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结核分枝杆菌耐药相关基因突变及其检测

孙荣(综述);陈峥宏(审校)

关键词:结核分枝杆菌, 基因突变, 耐药
摘要:目前结核病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杀手。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数据显示,全球近1/3的人口已经感染了结核分枝杆菌,每年新增结核病患者约900万,每年死亡人数约300万,而我国结核病患病人数占全球的14.3%,位居全球第二位,是全球22个结核病高负担国家之一。由于抗结核药物的不规范使用,导致了耐多药肺结核(MDR‐TB)、广泛耐药性肺结核(XDR‐TB)的出现和传播,全球每年新发耐多药结核病病例约500000起,其中,中国112000例,仅次于印度,并有58个国家报告发现关于广泛耐药性肺结核的病例[1],除此之外,结核分枝杆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双重感染、全球范围的移民和流动人口增加等现况使结核病的传播更为广泛,结核病的控制和治疗面临严峻的挑战。
贵州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冠折后纤维桩辅助断冠再接修复1例报告

    我科治疗了1例因外伤致牙颈部断裂的患牙,经过完善根管治疗,利用玻璃纤维桩加固自体断冠再接修复,一次性恢复其形态功能,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周武燕;廖健;张忠平;王永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妊娠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敏感性及胰岛功能的研究

    妊娠糖尿病(GDM )[1]是指妊娠期间首次出现或发现的糖尿病或任何程度的糖耐量异常,是糖尿病分类中的一种独立类型。GDM 是高危妊娠,对母儿危害很大[2]。本研究通过比较135例不同糖耐量状态下的单胎孕妇的胰岛素敏感性及胰岛功能,进一步探讨GDM 的发病机制。

    作者:朱明慧;向菲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人原发性肝癌组织中 AEG-1、β-catenin和 C-myc 的表达及其意义

    目的:研究星形胶质细胞上调基因‐1(AEG‐1)、β‐连环蛋白(β‐catenin)和C‐myc在原发性肝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以探讨AEG‐1、β‐catenin、C‐myc蛋白在肝癌发生、发展中的可能作用。方法以4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术后肝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作为研究组,8例正常肝组织标本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western blot方法测定各组研究对象中AEG‐1、β‐catenin及C‐myc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在肝癌组织中AEG‐1、β‐catenin和C‐myc蛋白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癌旁组织及正常肝组织,其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肝癌组织中AEG‐1蛋白和β‐catenin蛋白的表达呈正相关(r=0.420),β‐catenin蛋白和C‐myc蛋白的表达呈正相关(r=0.388),AEG‐1蛋白和C‐myc蛋白的表达呈正相关(r=0.332),P<0.05。结论 AEG‐1、β‐catenin和C‐myc蛋白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明显升高,提示AEG‐1可能通过Wnt信号传导途径调控下游的β‐catenin和C‐myc蛋白,促进肿瘤细胞增殖从而参与肝细胞肝癌的发生发展。

    作者:程云娟;罗新华;程明亮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安珂微创旋切术治疗急性哺乳期乳腺炎伴脓肿形成46例疗效观察

    急性哺乳期乳腺炎多发生于初产妇产后3~4周的哺乳期,乳腺脓肿则是改型乳腺炎的后期临床表现,其常见的致病菌是凝固酶阳性金黄色葡萄球菌,结核杆菌引起的急性乳腺炎亦比较罕见。乳腺炎性疾病若治疗不及时、不彻底,脓肿可向外破溃,形成窦道,经久不愈。脓肿还可渗透至乳房和胸肌间的疏松组织中,形成乳房后脓肿,易发生脓毒症[1],降低患者的生存质量。笔者对46例急性哺乳期乳腺炎性疾病伴脓肿形成患者行超声引导下安珂微创旋切术加置管对口负压冲洗引流治疗,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骆礼波;刘道生;洪伟;陈宗义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疗效分析

    目的:研究COPD并发Ⅱ型呼衰患者应用无创呼吸机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PAP)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于我院治疗的85例COPD并发Ⅱ型呼衰患者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式分为研究组(n=43)与对照组(n=42),两组均予常规治疗,对照组予面罩持续给氧进行辅助通气,研究组予BIPAP进行辅助通气。观察对比两组治疗前后呼吸、心率及动脉血气的改变情况。结果研究组28例显效(65.12%),13例有效(30.23%),总有效率为95.35%显著高于对照组71.43%( P<0.05)。两组治疗前呼吸、心率及血气指标均无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呼吸、心率、pH值、PaO2、PaCO2水平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研究组治疗后PaO2、PaCO2水平与对照组相较,改善更显著(P<0.05)。结论 COPD并发Ⅱ型呼衰患者应用BIPAP ,在缓解临床症状的同时,能够显著改善通气功能,效果显著,应结合患者具体情况,予以推广。

    作者:邹荣;张天宇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81例诊治体会

    目的:分析儿科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表现,影像特点及诊治体会。方法81例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资料进行汇总及分析总结。结果疾病年龄段以学龄前及学龄儿童为主,临床表现主要为咳嗽及发热,胸片多有肺部实变阴影,治疗上以阿奇霉素和红霉素为主。结论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早期临床症状容易和病毒性、细菌性肺炎混淆,但是典型患者相对具有其自身特点,故仔细分析有助于早期诊断。

    作者:孙英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急性脑血管病引起的心脑综合征的心电图变化分析

    目的:探讨急性脑血管疾病(ACVD)引发心脑综合症患者的心电图变化及其特点。方法对230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心电学资料进行回顾统计分析。结果230例患者发现161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出现心电图异常情况。蛛网膜下腔出血出血患者的心电图异常率显著的高于急性脑出血和急性脑梗死患者(P<0.05)。意识障碍患者的心电异常率显著的高于意识清醒患者(P<0.05)。结论急性脑血管疾病引发心脑综合症患者的心电图异常率较高,并且与患者的病情、预后具有密切的关系。

    作者:鄂震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气管狭窄切除重建联合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麻醉处理1例报告

    气管重建术的术中呼吸管理是麻醉的难题,如还要同时在单肺通气胸腔镜下行肺叶切除术,麻醉管理将更加棘手。现将1例气管狭窄切除重建并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的麻醉处理报告如下。

    作者:骆弟欢;张亦南;王海英;陈伟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红花黄色素联合替米沙坦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44例分析

    目的:探讨红花黄色素联合替米沙坦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8例早期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个组,每组44例,对照组给予口服替米沙坦治疗,观察组给予红花黄色素联合替米沙坦治疗,治疗4周后,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后血浆黏度等各项临床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红花黄色素联合替米沙坦能改善早期糖尿病患者肾功能,具有良好肾保护作用。

    作者:高燕;袁鲁亮;张丽敏;刘宁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聚维酮碘联合 TDP 神灯治疗新生儿红臀60例疗效观察

    新生儿红臀是新生儿臀部皮肤受到刺激伴随的一类肛周或者会阴部皮肤发红抑或皮肤糜烂的症状,该症状频发于病理性黄疸新生儿、喂养不耐受及尿布皮炎患儿。观察我院应用聚维酮碘联合 TDP神灯治疗的新生儿红臀60例,报告如下。

    作者:吴亚敏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结直肠癌患者肿瘤组织中 KRAS和 BRAF基因突变的分子病理检测分析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患者肿瘤组织中KRAS和BRAF基因各亚型突变情况。方法应用直接测序方法检测263例结直肠癌石蜡组织中KRAS基因和BRAF基因突变情况。结果结直肠癌肿瘤组织中KRAS基因总突变率为31.56%(83/263),其中63例(23.95%)检测到外显子2第12密码子突变,包含 G12C 点突变3例(0.55%),G12D点突变28例(10.65%),G12V点突变23例(8.75%),G12S点突变4例(1.52%),G12A点突变3例(1.14%)和G12R点突变1例(0.38%);其中17例(6.46%)检测到KRAS基因外显子2第13密码子突变,为G13D点突变,未检测到G13C点突变;其中3例(1.14%)检测到KRAS基因外显子3第61密码子点突变,包含Q61H点突变1例(0.38%),Q61L点突变1例(0.38%)和Q61R点突变1例(0.38%);BRAF基因V600E点突变4例(1.52%)。结论结直肠癌患者中 KRAS基因存在较高的突变率,尤其为G12D、G12V 和 G13D ,KRAS 和BRA F基因检测能指导利妥昔单抗或帕尼单抗的靶向治疗。

    作者:王海艳;许春伟;吴永芳;张博;邵云;满秋红;邰艳红;李晓兵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胸腔镜在肺癌并胸腔积液诊治中的应用

    肺癌是发病率和死亡率增长快,对人群健康和生命威胁大的恶性肿瘤之一。男性肺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占所有恶性肿瘤的第一位,女性发病率死亡率均占第二位。肺癌患者合并胸腔积液多为恶性胸水,为晚期表现,多数已失去外科根治的机会,治疗效果较差[1]。我科于2009年4月至2013年12月期间共收治合并胸腔积液的中晚期肺癌32例,行胸腔镜下胸膜固定并采集胸膜组织或肺病变组织进行相关检测,为化疗及基因靶向治疗提供病理诊断依据,现报告如下。

    作者:韩连奎;梅宏;许川;张庆斌;孙勇攀;刘波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血循环 DNA 的研究进展

    循环DNA又称游离DNA( c‐DNA),是指存在于血液、滑膜液等体液中的细胞外DN A。健康者c‐DNA来源于有核细胞,其含量极微,肿瘤患者循环血中DN A水平不仅远远高于正常人,而且还具有肿瘤特征性的DN A 改变,并且和肿瘤组织中表达的同一基因相一致[1]。1977年S .A .L eo n等[2]首先发现肿瘤患者血浆DN A 含量明显增多,提出了监测外周血c‐DN A水平在观察疗效、预测复发方面的作用。基于c‐DN A检测微创性、取材简易方便及适合动态研究等优点,检测c‐DN A特异性基因对于各种恶性肿瘤早期诊断、进展、监控及预后判断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因此被人们认为是一种具有潜在临床应用价值的肿瘤靶分子的检测方法。

    作者:袁静(综述);刘丽荣(审校)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早产儿医院感染62例临床分析

    危重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由于抵抗力低下,医院侵入性操作及抗菌药物不规范使用等原因,常导致医院感染发生,成为导致早产儿致死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分析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医院感染发生情况,有助于合理的指导治疗,降低其死亡率和提高治愈率,为医院感染控制提供科学依据。现对本院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我科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内住院的62例早产儿医院感染进行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邓晓丹;岑康群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两种不同术式用于白内障治疗的临床分析

    白内障是眼科的高发疾病,视力损害与致盲的主要因素就是白内障[1]。对白内障患者治疗优先的方法就是手术治疗,进行手术治疗需要考虑的首要问题是如何使患者的视力提高、使并发症发生率降低[2]。

    作者:杨良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呼吸机相关肺炎机械通气细菌生物被膜气管导管内形成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患者并发呼吸机相关肺炎(VAP)与气管内导管细菌生物被膜形成(ETT‐BF)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79例行机械通气治疗的COPD患者的临床治疗,根据是否并发呼吸机相关肺炎分为感染组和未感染组,分析两组的临床资料。结果感染组共检出病原菌5种,铜绿假单胞菌9例,鲍曼不动杆菌12例,金黄色葡萄球菌1例,流感嗜血杆菌3例,真菌5例,未感染组有1例感染流感嗜血杆菌,2例感染真菌;结晶紫染色显示感染组26例的气管插管呈现紫色,分泌物经细菌培养,7例为铜绿假单胞菌,9例为鲍曼不动杆菌,3例为金黄色葡萄球菌,3例为流感嗜血杆菌,4例真菌感染。结论 ETT‐BF与VAP病原菌关系密切,是VAP发病的重要影响因素和病原菌来源地。

    作者:孙传菊;陈蓉芳;张彩娣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上颌埋伏尖牙自体牙移植后牙根吸收的 CBCT 研究

    埋伏阻生牙是口腔正畸临床常见病,除第三磨牙外,上颌尖牙埋伏阻生在临床上常见,诊断常无困难,但埋伏牙能否保留,是否需手术矫正,手术方案的制定及预后疗效,则需要密切结合影像资料来判断。以往,对于一些倒置、水平阻生的尖牙,往往直接拔除。自体牙移植术的出现使得这类埋伏阻生牙有了新的治疗方法。牙根吸收及骨性粘连等术后并发症是导致移植牙存活率低的重要影响因数[1]。锥形束CT (CBCT )可以从三维方向观察牙根吸收情况,避免因倾斜角度和放大率而产生测量误差研究指出[2],传统X片对炎症性牙根吸收的检出率为68.8%,而通过CBC T 的检出率为100%。本研究采用CBC T 对埋伏牙移植后牙根吸收程度进行分级半定量诊断,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作者:娄珊;郑之峻;王永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贵州省消化道重建专家共识(2014版)一、消化道重建基本原则与基本技术

    4.1消化道重建吻合技术的共同原则各消化道虽然形态各异,但其管壁的基本结构极为相似,均由黏膜、黏膜下层、肌层和浆膜构成。在消化道重建中,吻合部位的愈合,黏膜下层起着主导性作用,对该层的严密对合、缝合至关重要[7]。目前尚无一种对所有病人完全满意的消化道重建方法,外科医生应根据个人经验、病人情况和各术式的特点选择重建方法,国际公认的消化道重建基本原则为:重建后具备正常消化道生理功能,维持病人营养状态和保证病人的生活质量[19]。在重建手术过程中注意吻合口无张力、血供良好、吻合口径适中、操作简便—缝合时注意针距不能过密,打结不能过紧,以免造成组织缺血和组织切割,影响愈合,导致吻合口漏(瘘)。

    作者:曾庆良;文坤明;程家平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胸部外伤后迟发性血胸206例诊治分析

    胸外伤后发生迟发性血胸系指外伤后48 h后发现的胸腔积血。因其发生隐匿,容易被忽视,发现时已有严重后果,出现凝固性血胸、胸腔感染、休克等严重并发症。为探讨迟发性血胸的诊治情况,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8年9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876例胸部损伤的患者,其中发生迟发性血胸206例,报告如下。

    作者:李震宇;张磊斌;常亮;陈建军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肺癌术后支气管胸膜瘘13例分析

    支气管胸膜瘘(BPF)是肺叶切除术后极严重的并发症之一,致残率和病死率均很高[1]。我科于1992年1月至2014年12月行各种肺叶切除术后发生BPF 13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庆斌;陈志昌;梅宏;罗猛 刊期: 2015年第11期

贵州医药杂志

贵州医药杂志

主管:贵州省医药卫生学会办公室

主办:贵州省医药卫生学会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