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精神专科医院开展药学服务的实践

姚玲

关键词:药学服务, 精神专科
摘要:在当前医疗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国家药品监督体制不断完善和健全的背景下,医疗机构的药学人员已逐步转向为病人提供全面的药学服务.本文主要探索精神专科医院开展药学服务的方式和方法,结果表明只有不断转变药学服务观念,牢固掌握药学知识,加强药师培训才能更好地践行“以病人为中心”的药学服务理念.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新辅助治疗对直肠癌的疗效研究

    目的:探讨新辅助治疗对直肠癌疗效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1月至2012年2月病理确诊为直肠腺癌的患者50例,按照入院时间随机分成A组观察组、B组对照组.A组患者在术前接受新辅助治疗,包括4个疗程的化疗(按FOLFOX6方案实施),在第2个疗程第1d开始进行同步放疗,放化疗结束4~6周内进行手术治疗.B组患者未进行新辅助治疗直接进行手术治疗.结果:A组进行新辅助治疗后肿瘤缩小,使切除率提高,保肛率提高,局部复发率降低.结论:直肠癌的术前新辅助治疗,可提高切除率,减少复发率,在临床上值得推广.

    作者:王智辉;吴庭安;陈春花;彭雨;黄秀芳;林大任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藏医尿诊理论体系研究纵览

    藏医尿诊在藏医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历代藏医著作和其他传统医学详细记载了尿液采集、观察、诊断的方法,本文通过文献整理的方法对尿诊的技术方法和诊察项目进行研究,结合目前尿诊研究存在的问题,提出藏医尿诊研究的重要意义.

    作者:姚晓武;徐士奎;柏秀英;罗艳秋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消化性溃疡50例治疗浅析

    目的:探讨消化性溃疡的有效治疗措施.方法: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性溃疡.结果:经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性溃疡50例患者中,治愈的有30例,占60.00%;显效的有12例,占24.00%;有效的有8例,占16.00%;无效0例.总有效达100%,治疗效果十分显著.结论: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性溃疡能够取长补短,是治疗消化性溃疡的有效方法,且临床观察中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杨淑红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社会历史文化因素对迪庆藏医药的影响

    迪庆位于云南省西北部,滇、藏、川三省交界,因其地域特殊而形成了与其他藏区不同的政治经济文化,既属于藏文化系统,但又拥有不同于其他藏区的自身发展规律性和独特性.这种特殊的地域、政治、经济和文化对迪庆藏医药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

    作者:柏秀英;姚晓武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180例中药注射剂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目的:对180例中药注射液药品不良反应进行报告分析,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13年1月我院收治的180例因中药注射液致药品不良反应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80例发生药品不良反应的患者,以≥61岁的老年人发生几率高,占28.33%,共涉及11个品种,以鱼腥草注射液的发生率高,为21.67%;其次是栀子黄注射液和清开灵注射液,导致不良反应发生的主要因素是不合理配伍用药,占43.33%.结论:中药注射液的临床使用过程,必须注意配伍、适应症、滴速及个体差异,才能有效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几率.

    作者:谭泳怡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三级医院评审标准在门诊护理工作中的落实与改进措施

    针对新的三级医院评审标准在门诊护理工作中的落实,通过多种创新服务、优质服务,自查改进,在顺利通过评审的同时为患者提供了优质、高效、便捷、安全的门诊服务,实现了等级医院评审的终目标.

    作者:王莹;王秀桃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生脉注射液联合血塞通注射液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研究生脉注射液联合血塞通注射液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心脑血管疾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所有患者均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生脉注射液联合血塞通注射液进行治疗,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血流流变学指标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生脉注射液联合血塞通注射液可显著改善血流流变学指标,促进心脑血管疾病的恢复.

    作者:余丽华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精神专科医院开展药学服务的实践

    在当前医疗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国家药品监督体制不断完善和健全的背景下,医疗机构的药学人员已逐步转向为病人提供全面的药学服务.本文主要探索精神专科医院开展药学服务的方式和方法,结果表明只有不断转变药学服务观念,牢固掌握药学知识,加强药师培训才能更好地践行“以病人为中心”的药学服务理念.

    作者:姚玲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米索前列醇预防产后出血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米索前列醇预防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将2009年10月至2012年10月在我院经阴道分娩的产妇20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1000例(应用米索前列醇)和对照组1000例(应用缩宫素),对两组的情况进行对比;结果:两组产妇的产后24h出血量、产后出血率及第3产程时间相比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米索前列醇可以有效促进产妇的术后恢复、降低产后出血发生率.

    作者:赵东燕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医源性Cushing's综合征的临床诊治与护理干预

    目的:分析27例滥用糖皮质激素引起的医源性Cushing's综合征的诊断、治疗、护理.方法:对27例医源性Cushing,s综合征患者进行剂量递减法撤停糖皮质激素,同时治疗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及肾上腺危象,对比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包括全身症状、向心性肥胖、满月脸、痤疮、水肿,以及治疗前后代谢指标,包括血钾、平均血糖、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水平的变化.结果:(1)治疗后全身症状、向心性肥胖、满月脸、痤疮、水肿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2)治疗后血钾、平均血糖、CHO、TG、LDL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后HDL较治疗前升高(P<0.05).结论:临床工作需合理应用糖皮质激素,严格掌握其适应证与禁忌证,使其副作用和并发症的发生降到低水平.

    作者:陈琳娜;杨妍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虾蛄多肽的酶解工艺及其抗肿瘤活性的初步研究

    目的:通过正交试验优化酶解条件,提取分离虾蛄软体组织,根据其体外抗肿瘤活性,筛选佳酶解条件.方法:采用L16 (45)正交试验设计方法,通过探索其抗前列腺癌作用,优化胰蛋白酶酶解虾蛄多肽的提取条件.结果:虾蛄多肽酶解佳条件为:料液比1:2,pH为7.5,加酶量为1000u/g,温度40℃,时间为4h,其对前列腺癌PC-3细胞株的体外抑制率为60.9%.结论酶解所得的虾蛄多肽对前列腺癌细胞具有一定的抑制生长作用.

    作者:林焕乐;王泽峰;马剑茵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关于医院病案管理的初探

    面对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进步,病案管理模式也随之相应变化.病案管理人员,应逐步改变传统的管理模式,更新观念,转变思路,重视信息反馈,增强信息服务水平,将建立病案信息管理的新模式.同时,应用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尤其是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建立数字化和结构化病案管理系统并进一步完善病案信息的检索系统,以实现病案信息更好地服务于临床与医院,服务于社会.

    作者:崔福兰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病诊治进展

    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病(allergic bronchopulmonary aspergillosis,ABPA,也称过敏性支气管肺曲霉病),ABPA是机体对寄生于支气管内曲霉产生的变态反应性炎症.该病常在慢性哮喘或囊性纤维化(cystic fibrosis,CF)患者的基础上发生.临床表现为慢性哮喘,反复肺浸润,支气管扩张[1].本病早于1952年由英国学者Hinson等首先在哮喘患者中发现并命名.文昭明于1985年在国内首次报告3例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病[2] Ⅰ过去认为ABPA是一种少见病,临床表现不典型,极易漏诊,误诊而错过治疗良机.近年来随着ABPA流行病学、发病机制、血清学和影像学诊断方法及治疗手段等方面均取得较大的进展,ABPA的诊断意识及诊断率有一定提高,但仍存在不足,现将本病新诊治进展总结如下,以供临床参考借鉴.

    作者:王伟;杜丽娟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发作期中医辨证论治

    目的: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以下简称肺心病)急性发作期进行中医辨证论治,以便更好地指导临床医疗工作.方法:对我院近五年收治的慢性肺心病急性发作期住院病人,运用中医理论,进行回顾性分析归纳总结.结果:发现肺心病急性发期以肺气郁闭为常见证,常可兼见肺脾两虚、阳虚水泛如瘀血阻络.结论:慢性肺心病急性发作期在常规西医药治疗的基础上,配合中医辨证分型治疗,能更好地提高疗效,缩短病程,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具有较好的临床指导意义.

    作者:庞国彪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龙胆泻肝汤联合西药治疗肛门湿疹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龙胆泻肝汤联合西药治疗肛门湿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肛门湿疹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6例,对照组给予西药依巴斯汀和复方曲安奈德益康唑,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复方龙胆泻肝汤,1剂/日,早晚分服,2次/日;两组均以1周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1.67%,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75.00%,两组临床疗效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龙胆泻肝汤联合西药治疗肛门湿疹的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进行推广.

    作者:董响波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妇产科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妇产科的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3月至2012年3月我院妇产科收治的正常产褥期妇女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50例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50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对两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对两组患者的住院天数,住院费用及患者满意度等指标进行了考察,其中观察组的观察组住院费用为(2185.6±482.3)元,明显低于对照组(2679.3±468.3)元;观察组的住院天数为(4.25±2.15)d,明显低于对照组(7.58±4.35)d;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98.62±1.15)%,明显高于对照组(90.25±3.5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医护人员满意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在妇产科的应用,使患者的满意度大大提高,治疗天数及治疗费用大大减少,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孙研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小针刀配合截血膏外敷治疗腰骶关节劳损52例

    通过小针刀治疗配合截血膏外敷,对52例患者进行病情观察及疗效评估.

    作者:彭运飞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中医辨证论治高血压病方法与思路

    高血压是以动脉血压升高为特征,可伴有心脑血管、肾等器官功能性或器质性改变的全身疾病.但无论西药还是中药,都存在一定的缺陷.西药虽然起效快,但副作用大;而中药药性温和,起效较慢.因此,在高血压治疗上,应中西医结合发挥各有的特点和优势,以期达到治疗高血压的高目标——防止心、脑、肾血管病的发生或发展,延年益寿,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周文明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鱼油亚麻籽油对高血脂模型大鼠血脂的影响

    早在本世纪50年代中期,人们就发现鱼油具有降血脂的生理作用,但因其生产加工成本高,推广和普及尚难惠及众人[1].亚麻籽油也因其富含α-亚麻酸正备受医学界关注,现代研究表明其降血脂作用明确.我国亚麻植物种植面积和亚麻籽产量居世界第二位,仅次于加拿大,资源极其丰富.但存在易氧化、不易贮藏等诸多问题,造成了不宜多食用的困境[2].现代实验研究明确了深海鱼油和亚麻籽油调节血脂的作用主要是通过降低血清TC、TG和升高血清HDL-C来实现[3-4],本实验通过以上途径验证鱼油和亚麻籽油配伍使用具有协同效应的研究,为不同的降脂资源优势互补开发利用提供依据,为开发更为经济和有效的降脂产品带来启示.

    作者:汤勇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组合型人工肾治疗慢性肾衰竭临床分析

    目的:观察组合型人工肾治疗慢性肾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近年来我院诊治的慢性肾衰竭患者中64例作为研究对象,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进行常规血液透析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组合型人工肾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症状各项指标改善率均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肾功能指标及β2微球蛋白下降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采取组合型人工肾对慢性肾衰竭进行治疗,临床效果显著,明显优于常规血液透析治疗.

    作者:刘勋华 刊期: 2013年第10期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

主管:云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国云南省民族民间医药研究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