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药熏洗配合艾灸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护理体会

凌利琼;潘丽丽;何洁媛;陈英

关键词:中药熏洗, 艾灸, 类风湿性关节炎, 应用效果
摘要:目的 探究中药熏洗配合艾灸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8月-2014年8月接收的8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镇痛消炎、抗风湿等常规治疗方法加以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中药熏洗配合艾灸治疗,疗程维持1个月,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关节肿疼程度以及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疼痛程度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实施中药熏洗配合艾灸治疗措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缓解关节疼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推广价值.
心电图(电子版)杂志相关文献
  • 品管圈模式在神经外科留置胃管护理的应用

    目的 探讨品管圈模式在神经外科留置胃管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 以我院神经外科住院部于2014年9月-2016年1月期间收治的112例需要留置胃管的颅脑外伤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留置胃管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常规留置胃管护理的基础上开展品管圈护理干预模式,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与品管圈评价维度指标.结果 观察组患者留置胃管成功率为92.9%,优于对照组的7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品管圈评价维度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管圈护理干预模式可以提高护理品管圈评价维度,大大提高留置胃管成功率,在提高神经外科患者留置胃管成功率上值得推广.

    作者:李采霞;徐友芳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护理干预预防盐酸胺碘酮致静脉炎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究护理干预预防盐酸胺碘酮致静脉炎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9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5例)和观察组(4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采用综合性的护理措施.对比分析两组患者静脉炎发生率以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 对照组患者静脉炎发生率(60.00%)明显高于观察组(1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75.5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盐酸胺碘酮致心律失常患者静脉炎加强护理,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能够显著降低静脉炎发生率,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梁红玉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探究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及血糖控制现状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及血糖控制现状.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148例2型糖尿病患者.参照组患者不实施自我管理行为.观察组患者实施自我管理行为.结果 自我饮食管理、运动管理、用药管理、监测血糖、预防高低血糖方面,观察组评分低于参照组(P<0.05).对患者FPG、2hPG以及HbA1c指标进行分析,患者自身控制是否良好与HbA1c指标有着密切关联.两组患者在自我管理行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参照组患者遵医嘱按时服用药物,但是在饮食方面、运动能力方面没有进行控制,从而导致血糖不稳.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能力较低,对血糖控制情况不是很理想,可通过医护人员的健康教育、社区人员的宣传、家属督促等方面,让其纠正错误饮食习惯,适当开展运动,从而达到稳控血糖的目的.

    作者:张家文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结肠癌术前CT诊断及评价术后复发的价值分析

    目的 探究结肠癌术前诊断及术后复发评价中采用CT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60例结肠癌患者,在术前诊断和术后复查评价中采用CT和病理学进行检查,分析CT检查结果 的准确性.结果在术前诊断中,60例患者病理学切片检查结果均为阳性,CT检查结果中为58例阳性,CT阳性诊出率与病理学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术后6个月的复发评估中,病理学检查阳性检出率为(18/60)30.0%,CT为(17/60)28.33%,两种检查结果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CT检查可较为准确诊断结肠癌位置、大小等情况,具有较高的确诊率,可有效提示结肠癌病灶的性状,诊断和评估效果与病理学检查无明显差异,可作为结肠癌诊断和治疗预后的重要诊断依据.

    作者:刘窗;龙安军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睡眠障碍综合征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睡眠障碍综合征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8年5月-8月我院中医科门诊收集的睡眠障碍综合征样本50例为研究对象,依据对患者治疗方式的不同将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对照组患者服用艾司唑仑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服用艾司唑仑的基础上实施穴位针刺和服用中药汤剂进行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运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案能够显著提升治疗睡眠障碍综合征病患的临床疗效,进而促进患者生理与心理健康的恢复.

    作者:陈贤华;魏振兴;陈文龙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原发性高血压给予社区全科治疗的效果研究

    目的 研究原发性高血压给予社区全科治疗的效果.方法 随机抽取78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采用随机综合平衡法分为参照组和试验组,各39例.参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试验组采用社区全科治疗干预.观察记录患者治疗依从性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测定患者治疗前后血压水平,采用疾病知识掌握评分、焦虑评分、自护能力评分对患者心理及生理状态进行评定.结果 试验组治疗依从性为97.44%,参照组为71.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13%,参照组为3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收缩压和舒张压与参照组及干预前相比明显要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疾病知识掌握评分及自护能力评分与参照组相比要高,焦虑评分与参照组相比要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原发性高血压给予社区全科治疗效果显著,可对其血压水平进行控制的同时,改善其心理及生理状态,且不良反应较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杨义芳;尹立红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口腔冲洗护理在舌癌手术后的应用

    目的 探讨舌癌术后口腔护理的方法 .方法观察100例舌癌术后需口腔冲洗的患者冲洗后效果,评价患者口腔舒适度和清洁度,口腔冲洗的并发症.结果 95%的舌癌术后患者口腔清洁度良好,92%患者口腔舒适度改善明显,仅1例术后感染及伤口愈合不良的发生.结论 口腔冲洗护理有利于清除口腔食物残渣,血迹及伤口渗出液,对于口腔清洁及湿润,预防创口感染有明显的效果.

    作者:李婷;陈芸梅;周翠娟;罗冬元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血液透析患者并发症及治疗满意度的影响

    目的 观察和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血液透析患者并发症及治疗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于2017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100例尿毒症行血液透析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研究组,对照组运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接受综合护理干预.两组患者采用不同护理方式后,比较其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对治疗效果的满意度.结果 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接受综合护理干预的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心衰、高血压、低血压、高血钾、低血糖、失衡综合征)显著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以及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接受综合护理干预临床效果显著,可显著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满意度,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丘柳玉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治疗产后盆底肌康复效果

    目的 探讨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治疗产后盆底肌康复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7年1月-2017年12月本中心检查的产妇1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对产后盆底肌康复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方法对盆底肌进行锻炼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盆底肌康复的效果.结果 通过不同方式对盆底肌进行恢复治疗发现,观察组患者的盆底肌功能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分娩之后盆底肌功能出现障碍的患者运用生物反馈联合电刺激的治疗方案,能够得到理想的疗效,患者盆底肌的各项功能显著康复,可见,此治疗方案具备较大的临床运用与推广价值.

    作者:黄武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甲状腺癌的超声影像学诊断与病理学对照研究分析

    目的 对照甲状腺癌的超声影像学诊断与病理学结果,探究两种诊断方式的临床价值.方法 研究阶段为2013年1月-2018年3月,共纳入研究对象76例,均为甲状腺癌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超声影像学诊断、病理学检查,对比检出率和符合率.结果 经病理学诊断,76例患者中滤泡状癌16例、乳头状癌52例、髓样癌8例.超声诊断滤泡状癌15例,符合率93.75%,乳头状癌48例,符合率92.31%,髓样癌7例,符合率62.50%,髓样癌的诊断符合率明显低于滤泡状癌、乳头状癌诊断符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良性甲状腺肿瘤的各项超声指标与恶性甲状腺肿瘤均有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甲状腺癌患者采用超声诊断快速、无创,可进行有效鉴别与诊断,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作者:李秋芳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老年高血压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实施整体护理对其血压控制率的改善

    目的 分析老年高血压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中实施整体护理对于改善血压控制率的效果.方法 本次所选研究病例为我院收治的老年高血压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70例,选取时间为2017年7月-2018年7月;根据护理方法划分组别,实施常规护理的35例为对照组,实施整体护理的另35例为研究组,对比两组护理的效果.结果 研究组血压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血压控制率、AS斑块面积、总满意度与对照组对比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 老年高血压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中实施整体护理的效果显著,可有效控制患者血压、延缓斑块进展,可推广.

    作者:欧静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供应室护理工作中的风险隐患及防范对策分析

    目的 分析供应室护理工作的风险隐患并对其实行相应的防范对策.方法 对我院2016年期间供应室的风险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017年对供应室进行了风险隐患管理之后发生风险的概率以及护理质量都显著提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医院内的供应室的风险进行评估,并且以此为依据制定相关的防范对策,能够更好地消除风险隐患,提升医护人员的风险意识,对消毒物品质量进行严厉把关,确保自身以及消毒品的安全,达到提升护理质量和水平的终目的.

    作者:李东英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护生在妇产科病房实习中常见的问题及对策

    目的 探讨护生在妇产科病房实习中常见的问题及对策.方法 选择我院妇产科2017年1月-2018年1月期间实习护生54名,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对实习中存在的常见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对比两组护生理论成绩、实践成绩及总成绩.结果 观察组理论成绩、实践成绩及总成绩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妇产科病房实习护生常见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对应策略,可有效提高护生的实习成绩,为临床护理工作奠定良好基础.

    作者:贺娟;钟伟群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运动平板心电图与24小时动态心电图在诊断冠心病中的应用价值对比

    目的 对比运动平板心电图与24小时动态心电图在诊断冠心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以我院收治的60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给予患者运动平板心电图诊断、24小时动态心电图诊断.诊断金标准为冠脉造影.结果 运动平板心电图诊断敏感度88.46%,特异度62.50%;24小时动态心电图诊断敏感度92.31%(χ2=0.41),特异度75.00%(χ2=1.29),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 冠心病诊断中,运动平板心电图、24小时动态心电图诊断均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为保障诊断效果,可联合使用.

    作者:俞武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腕踝针治疗急性腰痛的即时镇痛效果研究

    目的 探讨腕踝针治疗急性腰痛的即时镇痛效果.方法 选择2018年1月-8月间我院收治的急性腰痛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腕踝针治疗,双侧下5、下6针刺点,不要求得气,对照组采用不刺入的假针刺法.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后SF-MPQ各项评分均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前MMS评分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MM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腕踝针可以使得急性腰痛病患的疼痛感显著减轻,起效所需时间较短;病患对腕踝针镇痛疗效预期相对较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增强镇痛效果,安全性相对较高,具有较大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温馨;陈希姬;梁建花;曾科学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肾动脉血流动力学的研究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评价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肾动脉血流动力学的临床意义.方法 随机在我院2016年5月-2018年5月期间收治的所有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选出63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高血压分级标准对患者进行分组:舒张压90 mmHg-99 mmHg和(或)收缩压140 mmHg-159 mmHg归为1级组(20例);舒张压100 mmHg-109 mmHg和(或)收缩压160 mmHg-179 mmHg归为2级组(22例);舒张压≥110 mmHg和(或)收缩压≥180 mmHg归为3级组(23例).同时选取同一时期我院63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均对两组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观察两组肾血流(小血流与大血流)与血压(舒张压与收缩压)指标水平.同时采用脉冲多谱勒对SRA(段动脉)与IRA(叶间动脉)血流参数进行测量,此外还需记录两组肾脏相关情况.结果 1级组、2级组尿β2-微球蛋白与对照组比较发现存在显著差异(P<0.05),但两组血尿素氮、血肌酐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而对照组与3级组血尿素氮、尿β2-微球蛋白与血肌酐对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同时对照组与1级组主肾动脉、段动脉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2级组主肾动脉与段动脉EDV较对照组低,存在显著差异(P<0.05),但两组PSV无显著差异(P>0.05);3级组PSV与EDV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在原发性高血压检查中,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可通过检测患者的肾动脉血流动力学,反映患者肾损伤程度,故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叶吉耀;黄学德;曾燕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比较腹部B超CT和超声内镜对不同临床分期慢性胰腺炎诊断价值

    目的 比较腹部B超、CT和超声内镜对不同临床分期慢性胰腺炎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自2017年4月-2018年4月收治的53例不同临床分期慢性胰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腹部B超、CT和超声内镜检查,以手术病理检查结果 作为金标准,比较三种诊断方式对不同分期慢性胰腺炎的检出率.结果对1期慢性胰腺炎,超声内镜检出率(80.0%)>腹部CT(55.0%)>腹部B超(45.0%),超声内镜与其他两组对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部CT与腹部B超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2、3期慢性胰腺炎,三种检查方式的检出率对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腹部B超、CT和超声内镜对不同临床分期慢性胰腺炎均有一定的诊断价值,其中超声内镜对早期慢性胰腺炎的检出率较高,因此,早期对辨识不清的影像可考虑采用超声内镜检查.

    作者:崔伟珍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集束化管理在预防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患儿非计划拔管的效果

    目的 研究集束化管理在预防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患儿非计划拔管的效果.方法 选取在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接受治疗的新生儿患儿2,237例,选取时间为2015年1月-2017年12月,将其设为观察组,接受集束化管理;选取在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接受治疗的新生儿患儿2,037例,选取时间为2012年1月-2014年12月,将其设为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儿的胃管插管、气管插管、PICC、尿管插管的非计划拔管率,与对照组患儿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 对重症监护室内的新生儿实施集束化管理护理,可以有效减少非计划拔管的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杨葵艳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肤痔清软膏对结痂创面溶痂效果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肤痔清软膏对结痂创面溶痂效果的临床观察.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80例中小面积烧伤患者为此次的研究对象,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临床上使用肤痔清软膏对患者进行医治,观察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所有患者均治愈,深II度创面基本上没有形成疤痕,浅Ⅲ度创面愈合后存在不同程度的疤痕,但未造成功能障碍.结论 对于浅Ⅱ度和浅Ⅲ度中小面积的烧伤患者而言,选择肤痔清软膏进行治疗,不仅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结痂创面溶痂,还具有较高的治愈率,因而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作者:潘伯骁;朱晓明;卢华瑛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在基层医院护理中的作用分析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在基层医院护理中应用效果及重要作用.方法 选取我市区基层医院收治的患者共计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医院护理管理,观察组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模式,比较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评估护理工作质量.结果 观察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文书、实践技能和沟通表达能力等方面的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基层医院护理工作中,实施积极的优质护理服务模式,能显著降低护理不良事件,并且提升护理综合职业技能,全面提升护理工作质量.

    作者:李玉娥 刊期: 2018年第03期

心电图(电子版)杂志

心电图(电子版)杂志

主管: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卫生部

主办:人民军医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