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ST/HR斜率联合ST/HR指数及常规ST段标准对预测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再狭窄研究

马芷琴;干艳捷;章艳萍;何琼;肖美娟;明单

关键词:冠心病, 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 ST/HR斜率, ST/HR指数, 运动试验
摘要:目的 探讨通过心电图运动试验测定ST/HR斜率、ST/HR指数及常规ST段标准诊断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再狭窄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方法 206例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在术后(3~6)个月行次级量平板运动试验,测量ST/HR斜率和ST/HR指数及常规ST段阳性标准诊断再狭窄,通过冠状动脉造影确定有无再狭窄,评价其诊断再狭窄的价值.结果 ST/HR斜率联和ST/HR指数及常规ST段标准诊断再狭窄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78.6%和81.2%,高于传统ST段标准(51.2%和62.3%)(均P<0.05).结论 联合应用ST/HR斜率、ST/HR指数及常规ST段标准可作为诊断再狭窄的无创手段.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老年冠心病患者自我保健方法的探讨

    冠心病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简称.它是老年人常见的疾病之一,也是影响人们健康和长寿的主要疾病.主要临床表现以心肌缺血缺氧而导致的心绞痛、心律失常,严重者可发生心肌梗死,使心肌大面积坏死,危及生命.冠心病的发病与个人情绪、饮食习惯和营养等诸因素有关,因此老年冠心病患者自我保健是预防老年冠心病发病的关键.

    作者:胡留喜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骨科老年患者围术期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为了提高生活质量,在骨科住院就医的老年患者选择手术治疗的人数越来越多,对健康的需求也越来越强烈[1].老年患者由于年龄的增长和伴随疾病的多,给手术带来的风险也较大,其术后病死率和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高于一般手术患者[2,3].因此对老年患者手术前后的并发症的观察与精心护理是手术成功的关键.我科于2006年12月至2008年1月共收治老年患者57例,通过对老年患者围术期的病情观察与护理,有效的预防了并发症的发生与加重.

    作者:刘玉兰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老年女性乳腺癌诊治体会

    乳腺癌是妇女常见的恶性肿瘤,已成为威胁妇女健康的主要病因.随着人口老龄化及女性平均寿命延长,老年人乳腺癌的发病率逐年升高,作者分析总结近五年来收治60岁以上乳腺癌患者22例临床资料,探讨老年女性乳腺癌一些诊疗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周凯;游经宏;邓莫根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老年糖尿病低血糖反应的临床分析

    低血糖是老年糖尿病治疗过程中较常见且危险的并发症之一,随着老年糖尿病患病率的上升,口服降糖药物和胰岛素在老年糖尿病患者中广泛应用,老年低血糖症也有所增加[1].我院2005年1月至2008年12月治疗老年人糖尿病低血糖反应68例,现总结如下.

    作者:郭华;戴洪峰;王端;董丽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ST/HR斜率联合ST/HR指数及常规ST段标准对预测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再狭窄研究

    目的 探讨通过心电图运动试验测定ST/HR斜率、ST/HR指数及常规ST段标准诊断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再狭窄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方法 206例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在术后(3~6)个月行次级量平板运动试验,测量ST/HR斜率和ST/HR指数及常规ST段阳性标准诊断再狭窄,通过冠状动脉造影确定有无再狭窄,评价其诊断再狭窄的价值.结果 ST/HR斜率联和ST/HR指数及常规ST段标准诊断再狭窄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78.6%和81.2%,高于传统ST段标准(51.2%和62.3%)(均P<0.05).结论 联合应用ST/HR斜率、ST/HR指数及常规ST段标准可作为诊断再狭窄的无创手段.

    作者:马芷琴;干艳捷;章艳萍;何琼;肖美娟;明单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唑来磷酸联合化疗治疗肺癌骨转移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唑来磷酸联合化疗治疗肺癌骨转移的疗效.方法 5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8例和对照组28例,两组均应用GP/EP方案化疗,治疗组于第1周期化疗结束后加用唑来磷酸.结果 治疗组止痛有效率为85.4%,对照组为42.9%,(P<0.05)治疗组骨病灶缩小的有效率为71.5%,对照组为28.6%,(P<0.05).结论 唑来磷酸联合化疗能显著降低骨骼事件的发生,减轻骨痛,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邓坤;王爱秋;寇萃华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老年冠心病患者心绞痛发病时血液流变性变化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老年冠心病(ECHD)患者心绞痛发病时血液流变学指标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88例ECHD心绞痛患者进行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检测,并进行心绞痛发病前后的比较.结果 心绞痛发作后全血黏度显著增高(P<0.05);在低切变率情况下尤为突出(P<0.01);红细胞压积也明显增高(P<0.05);但血浆黏度无明显差异(P>0.05);与健康人群正常值比较却明显升高(P<0.05);红细胞聚集指数明显降低(P<0.01).结论 血液流变异常及加重是ECHD心绞痛的始动因素或中间环节之一.

    作者:王敏莲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补肾益骨方对去卵巢大鼠骨质疏松骨密度及IL-6,TNF-α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中药补肾益骨方对去卵巢大鼠骨质疏松骨密度及IL-6、TNF-α的影响.方法 运用切除大鼠卵巢方法建立去卵巢骨质疏松症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倍美力组、补肾中药组.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测定法检测各组实验鼠骨密度(BMD);制备各组大鼠腰椎石蜡切片,观察各组大鼠腰椎骨组织形态学变化;采用ELISA法及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各组实验鼠血清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TRACP5b)、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结果 补肾益骨方可明显升高BMD,降低TRACPSb、IL-6和TNF-α含量,明显改善大鼠腰椎骨组织形态学.结论 去势骨质疏松模型大鼠血清TRACPSb、IL-6和TNF-α明显升高,补肾益骨方可以明显降低上述血清学指标,同时明显改善大鼠腰椎骨密度及骨组织形态,进一步从分子细胞水平证实该方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有很好的防治作用.

    作者:黄明炜;何小波;刘雨银;张俊谢辉;陶连方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老年人糖尿病的防治

    随着医学科学的不断发展,许多常见的传染病和寄生虫病被逐渐消灭和控制,人的寿命不断延长,老年疾病的发生率和诊断率不断升高,老年医学已成为医学科学中的重要课题.糖尿病是医疗实践中常见的内分泌疾病,体内慢性葡萄糖平衡紊乱引起的并发症是发病和丧失劳动力的主要原因.从国内不同医疗机构的统计数据分析:糖尿病的患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明显增多,尤其是50岁以上不论男女性的糖尿病患病率急速上升,因此糖尿病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

    作者:李德伦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综合干预对提高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提高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方法 将100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50例,对实验组的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干预,6个月后比较2组患者在自我管理能力、血压、血糖、胆固醇方面的差异性.结果 2组中,实验组的患者在自我管理能力、血压、血糖、胆固醇方面,都有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 患者进行综合性护理干预时既能督促其遵从医疗方案,又能提高患者自我管理率和控制血糖,并可延缓并发症的发生,减少了医疗费用,提高了生活质量.

    作者:李玉梅;黄正新;邓小红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老年糖尿病肾病与低蛋白饮食依从性的关系探讨

    目的 探讨老年糖尿病肾病形成与低蛋白饮食依从性的关系.方法 选取病例均为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在使用相同药物治疗基础上同时观察高蛋白饮食组和低蛋白饮食组,比较12、18及24个月后由微量白蛋白尿转化为临床蛋白尿的人数百分比.结果 低蛋白饮食依从性差的老年糖尿病肾病形成快速.

    作者:潘桂姣;丁汉梅;刘学伟;吴桦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陈福如先生论治杂病经验拾零

    陈福如教授是广东省名中医,第三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长期从事脾胃病学说、老年医学的临床研究,重视对临床疗效的总结,对治疗消化系统疾病、老年病及内科疑难病证等经验丰富,疗效显著.笔者跟师陈福如先生抄方、诊病学习以来,在脉诊及辩证方面小有心得,现将跟师期间所记录的诊病资料整理,将其治疗内科杂病的经验拾零,以飨同道.

    作者:宋杰;陈福如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浅谈处理好护士与老年患者关系的艺术性

    护理好老年患者,不仅要有技巧性更要讲究艺术性.首先处理好与老年患者的关系.老年患者有其特殊性,护患相处也有特殊性,关键了解掌握老年人心身两方面的特点.也就是说,老年患者心身两方面的特殊性成为医疗人际关系中为重要的一个方面.笔者现就老年患者从人院到出院如何相处谈些体会.

    作者:王月萍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高、低频探头诊断疑似阑尾炎的对比及联合应用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低频凸阵探头与高频线阵探头在诊断急性阑尾炎中的比较和联合应用.方法 用3.5MHz凸阵探头和10MHz线阵探头对126例疑似阑尾炎者进行检查,将结果与手术病理对照.结果 高频探头检出急性单纯性、急性化脓性、急性坏疽性阑尾炎、阑尾周围脓肿、粪石、大网膜移位征分别为29例、53例、24例、9例、61例、33例;低频探头分别检出22例、48例、21例、8例、45例、48例.结论 在急性阑尾炎中,凸阵探头和线阵探头各有所长,联合应用能提高诊断率.

    作者:景红霞;许涛;白姣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1例盐酸克林霉素注射液不良反应

    目的 探讨克林霉素所致不良反应.方法 通过实例和文献报道分析克林霉素ADR中过敏反应51例(34.90%),药物过敏史21例(9.77%)药物过敏史16例(21.33%).结论 应注意克林霉素致过敏性休克及药物过敏史患者慎用克林霉素,减少ADR的发生.

    作者:陈琳;潘国洪;方芳;倪秀梅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胃癌患者外周血中CK19 mRNA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靶基因CK19 mRNA在胃癌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以及与胃癌生物学行为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RTPCR方法检测66例胃癌患者外周血的CK19 mRNA.10例正常健康志愿者外周血为阴性对照;10例胃癌肿瘤组织为阳性对照.结果 66例胃癌患者外周血中CK19 mRNA阳性率为59.09%(39/66),并与胃癌临床分期和有无淋巴结转移呈显著相关(P<0.05).而健康成人外周血则呈现阴性.结论 应用础RT-PCR方法检测胃癌患者外周血中的CK19 mRNA具有较高敏感性和特异性,有望成为判断胃癌患者转移和复发以及疗效评估的一种肿瘤标志物.

    作者:胡俊;申龙树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个性化教育在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中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个性化教育在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中的影响.方法 将60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实验组予以个性化系统的健康教育,对照组只接受整体化的糖尿病常规护理.出院时比较两组的血精控制情况.结果 实验组的血糖控制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个性化的教育能更好的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使血糖控制更加理想.

    作者:刘瑞华;李玉梅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300例老年慢性荨麻疹常见吸入变应原分析

    目的 揭示老年慢性荨麻疹的发生与环境之间的内在联系.方法 分别对300例典型老年慢性荨麻疹患者进行13种吸入变应原的皮内试验.结果 皮内试验检测阳性率80%(240例),阴性20%(60例).常见变应原依次为屋尘135例(56.25%),尘螨110例(45.83%),夏季花粉92例(38.33%),霉菌90例(37.50%),春季花粉70例(29.16%),昆虫124例(51.67%),动物毛54例(22.50%),豚草34例(14.16%),多价羽毛18例(7.50%),榆树20例(8.30%),杨树32例(13.30%),刺槐13例(5.4%),柳树10例(4.2%).结论 环境因素与老年慢性荨麻疹的发生密切相关.

    作者:鲁英;汪小兰;孟祖东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宝鸡市老年痴呆流行病学调查

    随着人口老龄化发展,老年痴呆患者越来越多,成为社会和家庭严重的问题,也是继肿瘤、脑卒中和心脏病后第4位引起死亡的疾病.宝鸡是地处我国西北部的中等城市,经济欠发达,人们健康知识欠缺且宣教不够普及,本调查旨在研究该地区老年痴呆的发病情况及相关因素,为预防老年痴呆提供科学依据,调查老年痴呆在这些人群的发病情况.

    作者:李仓霞;张守信;肖文;薛海龙;贾秀丽;陈晓慧;朱乐湖;豆金芳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浅谈影响急诊科护患关系的因素及改善措施

    护患关系是护理过程中涉及范围广泛,影响复杂的一种人际关系.它是护士与患者亲友为了治疗或缓解患者的疾病所形成的一种特殊环境中的人际关系.急诊科的患者大多是病情紧急病情重,需要立即诊治处理的抢救者,患者及家属、同事等都是带着恐惧、焦虑的心情前来就诊,在治疗抢救期间,患者家属和护士在接触、交往中容易产生矛盾,造成不必要的医疗纠纷.

    作者:李霞 刊期: 2009年第03期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杂志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老年保健医学研究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