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541例心理咨询患者资料回顾性分析

刘鹰;袁平;韦锦文;李莎莎

关键词:心理咨询, 患者, 咨询中心, 精神障碍分类, 回顾性方法, 资料来源, 诊断标准, 对照分析, 再诊断, 中国, 提取, 收集, 临床, 材料, 病例, 病历, 报告
摘要:本文收集我院心理咨询中心1992~2002年541例首诊病例进行分析,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资料来源采用回顾性方法,提取我院心理咨询中心1992年10月至2002年10月完成的首诊病历,共计541例,并以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进行临床再诊断.分为1992年10月至1997年10月的5年和1997年11月至2002年10月的5年,共两个5年进行对照分析.
贵州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老年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化疗后长期骨髓抑制一例报告

    患者,男,65岁,因头昏乏力1月,加重伴皮肤瘀斑10余天,于2002年9月5日入院.查体:贫血貌,皮肤可见散在瘀斑,浅表淋巴结不大,胸骨无明显压痛,肝脾未扪及.

    作者:景本年;黄懿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经口咽前后路二期手术治疗难复性寰枢椎脱位伴脊髓压迫症1例

    陈旧性寰枢脱位伴有脊髓压迫症临床不少见,按常规行颅骨牵引,后路减压内固定,通常不能使复位满意,脊髓压迫症状也难得以缓解.我院于2004年6月对1例陈旧性寰枢椎脱位伴有脊髓压迫症的患者行经口咽前、后路二期手术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韩伟;赵筑川;田晓滨;李波;邱冰;张美心;张祖根;周焯家;胡如印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新鲜羊膜移植治疗复发性翼状胬肉46例

    翼状胬肉是眼科的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主要的治疗方法为手术治疗,但术后复发率很高,可达30%~50%[1].多次手术可导致睑球粘连.我院自2001年来,采用新鲜羊膜移植治疗复发性翼状胬肉46例52眼,随访至今,取得满意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胡明生;幸宜春;廖莹琳;夏侯梨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贵阳市儿童铅中毒影响因素分析

    铅污染来源主要有大气铅污染(含铅汽油燃烧后排出的废气和铅作业环境排放的废气),含铅油漆和涂料,食物和饮水,燃煤,另外,一些染发剂、化妆品等也不同程度的含有铅[1,2].有报道推测,我国城市儿童铅中毒的流行率大约为51.6%,中毒状况已远远超过发达国家[3~5].为了了解贵阳市儿童铅中毒的状况,以对铅毒性更为敏感的幼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抽取贵阳市3所幼儿园372例4~6岁儿童进行调查,了解儿童铅中毒影响因素,以便为铅中毒的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郑流波;黄文勇;宋沈超;周琳业;赵方贵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家兔不同形态肌肉的肌梭分布情况

    目的探究家兔不同形态肌肉的肌梭分布.方法肌构筑法和HE染色法.结果家兔胸大肌为一扇形的阔肌,肌重11.21g,肌梭密度为12.98个/g,但各部位的肌梭密度不同,横行纤维中部高(21.68个/g),斜行纤维以远端为高;跖肌是一羽肌,肌重3.94g,肌梭密度为16.94个/g,内侧部近端高(47.71个/g),外侧部以中部密度高(19.77个/g);趾长伸肌为长肌,肌重2.20g,肌梭密度26.24个/g,其肌腹中部密度高(44.76个/g).结论不同形态肌的肌肉的梭分布与肌纤维排列有关;不同形态的肌肉或同一块肌肉,肌梭分布不均匀;小肌较大肌、伸肌较屈肌有更高的肌梭密度.

    作者:杨胜波;薛黔;李季蓉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脊柱显微内窥镜腰椎间盘摘除术20例护理体会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骨科常见病多发病,是导致腰腿痛的主要病因,传统手术方法由于损伤过大,容易造成术后脊椎不稳,神经根粘连,继发性腰椎管狭窄等并发症[1].脊柱后路显微内镜椎间盘摘除术(MED),是目前治疗椎间盘突出症高新技术,具有精确度高,创伤小,恢复快,保持腰椎稳定等优点,我科于2004年4~8月开展MED手术20例.通过微创手术治疗和加强围手术期护理,取得满意疗效.

    作者:付丽;朱伟民;薛向东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淋巴细胞活化状态与γ-干扰素、白细胞介素2水平关系的研究

    目的检测复发性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HSK)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及淋巴细胞CD4/HLA-DR+、CD8+/HLA-DR+的表达,测定HSK患者血清中γ-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2(IL-2)水平,研究HSK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活化状态与血清中IFN-γ、IL-2水平的关系,探寻HSK复发的分子免疫机理,为临床治疗提供新思路.方法收集复发性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病例22例,设置体检合格的健康人为正常对照组.取患者及正常对照组外周血,应用流式细胞技术对淋巴细胞亚群、淋巴细胞CD4+/HLA-DR+、CD2+/ULA-DR+的表达进行检测;ELISA双抗体夹心法检测患者血清IFN-γ、IL-2水平.结果(1)复发性单疱病毒性角膜炎患者外周血CD3+、CD4+细胞降低,CD8+、CD19+、CD16+56+细胞无明显变化,CD4/CD8降低,CD4+/HLA-DR+降低,CD8+/HLA-DR+升高,血清IFN-γ、IL-2水平降低,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HSK患者CD4+细胞、CD+/HLA-DR+表达的降低与血清IFN-γ、IL-2水平的改变呈正相关.结论复发性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患者CD4+细胞、CD+/HLA-DR+表达降低;IFN-γ、IL-2水平降低;CD4+细胞、CD4+/HLA-DR+、IFN-γ、IL-2与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病情的发展、复发关系密切.

    作者:郑金华;王健英;左丽;陈晓钟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靶控输注异丙酚对椎管内麻醉病人50例镇静效果观察

    椎管内麻醉下进行手术,病人因自身心理素质差异及外部环境影响,易产生紧张、焦虑与不适,增加不必要应激反应和恐手术的不愉快感.对椎管内麻醉下手术患者采取适当的镇静对减少围手术期并发症具有重要作用.靶控输注是靶控系统模拟人体药物代谢而自身调节给药速度,维持稳定血药浓度的一项新型技术.本组50例病人,采用靶控方式对椎管内麻醉患者静脉输注异丙酚镇静,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邓胜利;芶大明;丁君;程翅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发育性骨髋关节脱位手术复位时原臼查找判断101例临床体会

    发育性髋关节脱位(Developmental Dysiasa of the Hip DDH)手术复位时如何查找和判断原臼,将脱位的股骨头还纳入其内,是该手术的关键.我科自1985年至2004年6月收治DDH患儿394例,有101例施行手术复位.本文就101例手术复位方法及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杨启友;于晓东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118例甲亢患者甲状腺SPECT影像分析

    桥本病(Hashimoto disease,HD)又名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Chronic Iymphoeytic Thyroiditis,CLT)或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Chronic Autoimmune Thyroiditis,CAT),于1912年由日本人Hashitomo首先提出.现有报道显示本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达到2%,每年发病率为0.3‰~1.5‰[1],女性发病是男性的3倍,高发年龄在30~50岁[2].近年来对桥本病的临床及实验研究发现,桥本病存在5个功能类型:即桥本甲亢型、亚临床甲亢型、功能正常型(隐匿型)、亚临床甲低型和临床甲低型[1].其中桥本甲亢型临床并不鲜见,且易与Graves甲亢混淆.本文通过对Graves甲亢患者和桥本甲亢患者进行单光子发射电子计算机断层显像仪(SPECT)甲状腺静态显像,探讨二者的SPECT影像特征,以达临床鉴别诊断目的.

    作者:刘毅;周国祥;王聚;戴克波;钱凯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卡维地洛、缬沙坦及其合用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心肌细胞凋亡、P53及Bcl-2蛋白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卡维地洛(Carvedilol,Car)、缬沙坦(Valsartan,Val)及其合用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心肌细胞凋亡、心肌Bcl-2、P53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6周龄雄性SHR 24只,随机分为4组(n=6):一组为对照组,其他3组为干预组,分别予NS 5ml、Cal(20mg·kg-1·d-1)、Val(40mg·kg-1·d-1)和Car+Val合用(剂量同上)干预8周后,予2%戊巴比妥钠40mg/kgIP麻醉、开胸取心脏,取左心室游离壁心肌于10%中性福尔马林中固定24小时,继之脱水,石蜡包埋及切片,采用TUNEL法、免疫组化法分别检测心肌细胞凋亡率(cardiac myocyte apoptosis rate,CMAR),Bcl-2及P53蛋白表达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各干预组CMAR及P53蛋白表达率均明显降低,而Bcl-2蛋白表达率却明显增高,尤以合用组更明显(P<0.01).与Car组、Val组比较,合用组CMAR及P53蛋白表达率均降低,而Bcl-2蛋白表达率均增高(P<0.01).与Car组比较,Val组CMAR、Bcl-2及P53蛋白表达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各组中P53蛋白表达率与CMAR呈正相关;而Bcl-2与CMAR呈负相关((P<0.05).结论Car Val均可抑制SHR心肌细胞凋亡,二者合用效应更明显,可能与两药均能上调BCL-2蛋白表达和下调P53蛋白表达有关.

    作者:王学胜;吴伦宽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珊瑚人工骨复合人胚骨防治干槽症150例疗效观察

    干槽症(dry socket,DS)即纤维蛋白溶解性牙槽炎,是常见的拨牙术后并发症,多数发生在下颌第三磨牙拔除后,其发生率不同,国外报告下颌阻生智齿为20%左右,国内下颌阻生智齿为4%~10%[1].本文将150颗下颌第三阻生牙拨除后,在拨牙窝植入珊瑚人工骨复合人胚骨,在防治干槽症及保持牙槽骨高度、预防第二磨牙远中颈外露等方面,取得较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宋立群;王伯钧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超声心动图诊断退行性心瓣膜病的临床意义(附1561例分析)

    中老年人常因高血压、冠心病及合并其他器官退行性变等疾患使心脏瓣膜胶原组织退化继而钙化,导致心瓣膜及腱索钙化,临床表现呈多样化,缺乏特异性.目前,本病诊断仍主要依靠超声心动图.我们对1 561例此类患者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并加以分析,以评价超声心动图对退行性心瓣膜病的诊断价值.

    作者:伍莉玫;钟伟邦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白细胞介素7对肺结核患者Th1/Th2平衡的调节作用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7(IL-7)对肺结核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分泌干扰素γ(IFN-γ)、肿瘤坏死因子d(TNF-α)、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10(IL-10)的影响.方法随机将20例肺结核患者和15名健康人PBMC分为RPMI1640组、PPD组、PPD+IL-7组、PPD+anti-IL-7组,培养72小时后收集上清液,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各组培养上清液中IFN-γ、TNF-α、IL-4、IL-10的水平.结果与PPD组相比,加入IL-7能有效促进肺结核患者及健康人PBMC分泌IFN-γ(108.6±62.0~156.8±78.6,201.2±60.4~290.3±108.4)和TNF-α(463.5±172.2~880.9±249.3,1 163.0±381.6~1 716.8±522.6),抑制IL-4(58.8±14.7~36.9±13.2,47.8±17.7~35.3±11.8)和IL-10(154.4±45.9~111.0±34.4,136.9±46.4~99.3±45.7)的合成;而加入antiIL-7可抑制IFN-γ和TNF-α的分泌,促进IL-4和IL-10的合成.肺结核患者各组IFN-γ、TNF-α水平均低于健康人各对照组(P<0.05),而IL-4、IL-10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Ⅱ型肺结核患者组IFN-γ、TNF-α水平低于Ⅲ型肺结核患者组(P<0.05),IL-4、IL-10水平高于Ⅲ型肺结核患者组(P<0.05).结论IL-7通过诱导IFN-γ、TNF-α分泌,抑制IL-4、IL-10合成,从而调节Th1/Th2平衡,对结核分枝杆菌感染患者发挥保护性的免疫反应.IL-7是一种结核免疫调节剂.

    作者:杨晓敏;董德琼;杨渝浩;李昶;李华芬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个体化置钉治疗胸腰椎骨折21例

    经椎弓根置钉治疗胸腰椎骨折是临床较常采用的方法.笔者采用一针法定位、螺旋CT扫描三维重建处理后测量根针距、根轴距、矫正角、根轴角,根据所测的两距、两角行术中个体化置钉,为无C臂术中定位条件下开展胸腰椎骨折经椎弓根置钉手术提供参考,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万忠;张美心;符启桥;田义江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腹腔镜辅助下胃大部切除术3例报告

    我院2003年1~12月完成了3例腹腔镜辅助下胃大部切除术,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峰;石大洋;陈茂荣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35例诊断分析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简称原醛症)是以高血浆醛固酮水平和低血浆肾素活性所致高血压、低血钾为特征的综合征.共有七个亚型,分别为肾上腺醛固酮瘤(aldosterone-producing adenoma,APA)、特发性醛固酮增多症(idiopathic hyperaldosteronism,IHA)、糖皮质激素可抑制性醛固酮增多症、原发性肾上腺皮质增生、分泌醛固酮的肾上腺皮质癌、家族性醛固酮增多症、异位醛固酮分泌腺瘤和癌.

    作者:胡曼云;徐波;何澜;陈厚才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出血性脑卒中候选基因的研究进展

    出血性卒中是一组由不同病因、不同危险因素和不同病理改变的突发血管事件构成的脑血管疾病.在美国和欧洲是第三杀手,在中国则是第一杀手.它是世界范围内的第二位死亡原因,而卒中的死亡率是急性心梗的4~6倍[1],尤其是出血性卒中.由于它是发病率高、致残率高、经济花费大,并且已有制定完善的预防措施,因此卒中应该是一种可预防的疾病[2].所以对卒中进行基因研究具有重要临床意义.目前,国内外对缺血性卒的基因研究较多而对出血性卒中的基因研究较少,尤其在中国.本文就出血性卒中候选基因的研究进展作简单介绍.

    作者:出良钊;刘健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β2-肾上腺受体基因多态性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关系研究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老年人呼吸系统的常见病,是以慢性进行性气流受限为特征的疾病.它的发生、发展及临床治疗与β2-受体密切相关.尽管吸烟是导致COPD的重要的危险因素,然而吸烟者中只有15%~20%发生COPD,且吸烟引起的气道阻塞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1].提示遗传易感性与COPD的发生有关.目前研究证实α1-抗胰蛋白酶的缺乏是与COPD易感性相关的遗传因素[2].COPD的易感性为多基因遗传.β2-肾上腺素受体(β2-AR)激动剂在治疗COPD及支气管哮喘中均具有重要作用.β2-AR基因多态性成为研究热点之一.

    作者:马丽;刘维佳;冯端兴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可逆性因素观察(附56例报告)

    慢性肾功能不全(CRF)患者病情突然恶化,多数是由于存在可逆性因素.本文收集我院1999年1月至2003年12月4年中56例CRF病例存在可逆性因素者进行临床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汪萍 刊期: 2005年第02期

贵州医药杂志

贵州医药杂志

主管:贵州省医药卫生学会办公室

主办:贵州省医药卫生学会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