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玲
目的:探讨分析糖尿病高血糖危象的治疗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3年4月至2013年12月治疗的80例糖尿病高血糖危象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40例,两组均充分补液、纠正电解质失调,根据患者情况采取补钾、适量补碱治疗,同时积极寻找和消除诱因,防治并发症,在胰岛素治疗及纠正水电解质酸碱紊乱、防治并发症方面,A组采用胰岛素泵连续皮下输入胰岛素治疗及小剂量胰岛素静滴,部分患者配合血液净化治疗;B组采用静脉滴注小剂量胰岛素及餐前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对比其疗效。结果两组血糖均显著降低,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平均血糖低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出现低血糖概率大于B组,但A组发生血糖反复概率较少,纠正水电解质酸碱紊乱效果较好,并发症少,差异显著( P<0.01)。结论在补液、补充电解质及小剂量胰岛素治疗,配合血液净化、消除诱因可有效降低糖尿病患者血糖,使其趋于稳定,减少并发症发生,降低病死率。
作者:李悦森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老年病房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在老年病房中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实施责任制整体护理;建立全新的排班模式;公示并落实服务项目;实行护士分层管理,体现能级对应;建立健全绩效考核制度。结果病房管理有序,规范了护理执业行为,护患关系和谐,提高了患者满意度。结论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确保了医疗护理服务质量和安全,达到了患者满意、社会满意、政府满意的服务目标。
作者:付小红;陈燕 刊期: 2014年第04期
患者安全作为医院认证与医疗质量管理的核心,而用药安全又是患者安全的核心,因此用药安全已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问题。因新药广泛应用于临床,疾病的复杂又导致患者联合用药增加,进而导致药物相互作用增加,包括药理(如药物拮抗)和物理化学方面。在输液过程中,各种药物的理化特性不同尽可能做到单一药物单一溶媒(尤其是中药注射剂),但由于浓度高、药物组间输液器冲洗不完全、时间长、温度、光等因素,液体出现颜色改变、混浊等[1],由此引发的药物不良反应又可能导致医疗纠纷的增加。临床实践表明,输液在临床的配制环节对输液的质量有很大影响。因此,改善临床药液配制,杜绝安全隐患,对提高临床输液质量,保证输液安全有重要作用。
作者:肖敏;张红英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在肺癌患者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检测82例住院治疗肺癌患者和79例健康体检者空腹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结果分析得出肺癌组的血清Hcy含量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Ⅰ~Ⅳ期肺癌的患者血清Hcy含量均显著高于健康组(P<0.01)。结论血清Hcy可做为肺癌的病情诊断、疗效预后的辅助指标。
作者:凌存保;吴隽松;滕飞翔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 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使用无创呼吸机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3月~2014年3月84例老年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采用数字表随机法分为2组,对照组42例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42例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比较治疗后各时间段血气指标变化,同时记录通气过程中的并发症。结果两组通气后24小时、72小时PaO2较治疗前明显上升,PaCO2明显下降,干预组上升与下降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 P<0.05)。干预组口腔干燥、胃胀气、皮肤损伤的发生率分别为4.76%,2.38%,7.14%,并发症发生率为14.29%,各种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 P<0.05)。结论根据无创呼吸机的特点进行针对性的护理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疗效,减少和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董美群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肠内营养支持治疗腹部术后胃瘫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经确诊的11例腹部手术后胃瘫患者均放置鼻胃肠营养管,行肠内营养( EN)治疗,观察患者的适应情况、肛门排气;前白蛋白及淋巴细胞计数等营养状况的变化,做好肠内营养的护理。结果本组病例淋巴细胞计数和前白蛋白术后较术前有显著改变,显示术后早期EN可提高营养状况和机体免疫功能;所有患者胃肠功能均恢复,无再次手术,无相关并发症。结论腹部术后胃瘫患者应用肠内营养可以缩短胃瘫的病程,采用鼻胃肠营养管泵入肠内营养的方法符合生理,且经济、安全、方便,又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罗娜;王爱红 刊期: 2014年第04期
骨质疏松症和心血管疾病是影响健康的重要因素。补充钙和维生素D一直被认为是一种比较经济的防治年龄相关性骨丢失和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方法。然而,近的一项关于钙剂对心血管疾病风险影响的荟萃分析使得日常补钙的必要性受到质疑。本文就补钙与心血管疾病之间的关系作一综述。
作者:彭晋湘;王婷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联合中医护理措施在经皮肾镜取石术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30例经皮肾镜取石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G1和试验组G2,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常规围术期护理方法,试验组采取快速康复外科围术期护理联合中医护理措施。结果试验组术后恢复(包括离床时间、进食时间、首次肠道排气时间、排便时间等)优于对照组(P<0.05),并且术后近期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快速康复外科护理联合中医护理措施应用于经皮肾镜取石术,不仅有利于促进患者术后的恢复,而且明显降低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减少了住院时间和治疗费用,增强了护患关系,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临床应用安全、经济、有效,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陈小贞;蔡敏;邱丽琴;林峰 刊期: 2014年第04期
1.病例资料患者,女性,56岁。“左侧腰腹部疼痛半月”入院。患者半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腰腹部疼痛,呈间歇性胀痛,伴恶心无呕吐,无尿频、尿急、尿痛及肉眼血尿。外院泌尿系超声示左肾占位,遂到我院就诊。门诊双肾CT增强检查见左肾下极类圆形稍高密度影,突出于肾轮廓外,直径约3.3cm,CT值为30HU,其内可见更低密度影;增强后皮质期肿块影明显强化,CT值约90Hu,髓质期、排泄期强化减退,其CT值分别约为79Hu、57Hu,瘤内见小片状不强化或弱强化区。 CT诊断:左侧肾癌。既往体健病史无特殊。入院体检:T 36.6℃, P 72次/分,R 20次/分,BP 120/80mmHg。腹平软,无明显压痛及反跳痛,双肾区无明显叩痛,双下肢不肿。入院后积极术前准备在气管插管全麻行腹腔镜左肾根治性切除术。术中见左肾大小正常,肾中下极稍粘连并见3.5cm ×3.0cm大小肿瘤突出肾脏,术后解剖见肾中下极约3.5cm ×3.0cm灰白色占位。切除物经家属过目后送上级医院会诊。湖北省肿瘤医院病理会诊意见:(肾)嗜酸细胞腺瘤,免疫组化示瘤细胞:PCK (+)、EMA (+)、Syn (+)、CD34(血管+)、Vimentin (血管+)、Desmin (-)、HMB45(-)、CK7(-)、CD99(-)。术后随访8月无复发及转移征象。
作者:吴宏杰;邹文远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脑梗死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关系。方法将80例脑梗死患者按照简易精神状态量表( MMSE)认知功能不同分为痴呆组和非痴呆组。其中痴呆组36例,非痴呆组44例。对受试者检测其血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结果与非痴呆组比较,痴呆组血Hcy水平明显增高(P<0.05),Hcy水平与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危险因素无明显关系( P>0.05)。结论血Hcy水平增高可以加重脑梗死患者认知功能障碍,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可能是脑梗死认知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
作者:张状 刊期: 2014年第04期
脊柱的胸腰段是脊柱中活动度大的节段之一,因此也是骨折的好发部位,临床上该段脊柱骨折占全部脊柱骨折的30%~60%[1]。随着脊柱矫形内植物的广泛应用以及脊柱生物力学研究的进展,脊柱的手术治疗疗效明显优于传统的保守治疗,是当今脊柱骨折合并截瘫的首选治疗。2010年1月至2013年6月,我们采取经伤椎置钉短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方法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28例,取得良好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劳世高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大株红景天注射液对老年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将80例老年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在给予冠心病、糖尿病常规治疗同时,治疗组给予大株红景天注射,对照给予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进行统计学分析并进行t检验。结果治疗组治疗后血黏度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有统计学差异( P<0.05)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对照组治疗前后血黏度无明显变化。结论大株红景天注射液具有明显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的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曹鸿鹍;傅薇;张云坤;王晓焕 刊期: 2014年第04期
1.病例资料患者男性,58岁,因“右上腹及下腹部不适1月余伴肉眼无痛性血尿半月余”为主诉入院。门诊行胃肠超声检查及泌尿系超声检查,胃肠超声检查示:胃服助显剂充盈后扫查:于胃底部黏膜下可见一大小约2.5×2.3×2.7 cm低回声实质性肿块,向胃腔内突起,内回声均匀;其肿块表面见大小约1.0×0.9×0.7cm溃疡凹陷形成,CDFI示实质部分可见散在点条状血流信号,并可探及动脉血流频谱。此处胃壁蠕动中断,周围胃壁层次清晰,蠕动良好。余胃和十二指肠无殊。下腹部左结肠旁沟处可见一低回声包块,边界清晰,椭圆形,大小约为4.8×2.3×3.5cm,内回声较均匀,CDFI示内可见散在点条状血流信号,并可探及动脉血流频谱。膀胱后壁可见一低回声团附着,向膀胱腔内呈乳头样突起,基底较宽,表面不光滑,大小约为2.2×2.0×1.2cm,内回声欠均匀,CDFI示内血流信号不明显。印象诊断:①胃底部黏膜下实质性肿块,考虑胃间质瘤或黏液腺癌可能性大,②结肠占位,性质待定,③膀胱肿物,性质待定,超声综上考虑为同时性三重癌可能。入院后行直肠指检:距肛门约5 cm可触及一环形肿物,质脆,无压痛,退指套染血。尿常规:尿蛋白3+,尿隐血3+,红细胞152.2/μL。行肠镜检查:进镜至直肠距肛门约4cm见溃疡型病变,被污秽苔,病变堵塞肠腔,内镜无法通过。病理回报:腺癌。行膀胱镜检:膀胱后壁可见浸润性菜花样肿物,大小2×2×1cm,表面有坏死出血、广基底。肿瘤标志物CA19-9阳性。心电图、肝功、肾功能未见明显异常。于2014年3月28日全麻下行胃大切、结肠癌根治术( Dixon )、同时行经尿道膀胱肿物电切术。术后石蜡病理(胃、大网膜及胃周脂肪)低分化腺癌,部分为黏液腺癌及印戒细胞癌,侵及胃壁外层,(距远切端3cm,溃疡型肿物大小约5.8×4.2×0.6cm)癌组织伴灶状坏死及钙化,间质纤维化明显,散在淋巴细胞侵入,局部脉管癌栓,可见神经受累,两侧切端未见癌,大网膜未见癌,淋巴结转移癌(23/33),其中小弯(18/21),大弯(5/12),大转移灶直径1.2cm;PTNM:T3N3Mx;免疫组化:CK(+),Vimen-tin(-),EGFR(-),VEGF(-),HER-2(-),K-ras(-), Ki67(20%+),P53(80%+)。左半结肠病理回报:中-低分化术腺癌,伴有大部分黏液腺癌,侵及浆膜面,癌组织表面溃疡,脉管内未见癌栓,神经未见癌侵及,两侧切端及分送“两切环”均未见癌,系膜淋巴结未见癌转移(0/21);PTNM:T3N0Mx;免疫组化:EGFR(-),VEGF(-),Ki67(70%+), P53(5%+),HER-2(-),K-ras(+)。膀胱肿物电切组织病理回报:浸润性高级别尿路上皮癌,后予奥沙利铂+口服希罗化化疗方案,术后规律化疗,随访1年,无复发、转移,生存状态良好。
作者:王学民;穆婷婷;于飞;张钰颖;杨新征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对肝脓肿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择40例肝脓肿患者,对其进行16层螺旋CT平扫、门静脉期及动脉期检查。结果患者病灶出现于肝脏左叶12例,肝脏右叶20例,多发8例。病灶呈略低密度影或低密度影,主要为类圆形,3例病灶内部呈现出气体影。结论16层螺旋CT扫描可以有效显示出肝脓肿的病理情况,为临床确诊提供了有效的影像学参考。
作者:郭勇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研究分析倒班护士睡眠质量水平对自我效能的影响。方法应用睡眠质量问卷、自我效能问卷和自我评量表,对我院100名倒班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倒班护士自我效能与睡眠质量呈显著负相关。结论倒班制降低了护士的自我效能感,应采取针对性的措施积极应对。
作者:孙玲玲;倪伟慧;章美华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观察体质辨识对离退体干部保健治未病的干预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保健对象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45例,对照组45例。两组对基础疾病观察组根据中医体质辨识的结果,针对不同的老年偏颇体质制定适宜的调体方案,培养不同偏颇体质的保健对象具有良好中医养生方式。对照组从电视及相关资料中获取知识,进行自我锻炼保健。观察两种方法的临床效果。结果通过中医体质辨识后,培养不同偏颇体质的保健对象具有良好中医养生方式,改善体质,使之成为平和体质,其临床有效率为91.4%,显著优于对照组的70.5%,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体质辨识可充分发挥中医优势,完善离退体干部保健健康评估方法,培养不同偏颇体质的保健对象具有良好中医养生方式,改善体质,为干部保健开辟了一项有效、安全、方便、经济的治疗途径,提供了新的思路和依据。
作者:张吉玲;解乐业;孔庆辉;于进超;李霞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观察探讨内镜介入注射卡培他滨在治疗老年胃癌患者中的临床疗效与价值。方法选取我院自2013年5月~2014年1月期间,住院部所收治的老年胃癌患者共计2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随机表方法进行分组,对照组10例,实验组10例。对照组10例患者应用紫杉醇化疗方案,实验组10例患者应用内镜介入注射卡培他滨方案。对两组患者接受3个月治疗后的疗效进行评估,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内镜介入注射卡培他滨在治疗老年胃癌患者过程当中具有疗效确切的优势,不良反应少,安全可靠,可于临床进一步推广。
作者:任欣乐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了解农村老年人血脂异常状况,为基层医务人员及农村居民防治血脂异常提供指导。方法2013年4月~7月对陈官乡5862名60岁以上老年人群健康查体,包括身高、体重、腰围、血压、血常规、血液生化、尿常规及心电图等检测项目。结果血脂异常3998人,占68.2%,其中单纯三酰甘油( TG)异常1619人,占27.6%;单纯总胆固醇( TC)异常1427人,占24.3%;TG及TC均异常者685人,占11.7%;单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C)降低275人,占4.7%。结论农村老年人血脂异常发生率较高,应加强血脂异常危害性的宣传,搞好健康教育,改善饮食结构,加强体育锻炼,保障老年人身体健康。
作者:鞠国政;刘树民;崔岩梅;董爱青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观察奥扎格雷联合特定电磁波治疗糖尿病足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6例糖尿病足溃疡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进行有效的控制血糖、感染等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常规组给予胰岛素合剂外用;联合组给予胰岛素合剂外用,联合奥扎格雷注射液静脉注射+特定电磁波治疗(共4周)。测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血糖、血脂、血液流变学参数和胫、腓神经运动传导速度,观察溃疡愈合时间。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FPG、TG、Tch、LDL-C水平均显著降低,HDL-C水平和胫、腓神经运动传导速度显著升高,差异有显著性( t=2.652~2.836,P<0.01);治疗后上述指标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两组血液黏度明显下降(P<0.01);全血黏度低切及高切、红细胞聚集指数治疗后联合组与常规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0.01);联合组糖尿病足溃疡愈合时间显著短于常规组( t=2.103,P<0.05)。结论奥扎格雷联合特定电磁波能降低血液黏度,促进糖尿病足溃疡的愈合。
作者:黄俊华;陈红梅;苏蕊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观察舒芬太尼( SF )对老年高血压腹部手术患者气管插管期间各种生理学指数影响。方法连续选择2013年1月至2013年06月在鞍山市长大医院接受择期腹部手术老年高血压患者55例,入选对象按手术时间随机分为应用舒芬太尼麻醉组( SF组,33例)和应用瑞芬太尼麻醉组( RF组,32例),观察两组患者气管插管各个时间点[插管前( T0期);插管即刻( T1期);插管后1分钟( T2期);插管后5分钟( T3期)和插管后10分钟( T4期)]的各种生理学指数[①平均动脉压( MAP);②心率( HR);③脑电双频指数( BIS)]。结果 SF组T2期、T3期、T4期MAP、HR和BIS检测值均明显低于T1期,而RF组仅T3期、T4期MAP、HR和BIS检测值均明显低于T1期(均P<0.05)。同时,SF组T2期、T3期、T4期MAP、HR和BIS检测值均明显低于RF组(均P<0.05)。结论 SF减轻老年高血压腹部手术患者气管插管期间应激反应作用更为明确。
作者:景东望 刊期: 2014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