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继满;李敏;孙昭辉
目的:电针治疗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AnnexinA1与TRPM7共存为探讨TRPM7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途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缺血再灌组、电针治疗组、假手术组,以线栓法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栓塞再灌注模型,电针穴位选择“水沟”、“承浆”穴。用Morris水迷宫试验验证学习记忆能力和免疫荧光双标方法检测AnnexinA1和TRPM7在大鼠脑组织中的共存表达。结果①大鼠大脑中动脉栓塞60分钟再灌注24小时后,可出现明显学习记忆能力障碍,缺血再灌组与电针治疗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脑缺血前后以电针治疗后可显著改善大鼠学习记忆能力。②在海马CA1、CA3、皮质区,脑缺血再灌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 AnnexinA1和TRPM7共存表达升高率分别是48.06%,50.19%,30.07%( P<0.05)。电针治疗组与脑缺血再灌组相比,AnnexinA1和TRPM7共存表达水平下降率分别是34.88%,47.80%,41.96%( P<0.05)。结论脑缺血再灌注后大鼠学习记忆能力下降,且AnnexinA1和TRPM7共存表达上调,电针治疗后能够显著改善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并通过逆转AnnexinA1和TRPM7表达,且可能通过TRPM7途径来调整AnnexinA1的作用。电针有可能通过抑制TRPM7和AnnexinA1来改变神经元的凋亡命运。
作者:郑永强;叶飞;刘南暖;邓晓玲;汪健;王成谋;上官守琴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观察潘多拉唑与红霉素肠溶胶囊联合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8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6例(潘多拉唑与红霉素联合治疗)和对照组42例(单用潘多拉唑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4周后复查,症状改善程度治疗组高于对照组( P<0.05);胃镜检查治疗组有效率为95.65%,对照组有效率为73.81%,两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0.05)。结论潘多拉唑联合红霉素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疗效明显优于单用潘多拉唑治疗,潘多拉唑联合红霉素是治疗反流性食管炎有效、安全的方法。
作者:张霞 刊期: 2013年第06期
分级护理制度是一项基本的医院管理制度,是护士实施临床护理的重要依据,也是护理收费标准[1]。分级护理制度在临床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分级护理制度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日益显现,医患矛盾、护患矛盾甚至医护矛盾日益升级。
作者:翁霞;马丽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糖尿病性白内障主要临床表现为双眼发病,进展迅速,晶状体可能在数天、数周或数月内全浑浊,是糖尿病性白内障致盲的主要原因之一,不但导致患者的生活质量下降,而且还会造成一定的经济负担和社会负担。糖尿患者治愈出院后若血糖控制不好并发症较多,因此加强出院指导对防止糖尿病性白内障非常重要。2009年9月~2010年9月我院收治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共68例,对住院患者进行基础护理及出院指导效果满意,现将护理及出院指导总结如下。
作者:胡金梅;张卉 刊期: 2013年第06期
本文通过对1例马凡综合症患者行Bentall手术(主动脉瓣替换+升主动脉替换+自体冠状动脉移植术)围手术期的护理,得出:充分的术前准备,术后严密监测及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有助于提高手术生存率。
作者:陈娜;刘丽红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脑卒中致吞咽障碍老年患者实施胃造瘘术后的康复护理,改善吞咽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方法对50例康复组患者实施吞咽功能训练、造瘘护理、营养支持等护理措施,观察胃肠造瘘管使用时间和对50例对照患者留置胃管康复护理、营养支持等护理措施,观察胃管使用时间观察。结果35例患者术后1~1.5年恢复吞咽功能,拔除造瘘管,15例患者带管至今。康复组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χ2=6.25,P<0.05。结论对脑卒中致吞咽障碍患者实施胃造瘘术后康复护理能降低鼻饲管所致并发症的发生率,同时增加患者营养,有利于疾病恢复,改善吞咽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肖凤霞;卢少萍;李绣球;任晓晓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观察综合保温措施对全麻老年骨科手术患者体温的影响。方法80名全麻下行骨科手术的老年患者被随机分成对照组(Ⅰ组,n=40)和综合保温组(Ⅱ组,n=40)。Ⅰ组不进行额外的保温措施,Ⅱ组使用综合保温措施。监测麻醉前,切皮时,切皮后30分钟、60分钟、90分钟患者的鼻咽温和记录术后患者寒颤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切皮后30分钟、60分钟、90分钟的鼻咽温和术后寒颤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使用综合保温措施有利于减少患者体温降低、术后寒颤发生率和促进术后康复。
作者:李兴维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研究格拉司琼在胃镜检查中的止呕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随机将120例胃镜检查患者分为观察组和普通组,观察组60例除常规术前准备外,给予格拉司琼3mg静脉注射,普通组60例予常规操作,比较两组胃镜检查中患者呕吐次数,胃蠕动次数,患者感受,检查前、中、后血压、心率和血氧饱和度的变化。结果呕吐次数、胃蠕动次数、患者感受情况等指标,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分别比较检查前、中、后血压、心率和血氧饱和度,观察组患者检查前、中、后血压、心率和血氧饱和度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普通组在检查中与检查前相比,有明显的变化。术中监测发现,普通组检查中收缩压和舒张压增高,心率加快,升高程度分别为24.7%、22.0%、25.0%,与检查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格拉司琼静注用于胃镜检查,可减少患者不适感,利于胃镜的操作检查,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李辉 刊期: 2013年第06期
在了解健康管理概况的基础上,分析了中医药的理论特点和在健康管理中的优势。指出以“治未病”理念为指导,中医药在健康体检中的特色研究及在健康评估、健康干预中的指导意义。
作者:陈虹;梁晓霞;金萍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调查大城市社区居民轻度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现况。方法连续选择2012年1月~2012年12月前往沈阳市德济医院内科门诊就诊的轻度高血压病患者85例,他们分别接受了“Morisy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问卷”调查,并与71例同期就诊的中、重度高血压病患者(对照组)比较。结果“Morisy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问卷”评估中,轻度高血压患者各项问题得分及Morisy依从性总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P<0.05)。结论大城市社区居民轻度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现况较差,应进行必要的健康教育。
作者:孙晓曼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通过了解心肌梗死患者非典型首发症状及临床特征,提高对心肌梗死病首发症状多样性的认识。方法结合1例非典型首发症状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文献复习,详细深入分析该病非典型首发症状临床表现、原因及临床对策。结果心肌梗死非典型首发症状较多,主要表现为上腹部不适、腹痛、牙痛、咽痛、憋喘、呼吸困难、晕厥、心律失常等。结论心肌梗死非典型首发症状差异性较大,易误诊,临床上应予重视。对于中老年患者有以上不典型表现者应及时做心电图等检查明确。心电图不典型者应反复检查,并结合心肌酶谱、肌钙蛋白测定确诊,防止误诊延误病情。
作者:吴文炎;吴红革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比较CT扫描和彩色多普勒超声在检测肾癌合并肾静脉或下腔静脉瘤栓的敏感性。方法60例成人肾细胞癌患者,所有患者均行彩色多普勒超声和CT扫描,评估是否存在肾静脉及下腔静脉瘤栓。用手术与病理证实的结果来评价。结果在60例患者中,40例为男性(66%),20例为女性(34%)。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肾静脉瘤栓的敏感性(左侧88%和右侧100%)明显高于CT(左侧63%和右侧60%)。彩色多普勒超声在检测下腔静脉瘤栓中也优于CT扫描。结论在肾癌合并静脉瘤栓的患者中,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于静脉瘤栓检测的整体敏感性高于CT扫描。因此,可作为CT扫描诊断肾癌的补充手段。
作者:李巍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观察一次性针灸针皮肤不消毒针刺操作的感染发生率。方法以一次性毫针进行皮肤不消毒针刺500人次,观察局部及全身感染情况。结果局部及全身感染发生率为零。结论一次性针灸针皮肤不消毒针刺操作安全。
作者:覃光辉;蒋美艳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以整体护理为框架,优质护理为主体的护理模式,对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所起的作用。方法以1例心肌梗死患者为例,对其实施整体护理和优质护理。结果患者情况明显好转,5天脱离危重病房。结论对心肌梗死患者,应充分重视以整体护理为框架,优质护理为主体的护理模式的实施,达到使患者尽快恢复。
作者:宋水仙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通过分析社区长寿老年人(90岁及以上)体检心电图的情况,了解长寿老年人的心电图变化与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9月上海市彭浦新村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体检的59例社区长寿老年人的心电图。结果59例社区长寿老年人体检心电图正常9例(15.25%),50例(84.75%)患者检出一种或合并两种以上异常心电现象,其中心律失常35例(59.32%),ST-T改变24例(40.68%)。结论长寿老年人在心电图体检中异常心电现象检出率高,尤其在心律失常和ST-T改变方面,应定期对长寿老年人进行心电图体检,并动态随访心电图变化,为长寿老年人心血管疾病的防治提供有利帮助。
作者:孙丽华;项菁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导致高龄冠心病患者便秘的相关因素及护理措施。方法采用循证护理方法加强高龄冠心病患者便秘的护理。结果循证护理可降低高龄冠心病患者便秘的发生率,改善患者大便性状。结论通过循证护理,解决了临床实际问题,提高了护理质量,丰富了护理人员的知识,满足了患者对健康的需求。
作者:吴萍;王传秀;余娟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调查老年肺癌患者手术后ICU停留时间内各类护理工作量指标。方法连续选2012年1月~2012年12月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外科ICU内接受治疗的肺癌术后患者177例,入选对象年龄进行分组,≥60岁,69例(老年组)和<60岁,108例(对照组),比较两组对象术后ICU停留时间内各类护理工作量指标。结果术后ICU停留时间内,老年组的呼吸道护理时间、基础护理时间、康复护理时间、心理护理时间、个体化护理时间和各类护理总时间均明显多于对照组( P<0.01,P<0.05)。结论老年肺癌患者手术后ICU停留时间内各类护理工作量较大,制定护理计划应予重视。
作者:刘宁;张科研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总结毒蜂蛰伤患者的急救和护理经验。方法对10例毒蜂蛰伤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0例患者经过积极抢救和护理痊愈出院。结论毒蜂蛰伤早期局部伤口处理很重要,对于密切观察全身情况、注重损害脏器的保护和支持治疗有着重要的意义。
作者:王启萍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观察替吉奥联合多西他赛方案治疗晚期及复发性胃癌的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对22例晚期及复发性胃癌采用替吉奥胶囊(维康达)80mg/m2,分2次口服,d1~d14;多西他赛75mg/m2,静脉滴注1小时,d1;21天为1周期,连用2个周期后评价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22例均完成2周期以上化疗,均可评价,其中2例完全缓解( CR ),10例部分缓解( PR),7例稳定( SD),3例进展( PD),总有效率( CR+PR)54.5%。主要不良反应为胃肠道反应、骨髓抑制,均较轻,未影响治疗。结论替吉奥联合多西他赛方案治疗晚期及复发性胃癌的近期疗效较好,不良反应可以耐受,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
作者:向其德;覃事鹏;谭力;林绍定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对肾脏疾病患者进行肾穿刺活组织检查的临床应用。方法采用PHILIPS超声仪、探头频率3.5MHZ的穿刺探头、自动活检枪及组织切割针对肾下极进行穿刺,穿刺组织分别送光镜、免疫荧光及电镜检查。结果32例患者31例一次取材成功,占96.8%,其中系膜增生性肾炎8人、IgAN 7人、微小病变6人、狼疮性肾炎4人、紫癜性肾炎2人、膜性肾病2人、乙肝相关性肾炎1人、肾淀粉样变1人、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1人。结论超声引导经皮肾穿刺活检,取材成功率高,并发症少,对了解肾脏疾病的病理类型、及时确定治疗方案及判断预后发挥重要作用。
作者:汪宏 刊期: 2013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