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桂锋;苏跃萍
心血管药物包括针对心血管疾病发病机制的药物和临床征候的药物.治疗心血管疾病常联合用药,以取得更好的临床疗效.心血管药物的分类有两种方法,一是按照主要药理作用分类,二是按照临床用途分类,国家基本药物阐述的心血管药物正是按照临床用途分类的.分为抗心绞痛药物、抗心律失常药物、抗心力衰竭药物、抗高血压药物、抗休克药物、调血脂及抗动脉粥样硬化药和血管扩张药.近年来,心血管疾病发生率大增,所以,合理应用心血管药物,充分发挥药物的治疗作用而减少药物的副作用,有很重要的临床意义.但是由于临床医师对合理用药的基础知识掌握的不够,不合理用药的现象仍然存在,表现有以下几个方面.
作者:徐丽萍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观察蛞蝓对小鼠淋巴细胞白血病P388的影响.方法:接种淋巴细胞白血病P388细胞悬液于KM小鼠腹腔,制备P388腹水瘤模型,以蛞蝓提取物高、中、低剂量(2400mg/kg、1200mg/kg、600mg/kg)灌胃,观察其对P388腹水瘤小鼠生存时间及生命延长率的影响.结果:蛞蝓提取物高中低剂量组生命延长率分别为22.3%、37.41%、13.67%,中剂量组生存时间明显延长(P<0.01).结论:蛞蝓能提高P388腹水瘤小鼠生命延长率,延长生存时间.
作者:曾振东;韦金育;曾翠琼;杨增艳;韦英才;农克文 刊期: 2013年第10期
骨性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是影响人类健康常见的关节病之一,呈全世界分布,有种族差异,与衰老、肥胖、炎症、创伤,关节过度使用,代谢障碍与遗传因素有关,是以关节软骨的变形、破坏及骨质增生为特征的慢性骨关节病.由于病程长,易反复发作,缺乏治愈的方法,治疗都以改善症状为主,目的在于控制疼痛,改善功能,减少残疾和提高与健康相关的生活质量.笔者于2012年6月至2013年2月,采用口服双醋瑞因联合藏药青鹏膏外敷温热疗法,治疗骨性关节炎90例,效果满意,总结如下.
作者:高坤;马周加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防逆流留置针在两种穿刺方法中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病人200例分为两组,试验组100例,对照组100例,试验组采用防逆流留置针在血管上方35度至40度进针,留导管在外端0.01~0.02cm,对照组采用防逆流留置针15度至30度进针,导管全部刺入血管.留针时间4天,观察留置针穿刺点出血情况、发生血液逆流及堵管情况.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在穿刺点出血方面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穿刺点出血明显较试验组少;血液逆流及堵管情况无差异(P>0.05).结论:防逆流留置针在穿刺过程中,35度至40度进针,留导管在外端0.01~0.02cm,降低了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有效防止了穿刺点出血现象,减少了护士更换贴膜的频率,减轻了护士工作量,提高了护士工作效率.
作者:赵敏;黄媛媛 刊期: 2013年第10期
对于妇科肿瘤疾病患者而言,循证护理能够发挥出巨大作用,所以要重视循证护理方面的研究.文章探讨了循证护理的具体内涵,同时对妇科肿瘤疾病应用循证护理服务的方法进行了阐述,包括心理循证护理方法,疼痛症状循证护理方法以及褥疮循证护理,旨在改善妇科肿瘤疾病的现行护理方法,提升妇科护理质量.
作者:庄玉琳 刊期: 2013年第10期
针对青光眼病人的特点,将健康教育贯穿于整体护理中.通过对青光眼病人健康教育的实施,建立良好的健康行为,能有效预防青光眼疾病的复发,提高病人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使青光眼防治真正收到实效.
作者:汪桂秋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使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分析.方法:将我院治疗的患有冠心病心绞痛的患者120例,按照住院时间的先后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合对照组组各60例,其中两组患者均口服酒石酸美托洛尔和小剂量阿司匹林;心绞痛发作其间均使用硝酸甘油静滴,心绞痛症状缓解和病情很定后停止静滴硝酸甘油.实验组在西药的基础治疗上加以口服复方丹参滴丸,以15天为一个治疗疗程,治疗3~4个疗程之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心绞痛缓解的总有效率为95% (57/60),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5% (45/60),结果说明实验组的治疗有效率要明显优于对照组,结果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比单纯使用西医治疗方法能取得更好的临床疗效,同时不会出现明显的毒副作用,具有较好的安全使用性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唐上益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研究滚动床结构对其内部颗粒传热特性,探讨其对中药炮制过程的影响.方法:以径向截面多点测温法对滚筒内物料温度进行实时监测,优化滚筒结构;以水红花子爆花率及槲皮素的含量为评价指标,采用HPLC法进行含量测定.结果:滚动床佳结构条件为转速为rpm=50,内置8个135°“L”型挡板,此时其内物料颗粒传热为均匀,且此条件机械化炮制水红花子爆花率达50%以上,槲皮素含量为0.69mg·g-1,明显高于传统方法炒制的水红花子槲皮素的含量.结论:滚动式炒制机内物料设计合理,传热迅速、均匀、使用方便,能够保障和提高中药炮制品的质量,此研究对药材炒制机械化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汪岩;翟延君;吕国军;马小军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观察临床中洛赛克治疗慢性呼吸衰竭伴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10年1月至2010年12月之间收治的100例慢性呼吸衰竭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的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而观察组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洛赛克进行治疗,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6.0%,对照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0.0%,两组的数据比较具有明显的差异(P<0.05),统计学有意义;两组的患者治疗过程中均未见有1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结论:临床中在常规的治疗基础上给予洛赛克治疗慢性呼吸衰竭伴上消化道出血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有效的提高临床治疗有效率,安全性高,值得临床中应用.
作者:荣其波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本文研究4种方法制取炙甘草汤对治疗气阴两虚型冠心病心绞痛的效果进行研究,为临床对炙甘草汤的有效应用提供依据.方法:炙甘草汤方用水煎剂、水清酒煎剂、CO2超临界萃取颗粒和CO2超临界萃取合水清酒浓缩颗粒4种制取方法的制剂,对临床病例观察不同方法制剂的疗效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速效止痛疗效水合清酒组有效率为69.97%,CO2合水清酒组有效率为88.37%,与其余两组有显著差异(P<0.01),且C02合水清酒组与水清酒组的差异显著(P<0.01).心绞痛症状疗效水合清酒有效率为86.17%,CO2合水清酒组有效率为95.17%,与其余两组有显著差异(P<0.01).且CO2合水清酒组与水清酒组的差异显著(P<0.01).结论:临床应用炙甘草汤方治疗气阴两虚型冠心病心绞痛,宜选用CO2超临界萃取合水清酒浓缩颗粒或水合清酒煎剂2种制取方法的剂型.
作者:田秀燕;田玉梅;丁玉峰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究与分析负压引流法对腹部术后切口感染的临床预防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接收的腹部手术后伤口感染的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据表法抽出A、B两组,每组40例患者.A组采用负压引流法对术后切口的感染进行治疗,B组采用普通引流方法对术后切口感染进行治疗,观察并记录临床预后情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应用负压引流方法预防感染的试验组的平均拆线时间、平均换药次数和平均感染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负压引流的方法能有效的降低腹部术后切口感染率,并能缩短拆线时间,减轻患者的痛苦,对临床上预防切口感染有积极的意义.
作者:陈仕汉 刊期: 2013年第10期
本方法对乙肝表面抗原检测结果处于灰带区(高值阴性),酶标仪判读吸光度CD值0.095-0.11之间20例结果进行分析.其中50%为乙肝表面抗原阳性及弱阳性.15%三个月后复检转为阳性.35%为乙肝表面抗原阴性.因此,认为ELISA方法应严格操作,防止阳性漏检.
作者:贾晓伟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CT在急性阑尾炎诊断中的应用情况.方法:选择在2011年6月至2012年5月拟诊为急性阑尾炎的98例患者的CT影像学资料进行临床分析,并与同期超声资料进行比较,均与术后病理资料进行对照,比较分析以上两种检查方法的准确度、灵敏度及特异度.结果:本组患者CT检查的准确度及特异度分别为98.0%[(84+12)/98]、92.3% (12/13),超声检查的准确度及特异度分别为84.7%[(78+5) /98]、38.5%(5/1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CT检查的灵敏度为98.8% (84/85),超声检查的灵敏度为91.8% (78/85),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检查及超声检查对于急性阑尾炎的诊治均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CT检查在准确度及特异度方面体现了明显优势.
作者:董占杰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运动疗法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的影响.方法:从门诊任意抽取60例已确诊2型糖尿病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即实验组(药疗加运动)和对照组(仅用药疗).经短期的四周随访,观察2组患者血搪控制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血糖控制优于对照组患者.结论:对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糖尿病运动操或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能有效地降低患者的血糖水平,有利于稳定血糖.
作者:魏晓兰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寿胎丸加减治疗胎漏胎动不安的方法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7月至2013年1月我院应用寿胎丸加减治疗胎漏胎动不安患者50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有效42例(84%),无效8例(16%),其中4例为习惯性流产者,4例为服药无效或要求终止妊娠行清宫处理.结论:寿胎丸加减治疗胎漏胎动不安效果明显.
作者:赵青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以下简称肺心病)急性发作期进行中医辨证论治,以便更好地指导临床医疗工作.方法:对我院近五年收治的慢性肺心病急性发作期住院病人,运用中医理论,进行回顾性分析归纳总结.结果:发现肺心病急性发期以肺气郁闭为常见证,常可兼见肺脾两虚、阳虚水泛如瘀血阻络.结论:慢性肺心病急性发作期在常规西医药治疗的基础上,配合中医辨证分型治疗,能更好地提高疗效,缩短病程,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具有较好的临床指导意义.
作者:庞国彪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观察维生素C (VitC)和维生素E(VitE)以及VitC和VitE联合应用对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夹闭肾蒂1h进行并再通进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造模,再灌注前10min在不同分组的大鼠进行舌下静脉注入Vit (200mg/kg);VitE乳剂(100mg/kg)以及Vit (200mg/kg)和VitC联合使用.再灌注2h后测定肾组织匀浆MDA含量及SOD活性,血肌酐,尿素等指标从而观察缺血再关注损伤程度及药物保护作用.结果:VitC给药组、VitE给药组以及VitC、E联合给药组的肾组织匀浆SOD活性明显高于模型组,其中以VitC、E联合给药组为显著(p <0.01);MDA,血肌酐,血尿素值均低于模型组(p<0.05),以VitC、E联合给药组改善为显著(p<0.01).VitC、E联合给药组与VitE给药组和VitC给药组相比也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VitC和VitE对肾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协同保护作用.
作者:彭燕;程也;张斯文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研究雀啄刺法在神经根型颈椎病中的治疗价值.方法:选取我院门诊和住院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60例,随机采用雀啄刺法和普通针刺法进行治疗,比较两者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雀啄刺法组疗效优于普通针刺法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雀啄刺法是一种有效的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CSR)的针灸手法.
作者:邓星佑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瑶药金线风的薄层色谱鉴别.方法:三氯甲烷提取后,以三氯甲烷-甲醇-浓氨试液(5:0.6:0.05)为展开剂,对瑶药金线风进行薄层鉴别.结果: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色谱清晰,无杂质斑点干扰.结论:本方法专属性强,可更好地控制药材质量.
作者:刘元;文志云;宋志钊 刊期: 2013年第10期
1 病例资料李某,女,37岁,家庭主妇,于2013年1月25日初诊,以颈后部酸痛伴活动受限3天余为主诉.患者3天前晨起发现颈部僵硬疼痛,头向左侧倾斜,无法动弹,遇冷或活动则加剧,用热毛巾敷住患处稍有缓解,片刻如初.平素纳可,二便调,舌淡红苔白,脉沉细.查体:颈部左侧胸锁乳突肌压痛明显,局部可触及条索状隆起,左侧斜方肌紧张,X线检查示轻度颈椎生理曲度变直,余未见异常.诊断为落枕,属中医痹证范畴,证属风寒侵袭,气血凝滞.治宜祛风散寒,舒筋止痛,投以加味葛根汤:葛根40g,麻黄10g,桂枝10g,白芍15g,炙甘草6g,熟附子10g(先煎),杜仲10g,柴胡15g,桑枝6g,每日1剂,复煎1次,5剂为1个疗程.火针选穴:风池(左侧)、后溪(左侧),常规消毒,涂擦少量万花油,以右手拇食指持细火针针柄,左手持酒精灯,注视穴位的同时将针于灯上烧灼至红亮,迅速将针刺入穴内0.3寸,并立即而敏捷的出针,每穴位相同操作3~5次,直至皮肤略微起泡为佳,随后迅速用消毒干棉球按压针孔片刻并拭干残余万花油.初诊当日治疗1次,隔3日治疗第2次,第5日复诊,患者左侧颈部疼痛缓解,其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压痛大为减轻,活动受限消失.守方继续服用,随访3日后,告愈.
作者:吴栩;韦伟标 刊期: 2013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