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消肿止痛软膏治疗急性软组织损伤130例

陆曙华

关键词:消肿止痛, 止痛软膏, 治疗, 急性软组织损伤, 临床观察报告, 制备工艺, 人民医院, 疗效满意, 活血行瘀, 昆山市, 经验方, 骨伤科, 外治
摘要:消肿止痛软膏是昆山市第二人民医院骨伤科外治经验方,旨在活血行瘀、消肿止痛,临床用于治疗急性软组织损伤,疗效满意.2001年以来,我们将该方的制备工艺进行改进,使其疗效更为可靠.现将消肿止痛软膏治疗130例急性软组织损伤的临床观察报告如下.
贵州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消肿止痛软膏治疗急性软组织损伤130例

    消肿止痛软膏是昆山市第二人民医院骨伤科外治经验方,旨在活血行瘀、消肿止痛,临床用于治疗急性软组织损伤,疗效满意.2001年以来,我们将该方的制备工艺进行改进,使其疗效更为可靠.现将消肿止痛软膏治疗130例急性软组织损伤的临床观察报告如下.

    作者:陆曙华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阿希米联合微波治疗宫颈糜烂218例疗效分析

    慢性宫颈炎是已婚妇女常见的疾病,据统计有1/3的宫颈癌与慢性宫颈炎有关.目前治疗以局部为主,微波治疗较常用,但术后伤口渗液和脱痂时有少许出血,因此术后创面涂龙胆紫或采用微波治疗前后加阿希米,具有去腐生肌收敛的作用,促进组织修复与再生,促进宫颈糜烂面的愈合,加快物理治疗后渗出液的吸收,收到理想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鲁斌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乙肝核心抗体IgM在癫痫持续状态中的相关作用

    目的探讨乙肝病毒核心抗体(HBcIgM)及其它伴随因素在癫痫持续状态中的作用.方法采取21例癫痫持续状态与32例非持续状态癫痫病人的血液行乙肝两对半定量及电解质检测,同时头颅CT、脑电图辅助定位、定性检查,并行病史和一般情况调查.结果癫痫持续状态组病人乙肝两对半检测HBcIgM大于5 U者较癫痫非持续状态组显著增高(P<0.05),血清钾增高,年龄偏小也较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HBcIgM的大量复制及高血钾与低龄癫痫持续状态的发病可能有关.

    作者:田亚莉;潘剑罡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腹腔镜手术治疗15例原发性精索静脉曲张

    2003年11月至2004年11月我们开展腹腔镜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手术15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元林;杨秀书;孙兆林;刘军;石华;王延东;申奇弘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钬激光与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附136例报告)

    2002年3月至2005年1月,我科用气压弹道碎石术(pneumatic lithotripsy,PL)和钬激光碎石术(Holmium laser lithotripsy,HLL)共治疗输尿管结石136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徐述雄;冯梅;何坚;刘军;孙兆林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HPLC测定生龙驱风液中丹皮酚的含量

    生龙驱风液为我省地标升国标的品种之一[1],其仅有鉴别而无含量测定,从而无法很有效地控制产品的质量,为此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本品中所含有效成份丹皮酚的含量进行了研究.经实验结果表明,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生龙驱风液中丹皮酚的含量方法简便可行,该法可控制本品的含量.

    作者:黄蓓;王海宁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显微外科技术建造前臂动静脉内瘘33例分析

    尿毒症患者需要长期进行血液透析,动静脉造瘘为血液透析建立了通畅的血液通路,并能达到一定的血流量,保证血液透析充分、有效.我院自2000年5月至2005年2月用显微外科技术建立动静脉内瘘33例,效果良好,总结如下.

    作者:王亚平;曾召君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健康教育在口腔门诊中的应用

    口腔门诊是大量牙病就诊的场所,由于病人所患牙病的不同,对疼痛耐受能力不同,以及对口腔门诊的了解程度不一,所以病人的心理反应也各不相同.因此,健康教育在口腔门诊中尤为重要.

    作者:董爱宁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青霉素稀释液的制备及临床应用观察

    青霉素对革兰氏阳性菌抗菌作用强、疗效高、毒性低,广泛应用于临床.20世纪后期临床上通常使用苯甲醇作为注射溶媒,减轻其肌肉注射时引起的疼痛.2001年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通报苯甲醇作为注射溶媒明显增加注射性臀肌挛缩症发生的危险,卫生部已禁止使用苯甲醇作为青霉素注射溶媒.我院药剂科灭菌制剂室于1991年3月开始研制青霉素稀释液供临床使用.经临床应用观察反映良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先坤;王雪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凯里市2001~2003年食品及公共场所从业人员乙型肝炎检测结果分析

    乙型肝炎流行范围广,发病率高,危害性大,是我州常见的传染病,近几年发病率为35/10万左右,居全州传染病发病率的第5~6位.为了解凯里市食品及公共场所从业人员乙肝表面抗原(HBsAg)携带状况,特对2001~2003年到我中心进行健康体检的9 256名从业人员乙肝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卫芳;苏亚玲;杨斌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0.1%罗哌卡因联合舒芬太尼在分娩镇痛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低浓度罗哌卡因伍用舒芬太尼用于硬膜外分娩镇痛的效果浓度.方法100例同意接受硬膜外镇痛的足月初产妇,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第一、二产程所有产妇均于硬膜外腔持续输注镇痛药.RS组(研究组)所用镇痛药物配方为:0.1%罗哌卡因,内含0.000 2%舒芬太尼;R组(对比组)所用镇痛药物配方为单纯0.2%罗哌卡因.结果在第一产程中,RS组完全无疼痛者(58%)明显较R组多(32%)(P<0.01);RS组产妇中出现轻度运动阻滞者(74%)明显比R组(32%)多(P<0.01),而中度运动阻滞者(22%)明显少于R组(62%)(P<0.01),两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结论第一、二产程于硬膜外腔持续输注0.1%罗哌卡因+0.000 2%舒芬太尼,镇痛效果优于单纯0.2%罗哌卡因;对运动神经的阻滞发生率低于后者,阻滞程度也较轻,是一种较理想的分娩镇痛方法.

    作者:黄剑锋;陈黔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乳腺肿块高频声像图与病理对照分析

    乳腺肿块是妇女多发病、常见病,严重危害着妇女的生命和健康,因此早期诊断及治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由于超声检查有迅速、方便、无创、经济、可重复性强等优点,本研究通过对乳腺良恶性肿块的二维高频图像特征作回顾性分析、超声诊断与病理结果对照,旨在探讨乳腺良恶性肿块高频声像图特征的鉴别规律,以提高鉴别诊断能力与诊断符合率.

    作者:岑本莲;熊德高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乙肝免疫球蛋白和乙肝疫苗联合免疫的追踪观察

    乙肝病毒(HBV)可由患急性或慢性乙肝感染的母亲传播给婴儿,在代代相传的恶性循环中,这一途径起重要作用[1].于2000~2004年开展对HBsAg(特别HBeAg)阳性的孕妇进行孕期乙肝免疫球蛋白(hepatitis B immun eglobulin HBIG)注射及其新生儿进行HBIG和乙肝疫苗(hepatitisB vaccine,HB疫苗)联合免疫以阻断乙型肝炎的母婴垂直传播.共全程接种孕妇110人,新生儿110人.对其中36例新生儿进行脐血乙肝两对半检查,对24例周岁儿童进行乙肝两对半的追踪观察,具体报告如下.

    作者:刘建华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急诊护理工作的风险管理和人文关怀

    随着社会的发展,物质生活的富足,人们对医院的要求已不再限于满足医治疾病,同时也是在接受服务的过程.有资料显示,造成医疗过错、纠纷的原因主要是法律意识不强,侵犯病人权利;服务质量欠缺,包括医护人员责任心不强和行为、言语不当;技术质量不过关;组织管理不到位等[1].而医疗纠纷管理的一个重要措施就是提高病人的满意度[2].急诊科接治的多是突发性的急、危、重病患者,家属、病人一般都比较急躁不安,有时急重病人在被送到医院时并无家人陪护,而我们个别医护人员的责任心又不强,行为、言语不当或是医疗技术不过硬等都极易引发医疗纠纷.我科全面实行零缺陷风险管理和人文关怀结合起来并组织实施一年来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纠纷发生率和投诉率均下降为零,病人的满意度达95%以上.现将具体方法介绍如下.

    作者:陈义芳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盐酸丁咯地尔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22例

    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DPND)是2型糖尿病常见的一种慢性并发症,约占50%以上,疾病晚期可致残,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无特效治疗方法.作者对我科2002年12月至2004年12月收住的22例2型糖尿病并周围神经病变病人应用盐酸丁咯地尔注射液治疗,与同期22例DPND常规治疗对比,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小青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重型颅脑损伤103例急诊救治时间分析

    颅脑损伤临床常见,有人统计占急诊外科病人的24.31%而位居第二[1].重型颅脑损伤的抢救要经历院前急救、急诊救治和专科治疗三个阶段,院前急救影响因素较多,但急诊救治和专科治疗则完全在医务人员的控制之下.作者分析本院2002年1月至2004年1月收治的103例重型颅脑损伤病人在急诊科的急诊救治时间,提出本院重型颅脑损伤急诊救治中存在的不足和改进设想.

    作者:程华刚;许小明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MGMT基因在脑胶质瘤治疗中的意义

    胶质瘤是颅内肿瘤中发病率高的肿瘤,目前临床上多采取以手术治疗为主辅以化学治疗和放射治疗.氯乙基亚硝脲类烷化剂(CNUs),以其高脂溶性和易于透过血脑屏障的特性,长期以来被看为治疗脑胶质的有效的化疗药物.但抗药性的产生使其临床有效率不足30%,而成为脑胶质瘤化疗失败的主要原因.0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MGMT)修复亚硝类药物所造成的DNA损伤,是肿瘤细胞对亚硝类耐药的主要分子机制[1].有研究表明,73%的脑肿瘤有MGMT的表达[2];且MGMT活性与抗药性呈正相关,降低细胞中MGMT的活性将会逆转细胞的耐药表型,增强亚硝类药物的抗肿瘤效果[3].因此,探索抑制细胞内的0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MGMT)基因表达水平的有效方法,对于提高脑胶质瘤的化疗效果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陈金炳;刘健;杨华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丙泊酚联合芬太尼应用于人工流产临床效果观察(附28例报告)

    人工流产是中止妊娠的有效措施之一,但在治疗过程中往往给患者带来巨大的痛苦和恐惧.于人工流产手术中联合芬太尼应用,不仅可以消除孕妇紧张恐惧心理,还减少了人流综合症的反应.

    作者:周卫东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国产带膜支架治疗食管癌性狭窄21例

    食道狭窄是引起吞咽困难的主要原因,严重影响营养摄入.晚期食管癌患者,由于食管狭窄,而造成严重进食障碍,导致体质下降,不仅影响肿瘤的化疗和放疗,而且使患者生活质量下降,对治疗失去信心.肿瘤浸润生长还造成食管气管瘘、食管纵隔瘘等严重并发症,常导致死亡.传统的外科手术,由于具创伤大,病人难于承受,或存在手术禁忌症而丧失手术机会.食管内支架置入术是近年来开展的行之有效的姑息忭治疗方法.但如何提高成功率,减少术中、术后不适及并发症,有待进一步研究.我们从2001年开始应用国产带膜支架治疗食管癌性狭窄21例,改善了病人的进食情况,提高了生存质量,现结合文献报告如下.

    作者:古明高;康龙山;张毅;罗芙蓉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牙科恐惧症患儿150例治疗体会

    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科普知识的普及,家长对孩子们的口腔疾病越来越重视,就诊率越来越高.但大多数患儿在就诊时存在恐惧心理,怕钻牙、怕疼痛,甚至拒绝医师的检查和治疗.笔者自2000~2004年间对150例有恐惧症的患儿进行治疗,取得了较好效果.现将治疗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李亚璇 刊期: 2005年第08期

贵州医药杂志

贵州医药杂志

主管:贵州省医药卫生学会办公室

主办:贵州省医药卫生学会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