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彤;张永宏;陈新月
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为体内重要的专职抗原提呈细胞(APC),是机体T细胞特异免疫应答的直接启动和调控者.近年来,树突状细胞的分化发育、抗原加工提呈机制及其在肿瘤、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和移植排斥中的作用,已经成为免疫学的前沿领域,DCs在生产与控制适宜的免疫反应中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1].
作者:王全楚;冯志华 刊期: 2002年第04期
从艾滋病患者的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宫颈黏液、唾液、眼泪、脑脊液、乳汁、羊水和尿液中可分离出HIV,但流行病学只证明血液和精液有传播作用,乳汁也可使婴儿受感染,已证实的传播途径有性接触传播、血液传播和母要传播3种.一般日常生活接触不会感染艾滋病病毒.
作者:秦倩倩;吕繁 刊期: 2002年第04期
1 临床资料1.1病例选择 21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系本院住院及门诊患者.均符合1995年北京全国第5次传染病和寄生虫病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治疗组180例,男116例,女64例;年龄13~52岁,平均年龄29岁;病程1.1~6.2年.对照组30例,男18例,女12例;年龄12~50岁,平均年龄28岁;病程1~6年.全部病例HBsAg、HBeAg、HBcAb、HBVDNA均阳性,HBsAb、HBeAb均阴性.2组的性别、年龄、病程、病原学检测结果均具有可比性.
作者:张盘根;张平中;李存敬 刊期: 2002年第04期
[摘要]目的 计算机模拟IRNA二级结构,研究HCV IRES特异性抑制性RNA对HCVIRES介导蛋白翻译的体外抑制作用.方法 应用计算机软件模拟IRNA二级结构;体外化学合成IRNA及其互补体的cDNA,以AatⅡ和Xba Ⅰ双酶切后克隆入具有自剪切作用的顺式核酸载体pGEMRz中;应用酶切方法、PCR方法和测序法对重组载体进行三重鉴定.
作者:梁雪松;周永兴;连建奇;郝春秋;王临旭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肝炎肝硬化患者发生细菌感染与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各指标的关系.方法 选择肝炎肝硬化患者77例,其中发生感染者25例,未发生感染者52例,对2组患者的外周血白细胞数、淋巴细胞亚群绝对数(包括CD4+、CD8+T细胞、NK细胞、B细胞)、CD4+/CD8+比值进行比较.结果 发生感染组CD4+T细胞绝对数(462.38±286.52)较未发生感染组(711.34±501.26)低,P<0.05;感染组CD8+T细胞绝对数(301.46±177.71)也较未发生感染组(482.02±370.48)低,P<0.05.结论 肝炎肝硬化患者CD4+T细胞数和CD8+T细胞数低者更容易发生细菌性感染.
作者:张敏;于海波;王福生;刘敬超;王敏;李筠 刊期: 2002年第04期
·WHO对HIV/AIDS恶劣状况进行了预测:该病的流行正在毁灭社会,它严重障碍着社会的发展,并导致无数人间灾难.
作者:李军 刊期: 2002年第04期
自发性腹膜炎(SBP)是重型肝炎的主要并发症之一.我院近5年来收治重型肝炎合并SBP 51例,本文对其临床表现、病原学检查及抗菌药物选择进行分析.
作者:陈兴华;黄朝前;朱红梅;柳正坤 刊期: 2002年第04期
[摘要]目的 评价注射用核糖核酸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作用.方法 8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组使用注射用核糖核酸,30mg/d,其他治疗药物和对照组相同,疗程1个月,治疗前后检测血清转氨酶、白蛋白、总胆红素、乙型肝炎标志物.
作者:郑中伟 刊期: 2002年第04期
1 临床资料男性患儿,6月龄,因发热、腹泻1d,诊断为感染性腹泻,于2002年6月10日收住入院.入院后给予生理盐水20ml+注射用头孢噻肟钠0.5g,静推,5%葡萄糖+维生素C 0.5g,静点.下午患儿又解出稀水样便2次,加用思密达半包冲服,半小时后其母发现患儿摇头擦枕,观其枕部及脖颈、后背可见散在的黄豆大小的淡红色丘疹,略高出皮面,边界清楚,部分融合成片.查T36.8℃,咽无充血,心肺查体无特殊.口服扑尔敏4mg,2h后皮疹完全消退.次日晨又口服思密达半包后皮疹复现,诊断为药疹,立即停用思密达并口服扑尔敏后皮疹消退.消退后留有棕色色素沉着.患儿继续抗炎治疗3d,粪便常规回报示正常,治愈出院.
作者:樊国霞;文倩 刊期: 2002年第04期
慢性乙型肝炎(CHB)的发病机制复杂,但乙型肝炎病毒(HBV)的持续复制是肝脏损伤的起始因素,因此,抗病毒治疗一直是CHB治疗的重要一环.α-干扰素是公认的对HBV有效的抗病毒药物,但其疗效仍不尽人意,治疗后仍有60%左右的患者达不到完全效应.为了探讨对IFN治疗失败的CHB的抗病毒治疗,我们应用拉米夫定对这类患者进行了治疗观察.
作者:韩硬海;李树桐;王云玲 刊期: 2002年第04期
本文探讨苦参素(博尔泰力)注射液治疗慢性肝炎保肝、抗肝纤维化的临床作用.
作者:沈美蓉;季青;李仲平 刊期: 2002年第04期
1994年8月-2001年10月,我院共收治1 524例霍乱,培养出小川型霍乱弧菌703株,现将703例小川型霍乱报告分析如下:
作者:李艳杰 刊期: 2002年第04期
迪美仙(胸腺肽Tα1)是采用新型工艺生产的一种高活性免疫调节剂.对其在肝炎肝硬化中的治疗作用报告甚少.我科自2001年9月-2002年5月对13例乙型肝炎活动性肝硬化患者进行了临床治疗观察.
作者:利娟;付广双 刊期: 2002年第04期
1暴露的含义1.1具有传染性的物质血液、体液或含有血液的组织,具有传播HIV的危险.生殖道分泌物,如精液或阴道分泌物,及可见明血的其他体液具有潜在传染性.未被血液污染的脑脊液、滑膜液、胸膜液、心包膜液和羊膜液的传染性尚不确定,经皮或黏膜暴露于这些液体可能存在感染的危险,但尚须进一步评估.一般认为,未被血液污染的唾液、泪液、汗液、尿液、呕吐物或粪便不具有传染性,不过在牙科,与唾液接触也被认为是一种暴露.职业暴露于乳汁不会感染HIV,但乳汁是HIV母婴传播的一个感染途径.
作者:孔朝霞;李思翘 刊期: 2002年第04期
艾滋病合并新型隐球菌脑膜炎临床表现复杂,治疗困难且疗效差,复发率高,病死率高.为提高对艾滋病合并新型隐球菌脑膜炎的警惕性,使治疗处理更为合理、恰当,现结合本院5例艾滋病合并新型隐球菌脑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如何正确治疗及处理艾滋病合并新型隐球菌脑膜炎.
作者:董培玲;张可;吴昊;徐莲芝 刊期: 2002年第04期
本文研究胸腺肽Tα1对慢性病毒性肝炎的血糖调节.对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的血糖水平与正常对照组进行了对比观察,并对肝炎患者进行了胸腺肽Tα1治疗前后的血糖测定,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炜;郑雪梅 刊期: 2002年第04期
1经验与教训自1981年美国报告首例艾滋病病例以来,直到1992年,10年间只有AZT、ddI和ddC 3种抗病毒药用于艾滋病的治疗,它们都是病毒的逆转录酶抑制剂.这些药物无论单用还是合用都很难抑制病毒的复制.1996年,HIV蛋白酶抑制剂的出现和高效联合抗病毒疗法(HAART)的应用彻底改变了艾滋病治疗停滞不前的局面.HAART能够减少血液中病毒的数量到现有的方法测不到的水平,提升CD4细胞的数量,减少艾滋病相关的疾病和死亡,HAART是艾滋病治疗史上的巨大胜利.
作者:李敬云 刊期: 2002年第04期
慢性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患者由于肝脏功能障碍,导致机体免疫功能失调,成为特殊的易感人群.及时总结病原菌与耐药性变迁对临床治疗有指导意义.本文报告我院2001年慢性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患者体液感染的病原菌及药敏情况.
作者:王红旗;夏光明;崔恩博;曲芬 刊期: 2002年第04期
随着食道静脉曲张套扎治疗开展的日益增多,越来越多的胃镜医师发现,食道静脉曲张套扎术(EVL)与门脉高压性胃黏膜病变(PHG)的关系密切.为此,我们就套扎治疗与PHG关系及PHG性出血的治疗进行了临床研究.
作者:陆伟;何学敏;王波;邱秀霞;窦一鸣 刊期: 2002年第04期
近年来,麻疹在我国部分地区发病率有所上升,并出现流行趋势.2000年春夏季,西安地区发生麻疹流行,我院共收治麻疹119例.现将有关情况分析如下:
作者:刘山红;季国兰 刊期: 2002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