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2型糖尿病患者定量超声骨密度含量的变化及相关因素的研究

吴丹荣;张韬威;张巧

关键词:糖尿病, 定量超声骨量, 尿白蛋白排泄率, 骨质疏松
摘要: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人定量超声骨量的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测定118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超声传导速度(SOS),按性别、年龄、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进行分组,采用Student-t检验进行组间比较;同时与性别、年龄、病程、体重指数(BMI)等作多因素分析.结果(1)男性SOS值及其标准差均显著高于女性(P<0.01),男、女组SOS值随UAER的增加而降低,正常白蛋白尿组(NA)与大量白蛋白尿组(MA)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2)男性病人SOS改变仅与UAER(对数值)呈负相关(P<0.05),女性病人与年龄呈负相关(P<0.01);(3)女性糖尿病病人骨质疏松发病率显著高于男性患者(P<0.05).结论2型糖尿病女性患者定量超声骨量下降较男性明显;年龄与UAER分别是糖尿病女性和男性骨质疏松发病的相关因素.
贵州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原发性肺动脉高压及经皮导管人造房间隔通道治疗

    原发性肺动脉高压(PPH)是一种病因尚未完全弄清的罕见疾病,普通人群中的发病率为1~2/100万[1].由于PPH早期症状轻且不特异,实验室检查发现也不明显,故诊断往往延误[2].一旦出现明显症状并通过实验室检查作出明确诊断时,未经治疗的儿童患者平均存活时间少于1年,成人患者为2~3年,心功能Ⅳ级患者为6个月[3],而接受积极、正确治疗者存活时间可逾10年[2].

    作者:蔡运昌;杨天和 刊期: 2005年第10期

  • 冠心病与血清胆红素及血脂关系的探讨

    冠心病(CAD)是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常见的一种心血管疾病.其病因与吸烟、肥胖、高血压和高血糖有关.大量研究表明脂蛋白和血脂是CAD的重要危险因子,然而却有30%~40%的患者并无脂类异常变化.1994年,Schwertner等[1]第一次观察到血清胆红素水平与冠心病呈负相关,提出低浓度血清胆红素可能是CAD新的独立危险因子.血清胆红素与血脂也有关,但有关的研究有不同的结果,我们对CAD患者和正常健康体检者血清胆红素与血脂水平进行了对照研究,以探讨血清胆红素检测在冠心病患者中的临床意义.

    作者:王树辉;李贵芳;周园媛 刊期: 2005年第10期

  • 胰源性门脉高压症五例

    胰源性门脉高压症引起的上消化道出血,因其临床症状及胃镜表现不典型,易漏诊及误诊.我院于1995年1月至2005年5月间共收治胰源性门脉高压症5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胡志恒;谭松;杨景林;陈薇;杨卫文;黎莉 刊期: 2005年第10期

  • 下呼吸道院内感染常见革兰阴性菌药物敏感性测定及分析

    下呼吸道院内感染为院内感染的常见形式.随着抗生素种类不断增多及被广泛应用,细菌耐药性也呈现不断增长的趋势[1],给临床上抗生素的选择带来了许多困难.我们对我院256例下呼吸道院内感染患者进行了痰菌分离,并对常见致病菌行药敏试验,旨在为临床抗生素应用提供参考.

    作者:沈锋;杨国辉;查筑红;莫长青;廖建敏;吴敏秀;刘敏 刊期: 2005年第10期

  • 动态血压监测发现白大衣高血压14例临床分析

    随着动态血压监测(ABPM)在高血压诊治中的应用,越来越多的顽固性高血压(RH)被确定实际为白大衣高血压(WCH),从而避免了对WCH患者不适当地增加用药种类及剂量,导致实际血压过低,造成病人更多不适.我院于2001年7月至2004年12月对临床疑为RH的61例患者经ABPM监测后发现14例为WCH患者,并随机选择年龄、性别相配对的14例RH者及14例正常血压者与之进行比较(包括动态血压曲线、血压负荷、心血管病发病危险因素和合并靶器官损害情况),旨在总结WCH的特点及在诊断中应注意的问题,避免误诊.

    作者:张敏;吴学平;向晓红 刊期: 2005年第10期

  • 334例女性生殖道支原体感染的分类及药敏结果分析

    近年来,女性生殖道支原体感染有逐年增加的趋势,加上抗生素的不规则应用,支原体对部分药物已出现耐药性.为了更清楚地了解遵义地区支原体临床株对常用抗生素的药物敏感性,我们采用支原体培养、鉴定、药敏一体化试剂盒对本地区334例支原体阳性标本进行了检测和药敏研究,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刁英;杨智敏;谭晓珊;胡雪梅;叶贵丹;陈家仙;王丽 刊期: 2005年第10期

  • 井下一氧化碳中毒79例临床分析

    井下有害气体中毒为煤矿地区较为常见的中毒,在作业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往往造成以一氧化碳为主的有害气体(当然也混杂其它少许有毒气体如硫化氢等)中毒.现就我院近几年来收治的79例住院病例资料分析如下.

    作者:刘国军 刊期: 2005年第10期

  • 2型糖尿病患者定量超声骨密度含量的变化及相关因素的研究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人定量超声骨量的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测定118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超声传导速度(SOS),按性别、年龄、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进行分组,采用Student-t检验进行组间比较;同时与性别、年龄、病程、体重指数(BMI)等作多因素分析.结果(1)男性SOS值及其标准差均显著高于女性(P<0.01),男、女组SOS值随UAER的增加而降低,正常白蛋白尿组(NA)与大量白蛋白尿组(MA)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2)男性病人SOS改变仅与UAER(对数值)呈负相关(P<0.05),女性病人与年龄呈负相关(P<0.01);(3)女性糖尿病病人骨质疏松发病率显著高于男性患者(P<0.05).结论2型糖尿病女性患者定量超声骨量下降较男性明显;年龄与UAER分别是糖尿病女性和男性骨质疏松发病的相关因素.

    作者:吴丹荣;张韬威;张巧 刊期: 2005年第10期

  • 两种不同方法分离、培养大鼠骨髓基质干细胞的比较研究

    目的对分别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和贴壁筛选法分离、培养的大鼠骨髓基质干细胞(MSCs)的形态学和增殖动力学进行初步研究,以逐步完善MSCs体外培养体系.方法取1月龄SD大白鼠胫骨和股骨骨髓,分别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和贴壁筛选法进行体外分离、培养.倒置显微镜下进行MSCs的形态学观察和记录,MTT法测定细胞增殖度,绘制各自培养体系的传一代细胞生长曲线并比较.结果培养获得的MSCs呈梭形或多角形,表面有不规则突起.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培养获得的细胞纯度高,生长速率较贴壁筛选法获得的细胞快,增殖显著.另外,用小牛血清培养的MSCs生长曲线与文献报道的用胎牛血清培养的MSCs生长曲线一致.结论密度梯度离心法可认为是目前体外培养MSCs的理想方法.用于体外培养MSCs的血清可能有更多选择.

    作者:贾莹;陈波 刊期: 2005年第10期

  • 超声引导下经皮注射凝血酶治疗介入术后股动脉假性动脉瘤

    随着经皮穿刺股动脉途径心脏与血管介入诊疗的开展,与之相应的因股动脉穿刺后发生的股动脉假性动脉瘤也呈逐渐增多趋势,它不但增加患者的痛苦,而且还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如何减少其发生以及怎样合理治疗已成为当今介入医生较为棘手的问题.既往的常规处理方法为局部压迫与外科治疗.自2002年以来,我院经皮穿刺股动脉行介入治疗患者1 034例,发生假性动脉瘤3例,均采用超声引导下经皮注射凝血酶治疗成功,报道如下.

    作者:袁正强;李芝峰;曾力群;杨龙;刘霞洪;徐敏;张文辉;刘丹;聂鹏;李杰;何炯红 刊期: 2005年第10期

  • 肺结核并存肺癌114例临床分析

    近年来,全球肺结核病情呈上升趋势,肺癌的发病率亦逐年增高,两者常合并存在,增加了诊断和治疗的难度.本文就近10年来我院治疗的肺结核并存肺癌114例患者资料进行分析.

    作者:潘春秋 刊期: 2005年第10期

  • 贵州省部分地区1995~2004年5岁以下儿童意外死亡状况分析及干预措施探讨

    意外死亡越来越受到国际学术界关注,它正逐渐成为威胁发达国家及部分发展中国家人们健康的主要问题之一[1,2].本文收集了近10年来我省5岁以下儿童意外死亡资料,对其死亡地点、性别差异及死亡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为进一步探讨对意外伤害及其可能造成死亡的早期干预措施提出科学依据.

    作者:张玲;张谊;李荣 刊期: 2005年第10期

  • 结核病人几项免疫学指标的观测

    目的观察结核病人的免疫功能状态.方法选择34例结核病人和33例正常人,采用免疫金斑点渗滤法检测其血清抗结核杭体,透射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清免疫球蛋白及补体C3含量,分别用流式细胞术和淋巴细胞转化试验(MTT比色法)测定外周血T淋巴细胞的亚群分布和转化功能.结果结核组和正常组结核抗体阳性率分别为32.4%和9.0%(P<0.05);两组间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A和IgM含量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而结核组血清补体C3含量显著高于正常组(P<0.001).结核组CD4+CD3+淋巴细胞百分率、CD8+CD3+淋巴细胞百分率与T淋巴细胞增殖程度均明显低于正常组(P均<0.001).并且,结核组中结核抗体阳性者CD8+CD3+淋巴细胞百分率和T细胞转化增殖程度均低于结核抗体阴性者(P<0.01和0.001).结论结核病人细胞免疫功能减弱;体液免疫反应被不同程度地激活,可产生抗结核特异性抗体,但阳性率不高,各类免疫球蛋白含量并无明显改变;结核病人体液免疫反应强者,细胞免疫功能相应较弱.

    作者:蒋红梅;刘若英;程萍;谷俊莹;袁薇 刊期: 2005年第10期

  • 持续静脉泵入呋噻咪治疗心力衰竭

    充血性心力衰竭是一种常见综合征,可由多种疾病引起,多见于高血压性心脏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肌病、肺心病等.随着人口老龄化,将有更多的人发生心力衰竭.利尿剂尤其呋噻咪是治疗心力衰竭的基础用药.我们对呋噻咪间断给药与持续给药的疗效有无差别进行了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罗贵川;李健蓉;方颖 刊期: 2005年第10期

  • 膀胱癌组织中端粒酶活性检测的意义

    目的探讨膀胱癌组织端粒酶活性与膀胱癌病理参数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改良的TRAP法对40例膀胱癌组织、20例膀胱癌癌旁2cm膀胱组织和10例正常膀胱组织进行端粒酶活性的检测,用Tecan酶免分析仪连续测定其450~630nm的OD值.结果40例膀胱癌组织端粒酶活性强度OD值为0.567士0.251.正常膀胱组织无端粒酶活性存在.癌组织端粒酶活性强度OD值高于癌旁组织OD值(P<0.01).端粒酶活性强度OD值Ⅲ级>Ⅱ级>Ⅰ级(P<0.05),OD值在膀胱癌中随分级的增加呈上升趋势.浸润性膀胱癌端粒酶活性OD值明显高于浅表性膀胱癌端粒酶活性OD值(P<0.01).淋巴结转移的膀胱癌端粒酶活性OD值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的膀胱癌端粒酶活性OD值(P<0.05).复发膀胱癌端粒酶活性OD值明显高于原发膀胱癌端粒酶活性OD值(P<0.05).结论膀胱癌组织中端粒酶阳性率及端粒酶活性强度OD值显著高于正常膀胱组织.端粒酶阳性率与膀胱癌病理分级、临床分期、淋巴结是否转移以及是否复发无关.但端粒酶活性强度OD值与膀胱癌的分级、分期、淋巴结转移以及复发有关.膀胱癌各病理参数中端粒酶阳性率经统计学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用端粒酶活性强度OD值作为比较可能更能显示其真正的临床意义.

    作者:李道兵;罗旭 刊期: 2005年第10期

  • 含MGMT及增强荧光蛋白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

    目的克隆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MGMT)基因,测序鉴定正确后构建含增强荧光蛋白(EGFP)的真核表达载体.方法利用RT-PCR从人正常肝细胞中克隆MGMT并与克隆载体pGEM-T载体相连接.经PCR、酶切及测序鉴定证明克隆成功后用限制性内切酶切下MG-MT片段,同时酶切载体pIRES2-EGFP.凝胶纯化回收后重组构建真核表达载体并鉴定.结果测序结果显示所克隆的编码序列与GeneBank公布MGMT cDNA序列一致.真核表达载体的PCR及酶切鉴定结果与预期结果一致.结论成功克隆了耐药基因MGMT并构建了含EGFP编码序列的真核表达载体pIRES2-MGMT-EGFP,为MGMT的进一步相关研究奠定了坚实基础.

    作者:李栋博;王季石;孙海燕;方琴;李伟达;徐伟 刊期: 2005年第10期

  • 植骨灵在良性骨病损治疗中的应用

    良性骨病损临床上很常见,其形成的骨缺损大小不一,常需植骨治疗.但自体骨来源有限,有时成为困扰骨科医生的难题.我科从2001年8月到2003年10月用植骨灵或自体骨加植骨灵治疗45例骨良性病损患者,其中42例获得随访,效果良好,报告如下.

    作者:陈劲松;向阳 刊期: 2005年第10期

  • 口腔颌面外科两种经鼻腔气管插管方法的对比观察

    在口腔颌面外科手术中,常常会遇到一些因颧弓骨折、下颌骨折、颞下颌关节强直而致的张口受限患者,以及因舌、口腔部肿瘤需在口腔内进行手术操作的患者,为了满足手术需要常需行经鼻腔气管插管.用常规方法,局麻下保持患者自主呼吸行鼻腔插管,常会因局麻效果不佳、患者难以耐受插管刺激而不配合操作导致插管难度加大,使插管并发症发生的机率增加.我们对应用全麻快速诱行鼻腔插管两种方法的成功率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进行了对比观察.

    作者:李科 刊期: 2005年第10期

  • 综合疗法治疗肠易激综合征30例临床分析

    我科采用心理疗法、饮食疗法配合药物治疗肠易激综合征(IBS)患者30例,临床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锐 刊期: 2005年第10期

  • 127例增生性瘢痕治疗体会

    瘢痕是创伤组织修复的产物.在组织修复过程中,由于全身或局部各种因素的影响,常导致瘢痕组织的过度增生而形成增生性瘢痕或瘢痕疙瘩.瘢痕增生和瘢痕疙瘩的形成是整形外科的棘手问题之一,不仅影响美观,并且常有痒痛感.为寻求有效的瘢痕治疗方法,我中心自2001年至今采用曲安奈德(醋酸去炎松)瘢痕内注射与外用瘢痕贴加压包扎,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邓志红;张媛 刊期: 2005年第10期

贵州医药杂志

贵州医药杂志

主管:贵州省医药卫生学会办公室

主办:贵州省医药卫生学会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