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酸枣仁皂甙A对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及sis基因表达的影响

魏重琴;王雁萍

关键词:酸枣仁皂甙A, 动脉粥样硬化, 血管平滑肌细胞, 基因表达
摘要:目的:进一步明确酸枣仁皂甙A抗动脉粥样硬化机制.方法:运用体外培养兔血管平滑肌细胞的方法,研究酸枣仁皂甙A对细胞增殖及sis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发现酸枣仁皂甙A(180 mg·L-1~580 mg·L-1) 具有抑制巨噬细胞条件培养液,促进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RNA合成及sis基因表达的作用.结论:酸枣仁皂甙A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可能与其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过度增殖有关.
心肺血管病杂志相关文献
  • 不稳定心绞痛冠脉病灶特征与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受体表达率的联系

    目的:确立冠状动脉造影所示病灶特征与血小板膜G PⅡb/Ⅲa受体表达率的联系.方法:临床诊断为不稳定性心绞痛(UA P)患者31例,根据冠状动脉造影下病灶特征分为:复杂病变组和简单病变组,流式细胞仪检测每例患者外周血糖蛋白(GP)Ⅱb/Ⅲa受体呈阳性表达的血小板比率,比较组间GPⅡb/Ⅲa受体表达差异.9例健康成人作健康观察组.结果:冠脉造影示对应于心电图变化的罪犯病灶19例为复杂病变,12例为简单病变.复杂病变组血小板膜GPⅡb/Ⅲa 受体表达率(5.9±1.6)%,显著高于简单病变组2.2±0.8%(P<0.01). 结论:UAP患者冠造显示为复杂性病变者多伴有血小板膜GPⅡb/Ⅲa受体表达率增加,可能更适合强化抗血小板治疗.

    作者:田晓沂;张金麟;刘志忠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AAI起搏的临床应用观察

    目前,生理性起搏多为心房起搏(主要是AAI型)和房室顺序型起搏(主要是DDD 型)两种方式.前者更为经济,植入简便.本文总结38例AAI模式起搏的临床资料,现报道如下.

    作者:徐文莉;郭新贵;林宪如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自发性气胸的胸膜腔造影及“点焊”治疗

    自发性气胸依据症状、体征、胸透诊断不难,但对确切了解溢气部位及病因则不易。传统治疗方法一是保守治疗,静待吸收,病程较长;二是通过胸腔镜或在闭式引流后作全胸膜腔粘连封闭,损伤正常胸廓活动,均不尽人意。复发性气胸甚至需开胸行肺大疱切除,损伤更大。为此,我们开展胸腔造影,在胸腔造影勾画的气胸缘上定位溢气孔,确定大疱位置,大疱处注射硬化剂,“点焊”漏气孔,取得较好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纪树国;李燕玉;何云京;王岳松;于红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冠状动脉造影正常的心肌梗塞1例

    临床资料患者,女,42岁。因发作性心前区压榨样疼痛7 h,反复胸闷10余天入院。2000年11月21日晨无明显诱因出现心前区压榨样疼痛,向左侧肩背部放射,疼痛剧烈,伴有大汗、乏力、面色苍白、四肢冰冷,呕吐1次为胃内容物,意识丧失约10 min。急送当地医院,血压测不出,心电图示STⅡ,Ⅲ,Avf导联弓背向上抬高,STI,Avl压低,胸前导联呈早期复极表现(ST抬高0.1~0.2 mv,T波高抬)。

    作者:张雪艳;马丽萍;郑兴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酸枣仁皂甙A对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及sis基因表达的影响

    目的:进一步明确酸枣仁皂甙A抗动脉粥样硬化机制.方法:运用体外培养兔血管平滑肌细胞的方法,研究酸枣仁皂甙A对细胞增殖及sis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发现酸枣仁皂甙A(180 mg·L-1~580 mg·L-1) 具有抑制巨噬细胞条件培养液,促进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RNA合成及sis基因表达的作用.结论:酸枣仁皂甙A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可能与其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过度增殖有关.

    作者:魏重琴;王雁萍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肥大心肌细胞膜阴离子位点的变化

    目的:旨在研究肥大心肌细胞膜损伤的分子病理学基础.方法:本实验采用大鼠腹主动脉缩窄模型,以聚乙烯亚胺(PE I)为阳离子探针,观察肥大心肌细胞膜基板阴离子位点的变化,并测定心肌细胞内的Ca2+含量和细胞膜的Ca2+-ATP酶活性.结果:对照组大鼠心肌细胞表面PEI颗粒沿基膜以40~80 nm间距呈较规则的点阵式、线性排列.手术组心肌细胞表面PEI颗粒明显减少,并可见心肌细胞基膜与质膜分离,基膜断裂;心肌细胞内的Ca2+含量增加,细胞膜的Ca2+-ATP酶活性降低.结论:表明肥大心肌细胞膜基板阴离子位点减少,膜保护屏障功能下降.

    作者:张萍;何国祥;迟路湘;王国超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老年高血压左心室肥厚患者心肌毛细血管病理改变特点

    目的:了解老年高血压左心室肥厚(LVH)患者心肌毛细血管病变的特点,并在LVH分级相同的条件下,观察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心肌毛细血管病变的区别.方法:从我院1954年~1996年间3195例连续尸检标本中选取年龄≥60岁的高血压病、冠心病、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糖尿病206例和对照组30例共236例心脏标本进行CD31免疫组化染色,显示心肌间质5~8 μm毛细血管,通过光镜和电脑图象分析,定量检测心肌毛细血管密度(capillary density,CD)及其内皮细胞面积(area of endothelial cells,AEC);根据左室游离壁厚度将LVH分为0级~Ⅲ级;高血压组LVH 0~Ⅲ级,冠心病组、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组、糖尿病组LVH均为I级.各组间比较采用SAS系统处理.结果:高血压组随LVH加重,CD与AEC逐渐减小(P<0.05);冠心病组上述变化不明显(P>0.05)而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组有上述改变且程度更重(P<0.01);糖尿病组MCD及AEC也明显减少(P<0.05).结论:高血压LVH组毛细血管减少,糖尿病组有相似改变而冠心病组变化不明显.高血压和糖尿病的这种微血管病变是导致心血管事件的重要病理基础,应引起进一步重视.

    作者:李小鹰;李蕊;于雯;石怀银;韦力新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肺心病患者心率变异分析

    心率变异性(HRV)是一种无创性的心脏自主神经功能的检测方法.本文通过对26例肺心病患者和30例正常健康人的HRV分析,以探讨肺心病患者自主神经功能活动的变化. 资料和方法 26例肺心病患者,全部符合1977年全国肺心病会议诊断标准 .男22例,女4例,平均60.17±7.25岁.以血气分析PaO2<60 mmHg(1 mmHg=0. 133 kPa)或伴有PaCO2>50mmHg为呼吸衰竭标准,其中12例伴不同程度呼吸衰竭,14例不伴呼吸衰竭.另设正常健康对照组30例,男25例,女5例,平均58.65±10.73岁, 均为体检无异常的健康人.以上各组均排除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高血压,冠心病等其它疾病.采用英国生产的OXFORDMR63动态心电图检查系统(Medillog Ambulatory M oni toring unit),对2组受检者进行24 h动态心电图检查,由分析系统软件进行自动分析.心率变异性指标包括(1)正常R-R间期标准差(SDNN):(2)连续5min正常R-R间期标准差的均值(SDNNindex).

    作者:吴辉;鲍晓萍;李蓉梅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冠状动脉细小分支瘘的血管造影诊断与治疗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细小分支瘘的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和介入治疗价值.方法:12例冠状动脉细小分支瘘患者均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3例行介入治疗,6例于体外循环下行冠状动脉瘘修复术.结果:12例冠状动脉细小分支瘘中,发生于右冠状动脉者5例(41.7 %),发生于左冠状动脉者7例(58.3%),其中前降支3例,左回旋支3例,同时源于左前降支和左回旋支者1例.在这12例中,发生冠状动脉-肺动脉瘘者6例(50%),瘘入右房者3例(25% ),瘘入左房者2例(16.7%),瘘入右室1例(8.3%).3例行介入治疗患者,经6个月随访观察 ,未见异常改变.结论: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是诊断冠状动脉细小分支瘘的佳方法 .在治疗方面,目前除手术治疗外,介入治疗亦是一种较好的手段.

    作者:戚跃勇;邹利光;黄岚;祝善俊;王旭开;熊坤林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对左室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与左室功能的关系.方法:306例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193例冠状动脉造影证实冠心病者按病变程度、范围及Gensini积分分组,测定左室射血分数、短轴缩短分数、舒张早期充盈峰及舒张晚期充盈峰的Vmax并计算E/A比值.结果:冠状动脉轻度、中度病变、单支病变及Gensini积分<20时,左室收缩功能改变不明显,舒张功能出现减退.收缩功能减退与受累血管数量、病变程度及Gensini积分高有明显相关性.结论:冠心病时左室舒张功能减退常先于收缩功能减退,舒张功能的异常是冠心病心功能受累早期改变的敏感指标.

    作者:马丽萍;秦永文;郑兴;丁继军;赵仙先;边长勇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大鼠移植心脏存活的长期观察

    目的:观察大鼠移植心脏存活的长期变化,为心脏移植的实验研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供体脾细胞(SPC)和环磷酰胺 (CP)预处理移植受体,然后行大鼠颈部心脏移植术,根据实验分组进行术后观察。结果:SPC和CP预处理后,移植心脏的存活时间明显延长,在术后7~10天移植心脏增大,心肌收缩力减弱,心律变慢,15天以后移植心脏功能逐渐好转。结论:SPC和CP治疗可以诱导受体对移植物的免疫耐受,只要受体存活,移植心脏不需要每日视诊或触诊检查。

    作者:宋光民;宋惠民;张在强;袁彦平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支气管肺腺癌所致抗利尿激素分泌不当综合症1例

    异位ADH综合症(SIADH),是由于ADH分泌增多,ADH持续作用于肾小管,通过集合管ADH的V2受体,增加了对水的重吸收,而引起水潴留,同时肾脏持续排钠,导致出现的一系列稀释性低钠血症的临床症状,肿瘤是较常引起SIADH的原因之一,导致SIADH的肿瘤是多种多样的,有肺癌,头颈部肿瘤,乳腺癌,前列腺癌,还有妇科肿瘤如卵巢癌。其中燕麦细胞癌是引起SIADH的常见的恶性肿瘤,它合并SIADH的发病率高达40%~50%。国内近15年报道与肺部疾患有关的SIADH患者共53例,其中15例(29%)为燕麦细胞癌。1例为(2%)类癌。36例(69%)肺炎所致的SIADH,1例(2%)为肺结核引起。国内尚未报道肺腺癌引起的SIADH,本院收治1例支气管肺腺癌所致SIADH的患者,现报告如下。

    作者:马葵;唐亚辉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小儿胸科手术的麻醉管理

    小儿胸外科手术种类繁多术式复杂,在麻醉处理上有一定特殊性.除掌握胸科手术麻醉特点外,还要兼顾小儿病理、生理特点.现报告我院1990~1999年施行的66例麻醉管理体会.

    作者:耿新社;卿恩明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慢性肺心病患者血浆胃动素的研究

    国内于1990年建立胃动素(Motilin MTL)测定方法。迄今,尚未见有关胃动素与慢性肺心病的研究报告。本文通过对慢性肺心病患者与正常人血浆胃动素含量的测定,以了解胃动素与慢性肺心病之间的关系。

    作者:谭明旗;刘宏博;杜丰;朱丹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含血停跳液与晶体停跳液对婴幼儿心肌保护的比较

    目的:比较冷含血停跳液与冷晶体停跳液灌注在婴幼儿心脏外科中的心肌保护效果.方法:30例非紫绀型先心病患儿( 平均年龄16个月,体重9kg),随机分成2组.升主动脉阻断后分别从主动脉根部灌注4℃晶体停跳液(晶灌)或冷血停跳液(血灌).术前、术中、术后分别测定(1)心肌酶(CK-MB,TN T). (2)氧自由基代谢产物(MDA).(3)心肌细胞组织学检查.(4)术后正性肌力药物使用及ICU滞留时间.结果:CK-MB、TNT及MDA 2组病人无显著性差异(P>0.05),线粒体损伤程度术前及术后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病人正性肌力药物使用及ICU滞留时间2组病人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本研究提示婴幼儿非紫绀型心脏外科手术中冷含血停跳液与冷晶体停跳液的心肌保护作用无明显差异,但对于术前存在心衰及需长时间阻断升主动脉的病人,哪种停跳液更为有益,需进一步研究探讨.

    作者:倪虹;龚庆成;柳薇;刘晓明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法乐四联症肺血管发育评估方法的探讨

    目的:探索能更好地评估肺血管发育情况的新方法 ,为确定法乐四联症(TOF)手术指征提供依据.方法:采用118例TOF 患者的数字减影心血管造影胶片,用计算机辅助测量系统自动测量左、右肺动脉近、中、远端直径,分别计算Nakata指数(PAI)、McGoon指数、改良PAI,再与术后情况进行相关分析.结果:测量结果表明右肺动脉内径的小值位于近端者有62例,位于中部者22例,位于远端者34例;而左肺动脉内径的小值位于近端者有46例,位于中部者 13例,位于远端者59例;改良PAI与术后监护时间,呼吸机维持时间,正性肌力药物用量的相关性比PAI更高,PAI与术后情况的相关性比McGoon指数更高.改良PAI≤120 mm2/m2 时 ,血液动力学很不稳定,低心排发生率与死亡率明显增加,术后综合情况差.结论:改良PAI对TOF根治术的预后评估及TOF手术方案的选择有重要意义.

    作者:肖婷婷;陈树宝;张玉奇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中国的青少年控烟工作

    一、中国青少年吸烟问题严峻中国是世界上烟草生产和消费大国,有3.2亿烟民,其中未成年吸烟者高达500万。据1996 年全国吸烟流行病学调查显示,与80年代相比,我国青少年的吸烟率居高不下并呈上升趋势,15~25岁人群男性吸烟率较15年前上升了2%~6%。15~19岁人群吸烟率为9.7%,据此估计全国 15~19岁青少年吸烟人数达900万;初中生的吸烟率男生在8.4%~32.7%之间,女生在0~6.0%之间;高中生的男女生吸烟率分别为8.4%~59.9%和0~22.2%之间。3/4的吸烟者是在15~24岁开始吸烟并成瘾,开始吸烟年龄从1984年的22.4岁提前到1996年的19 .7岁。

    作者:杨晓辉;姚崇华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冠脉血流储备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

    冠脉血流储备(CFR)是指机体基础状态下冠状动脉(冠脉)血流量与冠脉系统大舒张时血流量的比值,用来衡量冠脉循环大供血的潜在能力。随着对冠脉造影局限性和冠脉微血管病变的认识,CFR的价值越来越受到临床的重视。但由于以往测定CFR的方法均是有创性检查,使临床应用受到限制,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虽属无创检查,但价格昂贵。1991年Iliceto等[1]首次应用经食管多普勒超声心动图(TEE)方法测定了冠脉左前降支血流速度,并应用药物试验对CFR进行评价。1993年,Siostrzonek等[2]首先应用TEE方法测定了静脉注射双嘧达莫前后冠状窦血流速度来评价扩张性心肌病患者的CFR,随后有研究应用冠脉内多普勒导丝直接测量CFR,并与TEE方法比较,结果显示2种方法具有良好相关性,证实了TEE测定CFR的可靠性,并且TEE方法属于半创伤性检查,病人易于耐受,从而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重视。本文就TEE技术测定CFR的方法学及临床意义作一综述。

    作者:钟明;张运;张薇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体外循环预充血定安对预充液胶体渗透压的影响

    目的:观察体外循环中预充血定安对预充液胶体渗透压的影响.方法:10例(实验组)心内直视术患者体外循环预充液总量的3/4采用血定安,另1/4采用平衡盐、4%碳酸氢钠和20%甘露醇;同时和10例(对照组) 体外循环预充液总量的3/4采用平衡盐,另1/4采用血浆、4%碳酸氢钠和20%甘露醇的患者比较;观察体外循环中血定安对预充液的胶体渗透压的影响.结果:在基本相同的条件下,实验组的胶体渗透压比对照组的胶体渗透压显著增高,2组相比有明显的差异性(P<0.001).结论:体外循环中大剂量预充血定安可以明显提高转流过程中的胶体渗透压.

    作者:段大为;张铁柱;薛卫斌;万明明;王晓莉;陈德凤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锁骨下静脉穿刺156例体会及并发症分析

    目的:探讨锁骨下静脉穿刺的方法,并发症及处理。方法:对156例锁骨下静脉穿刺的病例及其并发症进行分析,并提出有效防治对策。结果:穿刺总成功率97.4%(152/156)。气胸发生率占1.28%(2/156);纵隔血肿占0.64%(1/156),血气胸占0.64%(1/156)。结论:锁骨下静脉穿刺成功率高,并发症可控制在较低水平。术者要熟悉解剖结构,严格按照操作要求进行,熟知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并作出迅速的判断和正确的处理,一般不会造成严重后果。

    作者:曹京燕;王斌;刘国亮;郭晋祥;王小平;林娜;陈明龙 刊期: 2002年第01期

心肺血管病杂志

心肺血管病杂志

主管:北京市卫生局

主办:北京市心肺血管疾病研究所;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