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胰岛素对IDDM患者红细胞变形能力改善的研究

彭爱慈;杨贵忠

关键词:糖尿病, 红细胞变形能力, 胰岛素
摘要:目的 观察胰岛素对IDDM患者红细胞变形能力(RCD)的保护效果,初步探讨IDDM微立管并发症发病机理.方法 动态检测我院IDDM患者RCD、膜唾液酸(SA)含量、红细胞膜ATP酶活性及红细胞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通过胰岛素满意治疗后,重复检测上述指标.结果 糖尿病患者RCD降低;红细胞膜ATP酶活性明显下降,SA含量均显著减少;红细胞中SOD活性降低及MDA水平明显增高;胰岛素有效治疗后上述指标明显改善.结论 Ⅰ型糖尿病患者RCD明显降低,胰岛素有效治疗可以改善RCD及有效预防微血管并发症的发生.
贵州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监测国际标准化比率对人工心脏瓣莫替换术后抗凝程度的评价

    目的 探讨人工心脏瓣膜替换术后抗凝治疗过程中,监测国际标准化比率(INR)的适抗凝范围.方法 23例人工心脏瓣膜替换术后的病人,口服华法林抗凝治疗,监测其不同时期的INR及凝血酶原时间(PT)值.结果 上述二者在术后1天、3天、7天、14天、30天、3月及6月不同时点的相关系数(r)分别为:0.914、0.895、0.938、0.982、0.917、0.873、0.933,维持PT在20s~24s的INR值为1.7~2.3.结论 人工心脏瓣膜替换术后的病人口服华法林抗凝治疗,建议INR保持在1.7~2.3为宜.

    作者:向道康;李正伦;阎兴治;杨世虞;张大国;舒义竹 刊期: 2001年第11期

  • 小儿结核性脑膜炎75例临床分析

    结核病是一种慢性传染病,其发病率近年呈全球性回升,估计在未来的十年内还会显著增高[1],尤其在特定的人群中.结核性脑膜炎是小儿结核病中严重的一种类型,其病死率、致残率较高,且极易误诊,故该病的早期诊断,治疗及预防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本文就我院1991年7月至2001年6月收治的根据小儿结核性脑膜炎的诊断依据[2]确诊为该病的75例病例进行临床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靳蓉;黄莉 刊期: 2001年第11期

  • 射频消融治疗隐匿性右前间隔旁道一例

    射频导管消融是治疗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有效、安全的治疗方法.右侧旁道由于消融导管不易钩挂,难稳定贴靠,成功率较左侧低.右前间隔旁道作为其中一特殊类型,位于房室交界区并靠近希氏束,消融时还可能有导致房室传导阻滞的危险,其消融具有特殊性.我们采用经右室起搏标测,在窦性心律下监测放电消融一例右前间隔旁道获得成功,现予报告.

    作者:郑亚西;刘晓桥;张社兵;王华义;谢贵华 刊期: 2001年第11期

  • 系统性红斑狼疮诊断标准探讨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临床并不少见,根据国际抗风湿联盟与我国合作对SLE流行病学调查的初步结果,我国SLE患病率为40~70/10万人口,远高于西方国家.典型病例诊断虽不难,但误诊者仍不少.误诊原因,一方面由于本病累及全身多个系统,症状变化复杂,另一方面是临床医生(尤其是基层医务人员)对SLE的诊断标准特别是实验室指标难以掌握.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学会曾将1982年美国风湿病协会所订SLE的诊断标准、1982年国内诊断标准(暂定)及1987年上海风湿病学会所推荐的诊断标准向全国300个省、专区及市级医院征询,所得到的反馈信息表明,有80.0%、57.1%及51.4%的单位分别不能作抗Sm抗体、抗双链DNA抗体及狼疮带试验,甚至有25.7%的单位不能作抗核抗体检查,省、专区、市级医院尚且如此,基层医疗单位情况更差[1].本文目的在于探讨为基层医务人员提供一种不依赖复杂实验室检查,而敏感性与特异性均较好的SLE诊断标准.

    作者:李红;任明强;毛成梅 刊期: 2001年第11期

  • 贵阳市中小学生口腔健康抽样调查

    为了解贵阳市中小学生口腔卫生、口腔健康知识及态度与行为,以便制定确实可行的中小学生口腔健康教育与指导,我们于1999年3月至12月,先后对两城区三郊区10所中小学的12岁、17岁共1970人进行了口腔健康行为问卷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对象与方法1.1调查对象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调查贵阳八中、实验二小、省实验中学、贵溪小学、花溪清华中学、花溪小学、乌当一中、乌当一小、白云一中、白云一小等10所中小学的12岁小学生和17岁中学生.

    作者:包卫红;李立;付辉;尹玫;干亚芬 刊期: 2001年第11期

  • 帕罗西汀对脑卒中恢复期神经功能的影响

    脑卒中后抑郁症的发病率很高,不但影响患者的心理健康,而且对神经功能的恢复亦不利.此病国内报道不多.现将我院1998年7月至2000年12月收治的144例,结合复习有关文献分析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从我院1998年7月至2000年12月神经内科住院病人中选取脑卒中病人144例.1.1.1纳入标准符合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疾病会议确定脑卒中诊断标准,且经头颅CT、MRI明确,HAMD评分超过17分,病程在半年以内.

    作者:林川 刊期: 2001年第11期

  • 人工流产术中镇痛方法的探讨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1997年6月至1999年12月在我院门诊人流孕妇中选择孕6~10周、健康、无心血管病史、自愿要求终止妊娠者共300例,年龄小18岁,大42岁,平均28岁,其中以22~32岁年龄组多,占85%;经产妇170例,未产妇130例;随机分为A、B、C三组,每组100例。1.2方法A组:受术者采取膀胱截石位,常规消毒外阴,阴道宫颈钳挟持宫颈前唇或后唇,注射器抽取2%利多卡因5ml于宫颈6、12点处进针1~1.5cm,回抽无血,每点缓注2.5ml,扩宫前用灭菌棉签蘸透1%的丁卡因插进宫颈管内(直至内口),放置1~2分钟后开始手术;B组采用A组方法宫颈注射利多卡因;C组为对照组,不用任何药物。以上三组手术均由作者操作。

    作者:张玉庆 刊期: 2001年第11期

  • 转化生长因子β1在糖尿病肾病中的作用

    目的 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在糖尿病肾病中的作用及检测TGF-β1的临床意义.方法 13例正常对照及52例Ⅱ型糖尿病患者测定血、尿TGF-β1及尿白蛋白、血糖、肌酐.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糖尿病组血TGF-β1显著升高,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组内比较,B、C组同A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尿TGF-β1糖尿病组明显升高,同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显著意义(P<0.05),且A、B、C三组间差异也有显著意义(P<0.05).尿TGF-β1与血TGF-β1呈正相关(r=0.3324,P<0.05),与尿白蛋白明显正相关(r=0.895,P<0.05),与血肌酐正相关(r=0.313,P<0.05).尿TGF-β1异常率与尿白蛋白异常率的卡方检验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 TGF-β1参与糖尿病肾病的形成及进展.尿TGF-β1比尿白蛋白能更早地反映糖尿病的肾脏损害,尿TGF-β1可作为评价糖尿病早期肾功能损害的一项敏感指标.

    作者:李胜开;李琮辉;王丕荣 刊期: 2001年第11期

  • 贵州省余庆县两起甲肝暴发的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1996年1~6月,余庆县龙溪镇发生一起甲肝暴发.1997年5~6月,该县敖溪、龙家、松烟三镇7所中小学校又发生甲肝暴发.笔者对两起暴发进行了分析、比较.1材料与方法1.1收集报告病例、疑似病例个案调查表及临床资料,整理分析.1.2对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调查所获得的两起暴发的流行情况进行比较、分析.1.3对两起暴发的流行因素及控制措施效果进行比较、分析.

    作者:李黔疆 刊期: 2001年第11期

  • PCR-SSCP技术直接快速检测痰标本中结核分支杆菌rpoB,katG,ahpC基因突变的研究

    目的 应用PCR-SSCP技术直接快速检测痰标本中结核分支杆菌rpoB,katG及ahpC基因突变,评价此方法 用于结核分支杆菌利福平(RFP)及异烟肼(INH)耐药性试验的意义.方法 以结核分支杆菌H37Rv为对照,30例耐RFP(单耐或多耐)、21例耐INH(单耐和多耐)的结核分支杆菌临床分离株及10例敏感菌株;39例菌阳肺结核患者及30例非结核性肺部疾病患者痰标本,采用PCR-SS-CP技术检测痰标本和菌株中的结核杆菌rpoB,katG,ahpC基因突变,并与药敏试验对照.结果 PCR-SSCP检测痰标本中结核分支杆菌rpoB,katG及ahpC基因突变的阳性率分别为79%(31/39)、46%(18/39)及5%(2/39).结论 PCR-SSCP可望成为直接检测临床痰标本中结核分支杆菌耐利福平及耐异烟肼的快速方法 .

    作者:董德琼;杨渝浩;彭理年;肖瑜 刊期: 2001年第11期

  • 甲硝唑四环素薄膜局部应用治疗牙周炎疗效观察

    目的 评价甲硝唑四环素薄膜作为牙周炎基础治疗辅助手段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成人牙周炎患者11例,每例患者口内至少有两个部位真性牙周袋≥4mm,共统计33颗牙,198个牙位点.对其基础治疗后,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用甲硝唑四环素薄膜,对照组用空白薄膜.采用牙周袋局部上药治疗,每周1次,共治疗12周.临床观察PD、PAL、GI、BOP等指标.结果 甲硝唑四环素组各临床指标改善均优于对照组.结论 甲硝唑四环素薄膜局部应用治疗牙周炎是有效的.

    作者:刘宝珍 刊期: 2001年第11期

  • 天花粉及其组份对小鼠NK细胞杀伤活性的影响

    目的 探讨天花粉及其组份对小鼠NK细胞杀伤活性的影响.方法 使用LDH(乳酸脱氢酶)释放法,测定天花粉煎剂、天花粉多糖、天花粉蛋白(TCS)注射液对小鼠NK细胞杀伤活性的影响,进而探讨天花粉及其组份抗肿瘤活性及机制.结果 天花粉煎剂(4g/kg)、天花粉多糖(200mg/kg)、TCS注射渡(6mg/kg)能明显提高小鼠NK细胞的杀伤活性(P<0.05),且具有剂量差异性.结论 提示天花粉及其组份具有体内抗肿瘤活性,其机制与促进小鼠NK细胞杀伤活性有关.

    作者:田维毅;马春玲;白惠卿 刊期: 2001年第11期

  •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阴离子间隙分析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是围产期宫内窘迫或生后窒息引起的脑部损伤,由于缺氧导致机体内环境变化,常存在代谢性酸中毒.本文对HIE时阴离子间隙(AG)的改变进行分析,报告如下.1对象及方法1.1对象全部病例来自我院新生儿治疗中心1998年3月至1999年3月收治的57例HIE患儿,其中男40例,女17例,平均胎龄38.6周,平均出生体重2085克,宫内窘迫31例,母亲胆汁瘀积综合征8例,母亲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10例.HIE诊断标准及临床分度根据1989年全国新生儿惊厥座谈会议纪要<新生儿HIE临床诊断依据和分度>,其中轻度22例,重度35例.

    作者:徐艳霞;陈建丽;王多德 刊期: 2001年第11期

  • 9851例临床细胞学标本检查结果分析

    临床细胞学是通过对人体病变部位细胞形态及其内部结构的观察,对某些疾病进行诊断的一门科学,近年来已成为某些疾病特别是肿瘤诊断的重要手段.现将我院9 851例临床细胞学标本检查结果分析如下.1材料与方法1.1标本来源1988~1999年我院检验科细胞室共检查临床细胞学标本9 851例,所有标本均为本院体检及门诊、住院病人.标本来源,主要包括脱落细胞的收集和穿刺针吸、材料的采集.

    作者:刘兰 刊期: 2001年第11期

  • 207例老年高血压的临床特点及治疗

    总结我院1995~1999年收治的老年高血压207例与非老年高血压144例的临床资料,以探讨老年高血压的临床特点及其治疗,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老年组207例中,男126例,女81例,平均年龄68±7.1岁(60~84岁);非老年组,男64例,女80例,平均年龄51±5.4岁(37~59岁);老年组平均病程17±1.2年,非老年组平均病程10±2.1年(4月~21年).全部病例均符合WHO高血压判别标准:(1)三次不同时,安静状态下测血压,收缩压≥21.3kPa及/或舒张压≥12.6kPa;(2)排除继发性高血压及其与心、脑、肾损害有关的疾病;(3)老年高血压组年龄60岁.

    作者:赵平;籍龙江 刊期: 2001年第11期

  • 糖尿病酮症患者动脉血气分析及临床意义

    糖尿病酮症为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多伴有不同程度及不同类型的血气酸碱平衡紊乱.本文通过我院65例糖尿病酮症动脉血气电解质结果进行分析,旨在探讨糖尿病酮症血气特点及临床预后.1材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我院1994年1月至1998年1月共收治糖尿病住院病人608例,其中Ⅱ型糖尿病477人,Ⅰ型糖尿病131人,具完整资料的酮症65例(10.69%).该65例酮症中,Ⅰ型糖尿病38例,Ⅱ型糖尿病27例;男35例,女30例;年龄12~70岁,平均年龄39.5岁;病程7天~15年.8例无糖尿病史.并发症情况:泌尿系感染15例(其中急、慢性肾盂肾炎6例),糖尿病肾病、肾功不全8例,贫血10例(Hb6~10.3g/L),糖尿病心脏病10例,全心衰6例,肺结核8例,肺炎8例,上消化道出血3例,脑血栓3例,糖尿病足2例,肠梗阻1例.

    作者:高琳;唐诗伟;李明泽;主俊;蒋菊花 刊期: 2001年第11期

  • 挫伤性前房积血的临床分析

    眼球挫伤常致前房出血,少量出血能很快吸收,不引起并发症,一般不影响视力.大量出血,如治疗不及时或处理不当,则可引起角膜血染、继发性青光眼等严重并发症,造成永久性的视功能损害.我院1997年1月至2001年9月共收治挫伤性前房积血125例,现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刘小平 刊期: 2001年第11期

  • 贵阳市1999~200O年新生儿破伤风疫情监测分析

    新生儿破伤风(NNT)是一种严重威胁新生儿健康和生命的疾病.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2000年消除NNT,我国政府已将在本世纪消除NNT列入<九十年代中国儿童发展规划纲要>向国际社会作出了庄严的承诺.为加速我市消防NNT提供依据,现将贵阳市1999~2000年NNT疫情分析如下.1材料与方法1.1资料来源疫情资料来自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新生儿破伤风监测专报系统以及各区(县)上报的NNT个案调查表.调查表采用全国统一新生儿破伤风个案调查表,由县卫生防疫站计免专业人员和乡级以上医院临床医生完成.本文分析主要依据专报系统的资料和个案调查表.

    作者:张晓石;杨幼平;刘美玉;李小英 刊期: 2001年第11期

  • 病毒性脑炎酸碱紊乱25例临床分析

    病脑临床上常见为碱血症,其中以呼碱、呼碱合并代碱、呼碱合并代酸多见,酸血症较少,三重酸碱紊乱占第三位[1],故临床上必须根据血气分析、电解质检查结果,并结合临床判定其酸碱失衡类型.本文总结了25例病毒性脑炎(以下简称病脑)的酸碱紊乱血气和临床资料,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葛美;柴雪梅 刊期: 2001年第11期

  • 喉乳头状瘤28例与尖锐湿疣的鉴别诊断分析

    1977年1月至2000年1月,我们共治喉乳头状瘤与尖锐湿疣28例,现就有关临床体会介绍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8例中,成人12例,男8例,女4例,年龄20~65岁;小儿16例,男8例,女8例,年龄4个月至8岁.复发次数多达8次,病程2个月至5年.其中,声嘶18例,失声7例,呼吸困难3例.1.2喉镜检查:喉乳头状瘤可单发或多发,单发者多见于成人,好发于一侧声带边缘或前联合部,也有双侧受累及者.多发者见于儿童,可发生于声带、室带、喉室等处,常见症状为声嘶或失声,大者可出现咳嗽、呼吸困难.喉镜检查见肿瘤呈苍白、淡红或暗红色,质脆不易出血,表面常呈现桑椹状或仅粗糙不平如绒毛而无乳头可见.

    作者:黄仕鹰;雷德强;吴波 刊期: 2001年第11期

贵州医药杂志

贵州医药杂志

主管:贵州省医药卫生学会办公室

主办:贵州省医药卫生学会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