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淑艳
目的:比较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应用常规护理及其心理、饮食、环境等护理效果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方法选择来该院就诊的80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患者,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护理措施,研究组患者同时给予心理护理、生活护理等措施,观察两组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和心绞痛发生次数。结果对照组患者空腹血糖检测值为(9.18±1.54)mmol/L,餐后2 h血糖检测值为(15.21±1.68)mmol/L,心绞痛发生8次;研究患者空腹血糖检测值为(6.19±1.08)mmol/L,餐后2 h血糖检测值为(8.21±1.35)mmol/L,心绞痛发生2次,两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和心绞痛发生次数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研究组空腹血糖和心绞痛发生次数低于对照组,研究组餐后2h血糖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心理、饮食、环境等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减少心绞痛发生次数,治疗护理效果较为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吴艳萍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讨论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3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与血清C肽水平。方法选取150例2型糖尿病患者,患者于清晨空腹状态下取坐位,静脉抽取手肘部位血液5 mL,用化学发光法检测其血清中胰岛素和C肽的含量,设置同样15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都经电解质、血脂、血压、血糖、心肌酶、肝肾功能等检查无异常,且家族无糖尿病病史。两组在年龄、性别、病情等方面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结果对照组患者的胰岛素和C肽含量为(16.25±4.02)U/L、(1.42±0.08)ng/L,观察组患者分别为(10.34±3.19)U/L、(1.03±0.10)ng/L,观察组患者胰岛素和C肽水平都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与血清C肽水平操作简便,重复性好,无污染,患者依从性也高,在临床上值得应用推广。
作者:傅荣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研究分析糖尿病合并脑梗塞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抽选2014年2月-2015年2月该院接收的80例糖尿病合并脑梗塞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常规组,对常规组40例患者实施常规的护理,在此基础上对研究组40例患者实施心理疏导、健康宣教、饮食和用药、功能康复指导等综合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血糖控制水平和肢体肌力恢复水平均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糖尿病合并脑梗塞患者实施心理疏导、功能康复指导等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有利于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促进患者肢体技能的康复,值得推广。
作者:焦琳琳;赵田田;王倩;陈延娥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究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采用硫辛酸治疗的方法和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4月-2015年7月收治的72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进行治疗,随机分组,实验组40例患者选择硫辛酸的治疗,对照组32例患者选择甲钴胺的治疗,比较患者的治疗效果和身体改善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5.0%,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78.13%。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远不如实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患者正中神经的传导速度治疗前基本一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传导速度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采用硫辛酸治疗,可改善身体症状和神经传导的速度,效果显著,可在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何丽芳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研究分析糖尿病患者接受尿糖和血糖检验的作用。方法2014-2015年该院共选取了160例接受血糖和尿糖检验的患者,患者的血糖和尿糖检验结果相一致为阴性,不一致为阳性。结果全部患者共有8例阳性病例,比例是5%,阴性结果有152例,比例是95%;共有3例糖尿病病史阳性病例,比例是1.8%;妊娠糖尿病阳性病例2例,比例是1.2%;饮食性糖尿病病例3例,比例是1.8%;其他因素导致的糖尿病阳性病例4例,比例是2.5%。结论血糖和尿糖可以作为糖尿病患者临床诊断以及病情控制的参考信息,对血糖和尿糖检测结果进行综合的分析研究,让患者的病情监控更加合理,对于疾病的控制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作者:王文宇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不同护理干预对糖尿病足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在2013年1月-2014年10月,该院收治的90例糖尿病足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护理组和对照组,各45例。护理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方式,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护理组患者临床护理的总有效率为97.8%,对照组为88.9%;护理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率为100.0%,对照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率为84.5%。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有利于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并显著地提高患者对治疗的满意度。
作者:王建华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针对精神病合并糖尿病患者进行系统健康教育,观察健康教育的应用效果。方法选自该院精神科收治的5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该的研究对象,按照数字法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5例,行常规护理的一组为对照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系统健康教育干预的一组为观察组,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分析。结果经过相应的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BPRS评分以及实验室检查的各项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的服药依从性的改善情况也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精神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实施系统健康教育干预措施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可以使患者的精神症状以及糖尿病症状得到有效的改善,同时使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得到有效的提高。
作者:王果仙;张桂玲;张玲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应用免散瞳眼底镜检查在社区糖尿病患者眼底筛查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诊断分期及指导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890例糖尿病患者(1780只眼)进行常规眼底检查并将结果进行整理分期。结果890例糖尿病患者检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者共196(362只眼)例,根据I~II期药物治疗,III~IV期全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V~VI期进行玻璃体切割术治疗的原则进行指导治疗,前往专业眼科机构进行治疗,治疗后社区进行随访。结论免散瞳眼底镜检查是社区早期诊断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有效工具,对社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筛查的重要手段。
作者:夏娣;刘春艳;王丽萍;赵得南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联合胰岛素泵及饮食运动干预治疗妊娠糖尿病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将100例妊娠糖尿病患者分为两组,每组50例。以在饮食运动疗法的基础上应用常规胰岛素治疗者为对照组,以在饮食运动疗法的基础上应用胰岛素泵治疗者为观察组。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治疗前空腹血糖(FBG)及餐后2 h血糖(2 hFBG)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接受治疗1周后,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同时观察组FBG达标率及2 hFBG达标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联合胰岛素泵及饮食运动疗法在妊娠糖尿病患者的治疗中具有着更为理想的应用效果。
作者:李学燕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分析糖尿病周围神经并的电生理特征与临床价值。方法该研究中将2014年10月-2015年10月区间内,该院住院部确诊并收治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患者共计122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应用牛津公司提供Synergy肌电图、诱发电位仪进行检测。对该组122例患者电生理检测的异常情况进行观察并分析。观察指标包括感觉神经异常情况、运动神经异常情况,上肢异常情况、以及下肢异常情况。结果电生理检出异常情况方面:122例患者中,经电生理检查有117例(95.90%)患者出现异常征象,5例(4.10%)患者未见异常征象。有异常征象的例患者中:感觉神经异常率为81.20%(95/117),运动神经异常率为36.75%(43/117);上肢神经异常率为77.78%(91/117),下肢神经异常率为47.86%(56/117)。糖尿病周围神经病患者感觉神经异常率明显高于运动神经异常率,下肢神经异常率明显高于上肢神经异常率,组间数据对比可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电生理检测技术不断发展、完善的背景下,其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的早期诊断价值得以凸显,可作为判定病变、确定病变范围、病变程度的重要手段,在临床中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董俊林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究分析无缝隙护理对糖尿病住院患者健康知识和血糖控制的影响作用。方法抽选2014年2月-2015年2月该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80例,随机分成护理组(40例,接受无缝隙护理方案)和常规组(40例,接受常规护理方案),对比分析两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组患者健康知识掌握程度、FBG(空腹血糖)、2hPBG(餐后2h血糖)改善程度以及护理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糖尿病患者在住院期间实施无缝隙护理可以增强患者对健康知识的认知度,患者血糖水平也得到有效的控制,推荐推广。
作者:李艳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观察ICU住院患者高血糖发生率及高血糖管理与病情及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2014年5月-2015年8月该院收治的89例ICU住院患者为观察对象,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44例ICU住院患者不采用高血糖管理,实验组45例ICU住院患者采用高血糖管理,观察两组ICU住院患者的高血糖发生率、病情缓解率及ICU住院时间。结果对照组ICU住院患者高血糖发生率(36.36%)明显高于实验组(11.11%),且两组ICU住院患者的病情缓解率及ICU住院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ICU住院患者采用高血糖管理能有效减少高血糖发生情况,缓解患者病情,促进预后。
作者:李景周 刊期: 2016年第05期
1.题名应以准确、简明的词语反映文章中重要的特定内容。一般使用能充分反映论文主题内容的短语,不使用具有主、谓、宾结构的完整语句。一般不设副题名。一般不超过20字。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对肺癌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进行探讨。方法选择2013年9月-2015年9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肺癌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220例,根据术后营养支持方式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10例,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结局。结果实验组患者的体重指数、血红蛋白含量及血清白蛋白、血清前清蛋白、转铁蛋白含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的血红蛋白含量、住院时间、并发症的发生率及血糖水平、胰岛素的使用剂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肺癌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手术后实行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更利于患者的康复,对维持血糖稳定,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杨成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究孕期营养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及其胎儿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7月间在该院产检的妊娠期糖尿病孕妇78例为研究对象,将接受营养干预的40例记作观察组,将未接受营养干预的38例记作对照组,对比两组孕妇妊娠结局及胎儿情况。结果妊娠影响情况:观察组血糖正常、注射胰岛素、剖宫产、不良妊娠结局、妊娠期高血压、羊水过多等比例均较对照组优良(P<0.05);胎儿影响情况:观察组分娩胎儿体重≧4000 g、低糖血症、呼吸窘迫综合征等比例均较对照组优良(P<0.05)。结论孕期营养干预能够有效控制妊娠期糖尿病,降低巨大儿出生比例。
作者:张薇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快速血糖仪与大型生化分析仪测定血糖值的准确程度,便于临床应用。方法对31例糖尿病患者和31例非糖尿病患者,同时用快速血糖仪及大型生化分析仪检测血糖,并对检测的血糖进行分析,并对其结果进行比对分析。结果快速血糖仪与大型生化分析仪对血糖的测定结果,二者进行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掌握快速血糖仪的临床应用范围、操作方法、注意事项,指导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
作者:谢菊芬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关于二甲双胍对于治疗妊娠期糖尿病用药效果及安全性的初步评定。方法该次研究选取该院2012年4月-2015年4月期间收治的100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患者采用诺和灵30R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二甲双胍治疗。观察指标为观患者治疗前后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指数、餐后2小时血糖指数及并发症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指数、餐后2小时血糖指数在治疗前后变化非常明显。相比之对照组,观察组治疗效果显著,且剖宫产、巨大儿、尿路感染、胎膜早破、妊高症等并发症发生率相对低于对照组。结论二甲双胍对于治疗妊娠期糖尿病效果显著,并发症少,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作者:邱瑞雪;张丽华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对综合护理干预在对糖尿病患者护理效果进行观察和分析。方法选取在该院住院治疗的94例糖尿病患者为例,以每组47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组,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为对照组患者提供常规基础护理,为治疗组患者予以综合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治疗组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为95.74%(45/47),对照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为78.72%(37/47);治疗组患者的依存性良好率为91.49%(43/47),对照组患者的依存性良好率为70.21%(33/47)。结论为糖尿病患者提供综合护理干预,对患者提高患者配合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希兰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胰岛素强化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的效果和低血糖原因。方法选取2013年9月-2015年9月期间,该院收治的150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给予优泌乐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强化治疗2周。观察期限为2周,动态监测患者血糖变化,根据血糖调整胰岛素用量。采用空腹血糖值(FPG)、餐后2 h血糖值(2 h PG)、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和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等指标评价治疗效果。分析低血糖与患者的年龄、并发症之间的关系。结果患者的平均血糖达标时间为(3.56±1.54) d,平均胰岛素用量为(33.67±7.89) U/d。患者经治疗后,其空腹血糖值和餐后2 h血糖值比治疗前显著下降,在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β细胞功能指数为5.42±2.09,显著高于治疗前的3.22±1.28(P<0.05);胰岛素抵抗指数从(2.0±1.02)下降至(1.17±0.61)(P<0.05)。低血糖发生率与患者年龄呈正相关关系,70岁以上患者的低血糖症状以意识障碍或无自觉症状为主,70岁以下患者的低血糖症状以心悸、出汗为主。低血糖发生率与并发症数量也呈正相关关系。结论胰岛素强化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的效果显著,高龄患者及具并发症患者容易发生低血糖反应,在胰岛素强化治疗过程中及时调整胰岛素用量。
作者:何正文;徐荣辉;顾芳;沈娟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应用主成分分析法(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分析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8月-2015年8月该院住院行冠状动脉(冠脉)造影检查的60岁以上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503例临床资料,测定糖尿病患者尿白蛋白排泄率(urinary albuminexcretion rate,UAER)等指标,采用Gensini系统对冠脉血管病变程度进行评分。结果第1~7主成分的特征值均>1,累计贡献率为64.6%;第1~4主成分分别为UAER、咀脂、血压、尿酸,贡献率分别为14.1%、11.8%、10.2%、8.7%;第5~7主成分均属血糖,累计贡献率为19.8%。结论UAER是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冠心病主要的危险因素,伴微量白蛋白尿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冠心病患病风险增加,且严重程度增加;UAER与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冠心病的发生及冠脉病变严重程度呈正相关,为其独立影响因素。
作者:闻淑艳 刊期: 2016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