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令芳;钱聪;张瑞霞;许春华;侯永生;刘国良
对37例糖耐量正常者和43例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研究显示,血浆抵抗素水平与性别、体质指数、血糖和血脂水平无相关性,与2型糖尿病的发生无相关性.
作者:毛红仙;汪大望;郑景晨;胡素银;吴俊琪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男,59岁,患2型糖尿病(T2DM)17年,近几年用优降糖血糖获良好控制.5年前曾用激光治疗糖尿病眼底病.半年来间断出现踝部水肿.2个月前测24 h尿蛋白3.7 g,血肌酐(Cr)1.0~1.5 mg/dl(88~133 μmol/L),肌酐清除率(Ccr) 77 ml/min. 入院前6天干咳、发热、怕冷、出汗,X线检查显示右上肺浸润灶和块状影,经用头孢曲松1天后咳嗽与发热缓解.入院时尿素氮(BUN) 36 mg/dl(13 mmol/L)、Cr 1.0 mg/dl(88 μmol/L).6天后Cr 3.0 mg/dl(265 μmol/L),BUN 71 mg/dl(25 mmol/L),出现端坐呼吸、水肿加重、少尿,应用大剂量利尿剂无效.CT显示:右肺上叶呈毛玻璃样.继续用头孢三嗪控制感染,注射中效胰岛素控制血糖.既往:21岁患风湿热.父母患T2DM,无烟酒嗜好.
作者:中华糖尿病杂志编辑部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分析空腹血糖受损(IFG)的空腹血糖(FPG)诊断标准下调对糖调节受损(IGR)人群检出率的影响,并探讨区分糖调节正常与受损的FPG理想截定点. 方法对2882例无2型糖尿病(T2DM)史的受试者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采用1997年和2003年美国糖尿病学会分类诊断标准进行比较. 结果 (1)IFG诊断标准下调后,单纯IFG者增加367例,IFG者由424例增加到1032例,其中包含的糖耐量受损(IGT)者由243例增加到484例;709例IGT者,包括在IFG者中的比例由34%上升到68%.(2)与糖耐量正常(NGT)人群相比,新增单纯IFG人群体质指数、FPG、2 hPG、糖化血红蛋白、甘油三酯、胆固醇均升高(均P<0.01),超重(52.6 vs 39.7%, χ2=6.79, P<0.01)和高甘油三酯血症发生率(32.2% vs 24.9%, χ2=3.98, P<0.05)明显增高.(3)非T2DM人群中诊断IGR(7.8≤2 hPG<11.1 mmol/L)的FPG理想截定点为5.6 mmol/L. 结论 IFG诊断标准下调后,IFG、IFG+IGT检出率明显增加;新增单纯IFG人群已经出现糖、脂代谢异常;非T2DM人群中诊断IGR的FPG理想截定点为5.6 mmol/L.
作者:王先令;陆菊明;潘长玉;田慧 刊期: 2005年第04期
84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资料显示,尿白蛋白排泄率与左心室内径和左心室厚度正相关,与左心室射血分数负相关.
作者:王尚农;姜虹;马中亮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C肽对高糖状态下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凋亡的影响,并对凋亡与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表达进行相关性分析. 方法内皮细胞凋亡定性用磷脂酰丝氨酸外翻分析(Annexin-V法),凋亡定量采用细胞 DNA片段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内皮细胞eNOS表达采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SQ-RT-PCR)法. 结果高浓度葡萄糖(33.3 mmol/L)使HUVEC凋亡增加(P<0.01),eNOS表达减少,加入生理浓度(1.0 nmol/L)或高浓度(50.0 nmol/L)C肽后,凋亡显著减少(P<0.05),eNOS表达增加,HUVEC凋亡与eNOS表达相关(r=-0.845,P<0.01). 结论高糖可导致HUVEC凋亡增加;高浓度或生理浓度的C肽可抑制高糖引起的HUVEC凋亡;HUVEC凋亡与eNOS表达呈负相关.
作者:孟东;于德民 刊期: 2005年第04期
血糖控制方面所关注的几个问题包括:更加严格地控制血糖的作用;更加早期干预的影响;特定种类的降糖药在减少心血管并发症和保持胰岛β细胞功能上的潜在的附加好处.
作者:陈佳;马晓伟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筛查肥胖人群IRS-2 G1057D多态性并探讨其意义. 方法选取辽宁汉族肥胖者225例,其中2型糖尿病(T2DM)组112例,健康对照组113例.用PCR-RFLP方法检测IRS-2 G1057D多态性,结合T2DM发病机制相关的胰岛素分泌和胰岛素作用简易指标的变化探讨其意义.结果 (1)IRS-2 G1057D变异频率在肥胖总研究人群中为28.7%,T2DM组和对照组分别为33.5%和23.9%(P=0.025).(2)T2DM组DD基因型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分别为13.4%和5.3%(P=0.041).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GD和DD基因型的OR值分别为1.246和3.991.(3)在T2DM组,DD基因型的腰臀比(WHR)、HOMA-IR及OGTT后2 h的血糖、胰岛素和C肽均显著高于同组GG基因型,HOMA-β显著低于同组GG基因型.(4)在肥胖对照组,DD基因型的WHR、2 h胰岛素、HOMA-IR及HOMA-β也分别高于及低于同组GG基因型(均P<0.05).(5)T2DM组GD、DD基因型的WHR较对照组均有升高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肥胖尤其是中心性肥胖的DD基因型携带者T2DM患病风险增大.
作者:孔令芳;钱聪;张瑞霞;许春华;侯永生;刘国良 刊期: 2005年第04期
对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Z)腹腔注射加高脂饲料喂养建立糖尿病心肌病变大鼠模型的研究显示,模型组大鼠心肌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肿瘤坏死因子α转化酶(TACE) mRNA表达量均比正常组显著增高.
作者:钟文亮;庄维特;陈刚;林丽香;李连涛 刊期: 2005年第04期
与正常大鼠比较,STZ诱发的糖尿病大鼠肾与血清的丙二醛水平升高,以及抗氧化物酶活性降低,在褪黑素治疗后均见明显改善,同时伴随出现尿白蛋白排泄率、血尿酸、血脂谱以及肾重对体重的比值等的降低.
作者:涂晓文;陈英剑;张爱平;胡成进;王艳侠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利用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中5个时点的血糖值和胰岛素值,借助线性小模型(LMM)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ISI)和分泌功能指数(BCI)的可行性. 方法对660例天津地区的中国人正常糖耐量组150例、糖调节受损组220例、糖尿病组290例的OGTT资料进行研究,分析比较4种ISI:李氏IAI、DeFronzo-ISI、HOMA-IR、LMM-ISI,和5种BCI:李氏MBCI、HOMA-β、ΔI30/ΔG30、ΔI60/ΔG60、LMM-BCI. 结果 (1)用HOMA-β调整后,在4种ISI中,LMM-ISI与梯形的相关性相对好(r=-0.6083,P<0.001).(2)用DeFronzo-ISI调整后,在5种BCI中,LMM-BCI与梯形的相关性相对好(r=-0.9092,P<0.001).(3) LMM-ISI与LMM-BCI相配合可以较好的解释梯形的变化(决定系数R2=0.836,P<0.001). 结论利用OGTT 资料所计算的LMM-ISI和LMM-BCI是一对相对较好的反映胰岛素敏感性和胰岛素分泌功能的指数.
作者:谢云;李宝毅;尚春虹;张宏;李建泉;李明珍;于德民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2 ( PPARγ2)基因在我国汉族人腹部皮下脂肪和网膜脂肪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 方法选取28例非超重[体质指数(BMI)<25 kg/m2]和19例超重患者(BMI≥25 kg/m2),采用RT-PCR方法检测大网膜与腹部皮下脂肪组织PPARγ2 mRNA的表达水平,并测量体重、腰臀围、血压,空腹胰岛素(FIns)、血糖、血脂和胰岛素抵抗指数(IRI). 结果 (1)超重组血浆甘油三酯、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FIns、IRI、收缩压、舒张压均高于非超重组(P<0.05或P<0.01).(2)超重组网膜和皮下脂肪组织的PPARγ2 mRNA表达水平均高于非超重组(P<0.01);超重组及非超重组,其网膜和皮下脂肪组织PPARγ2 mRNA表达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 超重组、非超重组及两组合并再分析显示,网膜和皮下脂肪组织PPARγ2 mRNA表达水平与其他测量及计算指标均无明显相关性(P>0.05). 结论超重患者网膜和皮下脂肪组织PPARγ2 mRNA表达水平升高.
作者:胡国平;刘玲;王佑民;杨明功 刊期: 2005年第04期
对2型糖尿病伴有糖尿病肾病患者(DN)70例、不伴DN患者64例和85例正常对照研究显示,醛糖还原酶启动子区C(-106)T的CC基因型是中国北方汉人发生DN的危险因子.
作者:曲世平;董砚虎;丁明;司元国;董超 刊期: 2005年第04期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4期
众所周知,代谢综合征(MS)患者聚集了一系列心血管危险因素,如高血压、脂代谢紊乱、肥胖、糖耐量受损/糖尿病等.至今MS患者缺血性心血管疾患危险性增高的病理生理机制仍未确切阐明.在该领域的研究重点过去多集中于高血压、高胆固醇血症以及高血糖等传统危险因素对动脉粥样硬化(AS)的影响.尽管众多研究者已经注意到高游离脂肪酸(FFA)血症是MS患者的一个普遍现象,但由于缺乏FFA对血管组织及功能影响的研究资料而使人们对高FFA血症在MS缺血性心血管疾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认识不足.近几年来有关FFA与大血管病变关系的临床流行病学资料、人体与动物实验、活体与离体研究等逐渐揭示了两者之间的密切联系.本文将就近年来在胰岛素抵抗(IR)状态下高FFA血症对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影响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简要综述.
作者:余叶蓉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对人血管内皮细胞株(ECV-304)的研究显示,软脂酸上调该细胞的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和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基因表达,而花生四烯酸能降低上述高表达.
作者:肖彧君;母义明;詹晓蓉;李明;陆祖谦;陆菊明;潘长玉 刊期: 2005年第04期
自从1988年Raeven强调胰岛素抵抗(IR)及X-综合征以来,IR不仅受到内分泌学界重视,而且受到整个医学界的注意.近十余年来有关研究进展很快,其中一个重要方面是如何测定IR.
作者:张家庆 刊期: 2005年第04期
69例2型糖尿病病人和12例正常对照的研究显示,α-颗粒膜蛋白的测定有利于早期诊断和治疗2型糖尿病肾病.
作者:谢璇;丁石梅 刊期: 2005年第04期
高胰岛素正糖钳夹技术可以测定活体的胰岛素敏感性,但它并不适用于大规模流行病学研究.流行病学研究需要简单的胰岛素抵抗测定法.本文补充报告在空腹血糖(FPG)(75~306 mg/dl或4.2~17.1 mmol/L)及空腹胰岛素(FIns)(9.7~120 mU/L)范围很宽的Pima印第安人群中,正糖钳夹技术测定的胰岛素介导的葡萄糖代谢率(M)与涉及FPG、FIns的多种复合的胰岛素敏感指数的相关性:胰岛素作用指数(IAI)=1/(FPG×FIns)在非糖尿病人群及2型糖尿病人群都与M显著正相关(r >0.7, P=0.0001),而且这两者的相关性强于M与其他指数如FIns或FPG/FIns比值的相关性,也不弱于M与糖负荷后3~5个时间点的血糖、胰岛素曲线下面积乘积的相关性.IAI的五分变量分布情况表明有90.4%的IAI落在所预测的M值五分变量区域或与之相邻的一个五分变量区域之内.1/FPG×FIns虽相对简单但确实与机体的胰岛素敏感性密切相关,它可以做为胰岛素敏感指数在流行病学研究中应用.
作者:李光伟;Bennett PH 刊期: 2005年第04期
昆明汉族人2型糖尿病患者334例和正常对照者166例研究显示,内皮细胞NO合酶4 a/b基因多态性并不与糖尿病肾病的发生相关.
作者:张敏;刘华;杨慧英;王玉明;宋滇平;李红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观察小鼠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1(PPARγ1)基因高表达对游离脂肪酸(FFA)介导的胰岛βTC3细胞损伤的影响. 方法克隆构建重组载体pcDNA3.1/PPARγ1,并在βTC3细胞中进行稳定表达,用半定量RT-PCR对其表达进行鉴定.之后,采用四唑盐(MTT)比色试验比较细胞暴露于较高水平FFA 48 h后的细胞活力. 结果克隆出中国昆明小鼠PPARγ1全长基因,其cDNA序列与Genbank的PPARγ1基因序列基本相同,仅编码第421位天冬酰胺的密码子由AAU变成了AAC.经鉴定PPARγ1基因有效地在βTC3细胞中获得了表达.野生型βTC3细胞暴露于较高水平FFA 48 h后细胞活力下降(P<0.01),且FFA浓度越高细胞活力下降越明显(r=-0.962,P<0.01);而PPARγ1高表达βTC3细胞的细胞活力无明显改变(P>0.05). 结论 PPARγ1高表达可保护胰岛βTC3细胞免于FFA介导的损伤.
作者:杜云峰;杨立勇 刊期: 2005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