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应用PCR-RFLP技术检测二甲基精氨酸二甲胺水解酶2基因-449 G/C多态性的实验研究

杨晶晶;石柔;宋滇平;陈洪艳

关键词:聚合酶链反应,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二甲基精氨酸二甲胺水解酶2 实验条件
摘要:目的:确定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estricted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PCR-RFLP)技术检测二甲基精氨酸二甲胺水解酶2(dimethyl arginine dimethylamine hydrolase 2,DDAH2)基因-449G/C的适实验条件。方法对影响DDAH2基因PCR反应的主要因素进行研究。结果适变性温度为95℃,适退火温度为58℃,适引物浓度为0.25μmol/L,适2X Power Taq PCR Master Mix浓度为12.5μl,酶切体系为15.5μl体系中加5.0μl产物用5 U的限制性内切酶Sma I消化。结论应用PCR-RFLP技术建立的DDAH2基因-449 G/C位点多态位点检测方法简便、经济、快速。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不稳定骨折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不稳定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取我院2014年1~6月治疗的高龄股骨转子间不稳定骨折患者72例,随机分成2组,每组36例。试验组进行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对照组进行动力髋螺钉治疗,对治疗后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试验组髋关节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显著差异(P<0.01);试验组的术中出血量和手术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不稳定骨折疗效显著,手术操作简便可行,对于预后工作的展开奠定了坚实基础,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李彬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四联疗法治疗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的疗效分析

    目的:总结四联疗法治疗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以我院接受治疗的546例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联合使用盐酸左氧氟沙星片、法莫替丁胶囊、呋喃唑酮片、胶体果胶铋胶囊,对照组联合使用奥美拉唑肠溶胶囊、甲硝唑、克拉霉素胶囊。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治疗组上腹部疼痛、反酸、嗳气等缓解率、幽门螺杆菌根除率、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有效率,P<0.05。结论四联疗法治疗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疗效显著,根治幽门螺杆菌有效率高,且无明显毒副作用,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翟登合;孙艳丽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浅谈专家门诊护患沟通技巧

    随着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患者不但希望能享受到高质量、高水平的医疗技术,同时还要有优良的医疗环境和优质的服务。随着医疗和护理体制的深化改革,以患者为中心的优质服务已成为医院工作的重中之重。门诊护士是第一接诊人,是协调医患关系的桥梁,在门诊服务文化建设中起到重要作用。作为医院的重要窗口之一,专家门诊的特点是专业性强,疑难杂症多,家属陪同多,患者及家属的心理期望值高。我院专家门诊护理部以“提升服务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为目标,对专家门诊就诊的患者实施了优质、便捷、具有专家门诊特色的护理服务,受到广大患者的好评。

    作者:曹君衍;周丽娜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超细胃镜经鼻插镜105例操作体会

    目的:探讨增加超细胃镜经鼻腔插镜成功率的方法,进一步增加患者耐受性及操作成功率。方法选择2014年2~12月我院接受超细胃镜经鼻腔检查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操作技巧,寻腔进镜,并分析成功率及患者耐受性。结果第一次即经鼻腔成功进镜率为94.3%。结论严格筛选病例及掌握操作技巧可以提高经鼻胃镜检查成功率及增加患者耐受性。

    作者:王玉琼;张文臣;王蔚莎;刘立侠;张鹏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诺和锐30治疗65例初发糖尿病的应用分析

    目的:探讨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诺和锐30治疗2周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11年9月到2013年9月门诊就诊的65例患者,给予诺和锐30治疗2周后,观察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的变化。结果65例初诊糖尿病患者经过诺和锐30治疗2周后,FPG,2hPG,HbAlc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 P<0.01)。结论诺和锐30在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疗中有着良好的应用效果,能够快速降低血糖,有应用方便、作用平和、毒副作用少等优点,对远期血糖控制并发症的减少有帮助。

    作者:柯美娟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1例老年患者左肺癌伴肝、锁骨上淋巴结转移治疗用药分析

    目的:介绍肿瘤专科临床药师在参与临床抗感染治疗中开展工作的经验。方法对1例老年患者左肺癌伴肝、锁骨上淋巴结转移治疗用药典型案例进行总结分析。结果通过临床药师对患者左肺癌伴肝、锁骨上淋巴结转移治疗用药进行分析及用药指导,能增加患者的用药依从性。结论药师参与临床,对用药进行分析和评价,对患者进行用药指导,对药物的合理使用能起着极大的推动和促进作用,能减少不良反应发生,从而大限度的降低医疗成本。

    作者:吴中华;董芊芊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297例老年经皮冠脉介入治疗并发造影剂肾病患者的预防护理

    目的:分析总结297例老年患者经皮冠脉介入治疗(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并发造影剂肾病( Con-trast induced nephropathy,CIN)患者的预防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老年冠脉介入治疗患者297例,均于术前评估患者的高危因素,进行心理护理,监测血压、血糖等化验指标,术后采用水化疗法,严密观察病情变化等护理措施。结果治疗后297例老年冠脉介入治疗患者共5例发生CIN,其中合并高血压2例,糖尿病2例,慢性肾功能不全1例,5例CIN患者中4例治愈,1例缓解。结论危险因素分析、化验指标检测、病情变化观察、水化疗法应用是预防和早期发现CIN的重要预防措施,对降低CIN的发生率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杨春军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改良风险预警评分在老年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采用改良版DVT危险因素预判及预警评分对老年肿瘤科患者进行即时风险评估,预防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 DVT)中的形成。方法将108例老年肿瘤科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予即时风险预警评估理念为导向的针对性DVT预判与预防,对照组予常规DVT预防与健康宣教,评定患者入院后7天及10天DVT发生情况。结果术后7天及10天观察组DVT发生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即时风险预警评分,对患者DVT危险因素进行预判及危险等级划分,根据危险等级制定相应的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减少DVT的发生。

    作者:何华英;王容;邹密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呼吸功能训练护理改善老年肺癌患者术后疗效指标

    目的:观察呼吸功能训练护理改善老年原发性肺癌患者术后疗效指标。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2月接受手术治疗的老年肺癌患者77例,入选对象随机被分为观察组(39例)和对照组(38例),观察组手术前接受了呼吸功能训练指导(包括缩唇呼气法和吹气球法),对照组只接受肺癌围术期常规护理方法。对照比较两组术后各类疗效指标。结果观察组的RI、每天排痰量、肺部合并症、拔管时间、使用呼吸机时间、开始步行时间及停留ICU时间等术后疗效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P<0.01)。结论呼吸功能训练护理可明确改善老年肺癌患者术后各类疗效指标。

    作者:孙玉宏;于绍芬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老年代谢综合征患者银屑病患病情况调查

    目的:调查老年代谢综合征( MS)患者银屑病( PR)患病情况。方法选择经我门诊2014年春体检检出的老年MS患者163例,对照组为参加同期体检健康老年人190例,比较两组对象PR患病现况。结果老年MS组PR患病例数及患病率分别为37例及22.70%,明显高于对照组(6例,3.16%;χ2=8.44,P<0.01)。老年MS组女性PR患病例数及患病率也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1),两组间男性PR患病例数及患病率无明显区别( P>0.05)。结论老年MS患者PR患病率增多,特别是老年女性MS患者。

    作者:王虹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20例脑室导管法颅内压监测的护理体会

    脑室导管法是颅内压监测的常用方法,护理工作重点包括生命体征监护、引流管护理、引流液的观察、拔管、颅内压监测等。本研究20例行脑室导管法颅内压监测的患者,14例出现颅内压骤然升高,采用降颅压治疗后12例病情好转,2例及时行去骨瓣减压术后颅内压下降,恢复良好,无死亡病例。

    作者:徐娟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98例老年人呼吸系统疾病的护理体会

    目的:通过提供全方位的优质护理有效降低老年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病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方法制定治疗方案,并做出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98例患者中治愈51例,好转42例,死亡5例,总有效率94.89%。结论通过采取有效全面的临床护理措施能达到协助临床治疗,促进患者早日康复的效果。

    作者:张蕊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抗痨药物与胸腺肽联合治疗老年肺结核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抗痨药物与胸腺肽联合治疗老年肺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8例老年肺结核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抗痨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胸腺肽注射液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6%,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且观察组治疗1个月、3个月及6个月的痰菌阴转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抗痨药物联合胸腺肽治疗老年肺结核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提高患者痰菌阴转率,治疗效果确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王红岩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地西他滨联合小剂量阿糖胞苷治疗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地西他滨联合小剂量阿糖胞苷方案治疗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12年12月至2014年3月本院血液科收治的30例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其中10例采用地西他滨联合小剂量阿糖胞苷方案(地西他滨20mg/(m2· d)静脉点滴d1~5,阿糖胞苷25mg皮下注射,每12小时1次,d4~17);其余20例仅给予阿糖胞苷25mg皮下注射,每12小时1次,d1~21,观察其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10例应用地西他滨患者中7例完成5个周期治疗,1例完成4个周期治疗,2例完成3个周期;5例患者获完全缓解,3例获部分缓解,2例无效,终死于严重感染。不良反应主要为骨髓抑制及恶心等胃肠道反应;20例仅用阿糖胞苷患者,只有1例达到完全缓解,5例部分缓解,其余无效。结论地西他滨联合小剂量阿糖胞苷治疗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效果良好,明显优于单纯小剂量阿糖胞苷方案,而且不良反应少可耐受。

    作者:马树沛;林梅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消毒供应中心独立核算中的报表管理

    目的:完善消毒供应中心独立核算报表管理,促进消毒供应专业的发展。方法利用消毒供应中心物品追溯系统数据统计模块,在具体规范物品耗材价值基础上完成每个单项成本统计表,通过追溯系统查询表导出Excel表格,完成财务上报,同时完善科内业务数据的绘制图表展示。结果规范的报表管理提高了消毒供应中心核算管理的效率,符合财务管理需要;科内业务数据图表展示全面反映业务动态情况,有利于针对性分析,促进消毒供应专业的发展。

    作者:王小华;张秀霞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整合医学与老年病诊疗模式

    老年患者基础疾病较多,诊治范围涉及内科的各个领域;运用整合医学的多元性整体论思维,形成多学科、多理论、多思路的整合医学模式,对疾病形成全面整体性的认识,与老年疾病多环节、多脏器的病因病理相吻合,是一种佳老年病诊疗模式。

    作者:常国良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722实时动态胰岛素泵系统在糖尿病住院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

    目的:总结糖尿病住院患者中722实时动态胰岛素泵系统的应用及其护理。方法72例糖尿病住院患者运用美敦力722实时动态胰岛素泵系统治疗。治疗期间监测患者血糖,并针对性调整患者的饮食、运动和药物剂量。结果患者血糖控制满意,空腹血糖控制在5.0~7.2mmol/L,餐后2小时血糖在5.8~10.7mmol/L;住院7~10天,平均8.1±1.1天;无患者发生酮症酸中毒和低血糖。结论722实时动态胰岛素泵系统使得医护工作者更为有效和安全的监测和控制糖尿病住院患者血糖水平。

    作者:毛群华;殷雪莲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坦索罗辛治疗高龄前列腺增生症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坦索罗辛单药治疗高龄前列腺增生症( BPH)患者各项疗效指标。方法连续选择2014年1~12月前往沈阳市于洪区人民医院泌尿外科门诊就诊的高龄(≥70岁) BPH患者45例,他们均接受了坦索罗辛单药治疗(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安斯泰来制药(中国)有限公司生产,0.2 mg/次,1次/每晚,12周为1个疗程),治疗开始前及疗程结束后评估各类疗效指标,后者包括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 IPSS)、生活质量( QOL)评分、大尿流率( MFR)和剩余尿量( RU)。结果高龄BPH患者治疗后各类指标均明显优于治疗前( P<0.01,P<0.05)。结论坦索罗辛单药对高龄BPH患者有较好疗效。

    作者:冯肃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老年卧床患者正常甲状腺功能病态综合征的发生率及临床特点

    目的:探讨老年卧床患者正常甲状腺功能病态综合征( ESS)临床特点和发病机制。方法选取2015年1~3月在北京市隆福医院住院治疗的老年患者共120例,其中卧床患者共64例,非卧床患者56例,根据甲状腺功能分为ESS组和非ESS组,比较两组体重指数、进食方式、每日摄入热量、血色素、肌酐及肌酐清除率,血清白蛋白和血脂水平等指标。结果卧床患者ESS诊断率达79.7%,老年卧床患者中ESS组在贫血发生率、贫血程度、白蛋白水平、鼻饲进食上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结论老年卧床患者ESS发生率更高,蛋白质热能营养障碍是ESS高发的主要原因。

    作者:王佳宁;蔡松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医养结合”机构养老模式研究

    我国目前已经进入人口老龄化的快速发展时期,老年人口总量急剧增加,高龄化程度日益加深,慢性老年病患者不断增多。然而我国针对老年人的医疗条件不足,医疗服务水平普遍不高,而且我国现有的养老模式如家庭养老、社区养老、社会养老等均存在医养分离、有养无医等问题,无法满足老年人及其家属对于健康养老的要求与期望,因此,“医养结合”这种新型养老模式应运而生。本文对“医养结合”模式产生的背景、“医养结合”的理念及分类进行了阐述,并对“医养结合”模式在机构养老中的健全方式进行了研究及探讨。

    作者:陈宏;张金柱;王磊;杨博;刘红 刊期: 2015年第03期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杂志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老年保健医学研究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