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爱;郭玲
目的:对综合护理干预在对糖尿病患者护理效果进行观察和分析。方法选取在该院住院治疗的94例糖尿病患者为例,以每组47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组,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为对照组患者提供常规基础护理,为治疗组患者予以综合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治疗组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为95.74%(45/47),对照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为78.72%(37/47);治疗组患者的依存性良好率为91.49%(43/47),对照组患者的依存性良好率为70.21%(33/47)。结论为糖尿病患者提供综合护理干预,对患者提高患者配合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希兰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文章对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合并急性胰腺炎进行了分析,主要分析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合并急性胰腺炎(AP)患者的生化指标差异以及临床特点,提高对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合并急性胰腺炎的临床认识和诊疗水平。方法从该院内分泌科、普外科以及消化内科于2009年7月-2015年4月确诊收治的148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中选取符合调查条件者79例,对其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从患者的血糖、三酰甘油(TG)、胆固醇(TC)、淀粉酶、酮体、糖化血红蛋白(HBA1C)以及PH值等方面的改变探讨其与并发急性胰腺炎的关系。结果79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中有12例并发急性胰腺炎(并发率为15.19%),单纯DKA组与DKA并发AP组之间血糖、三酰甘油以及pH水平均存在明显差异;酮体、糖化血红蛋白以及胆固醇的改变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淀粉酶水平的改变在DKA以及AP中均不具特异性,但是其水平越高往往表示患者的病情越严重。结论对于DKA合并有血糖、三酰甘油、pH值和(或)淀粉酶改变的患者应密切监视其胰腺的病变。
作者:李耀红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应用免散瞳眼底镜检查在社区糖尿病患者眼底筛查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诊断分期及指导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890例糖尿病患者(1780只眼)进行常规眼底检查并将结果进行整理分期。结果890例糖尿病患者检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者共196(362只眼)例,根据I~II期药物治疗,III~IV期全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V~VI期进行玻璃体切割术治疗的原则进行指导治疗,前往专业眼科机构进行治疗,治疗后社区进行随访。结论免散瞳眼底镜检查是社区早期诊断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有效工具,对社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筛查的重要手段。
作者:夏娣;刘春艳;王丽萍;赵得南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应用主成分分析法(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分析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8月-2015年8月该院住院行冠状动脉(冠脉)造影检查的60岁以上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503例临床资料,测定糖尿病患者尿白蛋白排泄率(urinary albuminexcretion rate,UAER)等指标,采用Gensini系统对冠脉血管病变程度进行评分。结果第1~7主成分的特征值均>1,累计贡献率为64.6%;第1~4主成分分别为UAER、咀脂、血压、尿酸,贡献率分别为14.1%、11.8%、10.2%、8.7%;第5~7主成分均属血糖,累计贡献率为19.8%。结论UAER是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冠心病主要的危险因素,伴微量白蛋白尿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冠心病患病风险增加,且严重程度增加;UAER与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冠心病的发生及冠脉病变严重程度呈正相关,为其独立影响因素。
作者:闻淑艳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不同护理干预对糖尿病足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在2013年1月-2014年10月,该院收治的90例糖尿病足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护理组和对照组,各45例。护理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方式,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护理组患者临床护理的总有效率为97.8%,对照组为88.9%;护理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率为100.0%,对照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率为84.5%。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有利于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并显著地提高患者对治疗的满意度。
作者:王建华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分析甲状腺癌合并糖尿病患者术后血糖的护理方法,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50例甲状腺癌合并糖尿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收治时间为2014年2月-2015年2月,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50例甲状腺癌合并糖尿病患者分成两组,每组2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整体护理,观察比较两组甲状腺癌合并糖尿病患者护理后的血糖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28.00%)明显高于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8.00%);且两组甲状腺癌合并糖尿病患者护理后血糖水平的比较结果存在显著差异, 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甲状腺癌合并糖尿病患者采取整体护理,能够有效降低患者发生并发症的机率,降低和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值得推广。
作者:李春红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研究并探讨胰岛素强化方法治疗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于2010年1月-2015年6月该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中,随机选取50例老年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患者和50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对比研究,分别将其设置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进行胰岛素强化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胰岛素、餐后2h胰岛素、空腹C肽、餐后2h C肽以及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胰岛素、餐后2 h胰岛素、空腹C肽、餐后2 h C肽以及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均得到显著改善(P<0.05);治疗后,对照组患者和观察组患者的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胰岛素、C肽以及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较之对照组均明显更低(P<0.05)。结论给予老年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患者胰岛素强化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胰岛β细胞功能,促进胰岛素的分泌,使血糖得到有效控制。
作者:赵莹莹 刊期: 2016年第05期
1.题名应以准确、简明的词语反映文章中重要的特定内容。一般使用能充分反映论文主题内容的短语,不使用具有主、谓、宾结构的完整语句。一般不设副题名。一般不超过20字。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综述的写作格式一般包括四部分,即前言、正文、小结、参考文献。前言,要用简明扼要的文字说明写作的目的、必要性、有关概念的定义、综述的范围、阐述有关问题的现状和动态以及目前对主要问题争论的焦点等。正文,是综述的重点,主要包括论据和论证两个部分,正文部分根据内容的多少可分为若干个小标题分别论述。小结,是在综述正文部分作扼要的总结,作者应对各种观点进行综合评价,提出自己的看法,指出存在的问题及今后发展的方向和展望。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究孕期营养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及其胎儿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7月间在该院产检的妊娠期糖尿病孕妇78例为研究对象,将接受营养干预的40例记作观察组,将未接受营养干预的38例记作对照组,对比两组孕妇妊娠结局及胎儿情况。结果妊娠影响情况:观察组血糖正常、注射胰岛素、剖宫产、不良妊娠结局、妊娠期高血压、羊水过多等比例均较对照组优良(P<0.05);胎儿影响情况:观察组分娩胎儿体重≧4000 g、低糖血症、呼吸窘迫综合征等比例均较对照组优良(P<0.05)。结论孕期营养干预能够有效控制妊娠期糖尿病,降低巨大儿出生比例。
作者:张薇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究高龄脑卒中患者糖代谢异常对其不良预后的关系。方法将收治的55例高龄脑卒中患者根据其相关的诊断分为出血性组(25例)和缺血性组(30例),分别给予两组患者FBG、HbA1c检查,并根据每组患者不同的血糖水平进行分析,分析血糖水平对预后的影响。结果出血组有9例为糖代谢异常,糖代谢异常发生率为36.0%,缺血组为14例,发生率为46.7%,缺血组糖代谢异常率显著高于出血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缺血组患者的平均血糖为(11.0±1.3)mmol/L,出血组为(9.0±1.5)mmol/L,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两组患者中均出现这样一个规律:NDS逐渐升高,而GCS、ADL评分随之下降,NIHSS评分逐渐升高。结论血糖水平对于高龄脑卒中患者的预后影响比较大,因此在对于疾病的治疗中,要检测要糖代谢的相关指标,从而指导治疗。
作者:陈大龙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讨论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3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与血清C肽水平。方法选取150例2型糖尿病患者,患者于清晨空腹状态下取坐位,静脉抽取手肘部位血液5 mL,用化学发光法检测其血清中胰岛素和C肽的含量,设置同样15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都经电解质、血脂、血压、血糖、心肌酶、肝肾功能等检查无异常,且家族无糖尿病病史。两组在年龄、性别、病情等方面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结果对照组患者的胰岛素和C肽含量为(16.25±4.02)U/L、(1.42±0.08)ng/L,观察组患者分别为(10.34±3.19)U/L、(1.03±0.10)ng/L,观察组患者胰岛素和C肽水平都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与血清C肽水平操作简便,重复性好,无污染,患者依从性也高,在临床上值得应用推广。
作者:傅荣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对糖尿病性脑血管病发生情绪障碍的护理措施进行探究。方法将该院2010年6月-2014年6月期间收治的74例糖尿病性脑血管病发生情绪障碍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对象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实施护理干预)与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每组各37例。分别施以护理后,对两组患者的SAS、SDS评分及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实施护理后,SAS评分为(43.68±3.46)分;SDS评分为(42.64±3.27)分;护理满意度为94.59%,观察组上述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糖尿病性脑血管病发生情绪障碍的患者行护理干预可在一定程度上对患者的情绪起到改善作用,可获得较高的临床反馈,值得推广。
作者:王倩;陈延娥;赵田田;焦琳琳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针对精神病合并糖尿病患者进行系统健康教育,观察健康教育的应用效果。方法选自该院精神科收治的5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该的研究对象,按照数字法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5例,行常规护理的一组为对照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系统健康教育干预的一组为观察组,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分析。结果经过相应的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BPRS评分以及实验室检查的各项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的服药依从性的改善情况也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精神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实施系统健康教育干预措施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可以使患者的精神症状以及糖尿病症状得到有效的改善,同时使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得到有效的提高。
作者:王果仙;张桂玲;张玲 刊期: 2016年第05期
文题应以恰当、简明的词语反映论文重要的特定内容。一般使用能充分反映论文主题内容的短语,不使用具有主、谓、宾结构的完整语句,一般不使用标点和缩略语。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关于二甲双胍对于治疗妊娠期糖尿病用药效果及安全性的初步评定。方法该次研究选取该院2012年4月-2015年4月期间收治的100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患者采用诺和灵30R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二甲双胍治疗。观察指标为观患者治疗前后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指数、餐后2小时血糖指数及并发症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指数、餐后2小时血糖指数在治疗前后变化非常明显。相比之对照组,观察组治疗效果显著,且剖宫产、巨大儿、尿路感染、胎膜早破、妊高症等并发症发生率相对低于对照组。结论二甲双胍对于治疗妊娠期糖尿病效果显著,并发症少,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作者:邱瑞雪;张丽华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用于早期诊断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选择2014年1月-2015年6月到大安市第一医院就诊的90例糖尿病患者和90例非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两组患者均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比较分析两组的检查结果。结果糖尿病患者中,65例患者出现动脉粥样硬化,76例患者出现动脉斑块,69例患者出现管腔狭窄或闭塞,下肢动脉血流流速为(34.24±3.78)cm/s,血流量为(27.41±9.79)mL/min,下肢血管病变诊断0~3级的患者数量分别为23、37、18和12例;非糖尿病患者中,7例患者出现动脉粥样硬化,23例患者出现动脉斑块,15例患者出现管腔狭窄或闭塞,下肢动脉血流流速为(43.61±3.87)cm/s,血流量为(47.39±10.12)mL/min,下肢血管病变诊断0~3级的患者数量分别为75、11、4和0例,两组之间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能够早期诊断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可以推广应用。
作者:赵志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地塞米松促胎肺成熟对妊娠期糖尿病孕母及围产儿的影响。方法收集2013年7月-2015年1月该院诊断为妊娠期糖尿病的孕妇,妊娠期糖尿病通过葡萄糖耐量试验、空腹血糖证实。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0人。研究组在分娩前接受地塞米松治疗,对照组不接受地塞米松治疗。对比①研究组和对照组孕次、产次。②研究组和对照组血糖控制不满意例数、胎儿窘迫、新生儿感染、新生儿低血糖的发生率。③研究组和对照组新生儿的体重和出生后即刻Apgar评分。结果①研究组和对照组孕次、产次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研究组和对照组血糖控制不满意例数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胎儿窘迫、新生儿感染、新生儿低血糖的发生率,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研究组和对照组新生儿的体重和出生后即刻Apgar评分,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该次研究认为地塞米松能够促胎肺成熟,对减少胎儿窘迫、新生儿感染、新生儿低血糖的发生有积极的作用,对妊娠期糖尿病孕母及围产儿的影响。
作者:温美珠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分析综合护理管理对妊娠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效果。方法将该院2011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妊娠糖尿病患者60例作为对象,按患者意愿分组后实施不同护理措施:常规组(基础护理)、干预组(综合护理管理),预后评估病症效果。结果干预组患者预后营养保健知识了解度(93.3%)高于常规组(70.0%),护理满意率(96.7%)高于常规组(7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空腹血糖、早饭后血糖、午饭后血糖及晚饭后血糖指标少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针对妊娠糖尿病患者实施综合护理管理作用显著,可改善血糖指标,提高护理质量,值得学习。
作者:张燕;杨存凤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分析体检人群中体质量指数与糖代谢异常之间的关系。方法资料选取该院2014年11月-2015年11月体检中心进行体检的4860例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予以体质量测量与血糖水平监测,对比分析不同体质量与不同性别糖尿病及糖调节受损检出率。结果肥胖组糖调节受损及糖尿病检出率均比正常组高,且肥胖组比超重组高,差异均具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体检人群中体质量指数与糖调节受损情况有密切关系,需通过有效控制体重等相关因素,以利于防治糖代谢异常疾病。
作者:王树玲 刊期: 2016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