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本刊对论文计量单位的书写要求

关键词:学术论文, 法定计量单位, 单位符号, 人民共和国, 医学会, 混合使用, 符号表示, 单位名称, 编辑出版, 国务院, 组合, 应用, 幂数, 混用, 颁布
摘要:本刊发表的学术论文执行国务院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并以单位符号表示,具体使用参照中华医学会编辑出版部编辑的《法定计量单位在医学上的应用(第3版)》一书。注意单位名称和单位符号不可混合使用;组合单位中斜线和负幂数亦不可混用。
中华结直肠疾病电子杂志相关文献
  • 结直肠手术应用加速康复外科中国专家共识(2015版)

    这是由中华医学会肠外肠内营养学会加速康复外科协作组制订的第1个关于加速康复外科( ERAS)在结直肠手术应用的中国专家共识。 ERAS的概念是指通过优化围术期的处理,减少患者心理和生理的创伤应激,达到减少并发症,减少医疗费用,缩短住院时间,使患者获得快速康复的作用。 ERAS是21世纪一项重要的外科学进展及革命,目前在结直肠手术中的应用为成功。根据国内外文献及专家经验,制订了《结直肠手术应用加速康复外科中国专家共识(2015版)》。

    作者:中华医学会肠外肠内营养学分会;加速康复外科协作组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本刊对论文参考文献写作格式的要求

    本刊参考文献按GB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采用顺序编码制著录,依照其在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加方括号于右上角标出,应尽量避免引用摘要作为参考文献。参考文献中的作者,1~3名全部列出,3名以上只列前3名,后加“,等”或其他与之相应的外文文字。外文期刊名称用缩写,以《Index Medicus》中的格式为准;中文期刊用全名。每条参考文献均须著录起止页,参考文献必须由作者与其原文核对无误。将参考文献按引用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标出,并将序号置于方括号中)排列于文末。电子文献分别用载体标志代码,如CD光盘( CD-ROM)、OL(联机网络)在被引刊名前用方括号注明。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多学科协作模式下一例结肠癌患者的综合治疗

    结直肠癌是近年来消化道肿瘤发病率上升显著的一种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居于癌症谱的第3和第4位[1]。随着医学科学的迅猛发展,对结直肠癌总体治疗的观念和方法也有了很大的改变,近年来,结直肠癌的治疗已发展演变为多学科共同参与的多学科团队( Multidisciplinary Team,MDT)模式,医学的发展及专业的细分,要求肿瘤内科、肿瘤外科、放疗科、影像介入、病理科等专科医生共同协作,参照循证医学证据,对结直肠癌的诊断和治疗提出佳治疗方案,以提高肿瘤治疗效果。在欧美发达国家,MDT已成为各大型医院和专科医院固定诊治模式。2007年,英国率先将 MDT 诊疗模式写入国家健康服务计划( National Health Service,NHS)[2]。多年实践表明,肿瘤综合治疗是目前结直肠癌以及绝大部分其他恶性肿瘤的佳治疗模式[3],高水平的MDT团队是为患者制定佳治疗方案的保证,也是提高本单位肿瘤治疗水平、提升临床研究能力及学术水平的佳途径[4]。我院肿瘤科2011年收治了一位结肠癌术后复发病灶切除术后再次复发的患者,经过多学科团队的交流协作,共同制定治疗方案,该患者目前总病程已达42个月,并仍在接受治疗当中。现将该病例诊疗过程中的一些经验和体会与大家分享。

    作者:梅竹;李俊;孙婧;顾艳宏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本刊对论文计量单位的书写要求

    本刊发表的学术论文执行国务院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并以单位符号表示,具体使用参照中华医学会编辑出版部编辑的《法定计量单位在医学上的应用(第3版)》一书。注意单位名称和单位符号不可混合使用;组合单位中斜线和负幂数亦不可混用。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隧道式切除联合湿润烧伤膏治疗肛瘘25例观察

    肛瘘是肛肠科常见疾病,不能自愈,需手术治疗。传统手术创伤大,愈合时间长,不同程度影响肛门功能。因此保护括约肌功能治疗方法,越来越受到广大临床医生的关注。我们自2014年3月至2014年11月采用隧道式切除联合湿润烧伤膏治疗25例肛瘘患者,取得满意疗效。

    作者:吴殿文;法焕卿;张学东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环状混合痔切扎术中保留宽粘膜桥的作用

    痔是肛肠科常见的疾病,占所有肛肠疾病的87%[1]。环状混合痔是痔的严重阶段,以便血、反复脱出甚或嵌顿为主要症状。外剥内扎术是目前临床治疗混合痔常用的术式之一。环状混合痔是肛肠科手术的难点,采用外剥内扎术治疗环状混合痔,因痔核间的不明显分界,若切除过多,不易保留足够的皮桥及粘膜桥,易致肛门狭窄和肛门感觉功能障碍;若切除不足,易导致复发等。

    作者:任远;胡丹;张俊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经肛门微创手术全层切除腹膜返折上直肠肿瘤26例报道

    目的:探讨经肛门内镜显微手术( TEM)全层切除治疗腹膜返折以上直肠肿瘤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TEM全层切除治疗的26例腹膜返折以上直肠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手术均顺利完成,其中1例术中联合腹腔镜下创面缝合,无手术相关死亡。手术时间70~150min,住院时间5~7d。术后无肠瘘,术后发生少量便血2例。腹腔感染1例经抗生素治疗痊愈。术后病理显示了与术前临床评估存在差异。26例(其中2例pT2期的患者追加了腹腔镜Dixon术)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72个月,随访发现:术后病理证实为pT1期伴淋巴浸润1例患者,术后6个月时出现肿瘤原发部位复发,余均无复发(包括追加根治性手术的两例pT2期病例)。结论 TEM全层切除腹膜返折上方直肠肿瘤是安全的,同时提供了更详尽的病理信息,并更遵守肿瘤根治原则,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杜金林;戴志慧;王建平;金晰函;张天明;钟志凤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提高肠造口病人术后自我护理能力的护理干预进展

    朱卉随着现代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改变,我国大肠癌的患病率逐年上升。手术治疗是肠癌的主要治疗方法,对于肿瘤位置低或无法手术切除肿瘤的病人,不得不接受肠造口手术。造口术后病人的生活质量是评价其身心康复的重要指标之一。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人们不仅仅只关注对患者的护理,更多的是关注患者所具备的自我护理能力来进行自我护理。因此,护士不仅要对造口病人实施心理和造口护理,同时,指导病人进行造口自我护理并掌握造口护理技巧也显得尤为重要。

    作者:朱卉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术前单次应用氟美松对结直肠癌患者腹腔镜术后恶心、呕吐、疼痛的影响

    目的:观察术前单次应用糖皮质激素对结直肠癌术后恶心、呕吐、疼痛及应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1月至2014年4月间在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外二科接受手术治疗的60例结直肠癌患者。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腹腔镜手术联合加速康复外科;实验组:在腹腔镜手术联合加速康复外科的基础上,术前单次应用氟美松5 mg静注。分别于术后0-2 h、2-24 h、24-48 h进行恶心、呕吐及疼痛评分,测定术前1天及术后1-3天的C反应蛋白( CRP)及外周血氢化可的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术前应用氟美松可以明显缓解术后0-2h、2-24h的恶心、呕吐(P<0.05);对照组和实验组术后0-2h疼痛评分分别为2.33±0.49 vs 1.60±0.63(P=0.001),2-24h则为2.27±0.64 vs 1.53±0.52(P=0.006),而24-48 h为2.13±0.83 vs 1.47±0.51(P=0.014)。术后1-3d,实验组的CRP和外周血氢化可的松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术前单次应用糖皮质激素能缓解结直肠癌术后恶心、呕吐及切口疼痛及应激反应,且安全可行。

    作者:王玉全;刘敬;赵武杰;赵召龙;谷斌;段志辉;杨伟光;冯博;郭丽改;李中信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结肠镜下息肉检出、治疗及质量控制

    结肠镜检查及治疗已广泛用于临床,镜下可仔细观察全结肠及末端回肠黏膜,发现息肉并镜下切除可降低结直肠癌的患病风险[1]。对于存在便血、腹泻、腹痛及排便习惯改变等症状或存在患癌风险的无症状人群,首选该检查。掌握结肠镜下息肉检出及治疗对于训练有素的医生并不困难,但如何对照指南进行质量控制提高水平非常重要。本文通过学习2014版美国消化内镜医师协会指南,回顾性分析笔者2009~2014年间相关资料,报告如下。

    作者:丁彤;胡爱翠;胡晓珊;张家敏;周莹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恶性肠梗阻的诊断与治疗

    随着各类肿瘤的发病率及死亡率的不断攀升,由恶性肿瘤而引起的肠道梗阻已经成为公认的由盆腔以及腹部恶性肿瘤而引起的肿瘤晚期并发症之一[1]。国外文献报道,肿瘤并发肠梗阻的发生率为5%~43%[2-4]。其中,有数据显示在结直肠癌中的发生率为4.4%至24%。常见并发肠梗阻的原发肿瘤为卵巢癌(5.5%~51%)、结直肠癌(10%~28%)和胃癌(30%~40%)。

    作者:赵禹博;王锡山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回肠淋巴瘤患者一例

    一、病例简介男性患者,61岁,因“腹部扪及肿块1年”就诊。患者于一年前腹部扪及一质硬肿物,1周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肿物处腹部隐痛,伴排便困难,便中偶带少量暗红血液,偶有腹胀。就诊于外院, CT示:右侧中下腹部占位,考虑小肠肿瘤。为求进一步治疗来我院,于2014年11月21日以“腹腔肿物”收入。专科查体:右侧腹部可触及一鸡蛋大小肿物,活动度差,有压痛。肛门指检:直肠粘膜光滑,未触及肿块。腹部增强CT 示:右侧腹腔软组织肿块影,形状不规则59 mm ×76 mm三期轻度强化,与小肠关系密切,局部小肠肠管变窄,右侧腹腔内多发增大淋巴结。彩超未见明显异常。 CEA:1.71 ng/ml,CA199:4.13 U/ml。患者于2014年12月2日全麻下行肿物切除术,术中探查:无腹水,肝、胰腺、脾脏、胃、盆底未见转移及种植结节,肿物位于回肠远端,向肠壁外生长,大小约7.0 cm ×8.0 cm ×6.0 cm,侵及右侧升结肠,小肠系膜区可触及数枚肿大淋巴结,其他肠管未见异常。术中诊断为小肠肿物侵及升结肠。术中决定行“右半结肠切除,部分小肠切除术”。术后病理示:回肠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来源于生发中心;回、结肠断端(-),大网膜(-),肠周淋巴结(-)(0/16)。免疫组化:CD20(+),CD10(+),Bcl-2(+), Bcl-6(部分+), CyclinD-1(-), Mum-1(+), CD5(-), CD3(-),CD21(-), CK 上皮(+), Ki-67(+70%)。原位杂交:EBER(-)。患者术后恢复良好,术后第10日出院。

    作者:杨润坤;曹沐阳;赵兴旺;王猛;乔天宇;刘正;王贵玉;陈瑛罡;王锡山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奥沙利铂辅助化疗后大肠癌复发的预测

    结直肠癌是全世界范围内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死亡率位居第二。一些临床试验表明,术后静脉注射5-氟尿嘧啶(5-FU)或口服亚叶酸钙能有效降低术后III期或高危II期结直肠癌的复发率。与单用5-FU治疗相比,联合奥沙利铂治疗提高了无复发生存率。然而,术后强化化疗后仍复发的患者的特征仍有待研究。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感悟外科手术中的哲学与人文

    人文医学是医学教育的精髓,仁爱是医师的灵魂,良医应当是体现严谨科学精神和灿烂人类文明的智者,故医者当精通医学,通晓哲学,感悟佛学,并具有良好的文学修养和艺术修养等人文素养[1]。其中,医者的哲学观至关重要,由于医学之深奥往往表现为科学答案与哲学答案的大相径庭,因此医者不能一叶障目不见泰山,需要在实践中训练提升从复杂的表面现象中认识事物本质的能力。

    作者:凌斌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本刊文献查阅方式

    为了及时传播杂志的新消息,加强读者、作者、专家多层次互动,您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查阅本刊文献:登录万方数据网http://med.wanfangdata.con.cn/Journal/xhwk.aspx,输入关键词搜索本刊相关文献。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TEM 治疗直肠肿瘤19例体会

    目的:总结经肛门内镜微创手术( transanal endoscopic microsurgery ,TEM)治疗直肠肿瘤的手术经验及技巧。方法2011年5月~2013年12月,对19例直肠肿瘤行TEM治疗,选择适当体位使直肠肿瘤位于TEM器械视野下半区,距肿瘤边缘至少0.5~1 cm行肠壁全层或粘膜下切除,创面连续缝合关闭。结果19例直肠病变均获得完整切除,2例合并横结肠癌同时行横结肠癌根治术,平均手术时间(55.8±37.7)分钟,术后平均住院时间(8.5±3.3)天。术后2例患者出现肛门出血,1例绒毛状管状腺瘤复发,其余病例均无复发。结论 TEM手术体位选择非常重要,病变切除及创面缝合过程应遵循一定的手术方法,不同病变选择不同的切除方式;TEM存在学习曲线,初学者应选择手术相对简单的病例进行经验积累。

    作者:张小虎;李志霞;安大立;刘靖;李伟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浅析神经外科护士的心理健康问题

    神经外科急、危、重症病人多,病情复杂,抢救、管理任务重。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医学科学模式的改变,神经外科护士不但要完成三班倒繁重的工作,还要面对维权意识逐渐增强以及需求不断增多的病人及家属,这些都严重影响了护理工作的质量,也给护士的身心健康带来一定的影响。因此,维护神经外科护士的心理健康,对提高护士的健康水平和护理质量是十分重要的。现就神经外科护士心理健康状况影响因素及对策介绍如下,作为神经外科护士,我们运用所掌握的为人民服务的本领兢兢业业的为患者解除了病痛,但是有时候也会有些不如意的事情发生,比如:神经外科工作繁重且要求高、劳动价值得不到尊重、工作环境嘈杂等。这些令人不愉快的情景,不仅影响到工作,也影响到我们的心理健康。对此我们要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即对神经外科护士进行心理健康知识培训,建立相互支持系统,领导给予重视与支持,护士应加强学习、提高业务水平等。

    作者:梁文媛;李钐铨;鲍秋丽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3M无痛保护膜和造口粉在回肠造口护理中的应用

    大肠癌的发病率在我国呈现逐年上升趋势,其发病率已处于恶性肿瘤的第三位[1]。肠造口术已经成为外科手术中常施行的术式之一,它是腹部外科急症临时性或疾病根治永久性的治疗措施,即是挽救患者生命,也是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的手段[2]。近年来,我科行回肠造口的例数呈上升趋势,造口周围粪水性皮炎是回肠造口术后常见的并发症,而肠造口周围皮炎的发生以粪便渗漏引起的刺激性皮炎居多[3]。由于回肠造口排泄物量多且较稀,排泄物中含有丰富的消化酶,呈弱碱性,有很强的腐蚀性,一旦渗漏到造口周围的皮肤上,可引起红斑,长时间接触造口周围的皮肤会出现糜烂,致剧烈的疼痛、红肿及破溃。据报道造口周围粪水性皮炎占周围皮肤并发症的22%,回肠造口患者2/3深受其苦[4]。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我们应用3M无痛保护膜和造口粉进行回肠造口护理取得较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肖梅玉;孙晓敏;李云峰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循环血浆蛋白预测结直肠癌

    结直肠癌是现今危害人类健康的发病率较高的恶性肿瘤之一,目前,结直肠癌的筛查通常为粪便隐血试验( FOBT)检测,但FOBT的非特异性和低灵敏度限制其效能。高灵敏度的、非侵入性的可靠地检测方法有待探索。近期,Silvia Surinova 等发表在EMBO Mol Med发表的一项研究发现血浆蛋白可以作为结直肠癌的预测指标。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征稿启事

    《中华结直肠疾病电子杂志》为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版有限责任公司主办、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承办,在结直肠疾病诊疗领域唯一一本专业学术期刊,其载体形式为多媒体光盘( DVD-ROM)。其以电子出版物特有的表现形式,图文声像并茂,具有很强的互动性。本刊以从事结直肠疾病诊疗专业的医师和技术人员为主要读者对象,报道结直肠疾病领域的科研成果、临床治疗技术和经验。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5期

中华结直肠疾病电子杂志

中华结直肠疾病电子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