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佳宁;蔡松
目的:分析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在老年髋关节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5月~2014年5月收治的82例老年髋关节骨折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1例。观察组患者给予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内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天数等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且观察组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在老年髋关节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有助于促进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高红兵;白忠勇 刊期: 2015年第03期
脑室导管法是颅内压监测的常用方法,护理工作重点包括生命体征监护、引流管护理、引流液的观察、拔管、颅内压监测等。本研究20例行脑室导管法颅内压监测的患者,14例出现颅内压骤然升高,采用降颅压治疗后12例病情好转,2例及时行去骨瓣减压术后颅内压下降,恢复良好,无死亡病例。
作者:徐娟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对颅内宽颈动脉瘤的围手术期护理措施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6例颅内宽颈动脉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对其分组,分为对照组(32例)和试验组(3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患者实施全面、系统的围手术期护理。结果试验组患者住院时间为28.2±2.4天,对照组患者住院时间为32.5±5.8天,试验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率、术后感染率以及病死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颅内宽颈动脉瘤患者实施围手术期护理,能够有效降低术后感染率和并发症率,安全性较高,可在临床中广泛推广。
作者:贾玉华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不稳定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取我院2014年1~6月治疗的高龄股骨转子间不稳定骨折患者72例,随机分成2组,每组36例。试验组进行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对照组进行动力髋螺钉治疗,对治疗后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试验组髋关节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显著差异(P<0.01);试验组的术中出血量和手术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不稳定骨折疗效显著,手术操作简便可行,对于预后工作的展开奠定了坚实基础,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李彬 刊期: 2015年第03期
老年患者基础疾病较多,诊治范围涉及内科的各个领域;运用整合医学的多元性整体论思维,形成多学科、多理论、多思路的整合医学模式,对疾病形成全面整体性的认识,与老年疾病多环节、多脏器的病因病理相吻合,是一种佳老年病诊疗模式。
作者:常国良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利用铸造分裂桩核冠修复磨牙大面积牙体缺损的临床修复,探讨其适应症及临床疗效。方法利用铸造分裂桩核冠修复87颗经过完善根管治疗后大面积牙体缺损的磨牙,随访观察1~2年。结果观察1~2年后,本组病例有2例失败,修复成功率为97.7%。结论铸造分裂桩核冠使磨牙桩核冠抗力性,固位性均有提高。
作者:庞杰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调查老年人支气管扩张患者中病原菌的分布及其耐药性的现状,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329例老年支气管扩张患者的痰液病原菌分离鉴定和药物敏感性试验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329例患者242例呈病原菌感染阳性,阳性率为73.56%。共分离出致病菌431株,其中鉴定出20种病原菌,以革兰氏阴性菌为主,占73.78%(318株),革兰氏阳性菌和真菌分别为57株(13.23%)和56株(12.99%)。革兰氏阴性菌主要为肺炎克雷伯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革兰氏阴性菌中分离率较高的肺炎克雷伯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杆菌、嗜麦芽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流感嗜血杆菌和副流感嗜血杆菌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敏感性较高,对其余抗菌药物都表现出一定的耐药率。革兰氏阳性菌对青霉素、阿莫西林、阿奇霉素、克林霉素、复方新诺明和环丙沙星表现出较高的耐药率,而对利福平、四环素、替考拉宁、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具有较高的敏感性。结论老年支气管扩张患者病原菌以革兰氏阴性菌为主,且病原菌耐药率高,因此临床使用抗菌药物治疗,应针对患者的病原菌的分布及其耐药性的特征进行。
作者:刘振丽;隋小芳;刘艳;胡依粉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分析总结297例老年患者经皮冠脉介入治疗(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并发造影剂肾病( Con-trast induced nephropathy,CIN)患者的预防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老年冠脉介入治疗患者297例,均于术前评估患者的高危因素,进行心理护理,监测血压、血糖等化验指标,术后采用水化疗法,严密观察病情变化等护理措施。结果治疗后297例老年冠脉介入治疗患者共5例发生CIN,其中合并高血压2例,糖尿病2例,慢性肾功能不全1例,5例CIN患者中4例治愈,1例缓解。结论危险因素分析、化验指标检测、病情变化观察、水化疗法应用是预防和早期发现CIN的重要预防措施,对降低CIN的发生率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杨春军 刊期: 2015年第03期
注射用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是乳腺癌、卵巢癌和非小细胞肺癌的一线和二线治疗药物,也应用于头颈癌、食管癌、精原细胞瘤、复发性非何杰金淋巴瘤的治疗。注射用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的剂量限制性毒性主要为骨髓抑制,其他不良反应还包括神经毒性、脱发、消化道反应及过敏反应等。大部分不良反应经对症治疗后均会逐渐消失,并不影响继续应用此药进行治疗,该药的严重药物不良反应很少见。现报告我科出现的1例应用注射用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引起的严重皮肤过敏反应的案例。
作者:杨德艳;王春英;丛斌斌;宋敏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通过观察超声治疗仪联合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高脂血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探讨其对血脂水平的影响,从而有效控制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方法对78例高脂血症患者进行饮食结构及生活方式评估并进行超声治疗仪联合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分别于1个月、3个月、6个月调查患者生活方式、血脂水平等相关情况。结果干预后自身情况及各项指标均显著优于干预前( P<0.05)。结论超声治疗仪联合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可明显降低高脂血症患者血脂水平,是一种较理想的用于治疗高脂血症的有效措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晓林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确定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estricted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PCR-RFLP)技术检测二甲基精氨酸二甲胺水解酶2(dimethyl arginine dimethylamine hydrolase 2,DDAH2)基因-449G/C的适实验条件。方法对影响DDAH2基因PCR反应的主要因素进行研究。结果适变性温度为95℃,适退火温度为58℃,适引物浓度为0.25μmol/L,适2X Power Taq PCR Master Mix浓度为12.5μl,酶切体系为15.5μl体系中加5.0μl产物用5 U的限制性内切酶Sma I消化。结论应用PCR-RFLP技术建立的DDAH2基因-449 G/C位点多态位点检测方法简便、经济、快速。
作者:杨晶晶;石柔;宋滇平;陈洪艳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观察抗痨药物与胸腺肽联合治疗老年肺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8例老年肺结核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抗痨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胸腺肽注射液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6%,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且观察组治疗1个月、3个月及6个月的痰菌阴转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抗痨药物联合胸腺肽治疗老年肺结核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提高患者痰菌阴转率,治疗效果确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王红岩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诺和锐30治疗2周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11年9月到2013年9月门诊就诊的65例患者,给予诺和锐30治疗2周后,观察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的变化。结果65例初诊糖尿病患者经过诺和锐30治疗2周后,FPG,2hPG,HbAlc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 P<0.01)。结论诺和锐30在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疗中有着良好的应用效果,能够快速降低血糖,有应用方便、作用平和、毒副作用少等优点,对远期血糖控制并发症的减少有帮助。
作者:柯美娟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观察坦索罗辛单药治疗高龄前列腺增生症( BPH)患者各项疗效指标。方法连续选择2014年1~12月前往沈阳市于洪区人民医院泌尿外科门诊就诊的高龄(≥70岁) BPH患者45例,他们均接受了坦索罗辛单药治疗(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安斯泰来制药(中国)有限公司生产,0.2 mg/次,1次/每晚,12周为1个疗程),治疗开始前及疗程结束后评估各类疗效指标,后者包括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 IPSS)、生活质量( QOL)评分、大尿流率( MFR)和剩余尿量( RU)。结果高龄BPH患者治疗后各类指标均明显优于治疗前( P<0.01,P<0.05)。结论坦索罗辛单药对高龄BPH患者有较好疗效。
作者:冯肃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研究蜂毒注射液( FD)对前列腺癌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实验设立空白对照组和蜂毒注射液不同浓度组,用MTT方法检测前列腺癌细胞活性,Annexin V/PI染色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同时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内Ca2+浓度。结果与对照组比较,作用24小时、48小时、72小时后,FD8μg/ml,12μg/ml,16μg/ml,20μg/ml,24μg/ml组活性降低,8μg/ml作用24小时后细胞凋亡增多(P<0.05),4μg/ml,8μg/ml作用24小时,细胞内Ca2+浓度增高。结论蜂毒注射液可以诱导前列腺细胞凋亡,其作用可能与细胞内Ca2+超载相关。
作者:吕立国;张娴;吴巧玲;陈志强;白遵光;王昭辉;代睿欣;王树声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调查老年代谢综合征( MS)患者银屑病( PR)患病情况。方法选择经我门诊2014年春体检检出的老年MS患者163例,对照组为参加同期体检健康老年人190例,比较两组对象PR患病现况。结果老年MS组PR患病例数及患病率分别为37例及22.70%,明显高于对照组(6例,3.16%;χ2=8.44,P<0.01)。老年MS组女性PR患病例数及患病率也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1),两组间男性PR患病例数及患病率无明显区别( P>0.05)。结论老年MS患者PR患病率增多,特别是老年女性MS患者。
作者:王虹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全程护理在老年拔牙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和干预,以提高手术成功率和护理配合水平。方法根据老年患者心理生理特点,运用健康教育、心理干预、心电监护及手术配合等护理手段,对其拔牙围手术期进行全程护理。结果所有患者顺利完成拔牙手术,无意外事件发生。结论对该类患者进行充分的评估和准备,医护团队配合并实施全程护理干预,对确保老年拔牙患者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田思维;陈琼;范满红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研究检测血小板及糖化血红蛋白参数对2型糖尿病老年患者微血管病变的临床指导意义。方法临床纳入100例我院2012年8月~2014年8月期间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患者根据血管病变情况分为微血管病变组(42例)和微血管正常组(58例),另纳入同期来我院体检中心体检的健康人50例作为对照组,所有纳入对象均使用全自动血液分析仪进行血小板参数分析。结果三组患者PCT水平无差异,P>0.05;微血管病变组HBA1C、PDW、MPV水平与微血管正常组相比有差异,P<0.05;微血管病变组HBA1C、PLT、PDW、MPV与对照组对比有差异,P<0.05;微血管正常组仅HbA1C、PLT与对照组相比有差异,P<0.05。结论多参数联合检测有利于2型糖尿病患者对微血管病变的判断,对临床检测具有指导意义,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作者:赵大雨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难治性支气管哮喘与肺炎支原体感染( MP)发病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8月至2014年11月住院治疗的难治性支气管哮喘患者(观察组)45例及支气管哮喘缓解期患者(对照组)80例,检测两组血清肺炎支原体IgM(MP-IgM)抗体及血清总IgE水平,通过统计学分析两者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MP-IgM抗体阳性率(66.7%)显著高于对照组(33.8%),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1;OR=3.93,95% CI:1.69~9.20);MP-IgM阳性的支气管哮喘患者血清总IgE平均水平高于MP-IgM阴性的支气管哮喘患者,两组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肺炎支原体感染与难治性支气管哮喘可能有密切的关联。
作者:杨永清;隋小芳;费秀斌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观察氯沙坦钾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的降压效果及血尿酸影响。方法将70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随机分为氯沙坦钾组与依那普利组各35例,治疗4周后,进行治疗前后血压、血尿酸的对比研究。结果氯沙坦钾与依那普利均能够有效降低老年高血压,两组的降压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氯沙坦钾组治疗后血尿酸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依那普利组下降不明显。结论氯沙坦钾既有良好的降压作用,又能降低血尿酸,老年患者耐受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左楠楠;王翀 刊期: 2015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