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糖尿病并发肾功能衰竭优质护理对预后影响分析

陈党柱

关键词:糖尿病, 肾功能衰竭, 优质护理, 临床疗效
摘要:目的:观察和探讨采用优质护理对糖尿病并发肾功能衰竭患者进行临床干预的预后效果情况。方法随机择取2013年11月—2014年11月以来,我院内科收治的76例糖尿病并发肾功能衰竭患者。将他们按照抽签法进行分组护理,即:对照组38例,采用常规护理进行临床干预;观察组38例,采用优质护理进行临床干预,并就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情况和效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统计学对比显示,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各项生化指标水平较之护理前均有明显改善,且均优于对照组患者,并且在临床总有效率(97.73%)以及护理满意度(92.11%)方面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79.55%,71.0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糖尿病并发肾功能衰竭患者采用优质护理的临床疗效显著,是一种有效、科学、理想的临床护理方法。
糖尿病新世界杂志相关文献
  • 分析慢性心功能不全合并糖尿病60例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干预护理措施对慢性心功能不全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7月—2015年7月该院心内科收治的92例慢性心功能不全并发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式不同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进行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个性化的护理方式进行护理,并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血压和血糖变化情况以及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经过有效护理后,观察组患者血压和血糖变化情况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性化护理不仅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还能提高护理服务满意度,该方法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惠琳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脑肿瘤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护理分析

    目的:分析脑肿瘤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术期护理。方法选取从2014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60例脑肿瘤合并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与护理组(30),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护理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围术期护理,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并发症。结果护理组术中大出血、水肿、术后感染、术后死亡等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组总有效率为83.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0.00%,护理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脑肿瘤合并糖尿病患者采取围术期护理,能提升临床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发生。

    作者:高瑛;卢秀霞;于蕾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基于三型辩证理论体系的2型糖尿病交叉对照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了基于三型辩证理论体系的2型糖尿病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了该院2012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一共有20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治疗方式,根据患者入院前的降糖方案以及血糖控制情况进行西医治疗;观察组采用西医治疗与中医治疗结合的方式,中医辨证治疗方式,根据《糖尿病三型辩证诊疗规范》进行治疗:清润方、滋益方、双调方。结果阴虚热盛型、气阴两虚型在临床症状上,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阴阳两虚型症状虽有改善,但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降低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方面,阴虚热盛型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气阴两虚型及阴阳两虚型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三型辨证论治临床疗效肯定,对糖尿病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明显,血糖有一定程度下降,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作者:王博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汉字数字的用法

    1.数字作为词素构成定型词、词组、惯用语、缩略语或具有修辞色彩的词句,应使用汉字。例如:二倍体、一氧化碳、十一五规划、十二指肠等。2.邻近的两个数字并列连用表示概数时,应使用汉字,连用的两个数字之间不加标点,如七八公里、五十二三岁、两三家医院等。3.我国清朝以前(含清朝)以及非公历的历史纪年要用汉字。例如:清咸丰十年九月二十日、八月十五中秋节等。4.部队医院编号有“第”字者,其编号用汉字。例如:解放军第三0四医院。5.不定数词一律用汉字。例如:任何一个患者、这是一种免疫反应、无一例死亡。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糖尿病患者的内科护理方法及其有效性分析

    目的:探讨糖尿病内科护理的方法及其有效性。方法选取该院2012年12月—2014年12月收治的糖尿病患者196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研究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内科全面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一个月后的血糖值,患者的满意度。结果患者经过一定时间的护理后血糖值较之入院前都有了一定的改善,但研究组的平均血糖值远远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为88.5%,对照组护理满意为76.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显效30例,有效59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为89.0%;研究组显效36例,有效58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7.9%。结论全方位的内科护理能够帮助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降低并发症,有利于患者身心健康,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朱永红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综合护理干预应用于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来该院就诊的糖尿病患者120例,将入组的患者在知情同意的基础上,按照临床护理方案分为综合组和常规组,每组60例。常规组患者给予糖尿病常规临床护理干预,综合组患者给予综合护理干预。结果综合组患者经临床护理干预后,其餐前(FBG)、餐后2 h血糖水平(2 hPBG)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HbAlc)均显著优于常规组患者,且其总胆固醇(TC)及三酰甘油(TG)血脂水平均显著优于常规组患者,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合组患者护理干预后,其情感指数、健康指数及生活满意度等各项生活质量指标均显著优于常规组患者,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合组患者护理干预后,除戒烟限酒之外,其规律服药、控制饮食、坚持运动、自我监测等生活方式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常规组患者,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合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度为98.3%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3.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血糖水平和血脂水平,促使患者养成科学的生活习惯,从而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应用效果显著。

    作者:张雪晴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益肾壮骨合剂联合钙尔奇D治疗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症的临床分析

    目的:评估益肾壮骨合剂联合钙尔奇D治疗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症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2012年9月—2013年9月该院收治的96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症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8例单用降糖药物治疗,观察组48例采取益肾壮骨合剂联合钙尔奇D治疗,对两组患者相关临床指标情况变化情况进行对比评估。结果治疗后3~12周,观察组腰椎骨密度水平提高程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3周起两组空腹血糖水平均有所降低,在治疗后3周两组数据无明显差异(P>0.05),但从治疗后6~12周,观察组降低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血钙水平提高,血磷水平下降,骨碱性磷酸酶水平下降;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血钙、血磷、骨碱性磷酸酶三项指标水平比较均有显著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症患者,采取益肾壮骨合剂联合钙尔奇D治疗效果显著;可使患者血糖水平有效降低,同时促进骨密度的改善速度;因此,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及应用。

    作者:苏镝飞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糖尿病合并脑卒中患者采用针对性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针对性护理干预在糖尿病合并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2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90例糖尿病合并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患者。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再予以针对性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血糖水平、住院时间、ADL评分、SAS评分、SDS评分、NIHSS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性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改善糖尿病合并脑卒中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罗峰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糖尿病并发深部脓肿的危险因素及临床特点研究

    目的:通过对比观察糖尿病合并肝脓肿患者与糖尿病未合并肝脓肿患者的临床特点的差异,探讨糖尿病并发深部脓肿的危险因素和临床特点。方法选取自2010年1月—2012年12月在该院内分泌科住院治疗的糖尿病患者100例,按照是否合并肝脓肿将患者分为对照组(未合并肝脓肿)和病例组(合并肝脓肿),每组各50例患者,比较2组患者的一般临床情况、血糖控制情况、实验室生化检查等,分析糖尿病患者合并肝脓肿的危险因素。结果病例组患者的年龄、糖尿病病程、糖化血红蛋白、肺结核患病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发现,年龄≥65岁、糖尿病病程≥10年、患有肺结核是糖尿病患者并发肝脓肿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临床上,对于糖尿病患者,高龄(≥65岁)、糖尿病病程长、高糖化血红蛋白、合并肺结核是此类患者并发肝脓肿的危险因素,年龄≥60岁、糖尿病病程≥10年、患有肺结核是糖尿病患者并发肝脓肿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施云芳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贝那普利、缬沙坦联合中药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研究并探讨贝那普利、缬沙坦联合中药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在该院接受治疗的100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选取时间段为2013年1月—2015年1月。按照电脑随机抽取的方式,将这10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0例。对照组患者使用贝那普利联合缬沙坦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贝那普利联合缬沙坦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汤剂。治疗结束后,对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价。对治疗前、后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收缩压、舒张压、24 h内尿蛋白含量、血肌酐浓度进行检测和对比。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更高(P<0.05),说明其临床治疗效果明显更优(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收缩压、舒张压、24 h内尿蛋白含量、血肌酐浓度均得到有效的改善(P<0.05),观察组患者的改善幅度较对照组更加显著(P<0.05)。结论使用贝那普利、缬沙坦联合中药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具有显著的疗效,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肾功能,对血糖进行有效的控制。

    作者:孙莹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急诊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氧化应激水平的变化的临床分析

    目的:对急诊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氧化应激水平的变化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收集该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期间的糖尿病患者以及同期的健康体检者一共200例,其中单纯糖尿病患者50例,糖尿病慢性并发症患者50例,急诊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50例,健康体检者50名。然后对各组患者的总抗氧化力(T-AOC)、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以及丙二醛(MDA)的具体数值,并对各组之间的数值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①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单纯糖尿病组、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组以及急诊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组患者的T-SOD和T-AOC明显降低,MDA含量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组患者的T-SOD和T-AOC明显低于单纯糖尿病组,MDA含量明显高于单纯糖尿病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③急诊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组患者的T-SOD和T-AOC明显低于单纯糖尿病组和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组,MDA含量明显高于单纯糖尿病组和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急诊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的氧化应激水平明显高于单纯糖尿病患者以及糖尿病慢性并发症患者。

    作者:张云珊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的疗效探讨

    糖尿病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而综合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的治疗具有非常大的积极影响。该研究则以糖尿病患者治疗中的综合护理干预为研究课题,重点对糖尿病治疗中的综合护理干预措施以及干预效果进行分析阐述,而且还通过实证分析,使糖尿病治疗中的综合护理干预效果再一次得到印证。为了使文章内容更加完善,在论述过程中,对研究背景以及糖尿病治疗中的综合护理原则进行了简要介绍和分析,旨在为我国糖尿病的临床治疗以及护理提供一定的参考。

    作者:马建玲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温阳降浊中药对糖尿病肾病的治疗效果

    目的:为了深入研究温阳降浊中药对糖尿病肾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5年4月在该院接受住院治疗的糖尿病肾病病患80例,将这些病患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共有病患40例,为对照组中的病患提供西药进行常规治疗,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入温阳降浊汤进行中医治疗,1个月为1疗程,两组病患均连续治疗两个月。使用统计学方法对比分析两组病患的治疗效果,并对比观察两组病患治疗前后血尿素氮、血肌酐、24 h脑蛋白定量等数值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中病患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中病患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0%,治疗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病患的血尿素氮、血肌酐、24 h脑蛋白定量等数值均比治疗前有所下降,但治疗组的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治疗糖尿病肾病病患时,温阳降浊汤能有效改善病患的肾功能,治疗效果显著,应推广应用范围。

    作者:赵春瓃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重症肺炎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治疗措施分析

    目的:探讨氨溴索辅助治疗重症肺炎合并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14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120例重症肺炎合并糖尿病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常规应用抗生素、胰岛素进行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氨溴索,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患者的肺部炎症控制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治愈率为36.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1.67%(P<0.05);研究组的总有效率为91.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6.67%(P<0.05);研究组的病死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病灶吸收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临床应用氨溴索辅助治疗重症肺炎合并糖尿病,能有效缓解临床症状,加快病灶吸收,提高临床疗效,临床应用优势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蔡吓明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妊娠合并糖尿病对孕产妇及围生儿影响的临床研究

    目的:分析临床上妊娠合并糖尿病对孕产妇及围生儿的影响。方法将该院产科2013年7月—2014年7月收治的妊娠合并糖尿病孕产妇56例作为观察组,并将同期产科收治的非妊娠合并糖尿病孕产妇56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孕产妇孕产期的并发症、围生儿的预后及分娩方式的临床结果。结果观察组妊娠合并糖尿病孕产妇并发症的发生率为48.2%,围生儿并发症的发生率为50.0%,剖宫产71.4%,难产73.2%,对照组非妊娠合并糖尿病孕产妇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9.6%,围生儿并发症的发生率为21.4%,剖宫产37.5%,难产39.3%,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合并糖尿病对孕产妇及围生儿并发症的发生率较高,具有较高的难产率和剖宫率,因此,及时发现并给予有效的临床治疗干预,能够较少孕产妇及围生儿并发症的发生率,具有重大的意义。

    作者:晏萍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西医及其联合中药治疗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效果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西医及其联合中药治疗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的效果。方法以该院2013年1月—2014年12月经治的80例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患者,前者给予西医传统药物治疗,后者加用中成药参麦注射液和血栓通注射液并给予其他治疗措施,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40例患者中,显效19例,有效8例,无效13例,总有效率为67.50%;观察组40例患者中,显效26例,有效10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0.00%,两组患者的疗效和总有效率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结论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应及时给予相应治疗,中西医联合治疗配合其他治疗措施,可以极大的改善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病情,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刘艳玲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糖尿病合并周围性面神经麻痹60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糖尿病合并周围性面神经麻痹与非糖尿病周围性麻痹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12年12月—2014年12月收治的60例面神经麻痹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分为两组。其中30例患者为糖尿病合并周围性面神经麻痹为实验组,另一组30例患者为非糖尿病合并周围性神经面瘫为对照组,并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糖尿病组的患者患侧乳突及周围部位出现疼痛的例数要少于非糖尿病组;糖尿病组健侧、患侧的面神经肌作用的针灸治疗后好于非糖尿病组,两组患者均在3个月内恢复,且没有后遗症情况出现。并且经过治疗后实验组显效35例,有效20例,无效5例,对照组显效8例,有效12例,无效40例,相对于对照组来说,效果更好,病人恢复情况更好,针灸治疗对于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有较好的效果,说明此方式对于此病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对于促进患者康复和缩短住院时间有一定的促进效果,符合当代医疗理念的要求。结论经过对病例临床资料的分析得出,患者糖尿病合并周围性神经麻痹是糖尿病的合并症所致,不是面神经损伤而导致的神经病变。

    作者:徐媛琴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探讨前列地尔联合贝那普利治疗糖尿病肾病蛋白尿的临床疗效

    目的:对前列地尔与贝那普利联合运用在糖尿病肾病蛋白尿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取该科2014年1月—2015年1月所收治的76例糖尿病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均出现蛋白尿,按随机数字表法均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予以前列地尔治疗,在此基础之上,对实验组患者再予以贝那普利治疗,且对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加以观察与比较。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后的24 hUAE、24 h尿蛋白优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4.7%)比对照组患者(73.7%)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糖尿病肾病患者予以前列地尔、贝那普利联合治疗,效果确切,不良反应少,且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蛋白尿,值得在临床上推行。

    作者:牟维娜;刘柳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诊断判断及治疗分析

    妊娠期孕妇的身体健康在现代医疗中有着重要意义,提高妊娠期患者的医护技术成为了现代医学中重点研究课题。其中,妊娠期患者的治疗需要关注其自身临床表现,在选择治疗方式中避免对患者妊娠产生影响,能够全面的对妊娠期患者形成综合治疗体系。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在近些年医疗中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采取合理的诊断判断确定患者的病状,并且提供规范化的治疗方案,对于现代医学的发展有着重要价值。本文就是在此背景下分析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诊断情况,结合患者临床治疗经验,详细阐述了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治疗过程。

    作者:王冬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颅脑外伤合并糖尿病患者临床护理效果探讨

    目的:探讨颅脑外伤并糖尿病患者临床护理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2015年6月于该院收治的90例颅脑外伤并糖尿病患者临床资料,按护理时不同护理方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8例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52例患者在其基础上采用针对性的护理,对比两组SDS、SAS评分与血糖水平、伤口愈合率、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SDS、SAS评分均比对照组低,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两组护理后FBG、2 hPG、HbA1c水平均降低基础上,其降低幅度更显著(P<0.05);观察组伤口愈合率94.23%显著高于对照组68.42%,且并发症总发生率3.85%比对照组36.32%低,两组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颅脑外伤并糖尿病患者行针对性护理的效果显著,可改善不良心理情绪,降低血糖水平,并促进伤口愈合,减少并发症发生,值得推广。

    作者:于蔚蔚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糖尿病新世界杂志

糖尿病新世界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