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卫平
目的 对比分析64排CTA技术与DSA血管成像,探讨64排螺旋CT在心血管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在我科行CTA冠脉成像患者中,随机选择57例患者的影像资料,与DSA介入血管造影对比,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7例患者共191支血管,CTA发现102支冠状动脉狭窄,其中LAD 38支,D1 22支,LCA 17支,LMA 15支,RCA 10支.其中管腔狭窄>50%者89支,管腔狭窄>75%者47支,管腔完全闭塞者18支.CAG检查发现114支冠状动脉狭窄,LAD 40支,D125支,LCA 21支,LMA 17支,RCA 11支.其中管腔狭窄>50%者95支,管腔狭窄>75%者51支,管腔完全闭塞者18支.两者相比在各血管支狭窄及狭窄程度上CAG均较CTA检出率高,但是差异不显著,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64排螺旋CT作为一种无创性的影像诊断技术,提高了可疑冠心病患者的检出率,此检查有较高的诊断准确性,可作为评价、筛查冠状动脉狭窄的一种无创检查方法.
作者:沈剑辉;于红;汤连志 刊期: 2011年第06期
我国属乙型肝炎高发区,而老年病毒性肝炎在老年传染病中占首位[1],严重威胁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及健康.因此关心老年人,加强老年疾病的观察与护理及防治也刻不容缓.自2008年9月至2010年9月我科收治了60岁以上的老年乙型肝炎患者63例,根据其特点,实施了相应的护理对策,现总结如下.
作者:王崇慧;刘艳清 刊期: 2011年第06期
探讨手术室护理易疏漏环节的防范措施.总结分析手术室护理工作中易疏漏的环节,并针对每个环节进行原因分析,加强手术室易疏漏环节的防范措施.加强手术室每个环节的管理,减少和杜绝医疗差错事故的发生.
作者:姚萍;胡洪涛 刊期: 2011年第06期
静脉采血是临床上常用的诊疗方法之一,真空负压静脉采集血标本是近年来常用的新方法,此种方法简单方便,但对实习生以及低年资的护士来说,此操作存在一定的困难.由于实习生和低年资的护士对静脉采集血标本这一操作不熟练,在采集血标本的过程中容易使采血针的针头滑脱,造成采集血标本不能一次成功,从而增加了患者的痛苦,甚至引起医疗纠纷.为了避免出现以上的弊端,我科在采集血标本这一操作过程中采用自粘性无菌敷料,用于固定采血针的针柄,防止采血针的针头滑脱,从而提高了护士采集血标本的成功率,现将方法介绍如下.
作者:江珊珊;吴璟;刘丹荣 刊期: 2011年第06期
便秘是消化系统常见症状之一,既可单独出现,亦可是某些疾病的伴发症状,尤其是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而症状加重,不仅影响生活质量,对心、脑血管疾病的老年患者还是诱发和加重原有病情的重要危险因素,且还能引起肠道疾病严重的并发症.其治疗一直是临床的难点,且发病率呈现逐年升高的态势.笔者将近年来国内外关于老年人便秘的中西医治疗进展作一简要的综述.
作者:徐艺;蔡克银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以空气压缩泵为驱动的雾化吸入疗法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方法 选取36例高龄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行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并对其护理过程进行回顾总结.结果 36例患者在配合抗感染、吸氧、止咳平喘等其他综合治疗的基础上,经过上述雾化吸入治疗后均获得满意效果,咳嗽、咳痰、气喘等症状明显改善,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结论 空气压缩泵式雾化吸入疗法值得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的治疗中推广使用.
作者:徐敏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运用乌麻膏及TDP治疗后其止痛及功能恢复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61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1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中药乌麻膏配合TDP治疗,而对照组采用TDP治疗,共4周后观察疼痛、功能的改善及疗效.结果 疗程结束后,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中药乌麻膏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疼痛的改善及功能恢复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刘玉霞;肖林燕 刊期: 2011年第06期
丹毒系由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的皮肤及皮下组织内淋巴管及周围软组织炎症[1].因老年人下肢静脉曲张较多,动脉硬化而致下肢血液循环和淋巴回流不畅,免疫力和抵抗力下降易受到致病菌的侵犯而感染.通过综合正规治疗及全方位精心护理,使本病的治愈率明显提高,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葛华;聂畅莉;梁晓红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通脉方对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80例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冠心病合并有心绞痛发作病史及心电图有慢性ST-T改变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及对照组各40例,两组常规给予西药种类,剂量不变,联合组另加自拟通脉方,观察的前1天及2个月后,分别做静息状态下常规12导联心电图及心绞痛发作情况.结果 联合组在心绞痛疗效及心电图ST -T改善方面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脉方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确切,且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作者:李云霞 刊期: 2011年第06期
慢性心力衰竭是大多数心血管疾病的归宿,也是主要的死亡原因.心衰主要是老年人疾病,在超过65岁的人群中,心衰发生率将近10%[1].老年心衰患者长期卧床,心功能差,胃肠道淤血,消化吸收能力减弱,钙的摄入与吸收减少,易致骨质疏松,加之患者疲倦,头晕,乏力,极易发生跌倒事件,发生股骨颈骨折的概率比一般老年人要高.骨折后的慢性心衰患者由于长期卧床和被动体位,肢体制动,免疫力下降,极易感染,诱发慢性心衰急性发作.及时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对患者的成功救治、并发症的预防和康复指导致关重要.我院2008年1月至2011年9月共收治了20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合并股骨颈骨折后致急性发作的患者,经过精心的护理,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成利群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结直肠癌是临床常见的危害人民生命和健康的恶性肿瘤之一.尽管早期根治性手术已渐成熟,但结直肠癌的复发率、病死率仍相当高.术后给予化疗已经成为治疗结直肠癌的一种重要辅助治疗手段,随着新辅助化疗方案在临床上的应用,表现出较好的临床疗效,加之新的化疗药物及分子靶向药物的应用,大大改善了结直肠癌患者的预后,对结直肠癌患者延长生存期做出了重要贡献.
作者:吕国利;白松;王晓斌;杨宏军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全反式维甲酸(at- RA)对单侧输尿管梗阻大鼠(UUO)肾间质纤维化的干扰.方法 将30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给药组,结扎单侧输尿管造成梗阻性肾病模型.术后9天处死大鼠,取梗阻侧肾做组织学检查,HE染色,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肾组织中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 SMA).结果 维甲酸显著减轻肾小管间质损害,治疗组肾间质炎细胞浸润和肾间质CTGF、α- SMA表达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 维甲酸减轻UUO模型大鼠肾小管间质损害和炎细胞浸润,降低CTGF表达,抑制α- SMA表达,从而减轻肾间质纤维化.
作者:王春来;李晶晶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责任包干制护理模式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应用的效果.方法 老年病科作为优质护理服务示范护理单元,实施责任包干制护理,强化服务理念,增强护士责任感.结果 各项护理质量明显提高,患者满意度提高,医护沟通更默契.结论 实施责任包干制护理模式明显提高了护理质量,增强了医疗安全.
作者:许红霞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干燥综合征合并肾小管酸中毒大补钾的护理体会.方法 对5例干燥综合征合并肾小管酸中毒患者进行大剂量补钾进行病情观察及护理.结果 通过补钾治疗5天血钾达到正常水平,病情好转出院.结论 大剂量静脉补钾是治疗干燥综合征合并肾小管酸中毒的有效方法,同时也强调了护理工作在该项治疗过程中的地位和价值.
作者:李广萍;梁新娥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测定血清烯醇化酶(ENO)的活性,探讨脑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与烯醇化酶的关系.方法 用酶偶联速率法全自动生化仪测定ENO活性.73例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病例为治疗组,对照组370名体检健康人员.结果 73例患者ENO活性平均为15.52±5.73 U/L,显著高于健康组ENO活性5.91±1.90U/L(P<0.05或P<0.01).结论 本实验探讨血清中烯醇化酶(ENO)活性,提示烯醇化酶活性的变化对脑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有相关意义,对疾病的诊疗有一定参考价值.
作者:符晓苏;张志宇;孙奕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终末期肾功能衰竭患者透析治疗的各种并发症.方法 将2006年月至2010年12月间透析患者18例进行分析对比.结果 可调钠血液透析(SMHD)在透析期间发生的心衰为1.6%,低血压8%,肌肉痉挛4%,而常规血液透析(RBHD),心衰10.2%,低血压36%,肌肉痉挛24%.结论 可调钠血液透析(SWID),大大减少了透析并发症的发生,增加了终末期肾功能衰竭透析患者的耐受性,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作者:张艳霞 刊期: 2011年第06期
护理健康宣教是护士针对服务对象的生理、心理、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的教育[1],它的作用是通过有计划、有目的、有评价的教育活动,影响和改变人的不利于健康的行为,使之达到佳健康状态.因此如何较好的开展健康宣教,普及宣传卫生科学知识,减低患者因缺乏对疾病治疗的了解而导致的致残率,满足青光眼患者康复需求越来越受到重视.为了更好的提高青光眼患者的健康宣教效果,我科自2010年1月以来开展了多形式健康宣教方式,收到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彭虹 刊期: 2011年第06期
随着计算机技术在各个行业的使用越来越广泛,在医学领域中也是其中一种.文字处理软件- Word是计算机中普遍适用的一种.作者在管理治疗室药品、物品有无失效的过程中利用自制的表格快速查找失效期,于2010年5月至今在临床应用,介绍如下.
作者:张义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老年男性骨质疏松症(OP)患者外周血瘦素(LEP)及骨代谢指标表达.方法 连续选择25例老年男性OP患者,入选对象接受了外周血LEP以及骨代谢指标骨钙素(BGP)和碱性磷酸酶(AKP)等测定,并与22例相同年龄和性别、正常骨密度健康人(对照组)相同检查结果比较.结果 老年男性OP组的外周血LEP浓度明显低于对照组,而外周血BGP和AKP浓度则明显高于后者(P<0.01).结论 老年男性OP患者存在明确外周血LEP低水平表达,伴随其他骨代谢指标浓度升高.
作者:巴根;陈之光 刊期: 2011年第06期
肺栓塞是内源性或外源性栓子堵塞肺动脉引起肺循环障碍的临床和病理生理综合征[1].肺栓塞临床表现多样,缺乏特异性,常有漏诊、误诊,死亡率高.根据国内外尸检报告,误诊、漏诊率高达67%~79%.据研究,未经治疗的肺栓塞病死率为30%,而治疗后病死率可能降至2%[2],可见正确的诊断、治疗及护理对患者的预后非常重要.我科2010年共收治5例肺栓塞,均取得较满意的疗效,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杨爱春 刊期: 2011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