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红亮;孟利敏
体组织器官的细胞外沉积,并引起其代谢、结构和功能损害的系统性疾病,因该蛋白染色后显微镜下表现为淀粉样无定型基质而得名.淀粉样物质可沉着于器官或组织的细胞外区,如肾脏、心脏、神经系统、皮肤和关节等,导致器官或组织功能障碍.当淀粉样物质沉着或浸润于心肌间质、瓣膜、冠状血管及心肌内小血管时,影响心脏结构功能,表现为浸润型心肌病样改变,称之为心脏淀粉样变性(Cardiac Amyloidosis,CA).
作者:曲凤霞;安毅;路长鸿;李萍;郭晓;常瑜 刊期: 2017年第04期
动脉导管未闭(PDA)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其发病率约占先心病的5%~11%[1],临床症状取决于PDA的大小,较大PDA患者易患上呼吸道感染及肺炎,可并发心力衰竭和感染性心内膜炎及肺动脉高压等[2].大部分患者可行介入治疗,均能完全治愈,其手术创伤小,患者易恢复,效果等同于外科手术.
作者:王丽娜;江明宏;张招;罗军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延续性中医护理干预对心脏永久起搏器置入术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2年3月~2015年6月于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接受心脏永久起搏器置入术患者80例,其中男性42例,女性38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患者.其中对照组术后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延续性中医护理干预.观察干预前后两组患者负性情绪、焦虑抑郁得分的差异,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生活质量的差异.结果 干预后,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总分、紧张-焦虑等维度均较干预前降低,而精力-活力得分较干预前增高,且观察组上述指标的变化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患者SAS和SDS得分干预后较干预前降低,且观察组干预后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均较干预前增高,且观察组增高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延续性中医护理干预可明显改善永久起搏器置入患者负性情绪,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李希玲;张毅;赵春花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为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术后谵妄患者制定合理的循证治疗方案.方法 在充分评估患者病情基础上,提出临床问题并转换成便于检索的形式,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CBM,CNKI,VIP和WanFang数据库.结果 共检索出有关术后谵妄评估工具、谵妄风险(麻醉方式、高血压、糖尿病、心律失常)、镇静药物的使用相关的Meta分析4篇,系统评价(systematic review,SR)1篇,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RCT)2篇,综述1篇.根据检索结果 ,并结合患者病情和意愿,制定出有效的谵妄治疗方案:采用重症监护室意识模糊评估法(confusion assessment method for the intensive care unit,CAM-ICU)工具对患者进行动态、客观的评估,采用纳洛酮联合奥氮平药物治疗,积极治疗和控制高血压、糖尿病、心律失常的原发病变.结论 采用循证证据评价为冠状动脉搭桥术后谵妄患者制定全面的治疗方案来促进谵妄的治疗及愈合.
作者:左红霞;张超;彭乐;王梦荷;牛玉明 刊期: 2017年第04期
一项新大型前瞻性单中心研究表明,对于可疑冠状动脉疾病(CAD)患者在负荷超声心动图检查基础上多花3~4 min行颈动脉超声检查有助于更好地预测未来主要不良事件风险,对患者的预后更具指导价值,可为一级预防提供更多信息.研究者英国伦敦帝国理工学院的Shahram Ahmadvazir及其同事对591例既往无 CAD病史、近期发病的可以稳定性心绞痛患者进行了分析,共计完成了对580例患者的随访.其平均年龄为59岁,男性占46%.平均随访1117 d发现,共计发生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40例,其中死亡12例,非致死性心肌梗死9例,计划外冠状动脉血运重建19例.多因素分析显示,CAD的先验概率(PTP)、负荷超声心动图结果、颈动脉斑块负荷均是MACE的预测因素.
作者: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评价磷酸肌酸钠对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连续入选2015年8月~2016年5月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南楼心内科住院并诊断为ACS的79例老年患者(年龄≥65岁),随机分为对照组(n=35)和磷酸肌酸组(n=44).两组同时接受常规药物治疗,磷酸肌酸组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增加磷酸肌酸(1 g,2/d)静脉滴注治疗,疗程4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和治疗第2周(2 w)、第4周(4 w)时心肌损伤相关指标: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高敏肌钙蛋白T(hs-cTnT)、肌钙蛋白I(cTnI)及磷酸肌酸相关代谢产物:血磷、血肌酐的变化.结果 治疗前两组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与对照组2 w及4 w比较,磷酸肌酸组的hs-cTnT均出现了显著下降(P<0.05).组内比较,2 w时,磷酸肌酸组的hs-cTnT、cTnI即出现显著下降(P>0.05);到4 w时,磷酸肌酸组的hs-CRP、NT-proBNP出现显著下降(P>0.05);且4 w与2 w比较,磷酸肌酸组的hs-cTnT、cTnI再次出现显著下降(P>0.05).结论 老年ACS患者应用注射用磷酸肌酸钠治疗2 w、4 w后,hs-CRP、NT-proBNP、hs-cTnT、cTNI水平较常规治疗组下降更明显,血磷、血肌酐水平并未明显升高,对老年ACS患者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赵韶盼;王浩;朱兵;肖文凯;曹瑞华;高鹏;王海军;杜瑞雪;张秀锦;肖铁卉;骆雷鸣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评估高脂血症患者内皮功能与血压变异时率的相关性.方法 从2015年6月~12月连续入组京西医院心内科门诊的高胆固醇血症患者46例,其中男性17例,女性29例,平均年龄(61.80±8.96)岁.进行24 h动态血压监测(ABPM)评估血压及计算血压随着时间的变化速度(血压变异时率),包括24 h、日间及夜间的血压变异时率;并通过内皮功能检测仪(EndoPAT 2000)评估内皮功能(以反应性充血指数RHI来表示),RHI≤1.67和RHI>1.67将研究对象分成内皮功能减低组(12例)和内皮功能正常组(34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并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内皮功能与血压变异时率的相关性.结果 46例高脂血症患者平均血压为123/74 mmHg(1 mmHg=0.133kPa),RHI为2.07,收缩压的血压变异时率均高于舒张压,日间平均血压变异时率、24 h血压变异时率、夜间平均血压变异时率呈降低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内皮功能减低组患者年龄明显高于内皮功能正常组,而24 h平均舒张期(DBP)、夜间DBP变异时率低于内皮功能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调整性别、年龄、糖尿病、高血压及服用药物情况后,24 h收缩期(SBP)变异时率、日间SBP变异时率每增加0.1 mmHg/min,RHI分别降低0.25和0.20(P均<0.05).结论 高胆固醇血症患者24 h及日间收缩压变异时率与内皮功能指标呈负相关.
作者:张磊;阮燕萍;魏万林;孙竹;于倩;杨华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3[25-(OH)D3]、血清降钙素原(PCT)、N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与心力衰竭严重程度及近期预后的关系.方法 入选自2011年1月~2015年1月于河北省邯郸市冀中能源峰峰集团有限公司总医院邯郸院区内科就诊的80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死亡或随访6个月为终点事件,将病例组分为好转组和死亡组,同时选取同期于我院体检的80例老年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测定血清25-(OH)D3、NT-proBNP、PCT及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记录患者入院时心脏超声结果 及随访6个月时间是否发生心血管事件(心力衰竭复发入院、心源性死亡或者恶性心律失常).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病例组左心射血分数(LVEF)明显降低(P<0.05),而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及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明显增高(P<0.05);血清25-(OH)D3明显降低(P<0.05),NT-proBNP、PCT及hs-CRP水平明显增高(P<0.05).与好转组比较,死亡组LVEF明显降低(P<0.05),而LVEDD及LVESD明显增高(P<0.05).血清25-(OH)D3水平明显降低,而NT-proBNP、PCT及hs-CRP水平明显高于好转组(P<0.05).结论 检测血清25-(OH)D3、NT-proBNP、PCT水平对于评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杨红亮;孟利敏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洛汀新联合螺内酯对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脑钠肽(BNP)、C反应蛋白(CRP)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5年2月~7月于上海市同仁医院就诊的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患者97例,其中男性52例,女性45例,年龄50~74岁,平均年龄(62.12±10.94)岁.根据入院顺序随机将患者分为联合组(49例)及单药组(48例).联合组给予洛汀新联合螺内酯治疗,单药组仅给予洛汀新治疗,治疗周期为1年.治疗前后检测两组患者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BNP和CRP情况.治疗后评价两组疗效.结果 治疗1年后,两组BNP、CRP、LVEDD以及LVEF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单药组治疗1年后比较,联合组BNP、CRP、LVEDD以及LVEF均改善更明显,[(946.28±329.14)ng/mlvs.(349.17±123.96)ng/ml]、[(6.38±2.17)μg/mlvs.(3.41±2.10)μg/ml]、[(60.12±4.22)mmvs.(56.21±3.27)mm]、[(38.27±3.19)%vs.(43.21±3.0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96%,明显高于单药组的81.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洛汀新联合螺内酯治疗可改善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患者BNP、CRP水平以及心功能状况,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林青;刘宝宏;李治民;张烨蓓;袁方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系统评价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与冠状动脉慢血流(CSF)的关系.方法 检索PubMed、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中英文数据库,收集关于探究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与冠状动脉慢血流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检索时间均为建库时间至2016年11月30日.按设定的纳入及排除标准由2名评价者独立选择试验提取资料交叉核对并进行文献质量评估,对终纳入的研究文献采用RevMan5.2软件进行Meta评价.结果 纳入6篇文献,共有851例研究对象,其中CSF组426例,对照组425例.Meta分析结果 表明,相比于对照组,白细胞(WBC)水平在CSF组水平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MD=0.59,95%CI:0.35~0.83,P<0.001,I2=0%);CSF组中性粒细胞(Neu)水平高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MD=0.65,95%CI:0.28~1.01,P<0.001,I2=64%);CSF组患者中其淋巴细胞(Lym)数值低于对照组,其结果 具有统计学意义(MD=-0.21,95%CI:-0.4097~-0.0023,P=0.05,I2=71%);NLR水平在CSF组水平更高(MD=0.57,95%CI:0.41~0.73,P<0.001,I2=47%),结果 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WBC、Neu、Lym及NLR水平在CSF组中较高,提示炎症反应为CSF的重要作用机制.
作者:谭利国;张涛;王家宁;简斌;王娟;车军;余丹丽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中国中西部城市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ACEI/ARB)的使用情况,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两阶段随机抽样抽取中西部城市31家医院2001年、2006年、2011年的AMI患者病历,收集和提取相关资料,分析ACEI/ARB的使用情况以及使用的影响因素.结果 共入选3044例患者,其中中国指南Ⅰ类推荐2951例,指南Ⅱa类推荐93例.2001年、2006年和2011年,指南Ⅰ类推荐患者ACEI/ARB使用情况为240(71.43%)、598(73.19%)、1230(68.41%);指南Ⅱa类推荐患者为4(57.14%)、5(62.50%)和37(47.44%).在3个研究年份中,ACEI使用率均显著高于ARB(71.13%vs.0.60%;71.36%vs.2.57%;57.23%vs.11.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多因素分析显示,与对应组相比,合并高血压(OR=2.37,95%CI:1.89~2.98)、糖尿病(OR=1.32,95%CI:1.02~1.70),心力衰竭病史(OR=1.65,95%CI:1.29~2.12),年龄≥75岁(OR=1.49,95%CI:1.14~1.95),入院时收缩压≥140 mmHg(OR=1.94,95%CI:1.55~2.43),肾小球滤过率未测量(OR=4.10,95%CI:2.66~6.33)的患者更倾向于使用ACEI/ARB.女性(OR=0.77,95%CI:0.63~0.94)、非前壁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OR=0.69,95%CI:0.59~0.82)、左室射血分数未测量(OR=0.47,95%CI:0.36~0.61)、有中风史(OR=0.73,95%CI:0.57~0.95)、合并慢性肾功能不全(OR=0.44,95%CI:0.20~0.95)的患者较少使用ACEI/ARB.结论 中西部城市AMI患者中,指南I类推荐的患者约1/3住院期间未接受ACEI/ARB类药物治疗,且10年间该类药物的应用无明显改善.基于指南强烈推荐,AMI患者需增加ACEI/ARB类药物的应用.
作者:高建步;杨守忠;李玉东;张松雨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地尔硫卓联合前列地尔治疗变异型心绞痛的疗效并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2013年2月~2016年2月于广西省河池市人民医院收治的变异型心绞痛患者76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8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患者加用盐酸地尔硫卓片,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前列地尔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1个月后对两组患者的疗效、血流流变学、内皮功能和安全性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4.7%,显著高于对照组(78.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0.89,P<0.05);治疗1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的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和内皮素-1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而一氧化氮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4.350、7.397、4.527、3.335、2.975,P<0.05).结论 地尔硫卓联合前列地尔治疗变异型心绞痛疗效显著,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申勇;花冠杰;莫昌干 刊期: 2017年第04期
众所周知,较高水平的体力活动可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病风险.但是,运动与心血管疾病(CVD)之间的剂量反应关系以及大量运动是否会加速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均尚存在争议.Circulation上近期发表的一项新研究探讨了终生运动量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之间的相关性.研究共计入选284例从事竞技或休闲娱乐体育项目的中年男性,采用CT扫描评估其冠状动脉钙化(CAC)情况和斑块特征.结果发现,共计150例(53%)受试者存在CAC,平均CAC评分为25.8.进一步分析显示,与终生运动量<1000代谢当量(MET)-min/week者 相比,终生运动量>2000 MET-min/week 者的CAC评分更高(9.4vs. 0, P=0.02), CAC及斑块患病风险更高(校正后OR值分别为3.2和3.3).
作者: 刊期: 2017年第04期
1 线粒体自噬线粒体是一种双层膜封闭式细胞器,其组成约占总细胞体积的30%,同时也是细胞敏感的细胞器之一.线粒体不仅能通过氧化呼吸链产生大量三磷酸腺苷(ATP)以维持心肌正常的电生理和收缩功能,还参与调节胞内钙稳态、活性氧的生成及启动多种信号分子等,因此,适时清除受损伤的线粒体对于细胞的正常生长和代谢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于静;吴晓羽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心力衰竭超声指数及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心功能的评估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6月于廊坊市第四人民医院就诊的CHF患者92例(心衰组),根据纽约心功能分级(NYHA分级)分为心功能Ⅰ级10例、心功能Ⅱ级21例、心功能Ⅲ级33例和心功能Ⅳ级28例,根据左室射血分数(LVEF)分为舒张性心力衰竭者29例和收缩性心力衰竭者63例.对照组为性别与年龄与心衰组相匹配的健康体检者50例.对所有入选者进行心衰超声指数评分和血浆NT-proBNP水平测定.结果 ①与对照组相比,心衰组心力衰竭超声指数、血浆NT-proBNP水平升高及LVEF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心功能分级的增高,心衰超声指数评分与血浆NT-proBNP水平逐渐升高,LVEF逐渐下降,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收缩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衰超声指数评分、血浆NT-proBNP水平高于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血浆NT-proBNP水平与心衰超声指数呈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0.826,P<0.05),与LVEF呈负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0.613,P<0.05).结论 心力衰竭超声指数评分和血浆NT-proBNP可进一步提高CHF的临床诊断水平,可作为综合评价CHF患者心功能状态的重要指标.
作者:田桂芳;杨秀玲;戴妍妍;魏长征;任战领 刊期: 2017年第04期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CPHD),又称阻塞性肺气肿性心脏病,简称肺心病,主要是由于支气管、肺组织、肺血管或胸廓的纤维病变引起肺循环阻力增加,导致肺动脉高压、右心室扩张、肥大,伴或不伴右心功能衰竭的一类心脏疾病[1,2],该病具有高患病率,高死亡率,高流行性等特点.在世界范围内,肺心病是主要致死致残的病因之一;在我国,该病多发于寒冷地区,中老年人多见[3].
作者:赵步长;赵涛;宋琳琳;刘娜;吴建涛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本研究旨在分析不同就诊途径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门-球(D-to-B)时间的达标情况和影响因素.方法 入选自2012年7月~2016年6月于上海市嘉定区中心医院心内科行急诊PCI的STEMI患者,根据就诊及进入导管室的途径分为:常规急诊就诊组(120例)、呼叫120来院组(54例)、转诊来院院前启动组(26例)、胸痛中心微信平台院前启动组(20例).观察4组进门至导管室时间、D-to-B时间、D-to-B时间达标率和患者决定时间并分析D-to-B时间不达标的原因.结果 所有220例患者总的D-to-B时间达标率为63.18%,其中转诊来院院前启动组和胸痛中心微信平台院前启动组进门至导管室时间和D-to-B时间短于常规急诊就诊组和呼叫120来院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转诊来院院前启动组和胸痛中心微信平台院前启动组D-to-B时间达标率均高于常规急诊就诊组和呼叫120来院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比较患者决定时间,转诊来院院前启动组和胸痛中心微信平台院前启动组均低于常规急诊就诊组和呼叫120来院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常规急诊就诊组也低于呼叫120来院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常规急诊就诊组和呼叫120来院就诊组D-to-B时间不达标的原因主要包括心电图时间延迟、介入组会诊时间延迟、患者决定时间延迟、导管室准备及转运时间延迟以及术中延迟,其中患者决定时间延迟例数多.转诊来院院前启动组和胸痛中心微信平台院前启动组D-to-B时间不达标原因是手术过程中解剖变异或操作困难引起.结论 建立胸痛中心,通过微信平台实现院前启动可以明显缩短D-to-B时间,提高D-to-B时间达标率.
作者:朱峰;许向东;李宏松;吴国林;张莉;陈霞;华孙英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体外循环(CPB)心脏手术后急性肾损伤(AKI)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6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脏外科收治的1070例CPB心脏手术患者资料,其中男性570例,女性500例.依据术后是否发生急性肾损伤分为非AKI组(n=850)和AKI组(n=220).翻阅患者病历资料,记录患者性别、年龄、体质指数、合并疾病、心功能分级(NYHA)、左室射血分数、术前血常规、肾功能、CPB及手术情况、机械通气辅助时间、术后24 h输血量等资料.结果 与非AKI组比较,AKI组年龄、高血压比例、糖尿病比例、体质指数、心功能分级、肌酐、体外循环转机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术中输血量、术中出血量、使用羟乙基淀粉量、术后24 h输血量、机械通气时间等增加,左室射血分数和血红蛋白水平降低,使用右美托咪啶、主动脉球囊反搏、深低温停循环、CPB超滤的比例以及术后低血压比例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显示,年龄≥55岁(OR=1.823,95%CI:1.594~3.083)、高血压(OR=1.465,95%CI:1.254~1.762)、术前肌酐≥79.5μmol/L(OR=1.331,95%CI:1.160~3.249)、体外循环转机时间≥110 min(OR=2.104,95%CI:1.326~7.340)、术后低血压(OR=1.988,95%CI:1.358~2.947)是CPB术后发生AKI的独立危险因素,应用CPB超滤(OR=0.655,95%CI:0.512~0.871)、使用右美托咪啶(OR=0.573,95%CI:0.339~0.901)是保护性因素.结论 年龄≥55岁、高血压、术前肌酐≥79.5μmol/L、体外循环转机时间≥110 min、术后低血压是CPB术后发生AKI的独立危险因素,应用CPB超滤和右美托咪啶是CPB术后发生AKI的保护因素,临床医生应予以重视.
作者:石秋霞;韩丹诺;贾明;侯晓彤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系统评价国内外牙周治疗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伴慢性牙周炎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的作用.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CNKI、VIP、万方等数据库,检索时限为从建库至2015年11月,收集所有关于牙周治疗对冠心病伴慢性牙周炎患者血清CRP影响的文献.对纳入研究的质量进行严格评价和资料提取,对符合标准的文献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10项研究包括920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 显示,与对照组相比,牙周治疗能显著降低冠心病伴慢性牙周炎患者血清CRP水平(MD=-0.86,95%CI:-1.33~-0.39,P=0.0003).结论 当前研究结果 表明,牙周治疗不仅能够改善牙周情况,还可显著改善冠心病患者炎症水平,有利于冠心病的预防和治疗.
作者:李本磊;陈卓彬;方冬;王扬淦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Wellens综合征(WS)的临床表现、心电图特点及误诊原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5年7月于解放军第二五四医院心内科行冠状动脉造影(CAG)的68例WS患者的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心肌标记物;统计误诊疾病类型、数量.结果 ①临床情况:男性47例,女性21例;接受冠状动脉介入术58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6例,药物治疗4例;3例进展为前壁心肌梗死.②病变均位于前降支近中段,狭窄<50%者0例,50%~70%者4例(5.9%),70%~90%者12例(17.6%),>90%的52例(76.5%).③心肌标记物:肌钙蛋白I(cTNI)升高24例,平均峰值:0.72±0.26 ng/ml;N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平均峰值384.02±192.89 pg/ml.④心电图:T波倒置52例(76.5%)、双向30例(44.1%)、T波倒置及正负双向均出现14例(20.6%).⑤超声心动图:37例室壁运动障碍.⑥误诊:心脏神经官能症5例,应激性心肌病4例,心包炎、肺栓塞、反流性食管炎、咽炎各1例.结论 WS心电图表现为孤立性T波改变,病变位于前降支近中段;部分患者cTNI、NT-proBNP出现升高;对心电图特点认识不足是误诊的主要原因.
作者:邱景伟;王翠珍;浦奎;郭峰;程艳慧 刊期: 2017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