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红杰
目的 探讨PDCA循环护理模式的应用对于糖尿病患者低血糖反应的预防效果.方法 选取该院2017年1—7月期间收治的248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PDCA循环护理模式)和对照组(常规护理)各124例,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低血糖发生率(2.42%<11.29%)相对更低(P<0.05),其护理的满意程度(95.97%>83.87%)相对更高(P<0.05).结论 在PDCA循环护理模式进行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治疗和护理,其对于低血糖反应具有良好的预防作用,其对于维护患者身体健康和提高其生活质量有着积极的影响.
作者:邵菲;龚秀芹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对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该科2016年8月—2017年8月收治的DM合并AMI患者68例,随机分为2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比较两组预后.结果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8.8%,明显优于对照组20.6%(P<0.05),护理后观察组SAS评分(32.1±2.2)分、SDS评分(36.4±2.0)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心理护理能有效改善患者不良心理,减少焦虑、抑郁情绪和并发症的发生,改善预后,促进康复.
作者:李琳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 在借鉴中医学对该病认识的基础上,探讨从气阴两虚及血瘀角度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效果,分析其作用机理.方法 选取2014年2月—2016年3月期间该院内分泌科收治的70例DPN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35例与对照组35例,均给予常规基础治疗,对照组口服降糖药或使用胰岛素,观察组采用益气养阴化瘀方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进行安全性评价.结果 对两组治疗前后DPN症状积分进行统计发现,观察组治愈24例,好转9例,无效2例,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4.29%vs 77.14%).观察组安全性分级1级者34例,2级者1例,对照组安全性分级1级者29例,2级者4例,3级者2例,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2.86%vs 17.14%),组间各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从气阴两虚及血瘀的角度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一种理想的辅助治疗手段,能够有效提升治疗效果,而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谢应兢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分析糖尿病肾病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之间的联系,为临床治疗和研究提供参考.方法 根据2014年5月—2016年6月该院接收的2219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研究,对其中的1889例资料齐全患者开展分析,对患者的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胰岛功能、血脂、尿酸,检查眼底、24 h尿蛋白排泄率等指标进行检测对比分析.结果 共有291例患者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占总数的29.13%,有364例糖尿病肾病,占36.43%,有344例合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和糖尿病肾病,占34.44%.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甘油三酯、血尿酸等指标如果较高,具有较高的几率发生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肾病患者的病程较长、周围神经出现病变则有较高几率发生视网膜病变.结论 对于糖尿病肾病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两种糖尿病并发症的关联性进行研究能够让我们对两者的相互影响情况进行了解,在临床中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避免患者的发病,减少患者的痛苦,改善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许丽娟;段滨红;王丹;刘余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妊娠糖尿病护理中人性化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该院2014年12月—2016年12月收治的妊娠糖尿病患者106例作为该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5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人性化护理干预,比较分析两组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干预前的SAS、SDS评分及空腹血糖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的SAS、SDS评分及空腹血糖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7.55%)明显低于对照组(22.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人性化护理干预应用于妊娠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护理中,能够有效控制患者血糖水平,减少不良情绪发生情况,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借鉴和推广.
作者:陈艳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 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发作期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抗凝治疗及血栓前状态.方法 选取该院于2013年12月—2017年2月收治的73例COPD急性发作期合并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抗凝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小板和血凝功能指标变化情况,以及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采用不同方式治疗后,血小板和血凝功能指标均呈现不同程度变化,其中FIB、D-D、HB、ET、PLT指标均显著降低,研究组的降低程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PT、APTT、t-PA、PAI-1指标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研究组的总体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采用抗凝治疗,可有效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合并糖尿病患者的血栓前状态,提高患者治疗效率和生活质量,具有良好的临床运用价值.
作者:徐勇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 探究个体化糖尿病教育干预对提高患者饮食依从行为的作用,为有效开展糖尿病饮食教育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3年10月—2017年8月的门诊糖尿病患者180例,随机分为教育干预组90例,对照组90例,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内糖尿病患者接受常规护理,教育干预组内糖尿病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还接受为期12个月的个体化饮食教育干预护理,并根据患者饮食依从行为具体情况制定有针对性的个体化干预方案,提供个体化教育.结果 教育干预组通过12个月的个体化饮食教育干预,其对饮食治疗的依从行为明显提高,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糖尿病患者进行个体化教育干预有利于提高患者饮食治疗依从行为,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赵海霞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 分析循证护理干预对心血管疾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6年2月—2017年8月期间在该院住院的心血管疾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中,随机抽取名82患者,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均41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接受循证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后的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护理后,血糖血脂情况得到显著改善;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循证护理干预能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郑梅;邹宝林;陈珊;梁春丽;谭知知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对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的康复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4月—2017年4月该院收治的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126例,随机分为两组各6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健康教育.结果 观察组健康教育知识掌握率为93.7%,护理满意度为96.8%,明显优于对照组69.8%、82.5%(P<0.05);护理后观察组空腹血糖(5.6±1.1)mmol/L、FMA评分(52.7±2.0)分、ADL评分(64.8±5.1)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可有效控制血糖水平,促进肢体功能恢复,提高患者运动和生活能力.
作者:刘芳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 研究分析合并糖尿病患者接受手术室内护理对术后切口感染的预防以及效果.方法 根据2013年11月—2015年11月该院的合并糖尿病病例开展研究,将112例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使用常规护理和手术室内护理,比较分析两组感染几率和满意度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切口感染几率是3.57%,对照组的切口感染几率是25.00%,两组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以手术室内护理可以降低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切口感染几率.观察组有2例感染病例,占5.36%,对照组有13例感染病例,占23.21%,两组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满意度是96.43%,对照组是83.93%,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合并糖尿病患者接受手术室内护理能够降低切口感染率和并发症几率,患者对手术满意度提升,能够改善患者手术后的生活质量.
作者:孙美花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 分析前列地尔联合贝那普利治疗糖尿病蛋白尿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1月—2016年11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糖尿病肾病蛋白尿患者9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其中观察组患者选用前列地尔联合贝那普利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对比其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率低于对照组,数据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前列地尔联合贝那普利治疗糖尿病肾病蛋白尿治疗效果显著,安全性良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朱丽艳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 探索益气养阴活血汤用于2型糖尿病合并脂肪肝治疗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3月—2017年6月期间该院2型糖尿病合并脂肪肝100例患者,抽签化分组,即50例/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采用常规治疗和益气养阴活血汤治疗.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3 d的临床症状评分(1.02±0.35)分、治疗后7 d临床症状评分(0.41±0.12)分、脂肪肝分级正常率(84.00%)、TBIL(14.12±1.38)μmol/L、GGT(35.62±2.74)U/L、AST(22.36±1.85)U/L、ALT(48.52±1.62)U/L、HOMA-IR(2.11±0.32)、FPG(6.12±0.54)mmol/L、TC(4.13±0.33)mmol/L、TG(1.31±0.52)mmol/L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2型糖尿病合并脂肪肝患者实施益气养阴活血汤治疗效果显著.
作者:张瑞荣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 研究利拉鲁肽对肥胖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心血管危险因素的影响.方法 于2015年1月—2016年7月选取60例肥胖T2DM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应用胰岛素和利拉鲁肽治疗,对照组仅用胰岛素治疗.治疗12周后观察两组患者体重指数(BMI)、腰围(W)、腰臀比(WHR)、舒张压(DBP)、收缩压(SBP)、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等心血管危险因素的变化,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实验组患者BMI、W、WHR、DBP、SBP、FBG、2 hPBG、HbA1c、TG、TC、和LDL-C较对照组明显下降,HDL-C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利拉鲁肽可以降低肥胖的T2DM患者心血管危险因素.
作者:何静;李元春;张健;付永丽;张春辉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研究门冬胰岛素在妊娠糖尿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以抽签形式将2015年11月—2016年11月于该院收治的妊娠糖尿病患者中随机抽选出60例作研究对象,将其平均分成观察组及对照组.其中,人工胰岛素为对照组患者治疗首选药物,而观察组采取门冬胰岛素作以治疗首选药物,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胰岛素平均日用量及血糖达标时间等治疗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对应值;观察组治疗后的2 hPG、FBG等血糖指标及糖化血红蛋白结果较较对照组改善显著;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对应值(16.67%<4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妊娠糖尿病患者采取门冬胰岛素进行治疗,有效提高患者血糖指标改善效果的同时有助于减少其药物用量,对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及加快其健康恢复进度具有较好的临床价值,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上大力推广.
作者:赵晓立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 研究分析消化性溃疡合并糖尿病患者接受西医常规治疗与自拟中药方剂辨证加减治疗的临床效果,为临床使用中药房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根据该院2012—2014年的消化性溃疡合并糖尿病患者96例来进行研究分析,将患者分组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均保持正常范围的血糖水平,对照组使用西医抗溃疡治疗,观察组除了对照组治疗内容还增加了自拟中药方剂治疗,对两组的临床治疗不良反应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经过治疗后,对照组临床治疗有效率是79.17%;观察组临床治疗有效率是93.75%,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几率是14.53%;观察组不良反应几率是2.08%.对照组有17例复发,复发率是35.42%,观察组有4例复发,复发率是8.33%(P<0.05).结论 消化性溃疡合并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良好时接受自拟中药方剂辨证加减治疗的效果优于西医治疗,不良反应率低,治疗的有效率高,复发率低,患者的症状改善明显,临床中可以推广.
作者:齐妍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 在临床上,研究对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患者采取普瑞巴林、加巴喷丁的方案进行治疗后的对比价值.方法 选取该院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患者,例数合计为300例,选取时间范围是2015年5月—2017年5月,将其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原则分2组,150例为一组.一组给予加巴喷丁为主治疗(称为:加巴喷丁组),另一组使用普瑞巴林(称为:普瑞巴林组),对比2组VAS、WHO QOL-100评分(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等方面)情况.结果 普瑞巴林组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患者在治疗后,其治疗7 d的VAS评分数据是(4.06±0.96)分,治疗14 d的VAS评分数据是(3.05±0.71)分,均显示低于加巴喷丁组的2项时期VAS评分值(P<0.05).普瑞巴林组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患者治疗后WHO QOL-100评分当中的生理领域(52.62±13.05)分,心理领域(62.26±10.51)分,均显示高于加巴喷丁组的生理领域分值:(47.62±3.59)分,心理领域:(57.46±11.62)分(P<0.05).结论 相比于使用加巴喷丁治疗,针对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患者实施普瑞巴林的方案治疗,其效果更为理想.
作者:何万福;彭丽贞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研究糖尿病患者的高效护理方法.方法 将该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30例糖尿病患者,按护理方法的差异分为普通护理组和全面高效护理组,每组15例.结果 全面高效护理组患者经过治疗后,显效10例,有效3例,无效2例,有效率为86.67%,普通护理组患者经过治疗后,显效3例,有效5例,无效7例,有效率为53.33%,结果显示全面高效护理组高于普通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糖尿病患者采用全面高效的护理方法护理疗效显著,全面的护理方法能高效地避免患者病情的加重和各种并发症的发生,是治疗糖尿病的关键之一.
作者:段红杰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胰岛素治疗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联合SGLT-2抑制剂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于2017年5—7月该院收治的60例糖化血红蛋白(HbA1c)≥9.0%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n=32)和胰岛素组(n=28),观察治疗12周前后空腹血糖(FPG)、餐后血糖(P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体重指数(BMI)、尿酸(UA)以及血压(BP)、血脂变化,比较两组胰岛素日用量、达标时间(Time)和低血糖发生次数(n)等其他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两组心肺肝肾功能无明显异常.两组HbA1c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联合组在FPG、BMI、UA、TG、LDL-C、SBP、DBP,低血糖次数皆明显低于胰岛素组(P<0.05),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日用量显著降低(P<0.01).结论 胰岛素联合SGLT-2抑制剂,效果明显优于单纯胰岛素治疗.且中心性肥胖、血压,血脂及尿酸得以改善,胰岛素日计量及低血糖反应减少,并可能有降糖之外的心血管获益,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晓蕾;贾农;杨林;蔡丽萍;夏连丽;杨锐林;宋琳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 分析对糖尿病足患者采用糖尿病足护理单联合针对性护理干预的应用成效.方法 该次的54例探究对象均选自该院2016年9月—2017年9月期间接收存在糖尿病足危险的患者,将这些患者按照双盲、随机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全部患者均进行糖尿病足护理单干预方式,而对照组应用普通护理方式,观察组应用针对性护理干预模式,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成效进行观察与探究.结果 干预后,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水平均得到显著改善,而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糖尿病足知识掌握状况、溃疡愈合时间、住院时间等指标状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6.2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37%,两组数据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糖尿病足患者实施糖尿病足护理单联合针对性护理干预方式,有效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缩短其伤口溃疡时间,使患者对糖尿病足知识的深刻了解,充分体现其价值意义,可不断推广与采纳.
作者:李玲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 探究阿卡波糖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餐后高血糖的临床效果.方法 该次研究对象为该院从2014年1月—2015年12月期间收治的60例2型糖尿病餐后高血糖患者,予以所有患者服用阿卡波皮糖治疗,将患者在治疗前、治疗后血糖的控制情况以及在治疗期间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 经过治疗后,所有患者的空腹血糖水平、体内的糖化血红蛋以及在用餐后血糖水平较治疗前得到较为有效的改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有1例出现腹部胀痛的现象,3例出现不同程度腹泻的不良反应,经过相应的治疗后,患者的不良症状均得到显著改善.结论 阿卡波糖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餐后高血糖的临床效果较为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在用餐前后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的含量水平,有效降低使用药物治疗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该药物治疗的安全性高,其具有临床治疗意义,值得被广泛应用.
作者:武剑华 刊期: 2017年第2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