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肝炎、肝硬化患者体液感染病原菌及药敏情况分析

王红旗;夏光明;崔恩博;曲芬

关键词:慢性病毒性肝炎, 肝硬化, 患者, 体液, 感染病原菌, 免疫功能失调, 易感人群, 临床治疗, 功能障碍, 耐药性, 机体, 肝脏, 报告
摘要:慢性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患者由于肝脏功能障碍,导致机体免疫功能失调,成为特殊的易感人群.及时总结病原菌与耐药性变迁对临床治疗有指导意义.本文报告我院2001年慢性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患者体液感染的病原菌及药敏情况.
传染病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重型肝炎并发自发性腹膜炎51例病原及耐药分析

    自发性腹膜炎(SBP)是重型肝炎的主要并发症之一.我院近5年来收治重型肝炎合并SBP 51例,本文对其临床表现、病原学检查及抗菌药物选择进行分析.

    作者:陈兴华;黄朝前;朱红梅;柳正坤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HCV IRES特异性抑制性RNA结构模拟及在体外对病毒翻译启动的抑制作用

    [摘要]目的 计算机模拟IRNA二级结构,研究HCV IRES特异性抑制性RNA对HCVIRES介导蛋白翻译的体外抑制作用.方法 应用计算机软件模拟IRNA二级结构;体外化学合成IRNA及其互补体的cDNA,以AatⅡ和Xba Ⅰ双酶切后克隆入具有自剪切作用的顺式核酸载体pGEMRz中;应用酶切方法、PCR方法和测序法对重组载体进行三重鉴定.

    作者:梁雪松;周永兴;连建奇;郝春秋;王临旭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苦参素(博尔泰力)联合胸腺肽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观察

    为探寻一种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有效途径.我们进行了以下观察.

    作者:李彦卿;秦楚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药瘾注射致感染性股动脉破裂的护理体会

    我院从1994年5月-2000年7月成功地救治了10例因注射海洛因致腹股沟形成假性动脉瘤后感染破裂大出血致休克,甚至危及生命的吸毒患者,其护理体会如下:

    作者:张莉;刘丽云;刘媛;卢国彩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WHO总干事在巴塞罗那第24届世界艾滋病大会上的报告要点

    ·WHO对HIV/AIDS恶劣状况进行了预测:该病的流行正在毁灭社会,它严重障碍着社会的发展,并导致无数人间灾难.

    作者:李军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肝炎肝硬化患者淋巴细胞亚群与发生感染的关系初探

    目的 探讨肝炎肝硬化患者发生细菌感染与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各指标的关系.方法 选择肝炎肝硬化患者77例,其中发生感染者25例,未发生感染者52例,对2组患者的外周血白细胞数、淋巴细胞亚群绝对数(包括CD4+、CD8+T细胞、NK细胞、B细胞)、CD4+/CD8+比值进行比较.结果 发生感染组CD4+T细胞绝对数(462.38±286.52)较未发生感染组(711.34±501.26)低,P<0.05;感染组CD8+T细胞绝对数(301.46±177.71)也较未发生感染组(482.02±370.48)低,P<0.05.结论 肝炎肝硬化患者CD4+T细胞数和CD8+T细胞数低者更容易发生细菌性感染.

    作者:张敏;于海波;王福生;刘敬超;王敏;李筠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苦参素(博尔泰力)注射液治疗慢性肝炎肝纤维化90例疗效观察

    本文探讨苦参素(博尔泰力)注射液治疗慢性肝炎保肝、抗肝纤维化的临床作用.

    作者:沈美蓉;季青;李仲平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乙型肝炎病毒前C区/C基因启动子变异研究进展

    乙型肝炎病毒(HBV)前C区(PreC)和C基因启动子(C promoter)变异与疾病关系密切,多年来一直是研究人员关注的焦点.本文就近年来前C区和C基因启动子变异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杜珩;庄辉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凝血因子V在重型肝炎患者中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摘要]目的 了解凝血因子V(简称V因子)在重型肝炎(简称重肝)预后因素中的作用及临床诊断标准中的意义.

    作者:邹正升;刘志国;陈菊梅;邢汉前;毛远丽;李保森;辛绍杰;游绍莉;荣毅辉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HIV疫苗的研制进展

    HIV属逆转录病毒科慢病毒属,该属病毒因其保护性机制尚未明确、病毒基因整合入宿主细胞、基因变异率高、病毒常通过黏膜传播及病毒可直接侵犯免疫系统等特点,使得疫苗的研制难度大大增加.有关艾滋病疫苗效果的评价有3项指标:①能产生不同血清型的中和抗体;②CTL能特异地破坏感染细胞;③免疫过的黑猩猩对试验性感染有抵抗力.目前研制HIV疫苗的方法主要为以下6种.

    作者:侯俊;张楠;洪世雯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干扰素、拉米夫定、乙型肝炎疫苗和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联合抗乙型肝炎病毒临床观察

    乙型肝炎在我国是十分突出的社会问题,对于慢性肝炎或肝硬化目前尚无根治方法.究其原因主要因为宿主免疫耐受,同时乙型肝炎病毒复制中cccDNA高度耐药,使抗病毒不易彻底清除.为进一步解决此难题,可通过2个途径解决:①免疫疗法,提高宿主免疫功能;②减少复制,同时阻断新病毒再次感染肝细胞,从而达到减少cccDNA目的.因此,我们根据我院汪俊韬教授临床经验,采用干扰素、拉米夫定、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乙型肝炎疫苗四联疗法联合抗病毒治疗,经临床实践收到较好效果,特汇报如下.

    作者:张彤;张永宏;陈新月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703例小川型霍乱临床分析

    1994年8月-2001年10月,我院共收治1 524例霍乱,培养出小川型霍乱弧菌703株,现将703例小川型霍乱报告分析如下:

    作者:李艳杰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对传染科模式病房创新管理的体会

    我科是传染科实行整体护理的科室之一.经过近一年实践,取得了良好效果.现将我们的做法介绍如下:

    作者:张美琼;唐艳芳;付瑛;曹维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树突状细胞在HIV-1感染中的作用

    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为体内重要的专职抗原提呈细胞(APC),是机体T细胞特异免疫应答的直接启动和调控者.近年来,树突状细胞的分化发育、抗原加工提呈机制及其在肿瘤、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和移植排斥中的作用,已经成为免疫学的前沿领域,DCs在生产与控制适宜的免疫反应中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1].

    作者:王全楚;冯志华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胸腺肽Tα1对慢性病毒性肝炎血糖的调节研究

    本文研究胸腺肽Tα1对慢性病毒性肝炎的血糖调节.对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的血糖水平与正常对照组进行了对比观察,并对肝炎患者进行了胸腺肽Tα1治疗前后的血糖测定,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炜;郑雪梅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短程治疗急性细菌性痢疾疗效观察

    急性细菌性痢疾(急性菌痢)是严重危害人民生命健康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之一.目前抗菌疗程一般3~5d.我院于2002年8月-9月应用短程、综合方法治疗菌痢100例,疗程2d,临床疗效满意.

    作者:秦恩强;赵敏;叶文华;周志平;姜天俊;李永纲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门诊患者使用精制抗狂犬病血清的观察和护理

    本文对1997年-2000年在我院门诊注射室注射抗狂犬病血清(ARS)的1 764例患者进行了观察和护理,现总结如下:

    作者:夏安平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第十一次届全国病毒性肝炎及肝病学术会议纪要

    中华医学会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分会与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联合召开的第十一次届全国病毒性肝炎及肝病学术会议于2002年10月26日-29日在南京召开.大会就近年来病毒性肝炎和肝病学的新进展进行了充分的学术交流.

    作者:成军;斯崇文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迪美仙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临床疗效观察

    迪美仙(胸腺肽Tα1)是采用新型工艺生产的一种高活性免疫调节剂.对其在肝炎肝硬化中的治疗作用报告甚少.我科自2001年9月-2002年5月对13例乙型肝炎活动性肝硬化患者进行了临床治疗观察.

    作者:利娟;付广双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艾滋病抗病毒治疗评说

    1经验与教训自1981年美国报告首例艾滋病病例以来,直到1992年,10年间只有AZT、ddI和ddC 3种抗病毒药用于艾滋病的治疗,它们都是病毒的逆转录酶抑制剂.这些药物无论单用还是合用都很难抑制病毒的复制.1996年,HIV蛋白酶抑制剂的出现和高效联合抗病毒疗法(HAART)的应用彻底改变了艾滋病治疗停滞不前的局面.HAART能够减少血液中病毒的数量到现有的方法测不到的水平,提升CD4细胞的数量,减少艾滋病相关的疾病和死亡,HAART是艾滋病治疗史上的巨大胜利.

    作者:李敬云 刊期: 2002年第04期

传染病信息杂志

传染病信息杂志

主管: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政治部宣传部

主办:解放军第三0二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