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云生;曾燕;姚冬云
张小萍教授在多年临床经验提出了脾胃气化学说,认为脾胃气化学说与肿瘤的发生有密切联系。张老师临床用药善用调理脾胃之药,并随症加减,临床效果较好。
作者:付芳梅;楚瑞阁;张小萍 刊期: 2016年第09期
自身免疫抗体阳性滑胎,用四君汤补后天之精,用寿胎丸补先天之精,加活血化瘀解郁之药,谨守病机,病证结合,疗效显著。
作者:李蕊利;王癱如;苗晓玲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持续镇静镇痛对 PICU 患者镇静镇痛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对136例 PICU 患儿进行持续的镇静镇痛治疗,观察其镇静镇痛效果、呼吸与血流动力学的变化和不良反应等。结果:经过治疗后,患者躁动反应得到有效抑制,具有较为理想的镇静效果,同时治疗后 Ramsay 评分明显提高,治疗前和治疗后镇静效果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用药6h 后患儿疼痛症状得到明显改善,用药24h 后达到充分的镇痛效果;患儿经持续镇静镇痛治疗,心率、血压、呼吸、收缩压、舒张压和血气状态有所改善。镇静镇痛后,患儿出现的不良反应主要是谵妄和低血压,患儿人机对抗、气管插管脱管率和非计划性拔管比例都较低。结论:对 PICU 患儿进行充分的持续镇静镇痛可产生多方面的积极作用。
作者:郑健斌;陶建平;张剑珲;司徒勋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观察瑞芬太尼联合异丙酚用于甲状腺切除术的麻醉效果。方法:选取70例行甲状腺切除术的患者,按麻醉用药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观察组行瑞芬太尼联合异丙酚麻醉;对照组行异丙酚联合芬太尼麻醉。比较两组麻醉效果、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观察组呼吸恢复时间、清醒时间、OAAS 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等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甲状腺切除术行瑞芬太尼联合异丙酚麻醉效果较好,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夏兰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观察天麻成分对羟基苯甲醛的抗炎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方法及棉球植入致小鼠肉芽肿模型考察对羟基苯甲醛的抗炎作用,采用足跖注射花生四烯酸或角叉菜胶致大鼠足爪肿胀模型探讨对羟基苯甲醛的抗炎作用特点。结果:对羟基苯甲醛对二甲苯诱导的小鼠耳廓炎症反应及棉球植入导致的小鼠肉芽肿形成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对足跖注射花生四烯酸所致大鼠足爪肿胀模型有抑制作用,平均抑制率可达到31.7%,但对注射角叉菜胶引起的大鼠足爪肿胀无明显作用。结论:天麻酚性成分对羟基苯甲醛具有显著的抗炎作用,对炎症急性时相及慢性增殖时相均有抑制作用,其抗炎机制与抑制花生四烯酸代谢的5-脂氧合酶途径有关。
作者:刘珊珊;向彬;郭营营;蒋石;泽溥;李秀芳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糖尿病周围血管病是糖尿病严重并发症之一,中医称为“消渴变证”。笔者从“虚、瘀、毒”病机变化探讨糖尿病周围血管病的发病机制,并结合三者关系和病机进展辨证论治,同时以名家经验探讨糖尿病周围血管病的治疗。
作者:薛航;胡绍娟;殷丽平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建立药食两用植物刺梨中刺梨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刺梨以75%乙醇水浴回流提取,采用 Pntulips TM BP -C18(4.6 mm ×250mm,5μm)色谱柱,乙腈-0.05%三氟醋酸溶液(27∶73)为流动相,流速1 ml /min,检测波长208 nm,柱温30℃,进样量为10μl。结果:刺梨苷在0.23~2.3μg 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97.82%,RSD 为2.44%(n =6)。结论:利用HPLC 建立了药食两用植物刺梨中刺梨苷的含量测定方法,经方法学验证,该法简便、准确、稳定,为药食两用植物刺梨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质量评价依据。
作者:李齐激;南莹;杨艳;王道平;杨小生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观察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70例输尿管结石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各35例。观察组采用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治疗,对照组采用超声定位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和手术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腰痛、发热、肉眼血尿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5.71%、8.57%、2.86%,均明显少于对照组的20.00%、20.00%、14.2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疗效高,对患者损伤小。
作者:林锦宏;蔡奕智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观察与分析肩周炎采用综合治疗方案的疗效。方法:对收治的86例肩周炎患者进行分析研究,按照随机法原则将86例患者分作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3例。研究组43例患者采取中西医结合的方法进行治疗,而对照组43例患者仅采取常规西医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 VAS 评分情况进行记录与分析。结果:研究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0.7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2.09%(P <0.05);研究组治疗后 VAS 评分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对肩周炎患者采取中西医综合治疗方案进行治疗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可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症状,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史闳贵;李维;禹志韫;林慧梅;刘荣兵;张宝峰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观察火针治疗钱币状湿疹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64例钱币状湿疹的患者分为两组,每组各32例。对照组予青鹏软膏局部外擦治疗;治疗组用火针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62%,对照组为87.50%,治疗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火针治疗钱币状湿疹疗效较好,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作者:刘璐;谌莉媚;廖涛;刘乐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测定芒毛苣苔醇提物的体外抗氧化活性。方法:采用 DPPH、ABTS 和羟基(·OH)氧化自由基清除试验对芒毛苣苔乙醇提取物的体外抗氧化活性进行研究。结果:芒毛苣苔乙醇提取物具有较强的清除 DPPH、ABTS 和·OH 氧化自由基能力。结论:芒毛苣苔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活性。
作者:何小英;郭惠兰;黄艳萍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鉴别黄芪与红芪中黄芪甲苷含量的价值。方法:根据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150 mm ×4.4mm,5μm);流动相:乙腈-水(32∶68);流速1 ml /min;柱温:25℃。分别对黄芪与红芪中的黄芪甲苷进行含量测定。结果:在2.024~10.120μg 范围内,黄芪甲苷的线性关系良好。结论:该方法具有准确、稳定、可重复的特点。黄芪中明显含有黄芪甲苷,而红芪中黄芪甲苷的含量十分微少,可提供此法鉴别黄芪与红芪。
作者:刘翠华;昌畅 刊期: 2016年第09期
针灸对原发性痛经的治疗具有独特的临床效果,具有疗效好、见效快、痛苦轻、操作简便等优点。笔者通过文献检索,对近年来针灸治疗原发性痛经的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治疗该病提供参考。
作者:莫宗权;何兴鹏;汪悦东 刊期: 2016年第09期
《内经》中有“阳盛”、“阳胜”、“阴盛”、“阴胜”几种说法,通过分析其所在经文,可知“盛”与“胜”意义不同,“盛”为自身阴阳有余为害,“胜”当作运气学中“胜气”理解,为外界六气侵淫。但“胜”与“盛”因读音、表象相近,常被混用,故应将“胜”归还于运气学说,使运气学说中诸多治法发挥应有的临床价值。“盛”与“胜”一为内伤,一为外感,若将其混淆则使《内经》经义大为损失,无法真正指导临床。
作者:殷鸣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观察中药杜仲、续断药对配伍前后对于 SAMP6小鼠脂代谢的影响。方法:采用快速老化 SAMP6小鼠及其同源正常对照 SAMR1为研究对象,应用杜仲续断1∶1配伍及单味药进行治疗12周,观察血清和肝脏的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等指标变化,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与模型组相比,杜仲续断1∶1配伍低剂量组能显著降低血清低密度脂蛋白,升高血清高密度脂蛋白,显著降低血清和肝组织的 LDL -C 水平,升高血清 HDL -C 水平,降低肝组织中 HDL -C 水平。结论:杜仲续断药对具有调节脂质代谢的作用。
作者:段卫华;于佳慧;高秀梅 刊期: 2016年第09期
儿科急诊护理工作因性质特殊,患者入院时间短,病情进展快,医护职业风险因素更多。笔者通过分析儿科急诊护理中存在的风险因素,提出加强护理风险教育、建立健全护理管理体系等防范对策。
作者:罗晓琳;陈思雅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观察壮医药罐配合麻杏石甘汤治疗热邪壅肺型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肺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予常规抗感染与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麻杏石甘汤口服和壮医药罐治疗。结果:两组治疗前主要症状积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 >0.05)。治疗后观察组主要症状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2.5%,明显高于对照组(7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壮医药罐外治配合麻杏石甘汤口服,可以更好的减轻热邪壅肺型肺炎症状,有利于改善新陈代谢,促进肺功能的恢复,提高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值得应用。
作者:劳育椿;褚香明 刊期: 2016年第09期
化痰利咽法在临床咽喉疾病的治疗中应用广泛。临床由于肝郁、脾虚、肾虚、肺燥等原因而引起气郁痰凝、气虚痰阻、阳虚水停、阴虚痰扰,痰湿停聚,从而成为一种新的致病因素作用于机体,影响气血运行导致脏腑功能失调诱发咽喉疾病。故咽喉疾病多与痰浊密切相关,治疗当从痰湿论治。
作者:董长梅;王仁忠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观察蒙药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92例原发性痛经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西药治疗,观察组给予蒙药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4.78%,优于对照组的76.09%(P <0.05)。结论:蒙药治疗痛经有较好的疗效,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及推广。
作者:包龙堂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闭式胸膜活检在胸腔积液病因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以50例病因未明胸腔积液患者为研究对象,均先后行常规、生化及细胞学检查及闭式胸膜活检。观察分析闭式胸膜活检取材成功率、诊断阳性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①闭式胸膜活检首次取材成功率为92.6%;②常规、生化检验胸腔积液病因检出率为46.0%,明显低于同闭式胸膜活检胸腔积液病因检出率68.0%,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③两者并发症比较,并无显著差异(P >0.05)。结论:闭式胸膜活检应用于胸腔积液病因诊断临床,具有操作简便易行、安全度高、创伤小等优势,且阳性诊断率高。
作者:李加雄;邱雪梅 刊期: 2016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