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非法行医死亡案例法医病理学分析

王磊;王杰;汪元河;黄映康

关键词:非法行医, 死亡案例, 卫生行政部门, 违法犯罪行为, 医疗活动, 死亡原因, 公安机关, 执照, 收集, 纠纷, 病人, 案件
摘要:非法行医是指没有取得行医执照而从事医疗活动的行为,非法行医时常在当事双方之间引起纠纷,甚至导致病人死亡,一直是我国公安机关及卫生行政部门打击的违法犯罪行为.本文收集我室近6年来涉及死亡的非法行医案件55例,旨在对其死亡原因及其与医疗的关系等进行初步分析.
贵州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外伤性青光眼32例治疗体会

    由各种眼外伤引起的继发性青光眼是临床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病因复杂,治疗棘手,现将诊治32例病例分析如下.

    作者:李军;沈兵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超声诊断先天性胆总管囊状扩张症26例

    先天性胆总管囊状扩张症也可称为先天性胆总管囊肿、特发性胆总管囊肿和巨胆总管症等.本病被认为是一种复杂的胰胆管先天性畸形,主要表现为胆总管呈囊状扩张,而扩张上方的肝管、胆囊管和胆囊可无异常改变[1].本文对26例经超声诊断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先天性胆总管囊状扩张症进行回顾性分析.

    作者:程天江;韩兴权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消肿止痛软膏治疗急性软组织损伤130例

    消肿止痛软膏是昆山市第二人民医院骨伤科外治经验方,旨在活血行瘀、消肿止痛,临床用于治疗急性软组织损伤,疗效满意.2001年以来,我们将该方的制备工艺进行改进,使其疗效更为可靠.现将消肿止痛软膏治疗130例急性软组织损伤的临床观察报告如下.

    作者:陆曙华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剖宫产术612例指征分析

    剖宫产术是处理高危妊娠的重要方法之一,合理选择剖宫产指征,同时在一定范围内降低剖宫产率,既可以降低高危孕妇和围产期新生儿的病死率,又可以避免和降低剖宫产的并发症.本文从我院近4年剖宫产指征的构成比例等因素分析,探讨各项指征的合理性,寻找降低剖宫产的可行办法.

    作者:朱莉君;邓婕;卢琼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急性脑卒中患者的早期康复护理

    我科自2001年1月至2004年12月共收治急性脑卒中住院患者65例,我们进行了有计划的早期康复护理,获得了预期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唐海燕;唐建玲;袁萍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颅咽管瘤58例显微外科治疗体会

    颅咽管瘤大多数生长在鞍区或三脑室,与视交叉、颈内动脉、下丘脑、垂体柄以及垂体等重要结构有密切关系,随肿瘤不断生长可造成视力障碍、内分泌功能紊乱、梗阻性脑积水等严重后果.手术是治疗颅咽管瘤的主要手段.我们对1998年1月至2003年4月收治的颅咽管瘤58例,采用显微外科技术,根据肿瘤的生长方向及部位,应用不同的手术入路,取得了较好的手术效果.

    作者:董明昊;隋建美;陈益民;杨华;李玉明;任儒学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人卵泡液中白血病抑制因子与卵泡发育及性激素水平的关系

    目的检测接受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的不孕患者取卵日卵泡液中白血病抑制因子(LIF)水平,探讨其与卵母细胞成熟度及甾体激素水平关系.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61例IVF-ET患者取卵日血清及卵泡液中的LIF水平、采用放射免疫法(RIA)检测卵泡液中雌二醇(E2)、孕酮(P)、睾酮(T)水平,并记录每份卵泡液中的卵母细胞成熟度.结果(1)卵泡液中的LIF水平为(403.45±128.15)pg/ml,显著高于血清中LIF水平[(3.52±1.54)pg/ml)](P<0.001).(2)成熟卵细胞卵泡液中LIF水平为(529.5±218.17)pg/ml,显著高于不成熟组[(194.70±92.65)pg/ml](P<0.001)及过熟组[(321.42±131.35)pg/ml](P<0.05).(3)卵泡液中LIF水平与P成正相关(γ=0.343,P=0.007),与E2、T无相关性.结论卵泡液中高水平的LIF可能为卵巢源性,其与卵母细胞的成熟度有密切关系,并且与卵泡液中的甾体激素有一定的相关性.

    作者:吕俊;周从容;李荣荣;赵淑云;罗锦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的影像学表现

    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是中老年常见的一种软组织恶性肉瘤[1,2],1963年由Ozzello等[3]首次报道.由于其组织结构较为复杂,影像学表现多种多样,使术前诊断相当困难.本文收集15例手术后病理确诊的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回顾性分析其X线、CT和MRI资料,探讨其影像学特点.

    作者:李小宝;段庆红;王学建;赵震奇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大剂量维生素C、丹参治疗156例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害

    新生儿窒息是新生儿期常见病,由低氧血症和酸中毒所致的多器官功能损害逐渐引起人们重视,窒息后心肌损害也受到临床医师的重视,改善心肌代谢,清除氧自由基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我院收治的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害的患儿联合应用大剂量维生素C、丹参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宁顺华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0.1%罗哌卡因联合舒芬太尼在分娩镇痛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低浓度罗哌卡因伍用舒芬太尼用于硬膜外分娩镇痛的效果浓度.方法100例同意接受硬膜外镇痛的足月初产妇,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第一、二产程所有产妇均于硬膜外腔持续输注镇痛药.RS组(研究组)所用镇痛药物配方为:0.1%罗哌卡因,内含0.000 2%舒芬太尼;R组(对比组)所用镇痛药物配方为单纯0.2%罗哌卡因.结果在第一产程中,RS组完全无疼痛者(58%)明显较R组多(32%)(P<0.01);RS组产妇中出现轻度运动阻滞者(74%)明显比R组(32%)多(P<0.01),而中度运动阻滞者(22%)明显少于R组(62%)(P<0.01),两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结论第一、二产程于硬膜外腔持续输注0.1%罗哌卡因+0.000 2%舒芬太尼,镇痛效果优于单纯0.2%罗哌卡因;对运动神经的阻滞发生率低于后者,阻滞程度也较轻,是一种较理想的分娩镇痛方法.

    作者:黄剑锋;陈黔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危重患儿心力衰竭与心肌损伤关系探讨(附72例报告)

    心力衰竭是儿科常见危重病,是重症肺炎的主要并发症.常规的抗心衰措施,如镇静、给氧、利尿和强心等,能使许多心力衰竭患儿得到有效控制,但部分患儿效果并不满意,甚至成为难治性心力衰竭.本文对我院1999年1月至2002年6月收治的72例危重患儿进行观察,初步探讨心力衰竭与心肌损伤的关系.

    作者:赵丽丽;杨翼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断剂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关系的研究进展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或血栓形成造成狭窄或阻塞,使心肌细胞发生缺血性损伤.及时地重建心脏血供,对于减轻心脏缺血性损伤,保持心脏功能具有重要意义.但缺血长达一定时间后恢复血液供血,反而可以加重心肌的损伤[1],称为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yocardial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 MIRI),这主要表现为细胞内钙超载,细胞肿胀,心肌细胞超微结构的急剧溃变,心肌顿抑、细胞酶的释放,心律失常和心功能的损害.除经典的冠脉搭桥术外,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急性心梗溶栓术、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的开展应用,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已受到广大基础和临床工作者的重视,探索防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药物已成为当今医学科学研究的热点之一.近,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和MIRI的关系已受到广泛重视.本文主要就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断剂(AngiotensinⅡReceptors Blockers ARBs)与MIRI关系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杨永曜;杨天和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右室双部位起搏的临床应用研究

    目的对比研究右室双部位(RV-Bi)起搏、右室心尖部(RVA)起搏及右室流出道(RV-OT)起搏的QRS宽度(QRSd)、QRS电轴(QRSa)及心功能.方法8例患者于起搏器植入术中一次性完成研究,其中5例进行了永久性RV-Bi起搏并于术后3月重复术中研究.结果RV-Bi与RVOT起搏的QRSa相似,但与RVA起搏的QRSa明显不同;RV-Bi起搏的平均QRSd(148 ms)窄,比RVA(191 ms)缩短43 ms(22.5%),比RVOT(174 ms)缩短26 ms(14.9%).RV-Bi起搏时心功能佳,其平均射血分数、每搏量及心输出量比RVA起搏分别提高20%、22%及24%,比RVOT起搏分别提高10%、11%和10%.RVOT起搏采用普通心房J型电极,经3月随访,无一例脱位.结论RV-Bi起搏可改善心室的激动顺序及同步性,提高心功能,并具有手术简便、安全,并发症少及价格便宜的优点,适合临床应用.

    作者:陈启旸;俞杉;陈欣;夏旻;张萍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丙泊酚联合芬太尼应用于人工流产临床效果观察(附28例报告)

    人工流产是中止妊娠的有效措施之一,但在治疗过程中往往给患者带来巨大的痛苦和恐惧.于人工流产手术中联合芬太尼应用,不仅可以消除孕妇紧张恐惧心理,还减少了人流综合症的反应.

    作者:周卫东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后颅窝血管网织细胞瘤35例的显微外科治疗

    血管网织细胞瘤(angioreticuloma)是一种脑血管性肿瘤,占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的1%~2%,为成人后颅窝常见的原发性髓质内肿瘤之一,占后颅窝肿瘤的7%~12%[1].我科自2000年1月至2005年5月共收治后颅窝血管网织细胞瘤35例,均经手术和病理证实,报道如下.

    作者:陈益民;董明昊;宋世宾;杨华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非法行医死亡案例法医病理学分析

    非法行医是指没有取得行医执照而从事医疗活动的行为,非法行医时常在当事双方之间引起纠纷,甚至导致病人死亡,一直是我国公安机关及卫生行政部门打击的违法犯罪行为.本文收集我室近6年来涉及死亡的非法行医案件55例,旨在对其死亡原因及其与医疗的关系等进行初步分析.

    作者:王磊;王杰;汪元河;黄映康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的临床观察和护理

    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是指头部外伤后首次头颅CT检查未发现血肿,经过一段时间重复CT扫描或死亡后尸检而发现的血肿,包括首次头颅CT检查证实有脑挫裂伤而再次CT检查发现同一部位或其他部位出现血肿者[1].我科2002年1月至2005年4月共收治45例颅内迟发性血肿患者,由于细心观察及精心护理,使病人赢得抢救时机,预后较好.现将临床观察及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张丽;刘慧萍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国产带膜支架治疗食管癌性狭窄21例

    食道狭窄是引起吞咽困难的主要原因,严重影响营养摄入.晚期食管癌患者,由于食管狭窄,而造成严重进食障碍,导致体质下降,不仅影响肿瘤的化疗和放疗,而且使患者生活质量下降,对治疗失去信心.肿瘤浸润生长还造成食管气管瘘、食管纵隔瘘等严重并发症,常导致死亡.传统的外科手术,由于具创伤大,病人难于承受,或存在手术禁忌症而丧失手术机会.食管内支架置入术是近年来开展的行之有效的姑息忭治疗方法.但如何提高成功率,减少术中、术后不适及并发症,有待进一步研究.我们从2001年开始应用国产带膜支架治疗食管癌性狭窄21例,改善了病人的进食情况,提高了生存质量,现结合文献报告如下.

    作者:古明高;康龙山;张毅;罗芙蓉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心包腔内置入上腔静脉导管治疗恶性心包积液23例

    恶性心包积液是中晚期恶性肿瘤病人常见并发症,多由恶性肿瘤并发心包转移造成;常伴有不同程度的心包填塞症状和体征.我们自2002年3月至~2004年9月,采用上腔静脉留置导管经皮穿刺心包腔内留置持续引流并腔内灌注治疗恶性心包积液23例,疗效较好.

    作者:陈南江;郑亚西;李杭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青霉素稀释液的制备及临床应用观察

    青霉素对革兰氏阳性菌抗菌作用强、疗效高、毒性低,广泛应用于临床.20世纪后期临床上通常使用苯甲醇作为注射溶媒,减轻其肌肉注射时引起的疼痛.2001年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通报苯甲醇作为注射溶媒明显增加注射性臀肌挛缩症发生的危险,卫生部已禁止使用苯甲醇作为青霉素注射溶媒.我院药剂科灭菌制剂室于1991年3月开始研制青霉素稀释液供临床使用.经临床应用观察反映良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先坤;王雪 刊期: 2005年第08期

贵州医药杂志

贵州医药杂志

主管:贵州省医药卫生学会办公室

主办:贵州省医药卫生学会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