是近年来国内外广泛应用的人工生命支持技术,熟练使用此项技术可使大部分生命垂危或有潜在生命危险的患儿得到呼吸支持,可争取时间创造机会,提高抢救成功率,减轻或避免严重的并发症,从而提高生命质量,但也可带来相应的的并发症,其中常见的是呼吸机相关肺炎,一旦发生,会使患儿病死率增高,撤机时间延长和治疗费用增加等[1],近年来,以预防性干预为特征的集束化护理方案在降低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上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2].经相关研究[3-4]发现,集束化护理干预措施能缩短通气时间、缩短住院天数及减少住院费用等作用,为此,我科工作人员将集束化护理干预措施应用于我科符合要求的新生儿,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唐燕 刊期: 2018年第04期
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R)介导孕激素对乳腺及女性生殖系统生长、发育的调控,其机制为通过对靶基因的转录调控实现.PR转录后修饰对靶基因的转录起着关键调控作用,包括乙酰化、泛素化、磷酸化等,以磷酸化修饰为常见.目前研究表明,周期蛋白依赖性蛋白激酶(cyclin dependent kinase 2,CDK2)可磷酸化PR氨基端多个位点,从而改变PR目的基因的转录活性,与乳腺癌、卵巢癌及子宫内膜癌的发生与发展密切相关.
作者:夏金华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调查分析产妇产后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60例产后感染产妇送检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鉴定及药敏试验,采用WHONET5.5软件进行分析.结果 切口感染、宫腔感染、尿道感染和血液感染分别占30.0%、25.0%、20.0%和16.67%.分离出85株病原菌中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占68.24%,革兰阳性菌占25.88%,真菌为5.88%.革兰阴性菌对阿米卡星、亚胺培南、美罗培南高度敏感,对其他抗菌药物均表现出不同程度耐药和多种耐药性.革兰阳性菌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替加环素、利奈唑胺、利福平耐药菌株高度敏感,而对其他抗菌药物呈不同程度耐药和多重耐药性.结论 产妇产后感染病原菌主要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分离病原菌对抗菌药物存在不同程度耐药性和多种耐药性,临床应该重视病原学检查,加强病原耐药性监测,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作者:任竹芳;李彩霞;薛爱琴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探究预见性护理干预在预防初产妇产后出血情况中的临床效果观察.方法 选取150例初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产后护理,观察组患者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预见性程序护理,护理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产后2h出血量、产后出血发生率、患者情绪评分及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评价.结果 观察组患者产后2h出血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产后出血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焦虑抑郁样评分结果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且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评价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临床上采用预见性护理干预对预防初产妇产后出血具有非常明显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姜建兰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探究布地奈德混悬气雾剂与酵母菌联合应用对小儿支气管哮喘的效果分析及对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支气管哮喘患儿10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组,各51例.对照组给予布地奈德气雾剂吸入治疗(1 mL/次,2次/d),联合组在此基础上配合酵母菌(2.0 g/次,2次/d)进行联合治疗.采用化学发光法测定总免疫球蛋白E(IgE)表达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对血清中IL-5、IFN-γ、TNF-α表达水平进行测定,对比分析两组不同用药方式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联合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患者治疗结束后总lgE低于对照组(P<0.05);血清灸性因子表达水平结果显示,联合组IL-5、IFN-γ、TNF-a水平变化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治疗前后水平变化程度同样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布地奈德混悬气雾剂与酵母菌联用可显著改善支气管哮喘患儿临床症状,临床效果显著,可供临床参考.
作者:王海彬;任明星;薛国昌;沈琳娜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米非司酮和孕三烯酮在子宫内膜异位症行手术治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其对患者妊娠情况的影响.方法 选择20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腹腔镜手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00例.对照组术后给予孕三烯酮治疗,观察组腹术后给予米非司酮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疼痛程度改善及血清雌二醇(E2)、孕酮(P)、促卵泡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糖类抗原CA125水平变化情况,比较两组妊娠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均明显改善,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E2、P、FSH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LH水平较治疗前显著升高,观察组四项激素水平的改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CA125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两年妊娠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率分别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米非司酮在子宫内膜异位手术后的治疗中疗效明显优于孕三烯酮,显著改善了患者疼痛及性激素、CA125水平,安全性较好,应用价值高.
作者:张佩勉 刊期: 2018年第04期
过敏性鼻炎,也称变应性鼻炎,是特应性个体接触过敏原后由免疫球蛋白E(IgE)介导的鼻黏膜炎症反应性疾病,其主要症状是反复喷嚏、清涕、鼻塞和鼻痒,患者常伴眼痒、结膜充血和/或流泪,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和生活质量,进而影响患者的精神心理健康,导致儿童和青少年睡眠呼吸障碍、学习能力下降、多动症和注意力不集中[1-2].目前过敏性鼻炎的主要防治方法包括:避免接触过敏原、药物治疗、免疫治疗及健康教育.避免接触过敏原是预防过敏性鼻炎有效的方法,药物治疗是缓解症状的有效手段之一,而免疫治疗是唯一可能通过免疫调节机制改变过敏性鼻炎自然进程的治疗方式[3].本文主要观察儿童变应性鼻炎皮下特异性免疫治疗的效果.
作者:聂敏;倪茂美;任娟娟;袁媛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姜黄素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大鼠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 将3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均分为对照组、COPD模型组和姜黄素组.姜黄素组于模型构建后4周给予姜黄素灌胃(200 mg/kg),1次/d,治疗30 d.处死大鼠前观察大鼠体质量增长率,测定肺功能和收集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处死大鼠后收集肺脏和血清.HE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形态;ELISA和RT-PCR检测血清、BALF和肺组织中白介素-8(IL-8)、C-反应蛋白(CRP)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表达水平;Western blotting检测肺组织p38、p-p38、p65和p-p65表达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p-p38、p-p65、IL-8、TNF-α和CRP表达水平明显增高,体质量增长率和肺功能明显降低,中性粒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比明显升高,肺病理损伤明显加重.与模型相比,对照组p-p38,p-p65,IL-8,TNF-α和CRP表达水平明显降低,体质量增长率和肺功能明显增高,中性粒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比明显降低,肺病理损伤明显减轻.此外,三组之间p38和p65表达无差异.结论 姜黄素对COPD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与抑制p38/NF KB信号通路介导的炎症反应相关.
作者:曹念;代阅;许建强;田秀文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外周血白介素-7(IL-7)、胸苷激酶1(TK1)、乳酸脱氢酶水平(LDH)等指标的变化对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的辅助诊断和疗效观察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65名建康体检者为对照组,65例确诊为ALL的患儿为ALL组,56例化疗后缓解患儿为缓解组,54例缓解后复发患儿为复发组.空腹抽取静脉血,分别检测IL 7、TK1和LDH水平.分析ALL组、缓解组以及复发组的血清IL-7、TK1、LDH的水平变化以及这些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ALL组血清IL-7、TK1、LDH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复发组血清IL-7、TK1、LDH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缓解组血清IL-7、TK1、LDH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血清IL-7、TK1、LDH相关性不显著(P>0.05);ALL组血清IL-7、TK1分别与LDH相关性显著(P<0.05),IL-7与TK1相关性不显著(P>0.05).结论 联合检测外周血IL-7、TK1和LDH水平对儿童ALL的辅助诊断、疗效观察等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苌哲宗;余红岚;费樱;喻云平 刊期: 2018年第04期
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KD),又称为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1],是一种儿童常见的急性、自限性发热性疾病.该病主要累及中小动脉,特别是冠状动脉,10%~15%病人可发展为严重的冠状动脉病变.目前其发病率已超过风湿热,成为儿童期导致后天心脏病的首位病因,也是成人期冠状动脉疾病的病因之一[2].现回顾性总结分析我院近两年收治的川崎病临床资料、治疗及预后情况.
作者:汪希珂;韦海涛;陈林;刘晓英;吴悦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头孢地嗪对细菌性肺炎患儿血清降钙素原(PCT)、白介素-6(IL-6)及免疫球蛋白G(IgG)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小儿细菌性肺炎患儿7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施以常规治疗并加用注射用乳糖酸红霉素,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头孢地嗪,对比两组患儿治疗1周后血清PCT、IL-6、IgG水平及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血清PCT、IL-6、IgG水平均低于对照组,且咳嗽、咳痰、发热等临床症状消失时间较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在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细菌性肺炎惠儿在常规对症治疗基础上加用头孢地嗪疗效确切,患儿临床症状得到更好更快缓解,血清PCT、IL-6水平明显降低,且对患儿免疫功能影响小,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少,安全可靠.
作者:任文娟;李佳;高春燕;王联芳;王延峰 刊期: 2018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