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网市
目的 研究讨论瑞舒伐他汀联合瑞格列奈对老年2型糖尿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随机将该院于2016年1月—2018年3月收治的84例2型糖尿病患者均分为:参照组(42例)和观察组(42例).参照组给予单纯的瑞格列奈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参照组的基础上增加瑞舒伐他汀进行治疗,观察和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各项血糖﹑血脂的变化和总有效率.结果参照组的总有效率为66.67%,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85.71%,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参照组的总有效率,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餐前血糖﹑餐后1 h血糖﹑餐后2 h血糖及HbA1c(糖化血红蛋白)等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参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瑞舒伐他汀联合瑞格列奈对老年2型糖尿病的治疗效果明显,临床应用价值高,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哲 刊期: 2018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对重症慢性阻塞性肺病伴有糖尿病患者选择糖皮质激素治疗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该院2015年9月—2017年12月收治的80例重症慢性阻塞性肺病伴有糖尿病患者作为实验对象;采用抽签法分组;对照组(40例):常规疗法;观察组(40例):常规疗法+糖皮质激素;终对比治疗结果.结果 同对照组患者FEV1/FVC﹑FEV1﹑FEV1%pred﹑2 hPG以及FBG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医师选择糖皮质激素对重症慢性阻塞性肺病伴有糖尿病患者进行治疗,对于患者的早期康复可以显著促进.
作者:张尧;刘赛男;石峰;顾少岩;宋秀婧 刊期: 2018年第23期
目的 研究探讨银杏叶提取物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6月—2018年6月于该医院治疗的74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7例.对照组常规治疗干预,研究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银杏叶提取物进行治疗.治疗后,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视力恢复情况.结果联合银杏叶提取物进行治疗后,研究组患者在临床治疗效果和视力恢复情况的比较上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直接影响患者视力,对其正常生活有严重危害,在常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联合银杏叶提取物进行干预能够显著改善患者视力,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值得广泛应用.
作者:李鹏 刊期: 2018年第23期
目的 分析糖尿病合并结核感染利用不同结核分枝杆菌检测方法进行检测的效果.方法选择该院2018年1—6月中的100例糖尿病合并结核感染患者,收集患者痰标本分别应用4种不同方法进行结核分枝杆菌检测,分析检测结果.结果100份痰涂片经涂片法检测的阳性率为27%,经快速培养法检测的阳性率为38%,经噬菌体法检测的阳性率为37%,经PCR法检测的阳性率为39%,涂片法阳性率明显低于其他3种方法(P<0.05).结论噬菌体生物扩增法和荧光定量PCR法相较涂片法和培养法能够更准确﹑迅速完成结核分枝杆菌检测,可推广用于糖尿病合并结核感染的诊断中.
作者:游元飞 刊期: 2018年第23期
目的 探究综合护理干预对行鼻内镜术的鼻窦炎合并糖尿病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与护理满意度的干预效果.方法该次研究对象为该院行鼻内镜术治疗的鼻窦炎合并糖尿病患者66例(均为2017年4月—2018年4月期间),严格依据随机抽签分组法将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仅接受一般护理,而观察组则接受综合护理干预,对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与护理满意度进行记录.结果经护理后,在并发症发生率与护理满意度比较上,观察组分别低于﹑高于对照组(6.06%<24.24%,96.97%>66.66%),以上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鼻窦炎合并糖尿病患者行鼻内镜术治疗后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在减少并发症发生现象以及提升患者满意度方面上具有积极作用,值得今后在临床中应用.
作者:洪美娜 刊期: 2018年第23期
目的 分析临床糖尿病患者应用药学服务对其服药依从性与血糖控制效果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该院在2017年2月—2018年2月期间收治的100例糖尿病患者,采用单盲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其中对照组予以常规的药物治疗,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予以药学服务的应用.比较两组患者服药依从性与血糖控制的临床效果.结果经12周相应药物的治疗,观察组患者的药物依从性明显优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及餐后2 h的糖化血红蛋白控制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于药物服务对于高血糖患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不仅可提升患者合理用药的依从性,同时更有助于患者血糖水平的控制,从而有效降低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发应的发生几率,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黄秀华 刊期: 2018年第23期
糖尿病前期是指患者处于正常血糖和糖尿病患者之间的一个状态.该期具有可逆性,是进展为糖尿病的高危阶段,可不伴有功能损害,且可无症状.采取多样化﹑个体化﹑综合化的干预方法,可有效减少其向糖尿病转化.该文从糖尿病前期定义﹑诊断标准﹑危险因素﹑国内外干预现状等方面对糖尿病前期临床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为糖尿病的一级预防提供依据.
作者:张莉莉;段宝凤;张玉红;胡梦蝶;黄彤萍 刊期: 2018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针对性护理对2型糖尿病合并脑卒中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对该院在2017年1—12月期间收治的82例2型糖尿病合并脑卒中患者进行随机分组,采用常规护理的41例患者为常规组,而采用针对性护理的41例患者为实验组.记录和对比两组患者神经功能改善情况﹑住院时间以及空腹血糖水平.结果护理后,实验组的BI评分高于常规组,住院时间短于常规组,且空腹血糖水平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常规护理比较,针对性护理对于2型糖尿病合并脑卒中患者能有效促进患者的康复效果,缩短住院时间.
作者:罗梨芳;刘琪希;吴爱花 刊期: 2018年第23期
目的 探析对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予以系统化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2016年3月—2018年5月间抽取在该院就诊的64例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32例﹑研究组32例,其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而在此基础上予以研究组患者系统化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干预后效果.结果经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的血糖值﹑血压值水平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各项指标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予以系统化护理干预,可有效地降低患者血糖值﹑血压值水平,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情况,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丽琴 刊期: 2018年第23期
目的 探究对支气管肺癌合并糖尿病患者分别实施化疗﹑放化疗同步治疗的效果,为临床提供指导.方法随机将2012年1月—2015年4月该院88例支气管肺癌合并糖尿病患者分为观察组(44例,应用放化疗同步治疗)﹑对照组(44例,应用化疗干预).随访3年,对比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1年生存率﹑2年生存率﹑3年生存率﹑中位生存期﹑生存质量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客观缓解率(77.27%)高于对照组(50.00%)(P<0.05);观察组患者1年生存率﹑2年生存率﹑3年生存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生存质量评分[(70.22±2.61)分]高于对照组[(65.23±2.58)分],且中位生存期[(19.22±1.25)个月]长于对照组[(12.32±1.30)个月](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支气管肺癌合并糖尿病患者实施放化疗同步治疗的效果较化疗更优,可在一定程度上延长患者生存期,提高生存率,且不会显著增加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机率.
作者:卓霞 刊期: 2018年第23期
目的 探究调控microRNAs修复糖尿病皮肤创面的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取SPF级幼龄SD大鼠50只,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25只.对研究组的大鼠在创缘周围进行三点注射pRcCMV-miR-21真核载体表达质粒,而对对照组的大鼠在创缘周围进行三点注射pRc/CMV空白质粒.两组均使用链脲佐菌素对选取的大鼠进行一次性腹腔注射法,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在注射4周后,在大鼠背部进行全层皮肤切除创面.术后进行3 d后,对上述创面组织进行切除.观察两组大鼠的创面愈合情况.结果研究组在治疗后7﹑14 d以及21 d后I型胶原光密度值要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在治疗后7﹑14 d以及21 d后纤维结合蛋白光密度值要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正常大鼠的皮肤创面组织与糖尿病大鼠相比,其microRNAs存在明显的差异,并且调控糖尿病大鼠的microRNAs对于皮肤创面具有一定的愈合作用,为日后的实验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作者:王晓梅;曹仁芳;冯海娟;曲建梅 刊期: 2018年第23期
目的 分析循证护理在降低肿瘤合并糖尿病患者PICC置管并发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7年7月—2018年6月期间来该院行PICC置管治疗的肿瘤合并糖尿病患者共计76例,按照接诊的顺序分成两组,其中观察组纳入38例,对照组纳入38例.PICC置管期间,对照组配合常规护理,观察组则给予循证护理.结果患者PICC置管期间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值的比较,观察组都显著小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PICC置管期间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在机械性静脉炎﹑渗血与血肿﹑导管相关性感染﹑导管堵塞﹑皮肤过敏﹑导管断裂脱出﹑静脉血栓发生率方面,观察组(47.37%)显著低于对照组(92.11%)(P<0.05).患者PICC置管期间非计划拔管率比较,观察组(13.16%)显著低于对照组(42.11%)(P<0.05).结论循证护理能够显著降低肿瘤合并糖尿病患者PICC置管期间的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降低非计划拔管发生率,从而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作者:周丽芳;王清 刊期: 2018年第23期
目的 观察分析联合应用优泌林N(精蛋白锌重组人胰岛素)﹑格列美脲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8年6月该院诊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共6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皮下注射优泌林N治疗,观察组注射优泌林N并配合服用格列美脲,疗程12周,对比治疗后两组患者血糖改善水平.结果 ①治疗后,观察组空腹血糖值(FBG)﹑餐后2 h血糖值(2 hPG)降低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治疗12周期间,观察组患者低血糖发生率和严重程度也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注射优泌林N基础上配合使用格列美脲治疗,可将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控制在正常范围内,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韦广水 刊期: 2018年第23期
目的 分析研究糖尿病患者应激性血糖升高在急性心肌梗死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将该院在2016年4月—2018年3月救治的急性心肌梗死糖尿病患者92例确定为分析对象,全部患者在入院第2日的晨间抽出空腹时的静脉血,以便测其血糖,将其中血糖值10.0 mmol/L以上划定为观察组(46例),血糖值6.1~10.0 mmol/L的划定为对照组(46例),对比该两组的实际病死率,还要对比心律失常与心力衰竭状况.结果观察组的血糖平均达到(11.36±0.71)mmol/L,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内,病死率﹑以及心律失常与心力衰竭的实际发生率依次是6.52%﹑15.22%﹑10.87%,都明显高于对照组,该两组的上述指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诊疗活动中,对急性心肌梗塞前期的糖尿病患者,如果注重观察其血糖的改变,并做出适合的处置,则利于治疗与恢复.
作者:逄增祥 刊期: 2018年第23期
目的 研究个性化护理对妊娠期糖尿病产妇血糖水平的控制价值.方法将该院2016年10月—2017年10月间收治的66例妊娠期糖尿病产妇按抽签平均分成对照组(n=33)和观察组(n=33),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个性化护理,对比两组护理后各项血糖水平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护理前,两组的空腹血糖﹑餐后1h﹑餐后2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的各项血糖水平指标改善情况均比对照组好,且接近正常值;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比对照组低,两组护理后各项指标有较大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性化护理能有效控制妊娠期糖尿病产妇血糖水平,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具有极大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吴碧玉 刊期: 2018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和分析糖尿病患者腹部手术后前期肠梗阻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该院在2015年6月—2017年4月救治的62例腹部手术后前期肠梗阻糖尿病患者,对于其中的56例患者选择了非手术策略,6例患者选择了非手术而治疗无效后,在考虑患者本身的状况后,实施相关手术,然后按标准观察患者治疗效果.结果通过非手术治疗的56例患者,全部完全治愈;患者于7~32 d之间恢复了本身肠道功能,平均是(16.1±0.9)d.6例患者选择手术策略得以全部治愈,平均治疗时长为(15.3±0.7)d.结论术后前期肠梗阻有着显著的特征,在糖尿病患者里面往往易被发觉,且病史较长,在围手术期观察与调节血糖属于整个救治的关键点.
作者:左宏军 刊期: 2018年第23期
目的 思考妊娠期糖尿病合并子痫前期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抽取该院2015年4月—2017年6月期间诊疗的50例妊娠期糖尿病合并子痫前期患者,且将其纳入试验组;同期抽取健康体检孕妇50名,纳入对照组,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的方式,对两组患者妊娠结局﹑脐动脉血流指标.结果试验组患者妊娠结局较差于对照组,即两组患者各数据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例如试验组围产儿预后不良为20.00%,对照组围产儿预后不良为4.00%.对照组患者脐动脉血流指标较优于试验组,即两组患者各数据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例如对照组患者S/D为(2.09±0.34),试验组患者S/D为(3.23±0.50).对照组患者生化指标较优于试验组,即两组患者各数据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例如对照组患者晚期总胆固醇为(6.20±1.10)mmol/L﹑试验组患者晚期总胆固醇为(6.78±0.95)mmol/L.结论和健康体检孕妇比较,妊娠期糖尿病合并子痫前期患者脐动脉血流指标呈现异常状态,且不良妊娠结局较高,需对其予以综合监护.
作者:王秀花 刊期: 2018年第23期
目的 探究中药宣肺温肾汤联合西药治疗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DNB)的效果.方法 选取该院2014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100例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患者为对象,根据治疗方法分入西医组(常规西医综合疗法)和中医组(常规西医综合疗法+宣肺温肾汤),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指标.结果 经过2个月的治疗,中医组治疗总有效率98.0%高于西医组的86.0%,且中医组患者治疗后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低于西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中医组的焦虑评分低于西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残余尿量对比:中医组低于西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宣肺温肾汤联合西药治疗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疗效确切,稳定血糖水平,改善排尿功能,值得推广.
作者:袁沙沙;徐颖博 刊期: 2018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饮食控制及运动对妊娠期糖尿病(GDM)的疗效.方法 选取68例该院接收的GDM孕妇,均于2016年5月—2017年5月期间入院,随机分为对照组(n=34,常规孕检及健康教育)与观察组(n=34,开展饮食控制及运动),对疗效进行观察.结果 观察组餐后2 h血糖﹑空腹血糖及胰岛素抵抗指数均较对照组明显要低(P<0.05);观察组孕产妇产后出血率﹑胎膜早破率﹑妊娠期高血压率﹑羊水过多率均较对照组明显要低(P<0.05);此外,观察组新生儿窒息率﹑巨大儿﹑早产发生率均较对照组明显要低(P<0.05).结论通过饮食控制及运动,能有效降低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提高妊娠结局,值得推广.
作者:王水珠 刊期: 2018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治疗妊娠期糖尿病合并卵巢囊肿破裂的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6年2月—2018年2月收治的GDM合并卵巢囊肿破裂患者22例,随机分为两组各11例,观察组采用腹腔镜手术,对照组采用开腹手术.结果观察组术后FPG﹑术中出血量﹑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无流产,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为18.2%,显著低于对照组9.1%﹑36.4%(P<0.05).结论腹腔镜治疗GDM合并卵巢囊肿破裂,能有效减少术中孕妇和胎儿损伤,改善妊娠结局.
作者:丁南南 刊期: 2018年第2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