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类风湿关节炎病人延续护理的研究进展

陈英;潘丽丽;魏旺;凌利琼

关键词:类风湿性关节炎, 延续护理, 研究进展
摘要:延续护理是目前被广泛应用于临床的一种新型护理模式,其护理实质为将临床护理工作从医院延伸到患者的家庭的中.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侵犯周围关节为主药临床表现的炎症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为患者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为缓解减轻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不良心理,缓解其家庭及社会压力,提高患者的护理质量,本文就延续护理在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深入探讨.
心电图(电子版)杂志相关文献
  • 常规心电图与动态心电图诊断冠心病伴心律失常的效果比较

    目的 比较常规心电图与动态心电图诊断冠心病伴心律失常的效果.方法 以我院收治的60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给予患者常规心电图检查、动态心电图检查.结果 动态心电图诊断冠心病检出率65.00%,高于常规心电图58.33%(χ2=0.41,P>0.05);动态心电图诊断房性早搏成对(χ2=7.13)、室性早搏成对(χ2=6.58)、室上性早搏早发(χ2=7.83)、房性早搏二、三联(χ2=7.15)、室性早搏二、三联检出率(χ2=8.69)高于常规心电图诊断,差异显著(P<0.05).结论 冠心病伴心律失常诊断中,动态心电图诊断的检出率更高.

    作者:俞武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地塞米松联合甲巯咪唑治疗慢性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 探究地塞米松联合甲巯咪唑治疗慢性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进行治疗的38例慢性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患者,按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19例,对照组给予口服甲巯咪唑10 mg,每日3次;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在治疗的第1、8、15、22天进行甲状腺内肌注地塞米松5 mg.两组患者均治疗4周,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前后血清T淋巴细胞、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促甲状腺激素(TSH)、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水平情况以及出现不良反应的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达89.4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3.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TNF-α、FT4、FT3、TSH、TGAb与TPOAb水平均有所下降,CD4+/CD8+增高;观察组血清TNF-α、FT4、FT3、TSH、TGAb与TPOAb明显低于对照组,CD4+/CD8+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53%,对照组为15.7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地塞米松联合甲巯咪唑治疗慢性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临床疗效确切,安全性较高,可在临床中广泛运用.

    作者:张斌;陈炜炜;虞慧军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215例先天性心脏病封堵术后心电图改变分析

    目的 探讨先天性心脏病患者接受介入封堵术治疗后的心电图改变情况.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215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包括房间隔缺损(ASD)患者80例,室间隔缺损(VSD)患者110例以及动脉导管未闭(PDA)患者25例.全部患者均接受经皮导管封堵术治疗,比较患者手术治疗前后心电图改变情况.结果 ASD患者术后3 d、1个月、3个月和6个月的右束支传导阻滞(RBBB)发生率高于术前,但是术后7 d或14 d或1个月消失,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SD患者术后1个月、3个月和6个月的电轴右偏发生率低于术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VSD患者术后3 d的RBBB和左前分支(LAH)发生率高于术前,但术后3个月、6个月和术前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左偏出现较术前多,半年基本恢复正常;PDA患者术后3个月和6个月的左心室肥厚(LVH)发生率低于术前(P<0.05);PDA患者术后1个月、3个月和6个月的电轴左偏发生率低于术前(P<0.05);ASD、VSD和PDA患者术后平均心率、室性早搏、室上性早搏和房性心律失常发生率同手术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SD封堵术的开展会有效减少患者电轴右偏和RBBB的发生,同时会在手术完成后的3 d内增加束支传导阻滞的发生;PDA封堵术的开展不会增加患者心律失常的发生,同时可有效减少LVH和电轴左偏的出现.

    作者:罗宇萍;罗素群;刘树均;张伟强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冠心病心律失常的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应用比较研究

    目的 分析将常规心电图和动态心电图应用于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中的有效性.方法 选取2016年8月-2018年8月我院收治的150例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全部患者都采取常规心电图和动态心电图检查,观察患者各项指标.结果 动态心电图在房性早搏成对,室性早搏成对,房性早搏早发,室性二、三联律检出方面,与常规的心电图相比,检出率明显高,对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 动态心电图应用于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中各项检出率明显要高,值得应用.

    作者:于晔;王淑琴;张翼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健康教育在急性心肌梗死急诊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在急性心肌梗死急诊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7年11月-2018年8月我院急诊科抢救室急性心肌梗死病例6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方案,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健康教育.14 d后,对两组患者疾病知识知晓率以及患者满意度进行调查、对比.结果 研究组患者心肌梗死知识知晓情况、护理满意度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健康教育干预在急性心肌梗死急诊护理中效果较佳,可提高患者对相关知识的知晓程度,并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缓解护患关系,因而临床上应当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黄间清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急性心肌梗死经冠状动脉行急诊PCI的护理配合

    目的 研究急性心肌梗死经冠状动脉行急诊PCI的护理配合.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70例,所有患者经冠状动脉行急诊介入(PCI)治疗,以随机数字表法分实验组(全程护理干预)与常规组(常规护理),各35例,两组术后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社会限制、角色功能、总体健康与情绪功能)与预后结局对比.结果 与常规组比,实验组生活质量改善程度较为显著,预后结局较为理想(P<0.05).结论 对急性心肌梗死经冠状动脉行急诊PCI治疗过程中实施全程护理干预措施能有效改善其自身预后结局,降低病死率,改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与临床症状,促进其病情早期康复,改善护患关系,缓解患者不良情绪,提高治疗依从性,使得终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郭磊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产前超声检查在前置胎盘及植入孕妇分娩大出血预测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 分析产前超声检查在前置胎盘及植入孕妇分娩大出血预测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2014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83例前置胎盘及植入孕妇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合并胎盘植入分为两组,其中植入组37例,非植入组46例,所选产妇产前均采取超声检查,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分析产前超声检查结果 与分娩大出血的关系,评估产前超声检查结果对分娩大出血的预测能力.结果两组孕妇的年龄、孕次、产次、剖宫产史、新生儿1 min Apgar评分、分娩出血量、子宫切除与否、早产与否相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流产史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两组孕妇的前置胎盘类型、胎盘主要附着部位、胎盘距宫颈内口距离、胎盘厚度、胎盘内部回声是否均匀、子宫浆膜层-膀胱交界面血管情况及有无胎盘实质内腔隙血流情况相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上述单因素分析有统计学意义的7个变量作为自变量,使用Logistic逐步回归法建立相应的回归方程,结果显示,子宫浆膜层-膀胱交界面血管丰富紊乱或稍丰富、胎盘实质内存在腔隙血流均作为前置胎盘及植入孕妇分娩大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距宫颈内口距离≥2 cm作为前置胎盘及植入孕妇分娩大出血的保护性因素(P<0.05).结论 前置胎盘及植入严重影响孕妇的分娩结局,根据孕妇的基本情况及产前超声检查结果,可以评估和预测分娩大出血发生风险,为提高分娩安全性提供依据.

    作者:陈陶玲;李银华;张小英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舒适护理模式在带状疱疹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焦虑与抑郁的缓解评价

    目的 探究舒适护理模式在带状疱疹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焦虑与抑郁的缓解评价.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间在我院就诊的带状疱疹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两组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20例,采用舒适护理模式,对照组患者20例,采用带状疱疹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疼痛评分、抑郁评分以及焦虑评分.结果 对比两组患者疼痛评分,实验组患者的疼痛平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的焦虑、抑郁评分对比,实验组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优势较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舒适护理模式应用于带状疱疹患者护理中,能够达到理想的护理效果,减轻患者的疼痛感,并能够使患者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得到缓解.

    作者:叶凤清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胺碘酮对心律失常患者的效果研究

    目的 观察胺碘酮对心律失常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取遵义医学院第五附属(珠海)医院收治的30例心律失常患者,按不同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15例.分析两组心律失常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胸痛复发率、再梗死率).结果 治疗组心律失常患者中13例显效、1例有效、1例无效,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14/15),对照组心律失常患者中有8例显效、1例有效、6例无效,治疗总有效率为60.00%(9/15),治疗组心律失常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心律失常患者的胸痛复发率、再梗死率等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胺碘酮用于心律失常的疗效与安全性较高.

    作者:滕璇;林安晓;罗婷婷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阿托伐他汀、辅酶Q10联合对冠心病早期心功能减退的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目的 探讨冠心病早期心功能减退实施阿托伐他汀、辅酶Q10联合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对本院2017年1月-2017年12月间60例冠心病早期心功能减退患者实施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常规组(n=30,阿托伐他汀治疗)、联合组(n=30,阿托伐他汀、辅酶Q10联合用药),对比不同用药方案的效果及安全性.结果 联合组患者治疗后左室射血分数、左室收缩末内径、左室舒张末内径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联合组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常规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对冠心病早期心功能减退患者实施阿托伐他汀、辅酶Q10联合治疗的效果及安全性高.

    作者:陈翠环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白细胞计数联合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对细菌性感染性疾病的诊断价值

    目的 分析联合检测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白细胞计数对细菌性感染性疾病临床诊断的指导意义.方法 选取我院细菌性感染性疾病患者11,000例为研究组,纳入同期前来我院体检的健康体检者4,50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入选者均接受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和hs-CRP检测,统计并对比两组hs-CRP水平和白细胞总数以及hs-CRP、白细胞计数两指标单检和联检阳性检出率,分析hs-CRP和白细胞计数联检在细菌性感染性疾病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结果 观察组hs-CRP平均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白细胞计数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hs-CRP和白细胞计数联检阳性率为98.21%,明显高于白细胞计数单检的89.29%以及hs-CRP单检的82.14%(P<0.05).结论 hs-CRP和白细胞计数灵敏度和特异性较佳,联合检测二者能够提高细菌性感染性疾病阳性检出率,大限度地降低漏诊、误诊风险,其诊断辅助价值极高,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祝少凤;梁桂兰;欧阳慧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尼可地尔结合曲美他嗪治疗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冠状动脉介入患者的心肌微循环变化

    目的 探讨对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冠状动脉介入患者采取尼可地尔+曲美他嗪联合治疗对于心肌微循环变化的临床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接收的88例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冠状动脉介入患者进行对比研究,按照所采取的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单一组和联合组,各44例.单一组采取单一的尼可地尔进行治疗,联合组采取尼可地尔+曲美他嗪进行联合治疗,观察并比较单一组和联合组的心肌声学造影的检查结果 .结果联合组的心肌声学造影的检查均优于单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冠状动脉介入患者采取尼可地尔+曲美他嗪进行联合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心肌微循环灌注水平.

    作者:周丕模;贾平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心脏超声与心电图在高血压心脏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分析高血压心脏病应用心脏超声和心电图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2016年7月-2018年6月收治的102例高血压心脏病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心脏超声和心电图诊断,对比分析两种方法诊断结果 的差异.结果心脏超声检查发现心脏异常阳性检出率为95.10%(97/102),显著高于心电图的77.45%(79/102)(P<0.05);心脏超声在左室肥厚检出率为73.53%(75/102),左房增大为41.18%(42/102),主动脉扩张为65.69%(67/102),主动脉弹性减退为13.73%(14/102),均显著高于心电图(P<0.05).结论 心脏超声可更好地显示心脏形态、组织变化、功能改变情况等,在高血压心脏病诊断中通过发射超声波获取心脏及周围脏器的解剖关系,及时了解血管病变情况,可与心电图有效结合提高诊断效率.

    作者:尹少燕;邝绍樑;叶绮婷;李艳霞;刘冬雪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痛风急性发作期采用别嘌呤醇与秋水仙碱治疗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

    目的 分析痛风急性发作期采用别嘌呤醇与秋水仙碱治疗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选取96例在我院治疗痛风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治疗时间的先后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别嘌呤醇治疗,观察组给予秋水仙碱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前后尿酸水平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血尿酸水平(380.69±43.71)明显低于对照组(465.86±41.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实验组患者(50.00%)与对照组(56.25%),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别嘌呤醇与秋水仙碱都可用于治疗急性发作期的痛风,可有效降低患者的血尿酸水平,均具有不同的不良反应且较为严重,但秋水仙碱的治疗效果更佳,更适用于临床的治疗.

    作者:张红谊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多排螺旋CT对先天性心脏病的诊断价值

    目的 分析先天性心脏病患者采用多排螺旋CT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7月-2018年7月收治的70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所有患者分别采用64排螺旋CT诊断以及心脏超声检查,对比两种诊断方式检出率.结果 本次70例患者经手术病理检查,发现心脏大血管畸形12例.其中室间隔缺损23例,房间隔缺损21例,动脉导管末关闭5例,法洛四联症5例,右室双出口4例,心内膜垫缺损4例,大动脉转位4例,主动脉缩窄2例,肺静脉异位引流1例,永存动脉干1例.64排螺旋CT检出率90.0%高于心脏超声检出率84.3%(P<0.05).结论 先天性心脏病采用64排螺旋CT诊断的临床价值较高,尤其体现在大血管畸形、心脏大血管连接部方面,可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邓桂珍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集束化管理在预防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患儿非计划拔管的效果

    目的 研究集束化管理在预防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患儿非计划拔管的效果.方法 选取在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接受治疗的新生儿患儿2,237例,选取时间为2015年1月-2017年12月,将其设为观察组,接受集束化管理;选取在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接受治疗的新生儿患儿2,037例,选取时间为2012年1月-2014年12月,将其设为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儿的胃管插管、气管插管、PICC、尿管插管的非计划拔管率,与对照组患儿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 对重症监护室内的新生儿实施集束化管理护理,可以有效减少非计划拔管的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杨葵艳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老年心脏病患者介入治疗后的护理分析

    目的 探究介入治疗后老年心脏病患者护理效果.方法 以我院收治的10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护理组与常规组,每组50例患者,所有患者均于2017年6月-2018年6月在我院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护理效果.结果 护理组患者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 老年心脏病患者介入治疗后,护理组患者的护理总有效率明显得到了提升,应该将该种护理方法应用到临床护理中.

    作者:陈曦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中药熏洗配合艾灸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护理体会

    目的 探究中药熏洗配合艾灸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8月-2014年8月接收的8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镇痛消炎、抗风湿等常规治疗方法加以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中药熏洗配合艾灸治疗,疗程维持1个月,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关节肿疼程度以及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疼痛程度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实施中药熏洗配合艾灸治疗措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缓解关节疼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凌利琼;潘丽丽;何洁媛;陈英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初产妇经阴道分娩实施侧切对分娩结局的影响

    目的 观察评价初产妇经阴道分娩实施侧切对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5月-2017年5月在我院进行分娩的118例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化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59例,对照组给予传统的会阴保护阴道分娩措施,实验组采用会阴侧切分娩方式,比较两组产妇产后2 h出血量、第二产程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分娩结束后,实验组和对照组产妇产后2 h出血量分别为(178.4±15.3)mL和(176.2±15.1)mL,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第二产程时间为(47.2±9.8)min,实验组第二产程时间为(47.8±10.2)min,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会阴裂伤发生率方面,对照组(5.1%)与实验组相近(6.8%),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与实验组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分别为3.4%、5.1%,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传统保护分娩能避免手术后的诸多并发症和后遗症,且产妇恢复时间更快,更具有在临床应用的价值.

    作者:邱玲玲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优质护理在门诊抽血室的应用价值和措施分析

    目的 研究进一步护理在门诊抽血室的应用价值和措施.方法 分别选取我院2017年5月-11月及2018年3月-8月收治的门诊抽血患者,各55例,分别为研究组(接受优质护理)与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评价两组负性情绪、静脉穿刺疼痛分级与满意率.结果 与对照组比,研究组负性情绪改善良好,静脉穿刺无痛率与满意率均高(P<0.05).结论 对门诊抽血室患者采用进一步优质护理能纾解其不良情绪,缓解患者静脉穿刺疼痛感,改善护患关系提高护理满意度,提高整体护理服务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颜美平 刊期: 2018年第03期

心电图(电子版)杂志

心电图(电子版)杂志

主管: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卫生部

主办:人民军医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