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乱用塑料容器增糖尿病风险

关键词:塑料容器, 型糖尿病, 代谢性疾病, 双酚, 甲状腺功能异常, 内分泌学, 疾病相关性, 瑞金医院, 人群研究, 交通大学, 健康影响, 医学院, 高浓度, 蛋白尿, 大样本, 显示, 团队, 上海, 人体, 科宁
摘要:在双酚A对人类健康影响争议不止的情况下,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内分泌学科宁光教授团队通过大样本人群研究,为双酚A与人体内分泌代谢性疾病相关性提供了依据.研究结果显示,长期使用含高水平双酚A的普通塑料容器,或工作中时常接触到高浓度双酚A,会增加肥胖、2型糖尿病、蛋白尿及甲状腺功能异常等代谢性疾病的患病风险.
糖尿病文摘杂志相关文献
  • 糖尿病人为啥夏天更容易失眠?

    门诊常有患者向我们倾诉,夏日炎炎难入眠,有的还反映,一旦被惊醒,就再也睡不着了.糖友缺觉的确是个大问题,它关系着血糖控制的好坏.到底是什么扰乱了糖友正常的生活质量,让他们夏日生活如此狼狈呢?1.心理压力大.刚被确诊为糖尿病的患者由于心理负担过重,容易失眠.就目前的医疗水平而言,糖尿病还不能根治,得了糖尿病需要终身服药,增加了家庭负担,患者思虑过多,就容易导致失眠.如果血糖控制不好,严重的并发症也会给患者带来心理阴影.

    作者: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糖尿病患者过度降糖可能反弹

    临床上曾见到一些患糖尿病的患者,仅有一两年的超重或肥胖经历,但口服降血糖药疗效总是不好,以致在数月至一年内将所用的口服抗糖尿病药增至三四种.尽管糖尿病病情复杂多变,但一般说来治疗总会有据可循.在临床中常常会遇到一些奇怪的病例.我曾见到一些患糖尿病的患者,仅有一两年的超重或肥胖经历,但口服降血糖药疗效总是不好,以致在数月至一年内将所用的口服抗糖尿病药增至三四种.奇怪的是其血糖水平不仅不下降,反而比初次治疗时更高.

    作者: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增强肌肉质量降低糖尿病风险

    据《大河健康报》报道,一项新研究发现,要降低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重要的不仅仅是控制体重,用阻力训练运动增强肌肉质量也具有一定的效果.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研究人员为了深究肌肉质量是如何影响胰岛素抵抗的,对没有怀孕、体重指数(BMI)至少16.5千克/米2,参加全国健康营养调查的13644名成人资料进行了分析.

    作者:方留民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诺和诺德启动糖尿病药物semaglutide三期研发

    丹麦诺和诺德制药公司日前宣布,公司将正式启动糖尿病候选药物semaglutide的三期研发阶段,据悉,semaglutide药物需要每周服用一次,是一种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类似物.据诺和诺德制药公司表示,2010年,公司已经成功完成了该药物的二期开发.

    作者: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每日四杯茶降低糖尿病风险/美国新研究发现多吃桃李能防糖尿病/男性常吃鱼或可防糖尿病

    作者: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糖尿病人常拉肚子小心犯心脏病

    夏天到来,稍有饮食不当就会引起腹泻.腹泻事小,对于有心脏病史的老人却不那么平常,要格外提高警惕.严重呕吐、腹泻时,人体内水分和电解质大量丢失,酸碱平衡失调、水电解质紊乱,会造成恶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由于短期内大量水分丢失,会导致血容量急剧下降,心脏灌注血量减少,血液黏稠度增高,血液在血管内流动速度减慢,容易形成血栓,造成冠状动脉血管堵塞.而且腹泻时老年患者因多次频繁跑厕所休息不好,极度疲劳,容易导致血压升高和冠状动脉的痉挛,诱发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生.

    作者: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盘点糖尿病患者对饮食治疗存在的8大误区

    糖尿病是常见的慢性病之一,而饮食对糖尿病患者的病情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但是,糖尿病患者对饮食治疗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误区.误区一:饮食疗法就是饥饿疗法有些糖尿病患者一旦被确诊后就什么都不敢吃了.每天只吃一些所谓的低糖食品,如豆面、莜面、杂面、燕麦等充饥,希望以此控制血糖.其实这些食物的含糖量都在60%~70%左右,只是难以吸收.长时间进食这些食品,易导致病人的营养障碍,使病人日渐疲乏、消瘦,身体免疫力下降,不利于胰岛功能的恢复.由于这样一味追求饮食控制,导致很多糖尿病患者出现了营养缺乏症.同时因为营养摄入不足,人体活动所需的能量只能由身体分解脂肪来提供,可能会引起酮症酸中毒,严重者甚至会危及生命.

    作者: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孕期怎么样预防治疗糖尿病?

    通过检查,医生说我患上了妊娠期糖尿病,但是平时我一点感觉也没有,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疾病?这种病会不会对我的宝宝造成影响?怀孕7个月的陈女士得知自己患有妊娠期糖尿病时,深感焦虑.很多像陈女士一样的患者很担心会对宝宝造成不良的影响.其实,通过饮食和运动调节,必要时注射胰岛素,大多数的患者都可以继续妊娠,生出健康的宝宝.然而,假如血糖控制不佳,就有可能产生严重的影响,例如出现巨大儿、新生儿低血糖、难产等等.

    作者: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预防糖尿病的饮食规范

    我们都知道糖尿病是我们常见的一种给很多人带来危害的慢性疾病,临床上中老年人是糖尿病的高发人群.而且发病人数也在不断地增长.所以我们要重视糖尿病的预防,那么,在预防糖尿病的过程中,我们的日常饮食需要注意哪些呢?下面就请临床专家给我们详细介绍预防糖尿病的科学饮食规范.

    作者: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司机身患糖尿病逞强开车 陷昏迷引发五连撞

    6日12时15分,在人民路30路公交车小村庄站旁,一辆货车在北向南行驶过程中,突然撞上正要停靠的出租车,巨大的冲撞力又使出租车撞上了路边的三辆面包车.所幸事故并未造成人员伤亡,几近昏迷的货车司机随后被送医治疗,躺在病床上却不知道自己闯了祸.据了解,步先生患有糖尿病,注射胰岛素后因没有吃午饭导致血糖过低才发生事故.目前,事故正在进一步调查处理中.

    作者:徐杰;刘敏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青少年2型尿病防治无小事早期胰岛素强化1~2周效果好

    我国糖尿病的蔓延并未绕道儿童.近年来公布的全国不同地区的相关流行病学数据均表明,我国儿童糖尿病患者大幅增加,尤其是2型糖尿病患儿.如何在临床实践中给予2型糖尿病患儿更合理的治疗,已成为众多内分泌科医生所面临的问题.1型糖尿病是严重威胁儿童健康的常见的终身性疾病,但随着经济发展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儿童青少年2型糖尿病患病比例也逐年上升.但鉴于多数国家儿童仍以1型糖尿病为主,而对儿童2型糖尿病关注较为不足,且多数口服降糖药物的使用均存在年龄限制,因此儿童2型糖尿病治疗的系统化、规范化程度不及1型糖尿病,国内外儿科内分泌医生的相关经验还在积累.

    作者:罗飞宏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糖尿病药物易导致阳痿

    长期服用糖尿病治疗药物,容易导致阳痿.所以,这种阳痿先要解决心理问题,认识到阳痿的真正原因可能是降糖药物所致.药源性阳痿是由药物所致,但其根本问题却是出在所患的某种疾病上.因此,要解决药源性阳痿的心理问题,首先必须了解患者所患的疾病是什么,也必须由患者提供全部药物的使用情况.只有这样,医生才能有针对性地给病人实施治疗计划.比如,阳痿是由糖尿病用药所引起,那么就应该先解决糖尿病的心理问题,然后,告诉他们阳痿的真正原因可能是降糖药物所致,之后,再从药物使用上作些调整,大多都可获得康复.

    作者: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何必为吡格列酮驚慌失措

    糖尿病发病机制涉及到胰岛素缺乏和胰岛素抵抗两大中心环节,而要解决后者的问题,使用胰岛素增敏剂无疑是一种关键步骤.为此,国内外很多致力于糖尿病治疗的企业纷纷研发胰岛素增敏剂,其中,格列酮类药物的效果已经得到学术界的公认.可惜,曲格列酮因为严重肝损害而被禁止使用,去年,经过争议和推敲后,罗格列酮因为可以导致心血管风险增加而退出市场,目前,唯一可以选择的就是吡格列酮了.

    作者: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全球健康状况引担忧 成年人受高血压糖尿病威胁

    世界卫生组织(WHO)发表的《2012年世界健康统计报告》显示,越来越多的人正在受到高血压和糖尿病等病症的威胁.世卫组织在撰写这份年度报告时使用了来自全世界194个国家的数据.报告说,全世界1/3的成年人存在高血压问题,而高血压是引起中风和心脏病死亡的重要原因.报告还说,全世界大约有1/10的成年人患有糖尿病.从1980年到现在,全世界的肥胖水平增加了一倍,全世界12%的人口,也就是大约5亿人属于患有肥胖症的范畴.但是,世卫组织的新报告传递的也并不都是坏消息.例如,产妇死亡率在过去20年大幅下降,从1990年的50多万例下降到2010年的不到30万例.

    作者: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糖尿病遇上低血糖,很危险

    糖尿病就是血糖升高的疾病,应该严格控制血糖.然而,有的糖友却认为血糖控制越低越好,其实,这是一个非常错误的观点.高血糖一时半会儿不会要人命,而低血糖的危害比高血糖要来得急、来得快,严重的低血糖甚至会导致昏迷,危及生命.因此,控制血糖应平稳达标,避免大起大落,同时特别要注意预防低血糖.

    作者:张华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糖尿病患者吃水果要看血糖情况

    秋季是水果大量上市的季节,水果营养丰富,但却因为富含糖分而让很多糖尿病患者只敢看、不敢吃,担心吃水果会升高血糖.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内分泌科医学博士张涛静提醒,糖尿病患者不是不能吃水果,一般情况下,糖尿病患者好在自身血糖控制良好的情况下再食用水果.血糖控制好的标准是:餐后血糖<10mmol/L,糖化血红蛋白小于7.0%,血糖稳定,短期内没有大的波动.

    作者:杨凤立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糖尿病患者需做电生理检查

    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它与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共同构成糖尿病并发症三联征,严重影响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所诱发的糖尿病足是严重影响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的一种疾病.当糖尿病患者出现周围神经病变时,其发生足部溃疡的危险性升高8至18倍,截肢的危险性递升2至15倍.为尽早预防和发现糖尿病足,专家们主张糖尿病患者患病2到3年后,应做电生理检查,一旦发现周围神经病变要及时干预治疗.

    作者:陈颖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糖尿病患者吃水果讲究取舍

    眼下正是各类水果的上市旺季.水果富含维生素及一些抗氧化剂,是日常饮食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如果选择得当,糖尿病患者也可吃一些水果.在挑选水果时,要注意参考水果的升糖指数GI和含糖量.升糖指数GI是代表食物升高餐后血糖能力的一个指标.在营养学上根据GI值将食物升糖指数分为高中低三类,GI小于55的为低GI食物.糖尿病患者应多选择低升糖指数的水果,有助于保持血糖稳定.这类水果包括樱桃22~32、李子24~34、柚25~36、苹果36~54、梨子36±3、鲜桃28~47、广柑43±4、芒果55±6、番茄55、猕猴桃52±6.中、高升糖指数的水果则包括葡萄62、桔子66、桔汁67、菠萝66±7、香蕉53±6~84±7、葡萄干64±11~93、干鲜果脯类90±6,糖尿病患者可限量食用.

    作者:葛声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乱用塑料容器增糖尿病风险

    在双酚A对人类健康影响争议不止的情况下,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内分泌学科宁光教授团队通过大样本人群研究,为双酚A与人体内分泌代谢性疾病相关性提供了依据.研究结果显示,长期使用含高水平双酚A的普通塑料容器,或工作中时常接触到高浓度双酚A,会增加肥胖、2型糖尿病、蛋白尿及甲状腺功能异常等代谢性疾病的患病风险.

    作者: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老年糖尿病患者炎炎夏日谨防中暑

    大暑之后,进入了夏季炎热的时期,桑拿天也许对于年轻人来说或许并不难熬,可是换做老年人,可能就很危险了.近日,美国有研究指出,酷暑是被低估的致死因素之一,全美因酷暑导致的死亡中,四成是65岁以上的老人.芝加哥大学医学中心的达尔博士指出,夏天老年人发生脱水的危险性高于年轻人.因为人体含水量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降低,青壮年机体含水量高达80%,但80岁后机体含水量将降至55%到60%.

    作者: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糖尿病文摘杂志

糖尿病文摘杂志

主管:糖尿病天地·文摘(中旬)

主办:中国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