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心理护理对静脉输液患儿穿刺情况及护理依从性的影响

张艳红;张丽娟;姜洋;宁风琴

关键词:静脉输液, 心理护理, 穿刺, 依从性
摘要:目的 探究静脉输液患儿给予心理护理干预对穿刺情况及护理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在我院治疗的静脉输液患儿232例,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各116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护理依从性、穿刺疼痛度与穿刺前后焦虑评分、一次穿刺成功率等.结果 观察组依从性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穿刺疼痛评分与穿刺后焦虑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同年龄段患儿一次穿刺成功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理护理可提高静脉输液患儿的依从性及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减轻痛苦,缓解不良情绪,提升护理质量,增加满意度.
贵州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行气活血方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患者凝血功能及恢复情况的影响

    目的 探讨行气活血方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60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其基础上采用行气活血方治疗,比较两组凝血功能、症状积分以及临床情况.结果 术后3d,观察组PT、Fg水平、舌苔积分均低于对照组,肛门排气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患者采用行气活血方治疗,可有效改善其凝血功能,缓解舌苔症状,利于缩短肛门排气时间.

    作者:陈晨;任明;徐鲲;张翼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2型糖尿病患者首次就诊时血清维生素D含量与甲状腺功能之间的关系研究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首次就诊时血清维生素D含量与甲状腺功能之间的关系.方法 进行初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106例,按照患者血清25(OH)D的浓度差别分为四组,浓度>30 ng/mL为正常(A组,n=25)、浓度20~30 ng/mL为不足(B组,n=34)、浓度10~20 ng/mL为缺乏(C组,n=32)、浓度<10 ng/mL为严重不足(D组,n=15).对每组患者的甲状腺功能指标和生化指标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就诊季节分布无显著差异;年龄、性别、糖化血红蛋白和促甲状腺激素水平在任意两组之间均有显著差异,且随着患者的血清25(OH)D浓度的降低、年龄、女性比例、糖化血红蛋白和促甲状腺激素的数据呈现上升的趋势;年龄>55岁、女性、糖化血红蛋白数值>10%、促甲状腺激素浓度>2.00 μIUg/mL均为血清25(OH)D浓度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体内血清维生素D缺乏和促甲状腺激素之间呈现负相关的关系,对于初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应该考虑对其甲状腺功能进行测定,并且注意与维生素D之间的关系.

    作者:李文亚;邓雁北;胡兴坡;项晓燕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雷帕霉素在肝脏缺血再灌注中对肝脏保护作用机制的初探

    目的 探讨雷帕霉素在肝脏缺血再灌注中对肝脏保护的作用机制.方法 建立大鼠全肝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分为3组.A组:术前雷帕霉素1.5 mg/kg腹腔注射,缺血30 min组;B组:缺血30 min组;C组:假手术组.术后24 h,第3天分别处死各组动物,测定血清ALT、AST、TNF-a;取出肝脏作病理学、细胞色素C及肝细胞凋亡检测.结果 术后早期(24 h),A、B组的ALT、AST、TNF-a均升高,细胞色素C表达高,肝细胞凋亡,肝脏组织病理学变化较重.其中A组损伤程度低于B组(P<0.05);术后3dA组ALT、AST、TNF-a、细胞色素C、肝细胞凋亡及肝组织病理学等指标均优于B组.结论 雷帕霉素可能通抑制过度炎症反应、减轻细胞凋亡,从而发挥对肝脏的保护作用.

    作者:张玉;张莹;唐祥蜀;张佳伟;曾聪;孙家维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脊髓损伤病人围手术期自理能力和生活质量的研究

    目的 探讨围术期护理在脊柱损伤患者治疗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6年7月至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60例脊柱损伤患者作为对照组并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将2017年1月至2017年7月我院收治的60例脊柱损伤患者作为观察组并实施围术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自理能力、生活质量改善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出院时两组患者生活自理能力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观察组各时间段生活自理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各维度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围术期护理干预在脊柱损伤患者临床治疗中应用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及生活质量,且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利于加快各临床症状的好转.

    作者:冒海敏;仲悦萍;王海燕;魏燕;姜相君;张锦荣;沈鑫;张翠红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头面部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疗效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HN)为带状疱疹皮疹愈合后持续1个月及以上的疼痛[1],是带状疱疹常见的并发症.PHN以顽固的持续性隐痛、阵发性剧痛为主要临床特征,其形成原因与周围、中枢神经元长时间敏化对神经系统抑制性功能的损害[2-3].目前PHN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微创介入治疗、神经电刺激等治疗方法[2-4].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作为一种手术方法[5],主要通过破坏免疫细胞,减少组胺的过度释放,从源头上根治PHN,从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本文观察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对头面部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孙青;康新国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艾司奥美拉唑联合铝碳酸镁对胃溃疡患者再生黏膜组织的影响

    目的 探讨在胃溃疡中采用艾司奥美拉唑联合铝碳酸镁治疗对再生黏膜组织的影响.方法 将110例胃溃疡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予艾司奥美拉唑治疗,观察组予患者艾司奥美拉唑联合铝碳酸镁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症状总积分、血清各指标水平、微血管网形态变化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MDA水平较对照组低,SOD、NO水平较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临床症状总积分、不良反应发生率均较对照组低,微血管网形态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胃溃疡患者中采用艾司奥关拉唑联合铝碳酸镁治疗能促进再生黏膜组织成熟,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高东;邵喜风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心理护理对静脉输液患儿穿刺情况及护理依从性的影响

    目的 探究静脉输液患儿给予心理护理干预对穿刺情况及护理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在我院治疗的静脉输液患儿232例,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各116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护理依从性、穿刺疼痛度与穿刺前后焦虑评分、一次穿刺成功率等.结果 观察组依从性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穿刺疼痛评分与穿刺后焦虑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同年龄段患儿一次穿刺成功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理护理可提高静脉输液患儿的依从性及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减轻痛苦,缓解不良情绪,提升护理质量,增加满意度.

    作者:张艳红;张丽娟;姜洋;宁风琴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ACS患者PCI术后氯吡格雷低反应后应用替格瑞洛的抗血小板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氯吡格雷低反应(CLR)后应用替格瑞洛的抗血小板疗效.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256例PCI术后CLR的ACS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128例,继续服用氯吡格雷,75 mg/次、bid)和研究组(128例,替换为替格瑞洛,90mg/次,bid),比较两组调整用药前、后(7d、1个月)血小板抑制率、血小板聚集功能、炎症因子水平及随访1年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出血事件、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调整用药后,两组血小板抑制率均呈升高趋势(P<0.05),血小板大聚集率(MPAR)、P2 Y12反应单位(PRU)、超敏反应蛋白(hs-CRP)、髓过氧化物酶(MPO)、可溶性CD40受体(sCD40L)均呈下降趋势(P<0.05),研究组上述指标变化幅度均大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MACE发生率显著高于研究组(P<0.05);两组间不良反应和出血事件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替格瑞洛可有效改善ACS患者PCI术后CLR,提高抗血小板效果,降低患者体内炎症因子水平,从而减少MACE的发生.

    作者:张国庆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系统化家庭干预改善哮喘患儿治疗依从性及哮喘控制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系统化家庭干预在哮喘患儿自我管理及哮喘控制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哮喘患儿80例.全部患儿均实施系统化家庭干预,比较干预前后治疗依从性、哮喘控制、自我管理情况.结果 干预后治疗依从性高于干预前,哮喘控制差发生率低于干预前,完全控制发生率高于干预前,自我管理能力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哮喘患儿,采用系统化家庭干预利于提升患儿治疗依从性,增强其自我管理能力,提升哮喘控制水平,促进患儿恢复.

    作者:李皎;徐莉;曹丽;任文静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个性化疼痛护理缓解急诊肾结石患者生理应激及疼痛的作用分析

    目的 探讨个性化疼痛护理缓解急诊肾结石患者生理应激及疼痛的效果.方法 选取在我院就诊的急诊肾结石患者98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9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个性化疼痛护理,比较两组疼痛程度改善情况、生理应激指标及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结果 干预1h后,观察组疼痛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收缩压、舒张压及心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3d后,观察组S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急诊肾结石患者治疗过程中行个性化疼痛护理效果显著,可有效缓解患者生理应激反应及疼痛程度,减轻焦虑程度.

    作者:王霞;卓莹;魏恩荣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甲巯咪唑对甲亢患者甲状腺功能指标及肝功能指标的影响

    目的 探讨甲巯咪唑对甲亢患者甲状腺功能指标及肝功能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取近年在我院门诊诊治的甲亢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60例.观察组患者使用甲巯咪唑治疗,对照组患者使用丙硫氧嘧啶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甲状腺指标及肝功能指标水平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甲状腺功能指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肝功能水平均较治疗前有升高,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肝功能异常情况占比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甲巯咪唑治疗治疗甲亢改善患者甲状腺功能的效果较丙硫氧嘧啶好,且对患者肝功能的影响小,药物使用安全性较高.

    作者:陈慧;华文进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不同病理类型及分级胶质瘤细胞MGMT基因甲基化临床研究

    目的 研究不同病理类型及分级胶质瘤细胞MGMT基因甲基化情况.方法 收集胶质瘤患者167例的临床标本,检测并对比各类胶质瘤细胞的MGMT基因甲基化、WHO分级情况,分析MGMT基因甲基化与WHO分级及年龄的相关性.结果 167例胶质瘤标本中,共检出86例MGMT基因甲基化,甲基化率51.50%.同时,弥漫型及间变性星形细胞瘤、继发性GBM、少突胶质瘤、少突星形细胞瘤的甲基化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WHO分级为Ⅰ级3.59%,Ⅱ级38.92%,Ⅲ级27.54%,Ⅳ级29.94%.MGMT基因甲基化的年龄普遍较非甲基化的年龄更大,在弥漫型星形细胞瘤、继发性GBM及少突星形细胞瘤的甲基化年龄显著高于非甲基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根据Pearson法分析相关性可知,MGMT基因甲基化与WHO分级呈正相关(γ=0.674,P=0.019),与年龄呈正相关(γ=0.732,P<0.001).结论 MGMT基因甲基化在胶质瘤中具有较高的发生率,尤其是WHO分级Ⅱ-Ⅳ级及年龄较高者中,其对胶质瘤的形成及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张建伟;田玉旺;张立英;张岩;许春伟;吴继华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康复训练联合rTMS对脑梗死偏瘫患者肢体功能及生活能力的影响

    目的 探讨康复训练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在脑梗死偏瘫患者肢体功能与生活能力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100例脑梗死偏瘫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两组患者综合治疗方法相同,对照组进行康复训练,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rTMS治疗.比较治疗前与治疗30 d后两组肢体功能、生活能力.结果 治疗后,两组肢体功能、生活能力评分均有所上升,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对脑梗死偏瘫患者,采用康复训练联合rTMS治疗可有效增强患者肢体功能,提高其生活能力,改善预后.

    作者:伍俊;王小莉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特发性阴囊钙质沉着症1例报告

    1 临床资料患者男,37岁.因阴囊发生黄色丘疹、结节3年,于2017年1月就诊我院门诊.3年前无明显诱因阴囊皮肤出现多个绿豆至花生米大小黄色丘疹、结节,伴轻微瘙痒,自行挤压可挤出石灰样结晶物质,随时间延长,皮疹不断增多,部分体积增大形成蚕豆大小黄色结节,无破溃,质硬,无明显疼痛,故一直未予特殊诊治.

    作者:杨莹;陈晓红;雷微;曾霓;袁伟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合并肺炎支原体感染25例分析

    目的 分析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合并肺炎支原体(MP)感染的临床特点.方法 选取我院近年收治住院的25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合并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八院后均予血象、肝功能、病原学等检查,并据检查结果制定合理治疗方案,并分析疾病的临床特点.结果 IM合并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以发热、咽颊炎、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为主要临床表现,且病程长,常累及其他脏器,以肺炎、肝脾肿大为主;疗程2~4周,全部治愈,随访3个月无复发.结论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合并肺炎支原体感染临床症状较严重,且在发病1周左右出现其他脏器损伤,临床应及时MP检查并应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可减少并发症,效果确切.

    作者:陈坤;王晶;刘艳云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不同分度的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心电图、心肌酶谱和cTnT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心电图(ECG)、心肌酶谱和心肌肌钙蛋白T(cTnT)在不同分度的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本院收治的620例HIE患儿,按照其病情的轻重分轻度组220例、中度组250例和重度组150例,并选择同一时期我院出生的正常新生儿280名为对照组.对比分析其ECG、心肌酶谱和cTnT水平变化情况.结果 轻度组、中度组和重度组HIE的ECG异常率和cTnT阳性率比较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与轻度、中度和重度组HIE的心肌酶谱和cTnT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新生儿发生HIE后非常容易引起心肌损伤,ECG可评估心肌受损,具有操作简单、实用的特点,而心肌酶谱和cTnT的定量检测对于评估心脏损伤同样具有一定的价值,并具有快速、灵敏的特点.

    作者:陈媚;叶军;黄国坚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腺样体切除术联合药物治疗对慢性鼻—鼻窦炎患儿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观察腺样体切除术联合药物治疗对慢性鼻—鼻窦炎患儿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在我院治疗的慢性鼻—鼻窦炎患儿78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9例.对照组采用单纯药物治疗,观察组采用腺样体切除术与药物联合治疗,比较两组鼻内镜评分、鼻窦CT评分以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治疗前,两组鼻内镜评分、鼻窦CT评分、各领域生活质量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鼻内镜评分、鼻窦CT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各领域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腺样体切除术联合药物治疗慢性鼻-鼻窦炎患儿,可有效缓解病情,利于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庄强尔;邹凤;杜虹;赵筱扬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六西格玛在提升糖尿病患者自我行为管理能力中的应用研究

    我国糖尿病患病率己达9.7%,其中2型糖尿病占90%以上[1].六西格玛(six sigma)是一种能够严格、集中和高效地改善企业流程管理质量的实施原则和技术,研究证明,将这一方法应用于医学治疗和护理的质量管理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2-3].因此我们在六西格玛理论指导下,严格进行测量、分析、改进和控制,找到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缺陷并进行原因分析,找出关键因素,制定适合我州糖尿病患者的教育方案,进行干预,以期达到较好的效果.

    作者:黄晓清;田浚弘;陆宁愿;崔兴芳;吴学碧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非比麸联合培菲康在治疗小儿功能性便秘中的临床效果

    目的 观察非比麸(小儿纤维素颗粒)联合培菲康(双歧杆菌三联活茵散)在治疗小儿功能性便秘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20例诊断为小儿功能性便秘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A组、实验B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培菲康口服治疗;实验A组给予非比麸;实验B组给予非比麸和培菲康口服治疗.根据用药后患儿的大便情况、形状、次数及复发情况,对两组疗效进行评价.结果 实验B组患者治疗结束后大便次数效果优于对照组和实验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便性状评分结果显示,实验B组评分与另外两组相比具有显著差异.治疗结束后2周,实验B组治疗复发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和实验A组(P<0.05).实验B组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和实验A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非比麸与培菲康联合治疗小儿功能性便秘疗效确切,效果显著.

    作者:徐惠;顾岚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前列地尔联合贝那普利对糖尿病肾病蛋白尿及氧化应激的影响

    目的 探讨糖尿病肾病(DN)患者应用前列地尔与贝那普利联合治疗对蛋白尿及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DN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口服贝那普利,观察组加用前列地尔,比较两组蛋白尿、氧化应激情况.结果 治疗前,两组蛋白尿指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Scr、UAER、BUN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SOD与T-AOC水平高于对照组,MDA与ROS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DN患者,联合使用前列地尔与贝那普利治疗可有效降低蛋白尿水平与氧化应激程度,改善肾功能,利于患者获得较好预后.

    作者:雷雪姣;任莉;李栋 刊期: 2018年第10期

贵州医药杂志

贵州医药杂志

主管:贵州省医药卫生学会办公室

主办:贵州省医药卫生学会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