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社区糖尿病慢性并发症检出率及其影响因素

吴家东;陈少清;黄灵坚

关键词:社区, 糖尿病, 慢性并发症, 检出率, 影响因素
摘要:目的:研究探讨社区糖尿病慢性并发症检出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08年3月—2014年3月期间来该院接受治疗的糖尿病患者1000例,依据不同研究方面进行分组,将每组结果进行总结与对比。结果社区糖尿病慢性并发症总检出率为70.000%;高血脂组患者的并发症检出率明显比血脂正常组患者的并发症检出高;高血压组患者的并发症检出率明显比血压正常组患者的并发症检出高;未饮酒组的糖尿病患者并发症检出率明显比适量饮酒组患者的并发症检出高;>55岁组的糖尿病患者并发症检出率明显比<55岁组患者的并发症检出高;病程>5年组的糖尿病患者并发症检出率明显比病程<5年组患者的并发症检出高。结论社区糖尿病慢性并发症总检出率较高,高血脂、高血压、年龄越大、病程越长增加并发症的发生率,适量饮酒能有效延缓并发症的发生。
糖尿病新世界杂志相关文献
  • 循证护理对妊娠糖尿病患者的影响研究

    目的:研究循证护理对妊娠糖尿病患者的影响。方法搜集2013年2月—2014年3月该院接收的妊娠糖尿病44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实验组。给予对照组22例常规护理,给予实验组22例循证护理。观察对照组、实验组的护理效果,并比较。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妊娠并发症的发生率较低,剖宫产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对妊娠糖尿病患者的影响较大,可以有效减少并发症及剖宫产率,应予以重视。

    作者:王秀玲;任艳萍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孕妇糖尿病合并低血糖临床治疗分析

    目的:探讨孕妇糖尿病患者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出现低血糖的原因以及处理措施。方法通过回顾性队列的实际分析和研究方法对2009年1月1日—2013年12月21日的60位孕妇糖尿病低血糖的患者资料进行研究。结果通过对孕妇糖尿病患者出现低血糖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对患者的生活行为以及自身状况进行分析,如何在临床治疗中运用胰岛素治疗,能够减轻或者杜绝患者出现低血糖的可能性[1]。结论通过与患者之间进行良好的沟通,并进一步深化血糖检测工作,对其生活以及行为进行正确的干预,调整患者所接受的胰岛素剂量,通过血糖检测来预防糖尿病孕妇出现低血糖的可能性,通过前期诊断、系统治疗来从根本上降低低血糖对胎儿以及孕妇本身造成的各种影响。60例患者中通过系统的治疗分析,患者的治愈率高达90%。

    作者:杜爱春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2型糖尿病临床治疗中瑞格列奈应用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并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瑞格列奈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2年10月—2013年10月诊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100例,将其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对对照组采取瑞格列奈单独用药的方法,对观察组采取瑞格列奈及二甲双胍联合用药的方法,然后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效果。结果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FBG、PBG和HbAIC均有明显的下降,治疗前后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在治疗过程中,两组患者均未有严重的低血糖或其他病症等不良反应的出现,安全性比较高。结论采用瑞格列奈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中,无论是对其单独用药还是联合用药,均可以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和应用。

    作者:王玉晶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观察二甲双胍联合罗格列酮应用对2型糖尿病者血糖影响

    目的:探讨观察二甲双胍及罗格列酮联合应用对于2型糖尿病者血糖水平变化影响。方法抽取该院收治于2012年11月—2014年3月的15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75人给予二甲双胍联合罗格列酮进行治疗,对照组75人给予二甲双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血糖变化水平。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BG)及餐后2 h血糖水平(2hPG)。结果对照组及观察组空腹血糖(FBG)及餐后2 h 血糖水平(2hPG)均降低,观察组降低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二甲双胍联合罗格列酮降糖效果优于单纯使用罗格列酮降糖,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作者:李纯诚;胡娟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糖尿病合并念珠菌外阴阴道炎的临床治疗观察

    目的:通过探讨糖尿病合并念珠菌外阴阴道炎的临床治疗方式,旨在为提高糖尿病合并念珠菌外阴阴道炎的临床疗效和患者生活质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糖尿病合并念珠菌外阴阴道炎患者62例,给予患者有效控制血糖,并应用外用软膏涂擦外阴部,记录治疗有效率和不良反应率并进行为期6个月的随访统计复发率。结果治疗后痊愈45例、显效11例、有效3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5.16%,不良反应率为8.06%,6个月后随访复发4例,复发率为6.46%。结论临床治疗糖尿病合并念珠菌外阴阴道炎时通过控制血糖并外用药是一种安全高效的治疗方式,不良反应少且复发率低。

    作者:李燕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护患沟通在老年糖尿病护理过程中的作用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全身性的内分泌代谢疾病,表现为多尿、多饮、多食、体重下降、乏力等症状,并常伴有视网膜病变、肾病、神经病变、反复感染等并发症。需进行持续性、长期性的治疗与护理,才能有效控制血糖,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护患沟通可缩减护患双方的心理距离,有助于护理人员向患者传递心理疏导、饮食调节、运动疗法等科学、有效的信息,有利于患者的理解、支持和配合。

    作者:梁桂兰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社区糖尿病慢性并发症检出率及其影响因素

    目的:研究探讨社区糖尿病慢性并发症检出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08年3月—2014年3月期间来该院接受治疗的糖尿病患者1000例,依据不同研究方面进行分组,将每组结果进行总结与对比。结果社区糖尿病慢性并发症总检出率为70.000%;高血脂组患者的并发症检出率明显比血脂正常组患者的并发症检出高;高血压组患者的并发症检出率明显比血压正常组患者的并发症检出高;未饮酒组的糖尿病患者并发症检出率明显比适量饮酒组患者的并发症检出高;>55岁组的糖尿病患者并发症检出率明显比<55岁组患者的并发症检出高;病程>5年组的糖尿病患者并发症检出率明显比病程<5年组患者的并发症检出高。结论社区糖尿病慢性并发症总检出率较高,高血脂、高血压、年龄越大、病程越长增加并发症的发生率,适量饮酒能有效延缓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吴家东;陈少清;黄灵坚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健康宣传和综合干预对糖尿病护理及保健中的作用

    目的:研究讨论健康宣传和综合干预对糖尿病护理及保健的作用。方法在2011年8月—2014年3月来该院治疗的糖尿病患者中抽取120例,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观察组进行综合干预,对照组进行健康宣传,观察比较两组住院时间、依从性和患者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98.33%)显著高于对照组(73.33%);观察组患者的依从性(96.67%)显著优于对照组(53.33%);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干预可以减少患者的住院时间,提高患者依从性和满意度,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陈爱民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抗生素降阶梯治疗糖尿病合并重症肺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糖尿病合并重症肺炎患者应用抗生素降阶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4年5月于该院ICU住院的糖尿病合并重症肺炎的患者86例,将其随机分成治疗组(n=40)和对照组(n=46)。治疗组给予中医方剂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抗生素升级治疗方案,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抗生素降阶梯治疗方案,对两组患者的相关指标进行比较,包括:总有效率、平均住院时间、抗生素应用时间、感染控制时间及病死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①治疗组治疗总有效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治疗组在平均住院时间、抗生素应用时间、感染控制时间上与对照组比较,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治疗组患者的病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合并重症肺炎患者应用抗生素降阶梯治疗明显优于传统抗生素升级治疗方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袁庆杰;花文文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糖尿病孕妇膳食管理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目的:探讨膳食管理对糖尿病孕妇妊娠结局的临床影响。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糖尿病孕妇患者108例,按照膳食管理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4例;观察组给予膳食的管理干预,对照组给予传统的健康宣教。观察两组孕妇血糖的控制情况、并发症及分娩情况。结果两组孕妇饮食调整后血糖值均有改善,但观察组的血糖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观察组孕妇的分娩方式及并发症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糖尿病孕妇实施膳食管理干预,有效改善了孕妇的血糖情况,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母婴安全的概率,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潘晓红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二甲双胍治疗糖尿病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观察二甲双胍治疗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8月—2014年6月间该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49例,分为两组。对照组接受瑞格列奈治疗,观察组同时加用二甲双胍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2hPC与FBG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92.00%)与对照组(75.00%)相比明显较高,2hPC与FBG改善明显,两组上述指标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应用二甲双胍治疗能够明显改善2hPC与FBG情况,有效控制病情进展,行之有效,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韩恩丽;牛玉皎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抢救及护理探讨

    目的:总结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的抢救及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4年3月于该院急诊科明确诊断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患者62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近年来该院对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的抢救及护理措施。结果所有患者治疗前空腹血糖水平为(25.69±3.17)mmol/L,经过综合抢救措施及及时有效的护理干预后,所有患者病情趋于平稳,血糖水平下降,降至(9.08±2.21)mmol/L,治疗前后血糖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均病情好转出院。结论经过综合抢救和及时有效的护理干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的病情明显好转,血糖水平明显下降,有效地降低了患者的死亡率,促进了患者的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借鉴。

    作者:李金凤;胡晓伟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中药联合胰岛素泵治疗脾虚湿困型新诊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研究

    目的:探讨观察中药联合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对新诊脾虚湿困型2型糖尿病(T2DM)患者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2008年6月—2011年6月收治的T2DM患者,治疗组78例新诊断脾虚湿困型T2DM予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加服参苓白术散加减,对照组78例单纯采用胰岛素泵强化治疗,疗程2周。比较治疗前后两组间血糖、HbA1c、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等指标的差异。结果两组治疗后较治疗前血糖、HOMA-IR显著降低(P<0.01),治疗组HOMA-IR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中药健脾化浊治疗脾虚湿困型新诊T2DM能更显著改善胰岛素抵抗,中西医联合治疗优于单纯胰岛素泵治疗。

    作者:陈成华;张雪梅;闫培清;孙莉莉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临床路径在糖尿病肾病患者中的应用临床价值探究

    目的:探讨临床路径在糖尿病肾病患者中的应用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12月—2013年12月来该院治疗的糖尿病肾病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接受临床路径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住院时间、住院及医疗总费用等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的平均住院时间、平均住院费用明显少于对照组;而观察组患者的满意率也明显高于对照组,以上三项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临床路径的方法治疗,较常规的诊疗方法和模式具有明显的优势,能够产生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李贞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家庭随访在糖尿病治疗中控制血糖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观察糖尿病治疗过程中实施家庭随访的血糖控制效果。方法选取该院在2013年1月—2014年5月收治的60例糖尿病出院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出院时在常规出院指导的基础上加强定期家庭随访工作)和对照组(仅仅进行常规出院指导),随访观察半年,对比观察两组患者运动依从性、饮食依从性、服药依从性、复诊依从性及空腹血糖值和餐后2 h血糖值控制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运动依从性(100%)、饮食依从性(100%)、服药依从性(93.3%)、复查依从性(93.3%)均明显高于对照组80%、53.3%、63.3%、30%;观察组患者空腹血糖控制率(93.3%)、餐后2 h血糖控制率(96.7%)明显高于对照组83.3%、80%,差异对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出院后家庭随访,可很好的监督、指导患者治疗,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以及血糖控制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作者:张艳芳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2型糖尿病患者微生物感染与动脉粥样硬化相关性分析

    目的:探究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微生物感染与动脉粥样硬化相关性。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4月—2014年4月收治的60例2型糖尿病患者,将其分成2型糖尿病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其中糖尿病患者分为颈动脉AS组和颈脉动正常组,给予两组患者运用彩色多普勒检测颈脉动中膜厚度及粥样斑块。检测患者抗孢疹病毒抗体、血清抗拒细胞病毒抗体、抗肺炎衣原体抗体、高灵敏C反应蛋白、血脂、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等。结果颈动脉AS组和颈动脉正常组抗HSV IgG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颈动脉AS组抗HGMV IgG阳性率明显高于颈动脉正常组及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动脉粥样硬化与抗HGMV IgG、hsGRP、HbA1c呈显著相关性。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微生物感染的几率发生大,糖尿病动脉样硬化的发生及发展可能有微生物感染及炎症反应的参与,还需进一步研究它们与动脉粥硬化发生及发展的确切机制。

    作者:魏丹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糖尿病患者消化不良症状及其近端胃功能关系的分析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消化不良症状及其近端胃功能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2009年10月—2012年10月在该院就诊的糖尿病患者54例,无症状29例,有症状25例。对患者进行消化不良症状评分以及使用水负荷试验测定近端胃功能,并对两组患者所得数据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有症状组在出现饱感时饮水量、大饮水量、饮水量差值以及胃底面积差均比无症状组要低(P<0.05);而在胃窦周长差、胃底周长差以及胃窦面积差无明显差异(P>0.05);上腹不适的评分和胃底周长及胃底面积差值之间具有负相关关系(r=-0.54,P=0.009;r=-0.50,P=0.014);上腹胀的评分也和胃底周长及胃底面积差值之间具有负相关关系(r=-0.47,P=0.018;r=-0.054,P=0.009)。结论有消化不良症状的糖尿病患者的近端胃功能要较无症状患者较差,上腹胀和上腹不适对糖尿病患者近端胃功能下降有一定的提示作用,在临床工作中应给予注意。

    作者:王传高;唐学英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护理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护理方式以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4月—2014年4月间69例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对其围术期的护理情况以及护理前后的生存质量以及并发症情况进行分析讨论。结果护理前患者生存质量高的为21例,占比例的30.4%,生存质量一般的为34例,占比例的49.3%,生存质量低的为14例,占比例的20.3%。护理后生存质量高的为47例,占比例的68.1%,生存质量一般的为21例,占比例的30.4%,生存质量低的为1例,占比例的1.5%。患者护理后无死胎、新生儿窒息、巨大儿情况发生。结论有效的护理能够降低产妇以及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为产妇以及新生儿的安全提供保障。

    作者:韩秀君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糖尿病合并泌尿系感染患者微生物分布及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

    目的:探讨糖尿病合并泌尿系感染患者微生物分布及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方法选择2014年2月—2014年6月该院收治的291例糖尿病合并泌尿系感染患者的尿液标本进行研究。结果291例标本共分离出296株细菌,296株病原菌中,27株真菌未进行药敏试验,其余269株病原菌中,大肠埃希菌对青霉素类具有较高的耐药性。结论糖尿病合发泌尿系感染病原菌大多为革兰阴性菌和革兰阴性菌,且耐药菌株增加。临床治疗要注意结合病原菌种类和药敏结果选择合理的抗菌药物进行治疗。

    作者:郭晓艳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二甲双胍治疗老年社区糖尿病疗效评价

    目的:探讨评价二甲双胍治疗老年社区糖尿病的治疗效果,为老年社区糖尿病寻找合适治疗药物。方法抽取2010年10月—2012年9月该院老年社区患有糖尿病的患者80例,给予80例患者采用二甲双胍治疗,观察患者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变化情况,并观察使用二甲双胍有无副作用。结果治疗后,患者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均得到明显下降,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部分患者服用二甲双胍后出现恶心与腹泻,但在患者的承受范围内,总体疗效满意。结论对于该院老年社区糖尿病患者采用二甲双胍治疗,效果明显,能有效的降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王建春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糖尿病新世界杂志

糖尿病新世界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