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脑血管意外患者的心理护理

苏莲红

关键词:老年患者, 脑血管意外, 心理护理
摘要:脑血管意外,又称急性脑血管疾病、脑卒中或中风,是一组急性起病的脑血液循环障碍性疾病,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具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且病程长,因此在情感方面有一系列复杂的必理变化过程,曾有资料统计脑血管病后抑郁症的发生率为30%[1],焦虑症也是此类患者较常见的心理障碍之一.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150例中药液灌肠联合药物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中药液灌肠联合药物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慢性前列腺炎患者150例,随机分为3组,1组治疗组和2组对照组.治疗组口服坦洛新和中药液保留灌肠;对照1组单纯中药灌肠,对照2组单纯药物治疗.观察治疗前后前列腺炎症状评分( NIH - CPSI)及前列腺液常规变化.结果 3组治疗前后NIH - CPSI评分、前列腺液常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更为显著.治疗组总有效率88%,单纯中药液观察组总有效率74%,单纯药物治疗组总有效率70%.治疗组分别与两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以治疗组疗效佳.结论 中药液灌肠联合药物治疗慢性前列腺炎,有利于前列腺血液循环的改善,促进药物的局部吸收,减轻炎症,消除症状,提高疗效.

    作者:施斌;时文远;杨照华;熊慧萍;杨瑾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中西医治疗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简称甲亢),是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近年来研究表明,中西医结合比单独应用西药治疗甲亢疗效较好,在改善症状,降低复发率等方面有独特优势.现将中西医结合对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治疗概况作一综述.

    作者:宋扬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肿瘤科新护士上岗前进行化疗防护培训的实施与体会

    目的 提高肿瘤科新护士化疗的自我防护意识,及时掌握有效的防护措施,保证职业安全,为临床提供实用型护理人才.方法 对2009年7月至2010年7月进入我科的30名新护士岗前培训中增设化疗防护的内容,包括潜在的职业危害、规范操作规程及防护措施.结果 肿瘤科新护士对化疗防护有一个全面的认识,能达到临床护理岗位要求,尽早适应肿瘤科工作.结论 肿瘤科采取新护士上岗前进行化疗防护知识的培训,提高了新护士在肿瘤化疗的自我防护意识,对保证职业安全有重要意义.

    作者:柯昌云;黄霞;刘瑞;赵静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档案管理如何适应医院文化建设

    医院文化是医院医疗质量、医疗安全、管理水平、价值导向、人文理念、公众形象的浓缩,医院文化不是在短时期内由几个人创造的,而是由若干代人在几十年的办院实践中承前启后、总结积淀出来的.档案是医院建设与发展的原始记录,是评价和衡量医院文化综合指标的重要标志,对于医院文化的传承起着重要的桥梁作用.

    作者:梁维斌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培哚普利吲达帕胺复方制剂治疗老年高血压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培哚普利吲达帕胺复方制剂治疗老年高血压病的疗效.方法 64例老年性高血压患者口服培哚普利吲达帕胺片,每日1次,治疗4周.每日记录血压,观察治疗前后的动态血压、不良反应及生化指标.结果 64例高血压患者中58例坚持服药4周,6例因干咳无法耐受终止观察.58例患者治疗4周后总有效率为93.1%,收缩压及舒张压均明显下降(P<0.05),平均脉压也降低.治疗后日间及夜间收缩压及舒张压均值均有明显下降(P<0.05).治疗前后空腹血糖、血脂、肾功能及血电解质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 培哚普利吲达帕胺片治疗老年性高血压疗效好,不影响血脂、血糖、电解质水平,是理想的降压药物.

    作者:曹鸿鹍;杨昆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伏格列波糖对血脂水平影响的临床观察

    伏格列波糖是一种新型的α-D葡萄糖苷酶抑制剂,能抑制双糖降解为单糖,导致D葡萄糖形成减少,从而降低血糖,尤其是餐后血糖.为了解其对血脂代谢的影响,我们对67例应用伏格列波糖的患者进行了血脂水平观察,旨在了解其对血脂水平的影响.

    作者:刘文辞;王飞;陶艳萍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老年患者长期应用胸腺肽α1的临床经验

    目的 探讨老年人长期使用胸腺肽α1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选择我院23例长期使用胸腺肽α1的老年患者,观察用药前后临床各项指标的变化.因感染使用胸腺肽α1的患者统计平均感染时间,因肿瘤使用胸腺肽α1的患者统计生存时间.结果 使用胸腺肽α1的平均时间为3.45±1.35年.用药前后WBC、RBC、HB、PLT、ALT、AST、CR、BUN、UA、GLU、IgG、IgM、IgA水平均有统计学差异.用药后的CD3、CD4、CD8百分比下降,CD16百分比升高,达到统计学差异,CD4/CD8比值升高,未达统计学差异.感染患者平均感染发生间隔时间为1.91±0.64月.肿瘤患者平均生存时间为6.89±4.78年.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老年人长期使用胸腺肽α1有一定疗效.长期使用的安全性良好,或许与自身疾病进展有关.

    作者:贾娜;施红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老年痴呆症患者住院期间走失防范及护理干预

    老年痴呆是脑部进行性变性所导致疾病,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和社会功能呈难以逆转的损害,若不悉心照料,他们的存活期会显著缩短[1].随着疾病的发展,记忆障碍随之加重,地点定向也出现异常,出门不辨方向,不知回归家门,甚至在熟悉的家中也无法找到自己的房间.

    作者:杜国琴;何燕;罗君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医院体检信息管理系统的应用和实现

    目的 探索一种适应体检特点,符合体检要求的工作流程,以提高体检管理水平、工作效率及受检者满意度.方法 利用计算机网络系统,对十堰市人民医院近20个站点包括体检登记处、临床体检分科平台、医师总检平台,LIS/PACS检查结果自动传入系统,体检综合平台进行系统化管理.结果 体检信息管理系统实施两年以来,体检工作实现了规范化、系统化管理,加快了体检工作流程,提高了工作效率,为体检医生节省时间并减轻了负担,较准确地达到了体检预期要求与效果.结论 该系统值得在医院体检工作中推广应用.

    作者:杨琼玉;张艳;刘俊;邱玲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80例低肺功能老年肺癌手术患者围手术期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低肺功能老年肺癌手术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处理方案.方法 将80例低肺功能老年肺癌患者随机分为2组,轻度组42例:MW≤50%、FEV1≤45%;重度组38例:50%< MVV< 80%、45% <FEV1 <70%.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及死亡情况,探讨其围手术期处理方法.结果 轻度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为11.90%,0;重度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为71.05%,7.89%.轻度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明显低于重度组,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低肺功能检查是老年肺癌患者手术治疗的重要依据,积极的围术期准备可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临床应根据患者个体情况进行综合判断,慎重手术.

    作者:雷又鸣;白松;石柔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38例针灸疗法为主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观察

    目的 针灸疗法为主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8例疗效观察.方法 应用针灸疗法、电针、TDP照射、拔罐综合治疗3个疗程.结果 治愈率占65.8%;显效率占18.4%;有效率占7.9%;无效占7.9%,总有效率92.1%.结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病程越短、年龄越小,其临床愈显率就越高.

    作者:贺继全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用BD敷贴固定留置针输液Y型管处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使用BD敷贴固定留置针输液Y型管处的效果.方法 将38例老年极其瘦弱患者按照体重及皮肤条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中选用BD敷贴固定留置针输液Y型管处.对照组使用普通透气胶布固定,直至拔针.对两组选用材料的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表皮损伤情况少于对照组.结论 使用BD敷贴固定留置针输液Y型管处效果优于普通透气胶布.

    作者:李君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腰背痛的疗效观察

    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是老年人常见的疾病,其病因是年龄增大,导致身体及骨骼本身生理机能退化而引起的骨矿物质减少,从而使骨的硬度和弹性进行性下降,继而出现全身骨骼疼痛和容易骨折的疾病.

    作者:陈瑞荣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对高龄高血脂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比较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对高龄高血脂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在高龄高脂血症患者中以瑞舒伐他汀5mg/d、10 mg/d、20 mg/d治疗6周后对血浆TC、TG、LDL-C、HDL -C、血肌酸激酶(CK)、血糖、肝肾功能、血尿常规及心电图等相关指标进行比较,观察临床症状、体征与不良反应.结果 瑞舒伐他汀10mg/d、20mg/d组LDL -C均有显著下降(P<0.01).5mg组也有下降,与治疗前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20mg组比10mg组下降更为明显,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0mg与20mg降脂达标率明显优于5mg组(P<0.05).结论 瑞舒伐他汀10mg/d能够全面改善70岁以上老年高脂患者的血脂水平,且有较满意的达标率及安全性.

    作者:杨昆;曹鸿鹍;付薇;张云坤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老年帕金森病患者血尿酸水平与抑郁、认知功能障碍的关系

    目的 探讨老年帕金森病(PD)患者血尿酸水平的改变及其与抑郁、认知功能障碍的关系.方法 对55例老年PD患者和55例健康老年人(正常对照组)进行血尿酸水平检测.采用汉密尔顿抑郁(HAMD)量表和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MSE)量表对老年PD患者进行评分.结果 老年PD患者血尿酸水平比正常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并且老年PD伴抑郁、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血尿酸水平分别显著低于老年PD无抑郁及无认知功能障碍患者(P<0.05).老年PD伴抑郁患者的MMSE量表评分显著低于无抑郁患者(P<0.05).结论 老年PD患者的血尿酸水平明显降低,并且老年PD伴抑郁和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血尿酸水平降低更易明显.

    作者:尤志珺;张红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13例腹腔镜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腹腔镜手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临床可行性及价值.方法 2006年3月至2009年7月,抚顺市中心医院对13例贲门失弛缓症患者实施腹腔镜改良Heller术加Dor胃底折叠术,对病例进行手术前后上消化道钡餐透视对比,并随访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13例均成功完成腹腔镜手术,无中转开腹手术病例,无食管或胃黏膜破损及严重并发症.术后3个月及6个月复查上消化道钡透视提示恢复正常.随访1年至2年仅2例患者有返流性食管炎症状,无复发.结论 腹腔镜治疗贲门失弛缓症具有微创、疗效确切、复发率低、住院时间短等特点,是贲门失弛缓症治疗的首选方法.

    作者:孟宪璞;张凯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肠切除术护理配合中的无菌隔离措施

    目的 探讨肠切除术护理配合保护性无菌隔离措施的方法与技巧.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接受右半结肠切除术治疗的12例回盲部或升结肠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了在常规外科手术配合的基础上,针对胃肠道手术的特点和保护性无菌隔离措施的特殊要求而调整或加强的配合措施.结果 本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无一例感染病例发生.结论 保护性无菌隔离措施的关键是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在胃肠道手术中,良好的手术配合,可为手术顺利完成和预防术后感染提供保障.

    作者:周瑾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老年患者食物误吸的相关因素及护理对策

    食物误吸是老年患者较常见的急症,其引起的吸入性肺炎病情较严重,极易诱发急性左心衰、急性呼吸衰竭,直接后果可导致窒息死亡,文献报道因误吸所致吸入性肺炎死亡率可达40%~50%[1].通过报告2例临床护理中发生的食物误吸死亡的病例,分析其相关因素,制定相应的护理对策,从而预防老年人食物误吸的危险.同时认识到改进喂食方法,对陪护人员及家属进行预防误吸的知识宣教与指导尤为重要.

    作者:陶宜娟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围手术期肠内营养支持的研究进展

    围手术期营养支持治疗一直是外科治疗的一个重点,随着对胃肠道功能认识的提高,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得到长足发展,本文对近年该治疗的新观点、新思路进行综述,期望对外科手术患者安全渡过围手术期提供帮助.

    作者:卜德勇;马芸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尿毒症皮肤瘙痒的发病机制及中西医治疗

    综述了尿毒症患者皮肤瘙痒发生的机制、中西医治疗方法.发病机制可能与皮肤干燥、周围神经病变、甲状旁腺激素水平升高和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等因素有关,局部治疗、充分透析、中药的应用、加强药物疗效的观察等措施可缓解患者皮肤瘙痒.

    作者:刘瑞;赵静;柯昌云 刊期: 2012年第02期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杂志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老年保健医学研究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