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奎
随着豆浆机的普及,制作豆浆后剩余的豆渣也逐渐被大家重视起来.大豆中富含优质蛋白质和不饱和脂肪酸,同时不溶性膳食纤维和矿物质的含量也不少.制作豆浆时,大豆中的蛋白质和脂肪大部分进入到豆浆里,豆渣中剩余了较多的不溶性膳食纤维和矿物质以及部分蛋白质,所以营养界普遍认为豆渣是一种健康的食物.
作者:魏帼 刊期: 2014年第11期
每年的11月14日为世界糖尿病日,国际糖尿病联盟(IDF)公布了2014年世界糖尿病日的主题,即“健康饮食与糖尿病”.本年度世界糖尿病日活动将重点围绕健康饮食及其对于预防和治疗2型糖尿病、避免并发症的重要作用展开.2014年也是IDF未来三年世界糖尿病日系列活动的开篇之年.2014-2016年世界糖尿病日将围绕“健康生活与糖尿病”的主题开展系列活动.2014年世界糖尿病日活动将继续以“糖尿病:保护我们的未来”为口号.活动将继续致力于宣传“立即行动起来,保护后代健康、造福糖尿病患者及高危人群”的理念.
作者:孔海燕 刊期: 2014年第11期
面对疾病,大家都明白“预防为主,治疗为辅”的道理这对于糖尿病来说更是如此,发展到糖尿病的阶段再治疗,不仅花费更大,而且很多病变已经无法逆转.然而,真正做起来,却存在着很大的困难,这不仅仅是从患者的角度,还包括了国家政策的层面.就拿今年发布的《中国成人2型糖尿病预防的专家共识》来说,对于需要考虑药物干预的糖尿病前期人群,前面加了一大串限制条件,严格执行生活方式干预6个月以上而血糖仍控制不佳或高血糖进展,年轻,经济条件好,有高的健康需求及医疗条件.加上这些限制其实在一定程度上是无奈之举,因为糖尿病前期的用药不能报销,换句话说就是,预防糖尿病的开销都要患者自己买单.作为医生很无奈,作为政府其实也很无奈,想一想,按照新的流行病学调查数据,我国有一半的成人处于糖尿病前期,如果将药物治疗糖尿病前期纳入医保范畴,这将是多么巨大的医疗负担,相信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承担得起.
作者:纪立农 刊期: 2014年第11期
多人认为只有胖人才会得糖尿病,所以瘦人可以“高枕无忧”;有些人说,糖尿病的典型症状是“三多一少”,其中这“一少”说的就是体重减轻,所以瘦人才会得糖尿病,跟胖人有什么关系?还有人说糖尿病患者生病后体重会逐渐下降,可是有些患者的体重却一直在增加……有关糖尿病患者身型的说法如此之多,真相究竟是怎样的,我们来捋捋这里边的错乱关系吧.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糖尿病患者穿鞋一定要舒适,那么怎么挑选合适自己的鞋子呢?下面让我们来了解一下.1.选择可以调节大小的鞋子脚的大小会随着走路、运动等情况有所改变,每天甚至每个小时对鞋子的需求都不同,因此要选择能够调节大小的鞋子,系鞋带和带有魔术贴闭合的鞋子都具有调节大小的功能,对于手指不灵活的老年人或者系鞋带有困难(比如存在神经系统损伤)的患者来说,用魔术贴更方便.使用松紧带调节大小的鞋子不建议选择,松紧带有一定的使用寿命,如果开始穿着刚好,穿久了松紧带松弛鞋子就会不太跟脚,如果开始松紧带比较紧,则会影响脚部血液循环.
作者:朱桂 刊期: 2014年第11期
在冬季,人们都喜欢吃热乎乎的食物,吃下去胃里暖暖的,但实际上在寒冷的冬季适当吃点“冷”食是有益的,我这里所说的并不是冰凉的食物,下面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吧.冷食助益去内火冬季气候干燥,人们穿戴厚实,北方地区室内暖气比较足,加上冬季不少人吃肉多,新鲜蔬果少,活动亦少,很可能会上火,糖尿病患者在冬季也容易出现上火症状,尤其是体型较胖者或者调节能力较差的老年人.上火常见的表现有口干舌燥、反复口腔溃疡、小便短赤、大便干燥、舌尖赤红、舌苔黄厚等,在冬季适当进食冷食有助于去火.
作者:冷雪 刊期: 2014年第11期
很多糖友反映怎么到了冬季家用血糖仪有时测出的血糖值与生化结果对比偏差较大而且时而偏高时而偏低,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呢?其实都是温度和湿度惹的祸.冬季血糖仪要防“着凉”血糖仪是一种对温度和湿度非常敏感的电子设备,不同的血糖仪所需的检测环境条件不一样,主要是受温度和湿度的影响,当然有些血糖仪也标明了对海拔高度的要求.表1列举一些市面上常见品牌和型号的血糖仪适宜的检测温度和湿度.
作者:徐璐 刊期: 2014年第11期
1921年加拿大医生班廷仅抱着后一丝希望,将狗的胰岛素用在等待死亡的1型糖尿病患儿身上.没想到奇迹出现了,本来生命垂危的孩子打了胰岛素没过多长时间病情就有了明显好转.自从胰岛素被发现开始,给这些身患“绝症”的糖尿病患者带来了重生的希望.1型糖尿病患者和部分2型糖尿病患者都需要使用胰岛素,他们每天都在注射胰岛素,但是胰岛素注射装置不断更新,形式多样,下面我们比比看,看究竟哪种胰岛素注射装置适合您?
作者:朱桂 刊期: 2014年第11期
冬天人们都爱吃热气腾腾的火锅,它初流行于我国寒冷的北方地区,人们用来涮煮各种肉食,后来经演变和发展,各式火锅也相继闪亮登场.火锅味道鲜美,一餐还能吃到多种食材,糖尿病患者也可以吃,不过糖友吃火锅有讲究,要健康吃火锅.如何选锅底火锅锅底有很多种,常见的有红汤锅底、清汤(白汤)锅底,还有在此基础上加入其他特殊食材的创新火锅.
作者:莓子 刊期: 2014年第11期
小小的年纪就被确诊为1型糖尿病,这是多少家长都无法接受的事实,能跑能跳、能吃能喝的孩子怎么可能得上这终身不愈的疾病呢?终家长除了接受只有接受,“不懂医学知识”、“医院都很少去”、 “家里没人得这病,没有经验”、“自己都害怕打针,怎么忍心去扎孩子”这些都是摆在家长面前的问题,这注定是一条艰难的道路,可是这也是一个充满了关心和爱的人生.
作者:小小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糖友每天都应该吃蔬菜,尤其是绿叶菜,但在冬季这样的想法实施起来并不容易.一方面冬季可供选择的蔬菜品种比其他季节少,尤其是绿叶菜,另一方面鉴于兜里的银子不多,一些昂贵的非时令蔬菜很多人都不敢问津.我建议糖友选择时令蔬菜,一方面依据季节生长采收的蔬菜口感好,另外非时令的蔬菜或从其他地区长途运输来的蔬菜,营养价值亦有损耗,选择时令蔬菜另一个好处当然是价钱实惠了.
作者:孔海燕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糖尿病患者很关心自己的饮食,因为吃的食物会直接影响餐后的血糖值.因此经常有糖尿病患者问吃什么样的食物对血糖影响小,他们总想着多吃些这样的食物有助于改善血糖.但是我们的膳食是由一组食物组成的,要讲究科学合理的搭配,虽然说富含碳水化合物的主食类食物对血糖影响相对大些,但我们每餐的膳食中需要包含主食类食物为机体供能,所以说我们应该放眼于某一餐食物整体对血糖的影响情况,而不应该仅关注某一种食材.下面先简单谈谈用来衡量食物对血糖影响的两个常用指标:食物血糖生成指数(GI)和血糖生成负荷(GL).
作者:邓波 刊期: 2014年第11期
陈大妈是2型糖尿病患者,她平时都会测量早上的空腹血糖,可是近却出现了怪事.她近觉得天凉了,食欲好了,吃的有点多,便自行加大了胰岛素注射剂量,可早上空腹血糖还是比平时高,于是她就把晚上的胰岛素用量又加大了,结果有一天夜里上厕所,发现睡衣都被汗湿透了,测血糖只有3.5毫摩尔/升,赶紧喝了一杯糖水.她百思不得其解,为什么晚上都低血糖了,早上的血糖还那么高,于是来求助医生.医生听陈大妈叙述完前因后果,说晨起血糖高,不要乱调药,要先弄明白血糖升高的原因,于是医生给陈大妈上了一堂糖尿病教育课.
作者:吕昊 刊期: 2014年第11期
常有人问我吃什么食物好,其实没有十全十美的食物,糖尿病患者应该选择多种食物以达到营养平衡.下面提到的这5种超级食材您一定要纳入自己的食谱,它们富含维生素、矿物质、抗氧化营养物质、ω-3脂肪酸等物质,有助于预防癌症,改善心脏健康,同时这些食材的碳水化合物含量不高,因此对血糖影响不大.
作者:雨墨 刊期: 2014年第11期
饮食治疗是糖尿病治疗的基石,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由于某些错误观念的误导,许多患者在饮食方面往往出现偏差或陷入误区,结果非但没能使病情得到控制,而且生活质量也明显降低.笔者收集了关于糖尿病饮食的10个典型问题,希望通过对这些问题的剖析,能对广大糖友有所帮助.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11期
俗话说“伤筋动骨一百天”,一年的四分之一都要在病床上度过了……骨折不仅给人带来痛苦还会消耗很多的时间,生活、工作都会受到影响.糖尿病患者是骨折的高发人群,由于糖尿病患者存在明显的骨代谢紊乱,骨质疏松的患病率高达50% ~ 60%,骨折的发病率较非糖尿病人群明显增高.骨折患者由于手术、疼痛、愈后等带来的焦虑、恐惧等负面情绪会影响血糖控制,而延误骨折愈合.
作者:仝俊雪 刊期: 2014年第11期
在我国农村有句话叫“男怕穿靴,女怕戴帽”,这里的“穿靴”指的是男人脚肿,“戴帽”指的是女人脸肿.意思是男的脚肿、女的脸肿就离死不远了.探究原因,脚肿是因为心脏病,脸肿是因为肾病,但这两种疾病的发生并没有性别差异,男女都有可能患病.虽然这种对性别区分的说法是片面的,但是也提示了心脏病和肾病造成的人体水肿的差异.也许令您始料未及的是糖尿病与水肿之间竟然还有很多关联,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糖尿病与水肿的“不解之缘”.
作者:仝俊雪 刊期: 2014年第11期
38岁那年我脑梗了,医生告诉我是由于血脂高造成的动脉硬化.从此我家的餐桌子上放的不再是“酒”而是“血脂康”.刚出院时我非常排斥吃降脂药,是因为我知道降脂药开始吃便再也甩不掉了,我才38岁,不想就这样瓶瓶罐罐一辈子.于是,我拼命地节食和运动,可是每天精神都不太好,一度发生低血糖差点送命,两个月下来血脂也只降了一点,总胆固醇从6.36毫摩尔/升降到了6.11毫摩尔/升.经过这次错误的方法,我也不得不认命了,于是便开始了解各种降脂药,终选择了血脂康,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我认准国产品牌,我从来都抵制进口的东西;二是它是中成药,让我心里更加踏实.
作者:王奎 刊期: 2014年第11期
河南省商丘市 万× 我孩子半年前查出1型糖尿病,目前每天要注射4次胰岛素,血糖控制得还不错.我在网上看到了新发布的2型糖尿病指南,里面有每次复诊需要检查的项目,不知道1型糖尿病是不是有所不同.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王先生在2014年8月14日确诊为糖尿病,之后每天服用3片格华止(二甲双胍)降糖.王先生身高1.76米,体重84千克.可就在9月6日王先生再次测了测体重,降到了75千克.王先生认为自己体重下降得太快了,仅仅3周瘦了9千克.但除了体重下降也没有其他任何不适,王先生除了控制饮食,每天运动一个半小时,所以血糖控制得也不错,空腹6.3毫摩尔/升,早餐后2小时5.8毫摩尔/升,午餐后2小时6.8毫摩尔/升.虽说目前的体重非常好,但是他却担心自己继续服用格华止的话体重还会下降.所以王先生便向医生提出了更换药物的想法.
作者:橙子 刊期: 2014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