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春梅
祖国医学文献中无系统性红斑狼疮病名,但其临床表现在文献中有类似描述,如“蝴蝶丹”、“阴阳毒”等.系统性红斑狼疮病情错综复杂,往往累及内脏,常伴有心、肝、脾、肺、肾五脏病症.正如《素问·痹论》曰:“五脏皆有合,病久而不去者,内舍于其合也.故骨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肾.筋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肝.
作者:张艳艳 刊期: 2012年第02期
恶性胸腔积液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并发症,胸腔穿刺引流是治疗胸腔积液、缓解患者症状的主要方法.目前许多医院采用中心静脉导管行胸腔置管技术,对胸腔积液进行持续引流治疗,但因中心静脉导管管腔小,容易引起堵塞而致引流失败.2010年起我科使用生理盐水脉冲正压封管取得较好效果,96例患者无一发生堵管现象,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荣玲;赵静;刘瑞 刊期: 2012年第02期
1.病例报告患者男性,78岁.主因进食不当造成呼吸道异物阻塞约1分钟.既往高血压、脑梗死后遗症病史.接电话2分钟内赶到患者家中.患者意识丧失,口唇、四肢末稍青紫,小便失禁.结合家人叙述诊断:呼吸道异物阻塞.
作者:宋家云 刊期: 2012年第02期
伏格列波糖是一种新型的α-D葡萄糖苷酶抑制剂,能抑制双糖降解为单糖,导致D葡萄糖形成减少,从而降低血糖,尤其是餐后血糖.为了解其对血脂代谢的影响,我们对67例应用伏格列波糖的患者进行了血脂水平观察,旨在了解其对血脂水平的影响.
作者:刘文辞;王飞;陶艳萍 刊期: 2012年第02期
总结细胞因子诱导杀伤细胞(CIK)免疫治疗的临床心理护理体会.充分运用心理学中沟通、倾听、陪伴、尊重技巧,稳定患者情绪,保证患者治疗顺利完成,提高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王梅荣;李兴云 刊期: 2012年第02期
老年痴呆是脑部进行性变性所导致疾病,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和社会功能呈难以逆转的损害,若不悉心照料,他们的存活期会显著缩短[1].随着疾病的发展,记忆障碍随之加重,地点定向也出现异常,出门不辨方向,不知回归家门,甚至在熟悉的家中也无法找到自己的房间.
作者:杜国琴;何燕;罗君 刊期: 2012年第02期
脑血管意外,又称急性脑血管疾病、脑卒中或中风,是一组急性起病的脑血液循环障碍性疾病,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具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且病程长,因此在情感方面有一系列复杂的必理变化过程,曾有资料统计脑血管病后抑郁症的发生率为30%[1],焦虑症也是此类患者较常见的心理障碍之一.
作者:苏莲红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对高龄高血脂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在高龄高脂血症患者中以瑞舒伐他汀5mg/d、10 mg/d、20 mg/d治疗6周后对血浆TC、TG、LDL-C、HDL -C、血肌酸激酶(CK)、血糖、肝肾功能、血尿常规及心电图等相关指标进行比较,观察临床症状、体征与不良反应.结果 瑞舒伐他汀10mg/d、20mg/d组LDL -C均有显著下降(P<0.01).5mg组也有下降,与治疗前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20mg组比10mg组下降更为明显,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0mg与20mg降脂达标率明显优于5mg组(P<0.05).结论 瑞舒伐他汀10mg/d能够全面改善70岁以上老年高脂患者的血脂水平,且有较满意的达标率及安全性.
作者:杨昆;曹鸿鹍;付薇;张云坤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川芎嗪联合厄贝沙坦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 80例肺心病心力衰竭住院患者抗感染、纠正酸碱平衡和电解质紊乱及血管扩张药物治疗15 ~ 30天,心功能仍在Ⅲ~Ⅳ级,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川芎嗪120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静滴,每天1次,14天为1个疗程,厄贝沙坦首次剂量为0.075g,逐渐加量,剂量范围为0.075~0.30g,每日1次口服,14天为1个疗程,根据病情调整剂量.观察临床疗效及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指标.结果 经过1个疗程的治疗,观察组显效32例,占80%,有效6例,占15%,无效死亡2例,占5%,总有效率95%.对照组:显效17例,占42.5%,有效11例,占27.5%,无效死亡12例,占30%,总有效率70%.两组在总有效率和死亡率上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厄贝沙坦是一种治疗肺心病有效药物,合适剂量推荐为0.15 ~0.30g/d.
作者:梅文生 刊期: 2012年第02期
针对院前急救过程急救药品、物品、急救器械准备、人员准备、救护车的准备等多个各环节,采用科学、严谨、规范的细节管理,提高了院前急救水平,防范医疗纠纷,降低医疗风险.
作者:齐英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腹腔镜手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临床可行性及价值.方法 2006年3月至2009年7月,抚顺市中心医院对13例贲门失弛缓症患者实施腹腔镜改良Heller术加Dor胃底折叠术,对病例进行手术前后上消化道钡餐透视对比,并随访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13例均成功完成腹腔镜手术,无中转开腹手术病例,无食管或胃黏膜破损及严重并发症.术后3个月及6个月复查上消化道钡透视提示恢复正常.随访1年至2年仅2例患者有返流性食管炎症状,无复发.结论 腹腔镜治疗贲门失弛缓症具有微创、疗效确切、复发率低、住院时间短等特点,是贲门失弛缓症治疗的首选方法.
作者:孟宪璞;张凯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使用BD敷贴固定留置针输液Y型管处的效果.方法 将38例老年极其瘦弱患者按照体重及皮肤条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中选用BD敷贴固定留置针输液Y型管处.对照组使用普通透气胶布固定,直至拔针.对两组选用材料的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表皮损伤情况少于对照组.结论 使用BD敷贴固定留置针输液Y型管处效果优于普通透气胶布.
作者:李君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肠切除术护理配合保护性无菌隔离措施的方法与技巧.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接受右半结肠切除术治疗的12例回盲部或升结肠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了在常规外科手术配合的基础上,针对胃肠道手术的特点和保护性无菌隔离措施的特殊要求而调整或加强的配合措施.结果 本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无一例感染病例发生.结论 保护性无菌隔离措施的关键是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在胃肠道手术中,良好的手术配合,可为手术顺利完成和预防术后感染提供保障.
作者:周瑾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针灸疗法为主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8例疗效观察.方法 应用针灸疗法、电针、TDP照射、拔罐综合治疗3个疗程.结果 治愈率占65.8%;显效率占18.4%;有效率占7.9%;无效占7.9%,总有效率92.1%.结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病程越短、年龄越小,其临床愈显率就越高.
作者:贺继全 刊期: 2012年第02期
本文结合离退休职工管理工作实际,面对快速增长的老年群体及在新形势下离退休职工产生的需求和问题,尝试将心理学引入离退休职工管理工作这一课题进行了粗浅的探索,并取得一定的效果.期冀老年人心理功能与心理健康的研究能为缓解人口老龄化压力、促进健康老龄化做出更多的贡献,使越来越多的老同志实现“老有所养,生活保障;老有所医,健康长寿;老有所为,再作贡献;老有所学,不断进取;老有所乐,生活多彩”的目标.
作者:赵红;李咏梅;栾川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培哚普利吲达帕胺复方制剂治疗老年高血压病的疗效.方法 64例老年性高血压患者口服培哚普利吲达帕胺片,每日1次,治疗4周.每日记录血压,观察治疗前后的动态血压、不良反应及生化指标.结果 64例高血压患者中58例坚持服药4周,6例因干咳无法耐受终止观察.58例患者治疗4周后总有效率为93.1%,收缩压及舒张压均明显下降(P<0.05),平均脉压也降低.治疗后日间及夜间收缩压及舒张压均值均有明显下降(P<0.05).治疗前后空腹血糖、血脂、肾功能及血电解质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 培哚普利吲达帕胺片治疗老年性高血压疗效好,不影响血脂、血糖、电解质水平,是理想的降压药物.
作者:曹鸿鹍;杨昆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将社区获得性肺炎,2型糖尿病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实施临床路径,与对照组比较,观察平均住院天数及费用的差异.方法 比较两组在平均住院天数、药费、检查费及总费用方面的差异.结果 实施临床路径组较对照组在上述指标比较中均有降低.
作者:郑永咏;齐云萍;何丽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健康教育护理对老年宫颈癌患者SF - 36问卷评分影响.方法 连续选择近期住院治疗的老年宫颈癌患者55例.入选对象随机分为健康教育护理组(健康教育组,23例)和对照组(22例),健康教育护理内容包括介绍宫颈癌相关知识,宣讲放、化疗及手术治疗进展,个体心理指导与家属互动等内容.两组对象治疗结束后接受了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中文版健康调查简易量表”(SF - 36)评估.结果 健康教育组的体能、精神影响、社会活动、心理健康、体能影响、精力、身体疼痛和一般健康等维度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 健康教育护理可明显改善老年宫颈癌患者住院期间的生活质量评分.
作者:王兰;雷云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通过应用ISO 9000族标准对神经内科护理记录单进行质量管理.方法 制定标准化神经内科护理记录单小组质量检查标准和护士长审核程序.通过自查、小组检查护士长终审3个环节保证记录质量.运用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比较管理前后各90份护理记录单.结果 二组对比有显著差异性.结论 通过ISO 9000族标准的应用规范了神经内科护理记录单的管理,三级管理模式能有效控制质量点,全面提升护理记录质量.
作者:王坚 刊期: 2012年第02期
高血压脑出血是神经内科的常见病、多发病,有高发病率、高病死率、高致残率的特点,不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还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了严重的负担,是目前医学界和社会共同关注的话题.
作者:黄群艳 刊期: 2012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