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射频消融治疗隐匿性右前间隔旁道一例

郑亚西;刘晓桥;张社兵;王华义;谢贵华

关键词:射频消融治疗, 隐匿性, 右前间隔旁道, 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 射频导管消融, 房室传导阻滞, 房室交界区, 治疗方法, 消融导管, 特殊类型, 起搏标测, 窦性心律, 希氏束, 成功率, 危险, 监测, 放电, 报告, 安全
摘要:射频导管消融是治疗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有效、安全的治疗方法.右侧旁道由于消融导管不易钩挂,难稳定贴靠,成功率较左侧低.右前间隔旁道作为其中一特殊类型,位于房室交界区并靠近希氏束,消融时还可能有导致房室传导阻滞的危险,其消融具有特殊性.我们采用经右室起搏标测,在窦性心律下监测放电消融一例右前间隔旁道获得成功,现予报告.
贵州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喉乳头状瘤28例与尖锐湿疣的鉴别诊断分析

    1977年1月至2000年1月,我们共治喉乳头状瘤与尖锐湿疣28例,现就有关临床体会介绍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8例中,成人12例,男8例,女4例,年龄20~65岁;小儿16例,男8例,女8例,年龄4个月至8岁.复发次数多达8次,病程2个月至5年.其中,声嘶18例,失声7例,呼吸困难3例.1.2喉镜检查:喉乳头状瘤可单发或多发,单发者多见于成人,好发于一侧声带边缘或前联合部,也有双侧受累及者.多发者见于儿童,可发生于声带、室带、喉室等处,常见症状为声嘶或失声,大者可出现咳嗽、呼吸困难.喉镜检查见肿瘤呈苍白、淡红或暗红色,质脆不易出血,表面常呈现桑椹状或仅粗糙不平如绒毛而无乳头可见.

    作者:黄仕鹰;雷德强;吴波 刊期: 2001年第11期

  • 利福平治疗急性细菌性痢疾86例疗效观察

    细菌性痢疾是常见的肠道传染病,应用利福平治疗疗效高、副作用小、价格低廉.笔者根据资料和近年来临床观察认为,两倍剂量的利福平治疗细菌性痢疾疗效肯定,无毒副作用,适宜于门诊及农村基层卫生院(所).现将1996年2月至1999年10月我院门诊及住院病例86例就应用利福平治疗结果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牟锦刚 刊期: 2001年第11期

  • 系统性红斑狼疮诊断标准探讨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临床并不少见,根据国际抗风湿联盟与我国合作对SLE流行病学调查的初步结果,我国SLE患病率为40~70/10万人口,远高于西方国家.典型病例诊断虽不难,但误诊者仍不少.误诊原因,一方面由于本病累及全身多个系统,症状变化复杂,另一方面是临床医生(尤其是基层医务人员)对SLE的诊断标准特别是实验室指标难以掌握.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学会曾将1982年美国风湿病协会所订SLE的诊断标准、1982年国内诊断标准(暂定)及1987年上海风湿病学会所推荐的诊断标准向全国300个省、专区及市级医院征询,所得到的反馈信息表明,有80.0%、57.1%及51.4%的单位分别不能作抗Sm抗体、抗双链DNA抗体及狼疮带试验,甚至有25.7%的单位不能作抗核抗体检查,省、专区、市级医院尚且如此,基层医疗单位情况更差[1].本文目的在于探讨为基层医务人员提供一种不依赖复杂实验室检查,而敏感性与特异性均较好的SLE诊断标准.

    作者:李红;任明强;毛成梅 刊期: 2001年第11期

  • 尿视黄醇结合蛋白测定在过敏性紫癜中的意义

    尿视黄醇结合蛋白(RBP)排泄量增加能敏感地反映肾近曲小管损伤的程度,本文检测了30例过敏性紫癜患儿尿RBP含量,以了解是否合并肾脏早期受累.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30例均为住院病例,年龄2~14岁,平均8岁;男25例,女5例;血尿12例,无血尿18例;诊断符合诸福棠实用儿科学中过敏性紫癜诊断标准.对照组30例,均为门诊体检正常儿童,年龄2~13岁,平均7.5岁,男20例,女10例.

    作者:邵晓珊;姜文胜;靳蓉;张有楷;朱莉 刊期: 2001年第11期

  • 贵阳市一次性快餐具大肠菌群污染的调查分析

    一次性快餐用具以其价格便宜、不需洗涤、方便易携的特点为人们广泛接受,社会供需市场发展很快.据了解,每年贵阳市城区和郊区的各类餐馆、食品摊点使用的一次性快餐盒近1亿个,一次性木筷超1亿双,另还有难以计数的塑料食品袋及其他一次性餐饮用具.因这些用具被用于盛装或接触直接入口食品,其卫生状况与人们的健康密切相关.为了解这类用具的卫生状况并为加强这类用具的卫生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我们于2000年夏秋季对贵阳市一次性快餐盒、一次性木筷、塑料食品袋的大肠菌群污染状况进行调查,现报告如下.

    作者:赵萍 刊期: 2001年第11期

  • 妊高征并发呼吸心跳骤停一例

    患者,女,30岁,因停经40+2周,腹阵痛5小时,于2000年7月15日8:30Am入院.产后诊断:产后子痫、失血性休克.末次月经1999年10月6日,预产期2000年7月13日,停经5个月始行产前检查一切正常.孕前无高血压及肾病史,孕期无胸闷、心悸等不适.1+月前出现双下肢水肿、血压偏高未治.人院检查:BP 17/11kPa,T 36.6℃,P 80/min,R20/min,心肺(-),肝脾未扪及,水肿++,产科检查:宫高31 cm,腹围96cm,胎位LDA,胎心136/min,肛查:宫口开大9.0cm,胎膜已破,先露头S+1,羊水粪染Ⅰ度,骨盆外测量:髂前上棘间径25cm,髂嵴间径28cm,骶耻外径20cm,坐骨结节间径8.5cm.临床即予氧气吸入,静滴二联,9:50Am胎吸助产,新生儿女性,体重2600g,Apgar评分7分.胎儿娩出后静脉推注缩宫素20Ⅰ u,15分钟后行人工剥离胎盘及清宫术,失血约400ml.

    作者:付丽萍 刊期: 2001年第11期

  • 贵阳市中小学生口腔健康抽样调查

    为了解贵阳市中小学生口腔卫生、口腔健康知识及态度与行为,以便制定确实可行的中小学生口腔健康教育与指导,我们于1999年3月至12月,先后对两城区三郊区10所中小学的12岁、17岁共1970人进行了口腔健康行为问卷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对象与方法1.1调查对象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调查贵阳八中、实验二小、省实验中学、贵溪小学、花溪清华中学、花溪小学、乌当一中、乌当一小、白云一中、白云一小等10所中小学的12岁小学生和17岁中学生.

    作者:包卫红;李立;付辉;尹玫;干亚芬 刊期: 2001年第11期

  • 天花粉及其组份对小鼠NK细胞杀伤活性的影响

    目的 探讨天花粉及其组份对小鼠NK细胞杀伤活性的影响.方法 使用LDH(乳酸脱氢酶)释放法,测定天花粉煎剂、天花粉多糖、天花粉蛋白(TCS)注射液对小鼠NK细胞杀伤活性的影响,进而探讨天花粉及其组份抗肿瘤活性及机制.结果 天花粉煎剂(4g/kg)、天花粉多糖(200mg/kg)、TCS注射渡(6mg/kg)能明显提高小鼠NK细胞的杀伤活性(P<0.05),且具有剂量差异性.结论 提示天花粉及其组份具有体内抗肿瘤活性,其机制与促进小鼠NK细胞杀伤活性有关.

    作者:田维毅;马春玲;白惠卿 刊期: 2001年第11期

  •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在创面修复中的应用

    临床上各种慢性难愈合创面、烧伤创面,由于具有病因复杂、种类多、病程长等特点,是临床创面修复的一大难题[1].我们自1999年以来采用外用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fibroblast grouthfactr bFGF)促进这类创面修复,取得显著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病人70例,男67例,女3例;年龄小者6个月,大者86岁;慢性溃疡29例,肉芽创面26例,烧伤创面8例,挤压伤新鲜创面7例;创面病程长者达276天.

    作者:赵桂香;郭晓波;吴大庆;彭德飞;吴惠生 刊期: 2001年第11期

  • 巩膜瓣可拆除缝线在小梁切除术中的应用

    小梁切除术是目前抗青光眼的主要术式,适用于各种类型的青光眼[2].,在临床上已被广泛应用.但基本的小梁切除术在临床上还存在诸如术后早期低眼压、浅前房、低眼压性黄斑病变、术后后期滤过泡瘢痕化而致失败等问题,因此逐渐趋向于用若干新技术联合组成的复合式小梁切除术[1].巩膜瓣可拆除缝线技术是现代复合式小梁切除术中重要的新技术之一.笔者将该技术应用于临床,在防止小梁切除术后低眼压、浅前房的发生以及促进功能性滤过泡的形成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效,现总结如下.

    作者:冯秉民;沈莉;涂宏刚;赵海 刊期: 2001年第11期

  • 射频消融治疗隐匿性右前间隔旁道一例

    射频导管消融是治疗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有效、安全的治疗方法.右侧旁道由于消融导管不易钩挂,难稳定贴靠,成功率较左侧低.右前间隔旁道作为其中一特殊类型,位于房室交界区并靠近希氏束,消融时还可能有导致房室传导阻滞的危险,其消融具有特殊性.我们采用经右室起搏标测,在窦性心律下监测放电消融一例右前间隔旁道获得成功,现予报告.

    作者:郑亚西;刘晓桥;张社兵;王华义;谢贵华 刊期: 2001年第11期

  • 气腹期间艾司洛尔对血流动力学和呼吸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 观察CO2气腹期间应用艾司洛尔对血流动力学和呼吸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60例,随机均分为艾司洛尔组和盐水对照组.气腹不同阶段记录ECG、SBP、DBP、MAP、HR、Paw的变化,并计算RPP,同时作动脉血气.结果 气腹期间对照组SBP、DBP、MAP、HR、RPP显著高于气腹前及艾司洛尔组同期(P<0.05);艾司洛尔组血流动力学控制良好;Paw、Pa-CO2、pH组间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 气腹期间应用艾司洛尔可明显减轻气腹应激反应,维持良好血流动力学和呼吸的平稳.

    作者:邓云坤 刊期: 2001年第11期

  • 男性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清睾酮、雌二醇、黄体生成激素和促卵泡生成素水平的观察

    急性胰腺炎是临床上较常见的急腹症之一.为探讨急性胰腺炎对男性患者的垂体一性腺轴的影响,我们对男性急性胰腺炎患者的血清T、E2、LH、FSH进行测定,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病例选择实验组32例,为1999年9月至2000年5月我院收治人院的男性急性胰腺炎患者,所有病例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外科学会胰腺学组1996年贵阳制定的临床诊断及分级标准.年龄15~77岁,平均45.8岁,其中轻型急性胰腺炎22例,重症急性胰腺炎10例.所有病例无可引起生殖腺机能减退的疾病、长期酗酒史,未使用可能影响性激素分泌或代谢的药物,每一病例均抽有急性期、恢复期标本.正常对照组为经常参加体检的男性健康志愿者共22例,年龄16~75岁,平均46.3岁,具有可比性.

    作者:刘琦;周力;刘秀琼;袁艺 刊期: 2001年第11期

  • 9851例临床细胞学标本检查结果分析

    临床细胞学是通过对人体病变部位细胞形态及其内部结构的观察,对某些疾病进行诊断的一门科学,近年来已成为某些疾病特别是肿瘤诊断的重要手段.现将我院9 851例临床细胞学标本检查结果分析如下.1材料与方法1.1标本来源1988~1999年我院检验科细胞室共检查临床细胞学标本9 851例,所有标本均为本院体检及门诊、住院病人.标本来源,主要包括脱落细胞的收集和穿刺针吸、材料的采集.

    作者:刘兰 刊期: 2001年第11期

  • 胰岛素对IDDM患者红细胞变形能力改善的研究

    目的 观察胰岛素对IDDM患者红细胞变形能力(RCD)的保护效果,初步探讨IDDM微立管并发症发病机理.方法 动态检测我院IDDM患者RCD、膜唾液酸(SA)含量、红细胞膜ATP酶活性及红细胞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通过胰岛素满意治疗后,重复检测上述指标.结果 糖尿病患者RCD降低;红细胞膜ATP酶活性明显下降,SA含量均显著减少;红细胞中SOD活性降低及MDA水平明显增高;胰岛素有效治疗后上述指标明显改善.结论 Ⅰ型糖尿病患者RCD明显降低,胰岛素有效治疗可以改善RCD及有效预防微血管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彭爱慈;杨贵忠 刊期: 2001年第11期

  • 暴发性急性胰腺炎17例诊治分析

    近年来有学者发现,临床上重症胰腺炎(SAP)中有一类(约5%)来势凶猛,发病后24小时内病情迅速恶化,很快出现脏器功能障碍,常规非手术治疗不能阻止其发展,死亡率极高,只有在内科支持下尽早手术解除腹腔内高压和引流酶性、毒性腹腔渗液后,生命体征才得以稳定,此类SAP被称为暴发性急性胰腺炎(FAP).我院从1980年至2001年6月共收治SAP246例,其中FAP17例,占6.91%,死亡11例,死亡率64.7%.现将诊治体会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17例FAP中男12例,女5例,年龄30~67岁,平均46岁.发病原因:酒精性5例,饮食不当5例,胆源性4例,原因不明3例.17例均起病急骤,腹痛、腹胀极度严重,腹膜刺激征明显,生命体征不稳定,很快出现器官功能障碍等临床主要表现.全组Ranson指标5~9项超标,平均6.2项超标;2~5个重要器官功能不全,其中4个器官功能不全6例,5个器官功能不全4例,因此按国内分级标准均为Ⅱ级.CT检查显示:胰腺均明显肿大,胰腺边缘模糊不清,胰周、腹腔大量积液.按CT胰腺炎分级标准,3例D级,14例E级.

    作者:李东苗;李俊华;何明鑫 刊期: 2001年第11期

  • 刺梨对衰老小鼠肝细胞线粒体损伤保护作用的体视学研究

    目的 观察刺梨对D-半乳糖致衰老小鼠肝细胞线粒体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小鼠颈背部皮下注射D-半乳糖建立衰老模型,同时刺梨保护组灌服刺梨汁,36天后取肝脏制备透射电镜样品,对肝细胞线粒体采用体视学中体密度(Vv)、面数密度(NA)指标进行分析.结果 刺梨保护组肝细胞线粒体体密度、面数密度与正常对照组接近,而明显高于衰老模型组(P<0.01、P<0.05).结论 剌梨对D-半乳糖致衰老小鼠肝细胞线粒体的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作者:罗素元;谭兵兵;廖吉文;罗莉红 刊期: 2001年第11期

  • 人类乳头状瘤病毒与肺癌的病因关系研究(三)

    目的 继续研究人乳头瘤病毒与肺癌的病因关系.方法 采用多重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对7种肺组织进行HPV8、HPV18及HPV35型检测.结果 在鳞癌及其邻近鳞状化生上皮中,HPV18和HPVV35的检出率无明显差异,肺鳞癌和腺癌中,两者亦无明显差异,在肺鳞癌和正常支气管粘膜中HPV18的检出率却有显著差异(P?.01).结论 HPV18和HPV35型感染与肺鳞癌和腺癌的发生有关,HPV18更具危险性.

    作者:杨渝浩;董德琼;彭理年;肖瑜;庄恒国 刊期: 2001年第11期

  • 胶原酶治疗LDH 5 1例近期疗效观察

    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e hemiation,LDH)的发生率占所有门诊腰腿痛患者的15%,本病除少数需要手术治疗外,大部分采用非手术治疗,其方法较多,但各有利弊,而应用胶原酶治疗在我省应用不多,报道较少.现结合本组51例近期观察及有关文献,就胶原酶溶解术(简称溶盘术)的有关问题进行探讨.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自2000年元月至2000年7月,共治疗LDH 51例,其中男39例,女12例;年龄19~63岁,平均46岁.病程10天至12年,平均14个月.全部病例为住院病人,均有腰痛及下肢放射痛症状,经CT扫描确诊,其中腰3-4椎间盘突出12例,腰4-5椎间盘突出25例,腰5骶1椎间盘突出14例.

    作者:杨希;陈龙尧 刊期: 2001年第11期

  • 118例巨大儿分娩的临床分析

    巨大儿的诊断及分娩方式的选择与母婴预后关系十分密切.笔者对1991年1月至2001年1月间在我院分娩的118例巨大儿进行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1991年1月至2001年1月间在我院分娩孕妇共5 491例,巨大儿118例,发生率为2.14%.孕妇小年龄为21岁,大为40岁,其中23~34岁占76.34%,初产妇81例,占68.86%,经产妇37例,占34.14%.足月妊娠109例,占92.39%,过期妊娠9例,占0.76%.新生儿出生体重4 000g者40例,占33.9%,体重4 100~4 500g者71例,占60.16%,体重在4 600~5 000g间7例,占0.60%.1.2产前检查118例分娩巨大儿的孕妇在分娩前一周或入院时有宫高、腹围记载者110例,分娩前一周或入院后有B超记载胎儿双顶经者79例,其中双顶径≥94mm者69例,≥96mm者10例.

    作者:张国琼 刊期: 2001年第11期

贵州医药杂志

贵州医药杂志

主管:贵州省医药卫生学会办公室

主办:贵州省医药卫生学会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