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霞
高血压是一种全球性的慢性病,其发病率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及人口老龄化而逐年上升,已成为21世纪护理的主要对象[1].年龄≥60岁,收缩压(SBP)≥140mmHg或舒张压(DBP)≥90mmHg者,称之为老年人高血压.老年人高血压的患病率较高,65岁以上老年人有2/3患高血压,55岁正常者中有90%会发展为高血压[2].在干部保健门诊工作中发现老年高血压患者易反复出现血压控制不理想的情况.健康教育作为一种有效的干预手段,在预防和促进康复方面的效果众所周知.
作者:叶春华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改良后的阿托品试验对结果判断的影响.方法 选择常规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缓的病例178例,静脉推注阿托品0.04mg/kg,用药后1min、3min、5min、7min、10min、15min、20min分别描记心电图,比较检查结果.阳性:用药后心率<90次/分或者心律改变如出现交界性心律、窦性停搏、窦房传导阻滞.阴性:药后心率>90次/分且无心律改变.结果 只做用药后5min以内的心电图描记,就能达到阿托品试验的目的 .结论 改良后的阿托品试验节省时间,节约医疗费用,不影响结果判定.
作者:马芷琴;肖美娟;干艳捷;明单;章艳萍;何琼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老年反复输血者血小板抗体对血小板输注效果的影响,以及分子筛凝胶技术的应用价值.方法 利用分子筛凝胶技术检测94例老年反复输血者的血小板抗体,根据CCI值判定是否发生输注无效.结果 血小板抗体阳性组输注无效率为87.5%,显著高于血小板抗体阴性组(输注无效率为1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反复输血的老年患者使用分子筛凝胶技术检测血小板抗体,可以提高血液资源利用效率,预防和较少输注无效的发生.
作者:刘寓;王娟;杨均 刊期: 2009年第03期
随着医学科学的不断发展,许多常见的传染病和寄生虫病被逐渐消灭和控制,人的寿命不断延长,老年疾病的发生率和诊断率不断升高,老年医学已成为医学科学中的重要课题.糖尿病是医疗实践中常见的内分泌疾病,体内慢性葡萄糖平衡紊乱引起的并发症是发病和丧失劳动力的主要原因.从国内不同医疗机构的统计数据分析:糖尿病的患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明显增多,尤其是50岁以上不论男女性的糖尿病患病率急速上升,因此糖尿病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
作者:李德伦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提高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方法 将100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50例,对实验组的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干预,6个月后比较2组患者在自我管理能力、血压、血糖、胆固醇方面的差异性.结果 2组中,实验组的患者在自我管理能力、血压、血糖、胆固醇方面,都有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 患者进行综合性护理干预时既能督促其遵从医疗方案,又能提高患者自我管理率和控制血糖,并可延缓并发症的发生,减少了医疗费用,提高了生活质量.
作者:李玉梅;黄正新;邓小红 刊期: 2009年第03期
陈福如教授是广东省名中医,第三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长期从事脾胃病学说、老年医学的临床研究,重视对临床疗效的总结,对治疗消化系统疾病、老年病及内科疑难病证等经验丰富,疗效显著.笔者跟师陈福如先生抄方、诊病学习以来,在脉诊及辩证方面小有心得,现将跟师期间所记录的诊病资料整理,将其治疗内科杂病的经验拾零,以飨同道.
作者:宋杰;陈福如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总结小切口胆囊切除术的效果与手术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127例急慢性结石性胆囊炎、胆囊结石或胆囊患内样病变患者行小切口胆囊切除术的病例资料.结果 采用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治疗,均应用逆行切除,成功121例(95.28%),6例因其他原因延长切口(2~8)cm,手术平均时问平均63min,切口平均长度4.6cm,无胆渭、感染、胆管或其他组织损伤.结论 小切口胆囊切除术具有创伤小、患者恢复快等优点,严格掌握适应证,有助于降低胆管损伤,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冯月宁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突发性耳聋是指突然发生的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通常在较短时间内听力下降至低点,至少在相连的频率听力下降大于30dB[1],此病耳聋程度不一,一般均较重,决大多数伴有耳鸣.突聋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质量,而且发病年龄有向年轻偏移的趋势.我科对100例突发性耳聋患者进行了系统的健康教育,使患者能够积极配合治疗,对提高治疗效果起到了积极作用.
作者:赵红燕;瞿燕平 刊期: 2009年第03期
高血压脑出血是一种严重威胁人们的一种疾病,具有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等特点,特别是老年患者,因其生理机能低下,生病后病情变化快,并发症多而重,常常危急生命,易发生意外.我科室2007年1月至2009年1月共收治2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均采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临床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翁小丽;时太丽;李晓芳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老年人身体健康状况,探讨影响老年人健康的主要疾病及预防策略,有针对性的进行健康教育指导.方法 针对老年人常见病进行健康体检,收集体检资料,采用顺位及构成比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老年人所患疾病处于前几位的分别是脑动脉硬化、白内障、高血压、高脂血症、高血糖、冠心病、脂肪肝、前列腺增生.其中脑动脉硬化、前列腺增生、白内障随年龄增加而增加,各年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种疾病除高血压病检出率男性高于女性有统计学意义外(P<0.05),其它疾病不存在性别差异.结论 高血压、脑动脉硬化、高脂血症、高血糖、前列腺增生是老年人主要所患疾病,需要加强相关疾病保健知识的宣教和预防干预.
作者:温英起 刊期: 2009年第03期
急性肾功能衰竭(acute renal failure,ARF)是一组由多种病因引起的,临床表现为肾功能在数天或数周内的迅速恶化、体内代谢产物潴留、肾小球滤过率(GFR)下降超过正常参考值的50%或在慢性肾功能衰竭的基础上又下降15%以上,以及由此引起的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临床综合症.在医院内由于感染、创作、休克等因素导致的医院获得性急性肾功能衰竭(Hospital-acquired ARF,HA-ARF)更可带来严重的后果.
作者:阳慧林;韦志宏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唑来磷酸联合化疗治疗肺癌骨转移的疗效.方法 5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8例和对照组28例,两组均应用GP/EP方案化疗,治疗组于第1周期化疗结束后加用唑来磷酸.结果 治疗组止痛有效率为85.4%,对照组为42.9%,(P<0.05)治疗组骨病灶缩小的有效率为71.5%,对照组为28.6%,(P<0.05).结论 唑来磷酸联合化疗能显著降低骨骼事件的发生,减轻骨痛,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邓坤;王爱秋;寇萃华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研究急诊患者心理状态,探讨急诊患者的心理特点及规律,适应新形势下急诊工作的需要,对2003年12月25日至2008年12月25日干休所及所在社区急诊患者388例进行了统计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朱长锦;李爱国 刊期: 2009年第03期
我国已进入了老年社会,据有关资料报道约80%的老年人有一种以上的慢性病,有45%左右的老年人患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疾病,使其用药种类多,药物治疗时间长.
作者:刘士敏;费秋红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低频凸阵探头与高频线阵探头在诊断急性阑尾炎中的比较和联合应用.方法 用3.5MHz凸阵探头和10MHz线阵探头对126例疑似阑尾炎者进行检查,将结果与手术病理对照.结果 高频探头检出急性单纯性、急性化脓性、急性坏疽性阑尾炎、阑尾周围脓肿、粪石、大网膜移位征分别为29例、53例、24例、9例、61例、33例;低频探头分别检出22例、48例、21例、8例、45例、48例.结论 在急性阑尾炎中,凸阵探头和线阵探头各有所长,联合应用能提高诊断率.
作者:景红霞;许涛;白姣 刊期: 2009年第03期
更年期综合症是指妇女在围绝经期或其后,因卵巢功能逐渐衰退或丧失,以致雌激素水平下降所引起的以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代谢障碍为主的一系列症候群,多发生于(45~55)岁之间,此期可出现月经紊乱、月经停止来潮.下面我们来介绍我院100名患者更年期的心理变化及临床表现做了如下分析.
作者:李成云 刊期: 2009年第03期
老年恶性肿瘤患者自身免疫功能下降,加之医源性及外界环境因素影响,医院感染日趋增高,已成为恶性肿瘤并发症及死亡原因之一,因此,探讨恶性肿瘤患者医院感染的因素及对策,对延长恶性肿瘤患者的生命及提高其生存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雪珍 刊期: 2009年第03期
护理好老年患者,不仅要有技巧性更要讲究艺术性.首先处理好与老年患者的关系.老年患者有其特殊性,护患相处也有特殊性,关键了解掌握老年人心身两方面的特点.也就是说,老年患者心身两方面的特殊性成为医疗人际关系中为重要的一个方面.笔者现就老年患者从人院到出院如何相处谈些体会.
作者:王月萍 刊期: 2009年第03期
便秘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而是多种因素引起的一组症状,需要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和广泛的专业合作.便秘常见于老年人,据有关资料报道老年便秘约占公众的20%.我国年龄在60岁以上老年人群中便秘的患病率为11.5%,它不仅影响老年人的生理功能,而且还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现将的便秘与防治及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胡红霞 刊期: 2009年第03期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一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病毒性皮肤病.常规的治疗方法是使用抗病毒、止痛药物及外用于燥收敛的制剂.老年人生理特点不同.
作者:贾菊华 刊期: 2009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