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宏伟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饮食依从性及其影响因素。方法调查了确诊为2型糖尿病的152例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其中试验组患者饮食依从性较好,对照组患者饮食依从性较差。比较两组患者的年龄、文化程度、糖尿病知识了解情况、自制力、经济状况及家庭支持情况。结果2型糖尿病患者试验组在文化程度上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糖尿病知识了解情况、自制力、经济状况及家庭的支持情况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从年龄上比较,年龄小的患者饮食依从性优于年龄大的,也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饮食依从性受到年龄、文化程度、自制力、经济状况、家庭支持情况及对糖尿病知识了解情况等因素的明显影响。
作者:张清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分析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门诊延续性护理干预在改善患者预后方面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门诊收治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85例,对其分组进行护理观察。干预组采取延续性护理干预,对照组出院后只进行常规随访。观察两组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及临床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组护理满意度高达90.7%,高于对照组的7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门诊收治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采用延续性护理干预,可有效控制患者血糖水平,提高护理满意度,保证母婴安全。
作者:孙旎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分析甘精胰岛素联合那格列奈强化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我院2012年11月-2014年10月期间诊治的34例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应用甘精胰岛素联合那格列奈强化治疗,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的血糖水平以及治疗过程中的低血糖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结果显示,本组患者治疗后空腹血糖水平和餐后两小时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均出现明显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组患者治疗过程中仅有两名患者发生轻度低血糖,进食后自行缓解。结论甘精胰岛素联合那格列奈强化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马尊良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对精神病伴发糖尿病病人的临床特点及护理要点进行探究。方法收集我院诊治的精神病伴发糖尿病病人共50例,总结其精神症状、血糖水平、病程、治疗依从性等临床表现特点,及护理干预措施。结果精神病伴发糖尿病的患者,常常被精神症状所掩盖,在治疗上精神病人的依从性差,大多数需要采取强制性的饮食控制措施。护理上需要根据每位患者精神疾病的状态,采取不同方案的监护及护理措施。结论对精神病人要定期查空腹血糖,以便及时发现及时治疗。对护理工作要求更加严格和周密,监测患者的饮食及用药情况。及时的诊断和治疗,加之优质的护理措施是治疗精神病伴发糖尿病病人的重要方法。
作者:王秀菊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进一步探讨和分析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病的临床治疗措施,观察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2年2月至2014年2月期间收治的30例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病患者,将患者平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1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方案,以降糖为主,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临床干预,对两组患者进行为期半年的随访,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经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糖浓度均有所减低,在对患者的随访中发现,对照组患者在血压、血糖等方面出现异常的人数较多,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病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出来每天进行必要的降糖治疗外,还应根据患者的自身情况,对其从心理上到生活上进行一系列指导,提高患者的遵医行为,降低患者的血糖浓度,促进患者的康复进程。
作者:张磊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观察整体性护理对糖尿病烧伤患者创面治疗的效果。方法2010年7月至8月,在某院抽取80例糖尿病烧伤患者,随机将他们分成2组,每组各40人,抽签决定一组为实验组,另一组为对照组,在护理过程中,为对照组的患者实行常规性的精心护理,实验组的患者在实行整体性护理,即在实行常规性精心护理的同时,还包括积极做好治疗准备,对症下药,以及心理疏导等护理,持续护理一个月时间,之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经过一个月的精心护理,两组患者的病情均有所好转,但和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的患者恢复效果明显更佳。结论对糖尿病烧伤患者实行整体性护理比常规的精心护理更有利于患者的恢复,患者对病情的认识程度、心理承受度都发生了十分可喜的变化。
作者:于娇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对糖尿病患者使用胰岛素治疗的护理方式进行探究。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7月-2014年3月收治102例患有糖尿病患者,并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每组患者为51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性护理,观察组患者特殊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其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94.12%,明显大于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82.35%,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存在差异,其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糖尿病使用胰岛素治疗的患者予以特殊性护理,能够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以及生活治疗,加强临床治疗的效果。
作者:白茹杰;井渝 刊期: 2015年第07期
儿童疾病一直是人们关注的一个问题,因为儿童的身体健康关系着人们一生。随着现在人们生活和饮食习惯的变化,儿童的身体健康也受到了极大的威胁。影响儿童身体健康的因素也在不断的增加,如今有很多的儿童因为一些疾病而对今后的人生产生了不可估量的严重后果[1]。现如今,儿童较为多发的疾病就有糖尿病,本研究就儿童糖尿病的临床护理提出了一些对策[2]。
作者:刘秀敏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对糖尿病坏疽患者抗生素应用情况分析。方法使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选取的患者为内分泌科的糖尿病合并使用抗生素治疗坏疽的住院患者的病例,对患者使用抗生素的种类、用法、用量和疗程进行研究和分析,探讨患者局部外用抗生素和全身用抗生素的情况。结果局部和全身使用抗生素的情况基本上可以将病源微生物覆盖,联合使用药物较为合理。但是全身使用抗生素的情况所需要的疗程过长,此外,局部使用抗生素存在一次性使用的情况。结论局部使用抗生素还需要进行规范,全身使用需要临床证据的支持。
作者:杨欢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奥瑞姆自我护理模式对糖尿病患儿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分析其影响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3月—2013年3月期间收治的糖尿病患儿92例,将这92例患儿按照抽签的方法将其平均分为两组,即实验组(n=46)和对照组(n=46)。对照组的46例糖尿病患儿予以常规护理,实验组的46例患儿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予以奥瑞姆自我护理模式干预,观察对比两组患儿自我管理行为的能力。结果对两组糖尿病患儿予以两种不同的护理方法,对其自我管理行为能力进行调查,实验组糖尿病患儿的自我管理行为能力明显优于对照组患儿,其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奥瑞姆自我护理模式对糖尿病患儿自我管理行为具有较深影响,能够提高患儿的自我护理、自我管理行为能力,有助于患儿的康复,在临床推广中具有较大价值。
作者:张志彬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观察重组甘精胰岛素联合磷酸西格列汀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8月—2014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60例。应用重组甘精胰岛素联合磷酸西格列汀治疗12周,观察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体重指数(BMI)、低血糖发生率发生的变化。结果12周治疗后FPG、2hPG、HbAlc均有明显减低(P<0.05),BMI无明显改变(P>0.05)。结论重组甘精胰岛素合磷酸西格列汀治疗2型糖尿病的降糖方案有效,安全、简便易行,值得在医院2型糖尿病治疗中进行更为广泛的推广。
作者:王守丽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观察应用综合疗法治疗糖尿病合并皮肤病的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1月期间笔者应用综合方法治疗的60例糖尿病合并皮肤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采用综合治疗的措施。首先应督促患者讲求饮食治疗和运动疗法,同时进行降糖和其他对症治疗以及皮肤病的对因和对症治疗。结果31例患者痊愈,29例患者临床表现得到明显改善,总有效率达到100%。结论应结合糖尿病患者所合并皮肤病种类的不同,结合其发病机制和临床表现等因素的不同,治标治本,综合治疗,提高其生活质量和生存质量。
作者:张凤华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合并低血糖的临床诊断及疗效观察。方法随机选取2010年10月到2013年10月在我院治疗的老年糖尿病患者48例,回归性分析患者的临床治疗,探讨治疗的效果。结果经治疗,48例患者中,46例患者病情好转,合并糖尿病肾病、心力衰竭死亡1例,遗留轻度痴呆1例,治疗的有效率为95.8%。结论老年糖尿病合并低血糖症的临床表现复杂,发现不及时会造成大脑不可逆转损害,危及患者生命,临床上需及时诊治,并进行有效的预防。
作者:陈凤霞 刊期: 2015年第07期
近年来,国内糖尿病病患总人数不断增加,已成为临床医学界的研究重点及难点。医学界专业人士研究发现,糖尿病病患合并心血管疾病的概率非常大,且有大约百分之七十的糖尿病病患都是因为心血管疾病而死亡,所以深入研究糖尿病与心血管疾病相互联系显得尤其关键。文章以糖尿病与心血管疾病相互联系作为主要视点及研究对象,从多方面分析糖尿病与心血管疾病相互联系,以期能够为临床研究提供一定参考价值。
作者:潘丽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观察和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动脉粥样硬化与颈动脉和下肢动脉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4年6月我院住院治疗的137例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回顾性分析临床资料。结果2型糖尿病颈动脉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为高血压,下肢动脉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为HbA1c≥8%,年龄、男性因素也是相关因素。病程5年的患者,发生下肢动脉硬化几率更高,较发生颈动脉硬化几率差异显著,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新诊断2型糖尿病动脉周扬硬化检查中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能够有效的提高检出率,尽早干预,有利于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动脉病的发生,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谢丹;梁显岩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与研究Ritratto低电压急诊介入治疗方案应用于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治疗活动中的临床疗效以及可行性。方法选择2013年9月~2014年9月来我院接受治疗患有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48例作为研究对象,并且将这些患者随机分组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组分别为24例患者,并且对两组患者分别给予Ritratto低电压急诊介入治疗方案、常规性治疗方案进行治疗,以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所获得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5.8%,而对照组患者所获得的临床总有效率为75.0%。结论在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临床活动中,Ritratto低电压急诊介入治疗值得应用与推广。
作者:许冬梅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本次主要对糖尿病性脑出血与非糖尿病性脑出血的临床诊断与治疗观察。方法选取于2013年1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30例脑出血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根据病因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5例,两组均按照治疗措施进行治疗,包括控制血糖、降颅压、营养神经等。结果非糖尿病组:痊愈1例,显效6例,有效3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66.66%;糖尿病组:痊愈3例,显效7例,有效3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86.66%,非糖尿病组有效率明显高于糖尿病组。结论糖尿病性脑出血较非糖尿病性脑出血的预后差,其预后不良与高血糖的毒性有关。
作者:李银华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分析和探讨采用血管内超声对糖尿病合并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影像特点。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到2013年1月收治的7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按是否合并糖尿病(DM),分为DM组26例,非DM组44例,采用血管内超声(IVUS)对两组共70例患者相关临床症状进行分析。结果统计冠脉造影结果,DM合并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三支病变的发病率明显高于非DM组(P<0.05)。结论 DM合并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多支冠脉病变发生率比非DM组高,且病情严重,更容易恶化。采用IVUS对患者进行检查,大大提高了诊断的准确性,为患者赢取更多的救治时间,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作者:闫翠艳;陈浩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不同剂型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差异。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4年4月来我院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150例,随机分为3组,甲组、乙组、丙组,每组各50例。甲组给予二甲双胍常规的口服片剂治疗,乙组给予二甲双胍肠溶性的口服片剂治疗,丙组给予二甲双胍缓释型的口服胶囊治疗,比较三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前血糖水平、治疗药物成本、不良反应。结果三组患者治疗前血糖水平、治疗效果、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均差异不显著,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丙组的治疗药物成本较甲组和乙组高,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二甲双胍口服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效果较好,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但缓释型的二甲双胍口服胶囊成本高。
作者:张琳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分析急诊救治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在2013年5月~2014年8月,我院收治的50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为研究对象。采取补液,平衡酸碱的基础上,配合小剂量的胰岛素进行治疗。结果50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治疗效果中,患者好转比例为94.0%,患者昏迷比例为4.0%,死亡人数比例为2.0%,治疗总有效率为94.0%。结论急诊医生要合理选用治疗方法,并在治疗过程中严密观察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病情,保证疗效,促进患者的尽快康复。
作者:许君伟 刊期: 2015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