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整体护理在儿童医院糖尿病患儿静脉滴注中的应用与效果

陈苹

关键词:整体护理, 糖尿病患儿, 静脉滴注
摘要:目的:探讨整体护理在糖尿病患儿静脉滴注中的应用与效果。方法对2015年2月-2016年2月该儿童医院静点中心静脉滴注的534例糖尿病患儿进行分组护理,分为观察组(整体护理)和对照组(常规护理)各267例,分析患儿一次穿刺成功率、依从性和家长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一次穿刺成功率为92.1%,依从性为87.3%,患儿家长满意度为95.5%,明显优于对照组76.4%、71.5%、81.6%(P<0.05)。结论整体护理能够有效提高糖尿病患儿静脉滴注的依从性和家长满意度,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值得应用。
糖尿病新世界杂志相关文献
  • 糖尿病患者的中医饮食护理相关问题分析

    目的:对糖尿病患者的中医饮食护理方法和措施、相关问题进行探讨分析。方法选取该院于2014年5月-2016年3月收治的92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以专科护理人员共24人为研究对象,结合问卷调查的形式掌握糖尿病中医饮食护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对饮食护理的方法和措施进行探讨。结果糖尿病患者的中医饮食护理工作仍存在较多问题,如患者对自身疾病和中医饮食护理的认识程度不高,且无法长时间坚持护理治疗,护理人员则存在专业素质不高的问题,中医饮食护理方案同样存在较大欠缺等。结论糖尿病患者中医饮食护理工作的开展应依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护理需求,以个体化护理和个性化的饮食治疗方案配合临床治疗,进一步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素质能力,为中医临床治疗效果的提升提供重要保证。

    作者:王铁英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基础胰岛素与二肽基肽酶-4抑制剂联合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以基础胰岛素联合二肽基肽酶-4(DPP-4)抑制剂治疗2型糖尿病的有效性。方法随机从2013年1月-2015年12月该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中抽取100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均予以生活干预,随机将入选病例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患者单纯使用胰岛素治疗;实验组50例,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DPP-4。治疗期间观察两组患者胰岛素用量变化及患者用药不良反应,统计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hPG)水平。结果治疗期间,实验组胰岛素日维持剂量逐渐减少,对照组胰岛素日维持剂量无明显变化,自治疗后第二个月起,两组患者胰岛素日平均用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HbAlc、FPG和2hPG水平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实验组HbAlc和2hPG两项指标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切实验组用药期间低血糖发生率(2.0%)低于对照组(10.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DPP-4抑制剂联合基础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不仅控糖效果显著,而且能有效帮助患者减少胰岛素用药量和低血糖发生风险,有利于血糖控制的长效维持,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王翔;谢伯欣;王铮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探讨护理干预对儿童糖尿病患者的影响

    目的:研究分析儿童糖尿病患者接受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2012年3月-2013年5月该院的60例1型糖尿病患儿来进行研究分析,将这些患儿进行分组,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均为30例,对两组患儿的空腹血糖和餐后2 h血糖水平、抑郁焦虑评分情况,对护理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空腹血糖为(5.25±0.51)mmol/L、餐后2 h血糖为(7.16±0.77)mmol/L、抑郁得分为(13.2±3.8)分、焦虑得分为(7.2±1.8)分、糖化血红蛋白为(7.59±1.46)%,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积极引入护理干预,除了能够让糖尿病患儿的血糖水平稳定降低之外,对病情的恶化具有控制效果,而且对患儿的心理状态具有调整作用,患儿的心理状态稳定,能够正常和同龄儿童进行交流,融入群体生活,对其心理健康成长帮助非常大,临床中应该推广使用。

    作者:范玉松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本刊声明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肿瘤坏死因子α启动因子基因多态性与妊娠期糖尿病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启动因子基因多态性与妊娠期糖尿病间的关系。方法选取孕妇150例,包括50例糖耐量异常孕妇、50例糖耐量正常孕妇,50例GDM孕妇;将这三组孕妇分别记为IGT组、NGT组、GDM组;通过采血提取DNA,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法,对其进行TNF-α基因启动子-308位点的基因型分布频率分析,从而对其多态性展开研究;结果在NcoI酶切后,GA型出现,具体由3个片断构成,分别为107bp、87bp、20bp;AA型出现,则表现为1个片断,即107bp。GDM组A等位基因频率(62%)显著高于NGT组(28%),GA+AA型基因频率高于NGT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GA+AA基因型、A等位基因频率表现方面,IGT组明显高于NGT组,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GDM组与NGT组的血清TNF-α水平分别为(10.29±2.48)ug/L、(5.21±1.03)ug/L,比较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GDM组与NGT组IR分别为(2.74±1.06)、(1.35±0.69),比较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GDM的发病后,TNF-α-308G/A基因多态性会发生相应的变化,从机制方面看,A等位基因在孕妇中会导致其体质偏向肥胖,且提升其指数,该次研究发现,在这各情况下会发生胰岛素抵抗现象,并且因其中的糖耐量遭到损害而引发GDM。

    作者:王光慧;陈书英;肖卫芬;韩秋峪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低分子肝素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合并糖尿病的不稳定性心绞痛疗效探讨

    目的:研究分析低分子肝素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合并糖尿病的不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该院2015年2月-2016年2月接收的合并糖尿病的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7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均为38例,两组患者均应用钙拮抗剂、β-受体阻滞剂、阿司匹林、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硝酸酯类药等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应用低分子肝素联合阿托伐他汀钙进行治疗,对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前TC、TG、HDL-C、LDL-C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HDL-C水平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TC、TG、LDL-C与对照组存在较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合并糖尿病的不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疗效较好,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晶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探究连续性护理对糖尿病出院患者治疗依从性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究连续性护理对糖尿病出院患者治疗依从性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于该院就诊的92例糖尿病出院患者,将其平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给予两组患者连续性护理干预与常规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的治疗依从性(91.30%)高于对照组(76.09%);观察组的生活质量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糖尿病出院患者连续性护理不仅能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也能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郝梦园;王璐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汽化电切术治疗合并糖尿病前列腺增生患者疗效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尿道汽化电切治疗合并糖尿病的前列腺增生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和空腹血糖水平。方法按照入院顺序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手术方法和胰岛素应用方法相同,对照组患者给予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禁食禁饮、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等积极的围术期处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和空腹血糖水平之间差异的显著性。结果对照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25.00%,术后空腹血糖水平为(8.78±2.13)mmol/L;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0.00%,术后空腹血糖水平为(7.42±1.96)mmol/L,两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和术后空腹血糖水平之间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总发生率字2=4.68,空腹血糖t=3.64,P<0.05)。结论采用汽化电切术治疗合并糖尿病前列腺增生患者,只要能够采取科学有效的围术期综合处理,能有效防止和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机会,有效控制患者空腹血糖水平,提高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何晓东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中医辩证法在糖尿病治疗中的应用意义探析

    目的:分析中医辨证法在糖尿病中的应用意义。方法入组患者为该院2014年12月-2015年10月期间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110例,根据患者的就诊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5例。两组患者的基本情况如年龄、性别、体重指数、病程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两组患者入院后进行常规治疗,提倡健康饮食、鼓励增加运动,进行健康教育。对照组患者进行西药治疗,口服二甲双胍,血糖控制理想的给予皮下胰岛素治疗。观察组患者根据中医辨证疗法进行治疗,其中肾阴亏虚型20例、胃燥津伤型14例、燥热伤肺型9例、阴阳两虚型7例、阴虚阳浮型5例,根据中医辨证分型进行对应中药方剂治疗,治疗3个月。评价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55例患者中,显效31例,显效率60.0%,有效17例,有效率30.9%,无效7例,无效率12.7%,总有效48例,总有效率87.3%;对照组55例患者中,显效20例,显效率36.4%,有效18例,有效率32.7%,无效17例,无效率31.0,总有效38例,总有效率69.1%。观察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的显效率、总有效率、无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显效率、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无效率低于对照组。结论采用中医辨证治疗糖尿病与传统西药治疗比较,中医辨证治疗的临床疗效更为显著。

    作者:杨红梅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品管手法对提高初次注射胰岛素患者注射技能掌握率的影响

    目的:探讨品管圈(quality control circle,QCC)活动对提高初次注射胰岛素患者注射技能掌握率的影响。方法7名内分泌科护士组成品管圈,确定提高初次注射胰岛素患者注射技能掌握率为活动主题,通过现状调查,分析原因,制定对策并实施。结果开展QCC活动后,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注射技术及相关知识平均错误率由原来的27.11%降低到14.68%。结论开展QCC活动,不仅提高初次注射胰岛素患者注射技能掌握率,同时也提高了圈员的团队意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及专业知识水平。

    作者:余莉;白洪琴;石丽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中医药干预对糖尿病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研究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行中医药干预对其生存质量的影响,评估中医药对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该院内分泌科诊治的糖尿病患者144例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比较患者生存质量评分以及与相关指标的相关性。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生理功能、心理精神维度评分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者生理功能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治疗影响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后,提示观察组能降低治疗影响维度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治疗影响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患者生理功能维度与空腹血糖存在一定相关性;治疗后,患者心理精神维度变化与空腹血糖之间存在相关性。结论应用中医药干预方案不仅能改善糖尿病患者的生理功能,对患者的心理精神、情绪状况等方面亦有明显的改善作用,较单纯西药更具有优势。

    作者:吕娟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诺和灵N联合瑞格列奈、拜唐苹治疗继发磺酰脲类药物失效的2型糖尿病疗效探讨

    目的:对继发性磺酰脲类药物失效的2型糖尿病采用诺和灵N联合瑞和列奈、拜糖苹进行治疗的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取2012年2月-2015年2月期间该所收治的43例磺酰脲类药物继发性失效的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停止服用磺酰脲类等降糖药物,换服瑞格列奈与拜糖苹,并在晚上睡觉前注射诺和灵N。对该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HbA1c、体重指数进行对比,对治疗后低血糖的发生率进行观察。结果对该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的空腹血糖进行对比,治疗前为(12.3±2.4)mmol/L,治疗后为(6.1±1.3)mmol/L,治疗后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患者治疗前后餐后2小时血糖进行对比,治疗前为(17.3±3.5)mmol/L,治疗后为(9.2±1.9)mmol/L,治疗后显著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治疗前后糖化血红蛋白进行对比,治疗前为(11.3±2.6)mmol/L,治疗后为(7.1±1.3)mmol/L,前后对比,治疗后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体重指数方面,治疗前为(25.3±2.3)mmol/L,治疗后为(25.2±2.4)mmol/L,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患者的低血糖发生率为6.98%,未发生严重低血糖。结论对继发性磺酰脲类药物失效的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诺和灵N联合瑞和列奈、拜糖苹进行治疗,效果较好,安全可靠,在临床中有推广应用的价值。

    作者:潘思策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糖尿病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对血糖值的影响效果研讨

    目的:探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实施护理干预对患者的血糖值的影响情况。方法2014年1月-2015年9月期间,该院接受治疗的糖尿病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进入该院接受治疗的先后顺序进行分组,其中单号设定为对照组,双号设定为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则在治疗期间实施饮食、运动和健康教育等针对性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以及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血糖值较为稳定,并且血糖控制效果较好,其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率6.67豫(4/60)明显低于对照组21.67豫(13/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结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控制患者的血糖状况,同时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作者:张雨芯;宗倩倩;李天龙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舒适护理在肺癌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术期中的应用

    目的:剖析肺癌合并糖尿病围术期应用舒适护理的价值。方法择取2014年3月-2016年4月,该科收治的肺癌合并糖尿病者共48例。借助随机双盲法,将48例患者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24例。前者应用舒适护理,后者应用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护理效果,比较围术期舒适度、并发症发生率与护理满意率。结果研究组舒适度的优良率为95.83%,对照组为83.33%。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2.5%,对照组为37.5%。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护理满意率为100%,对照组为87.5%。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按照舒适护理模式,对肺癌合并糖尿病者进行施护,可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提高患者住院期间的舒适度。

    作者:肖冬华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高频超声在老年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检测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研究高频超声在老年糖尿病(DM)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CAP)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112月在该院接受高频超声检查的老年DM患者188例纳入实验组,选择同期健康体检正常人188例纳入正常组,两组均以高超声诊断仪检测CAP,比较检测结果。结果实验组斑块发生率(70.21%)高于对照组斑块发生率(17.55%)(P<0.05)。实验组左、右两侧颈总动脉、颈总动脉分叉、颈内动脉等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均较高于正常组(P<0.05)。 CAP多见于右颈总动脉分叉位,多数斑块存在内部钙化,密度较大或密度较大伴声音衰减,表面光滑且回声较强。部分斑块低回声或混合回声。结论高频超声在老年DM患者CAP检测中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作者:张俪凤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胰岛素泵在糖尿病治疗中的疗效分析

    目的:对糖尿病患者使用胰岛素泵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予以评价。方法于2015年3月-2016年3月期间内,随机抽取55例糖尿病接受胰岛素泵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归为观察组。另外抽取该阶段内使用常规方法注射胰岛素的5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研究,归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各项治疗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更短的时间内实现了血糖达标,且低血糖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患者在治疗期间使用的胰岛素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各项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均得到P<0.05。结论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较之于常规胰岛素注射方式存在更加显著的优越性,因而极具在临床中推广的价值。

    作者:莫剑峰;莫建勋;唐盛发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2型糖尿病并发脑梗塞的CT及MRI影像学特征研究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并发脑梗塞MRI、CT影像学特征。方法选取从2015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100例2型糖尿病并发脑梗塞患者,均采取CT、MRI影像学检查,分析其影像学特征。结果该组100例2型糖尿病并发脑梗塞患者中,多发病灶75例(75.00%),其中60例3个及3个以上病灶(80.00%),15例2个病灶(20.00%);25例单个病灶(25.00%)。病灶部位:63例基底节、丘脑(63.00%),37例颞叶、脑干、内囊(37.00%)。病灶形态与大小:65例病灶卵圆形或者是圆形(65.00%),35例扇形或者是不规则形(35.00%);82例大直径约2 cm(82.00%)。结论多发性腔隙性梗塞为2型糖尿病并发脑梗塞患者MRI、CT主要特征表现,但考虑到临床治疗特殊性,需加强对疾病认识,防止发生漏诊或者是误诊,提高临床诊断准确率。

    作者:刘建辉;李志伟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老年糖尿病患者的饮食护理研究

    目的:探索通过对老年糖尿病患者进行饮食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回顾该院2015年1-12月来该院进行糖尿病治疗的58例糖尿病患者的资料,并在其治疗期间进行饮食护理。结果58例糖尿病患者在饮食护理干预下,可自我学习相关饮食知识,以及科学的饮食方法。经过阶段性的治疗,患者出院前检查,空腹血糖与餐后1、2、3h血糖有明显得到控制的效果。结论给予老年糖尿病合理、科学、适量的饮食护理干预,可使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得到有效控制。

    作者:房亚红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山东省济南市槐荫区儿童青少年2型糖尿病流行情况分析

    目的:了解山东省济南市槐荫区儿童青少年2型糖尿病流行情况。方法对济南市槐荫区3433名8~16岁儿童青少年空腹血糖( FBG)分布和2型糖尿病流行情况进行抽样调查。结果济南市槐荫区儿童青少年人群中2型糖尿病患病率0.26%,空腹血糖受损(IFG)的患病率为5.5%。男性儿童青少年糖尿病患病率0.11%,女性儿童青少年糖尿病患病率0.44%。结论山东省济南市区儿童青少年2型糖尿病有较高的患病率低知晓率,患病情况与肥胖关系密切,应加强儿童青少年糖尿病筛查宣传工作。

    作者:田宏玲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糖尿病性骨质疏松患者血清自由基代谢与糖骨康的影响探讨

    目的:探究糖尿病性骨质疏松者血清自由基代谢和糖骨康的影响情况。方法选择2014年12月-2015年12月该院收治的96例糖尿病性骨质疏松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以常规方式为基础,对照组患者使用盖天力片治疗,观察组患者使用糖骨康治疗,对患者血液中丙二醛,空腹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进行比较。结果经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指标显著下降,组间数据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病患者治疗后相关指标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经治疗后,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超氧化物歧化酶显著上升,组间数据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丙二醛含量显著较低,组间数据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于糖尿病骨质疏松者,使用糖骨康进行治疗,可以取得显著治疗效果,其对于血清自由基代谢影响较为显著,值得进一步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作者:谢勇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糖尿病新世界杂志

糖尿病新世界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