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全;刘敬;赵武杰;赵召龙;谷斌;段志辉;杨伟光;冯博;郭丽改;李中信
目的:观察自动痔疮套扎术( RPH)治疗混合痔合并直肠粘膜内脱垂患者的临床效果与传统外剥内扎术比较有何种优点。方法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改善排便困难、术后并发症和平均住院日等情况,比较RPH治疗的98例混合痔合并直肠粘膜内脱垂患者与传统外剥内扎术治疗的98例混合痔合并直肠粘膜内脱垂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RPH组在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改善排便困难、术后创面疼痛、出血、水肿,平均住院日等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RPH对混合痔合并直肠粘膜内脱垂患者具有疗效显著,手术简便、出血少、术后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能有效改善排便困难症状,易于推广等优点。
作者:邓业巍;王东;张胜威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经肛门内镜微创手术( transanal endoscopic microsurgery ,TEM)的适应证和并发症。方法回顾2011年5月至2014年5月在我院接受TEM治疗的135例直肠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TEM在直肠病变治疗中的主要适应证和常见并发症。结果本组135例患者均成功实施TEM,其中行直肠壁全层切除115例,黏膜下及肌层部分切除20例。平均手术时间(66.5±25.0)min (25~120 min),术中平均失血量(10.5±5.5)ml(3~50 ml)。术后病理学检查确诊:直肠腺瘤60例,直肠腺瘤癌变(pTis期)10例,早期直肠癌(pT1期)11例,进展期直肠癌(pT2期)10例,直肠癌经术前放化疗后病理完全缓解( ypT0期)2例,直肠类癌或类癌内镜电切后残灶24例,直肠胃肠道间质瘤5例,直肠平滑肌瘤1例,非肿瘤性息肉10例,直肠子宫内膜异位症2例。所有标本切缘均阴性。术中3例上段直肠前壁肿瘤行全层切除时切入腹腔,即刻行腔内缝合修补成功,未并发腹膜炎或盆腔感染。术后继发肛门出血2例,肺部、泌尿系感染和尿潴留各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5.9%(8/135)。术后平均住院日(2.5±1.2)d(2~8 d)。术后平均随访15.5个月(6~36月),未发现肿瘤复发转移。结论适合局部切除的直肠局限性肿瘤是TEM的主要适应证。严格选择没有淋巴结转移证据的直肠癌行TEM 是安全有效的,已成为直肠局部切除术的首选方式。但目前的循证医学证据仍然有限,仍需要进一步研究论证。
作者:林国乐;邱辉忠;周皎琳;牛备战;孙曦羽;陆君阳;张冠南 刊期: 2015年第05期
随着各类肿瘤的发病率及死亡率的不断攀升,由恶性肿瘤而引起的肠道梗阻已经成为公认的由盆腔以及腹部恶性肿瘤而引起的肿瘤晚期并发症之一[1]。国外文献报道,肿瘤并发肠梗阻的发生率为5%~43%[2-4]。其中,有数据显示在结直肠癌中的发生率为4.4%至24%。常见并发肠梗阻的原发肿瘤为卵巢癌(5.5%~51%)、结直肠癌(10%~28%)和胃癌(30%~40%)。
作者:赵禹博;王锡山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结直肠癌是近年来消化道肿瘤发病率上升显著的一种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居于癌症谱的第3和第4位[1]。随着医学科学的迅猛发展,对结直肠癌总体治疗的观念和方法也有了很大的改变,近年来,结直肠癌的治疗已发展演变为多学科共同参与的多学科团队( Multidisciplinary Team,MDT)模式,医学的发展及专业的细分,要求肿瘤内科、肿瘤外科、放疗科、影像介入、病理科等专科医生共同协作,参照循证医学证据,对结直肠癌的诊断和治疗提出佳治疗方案,以提高肿瘤治疗效果。在欧美发达国家,MDT已成为各大型医院和专科医院固定诊治模式。2007年,英国率先将 MDT 诊疗模式写入国家健康服务计划( National Health Service,NHS)[2]。多年实践表明,肿瘤综合治疗是目前结直肠癌以及绝大部分其他恶性肿瘤的佳治疗模式[3],高水平的MDT团队是为患者制定佳治疗方案的保证,也是提高本单位肿瘤治疗水平、提升临床研究能力及学术水平的佳途径[4]。我院肿瘤科2011年收治了一位结肠癌术后复发病灶切除术后再次复发的患者,经过多学科团队的交流协作,共同制定治疗方案,该患者目前总病程已达42个月,并仍在接受治疗当中。现将该病例诊疗过程中的一些经验和体会与大家分享。
作者:梅竹;李俊;孙婧;顾艳宏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王学浩中国工程院院士、一级教授、博士生导师、主任医师,著名肝胆外科、肝脏移植专家。现任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肝脏外科研究所所长、国家卫计委器官移植临床重点专科主任、重点实验室主任、人体器官移植专家组成员,中华医学会移植免疫学组组长、江苏省肝移植中心主任、江苏省医学会副会长等职。并兼任国家科技奖评委、教育部长江学者评委,中华器官移植杂志、中华肝胆外科杂志、中华消化外科杂志、HB PD INT ( SCI)等20余家杂志副主编、编委等。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5期
人文医学是医学教育的精髓,仁爱是医师的灵魂,良医应当是体现严谨科学精神和灿烂人类文明的智者,故医者当精通医学,通晓哲学,感悟佛学,并具有良好的文学修养和艺术修养等人文素养[1]。其中,医者的哲学观至关重要,由于医学之深奥往往表现为科学答案与哲学答案的大相径庭,因此医者不能一叶障目不见泰山,需要在实践中训练提升从复杂的表面现象中认识事物本质的能力。
作者:凌斌 刊期: 2015年第05期
小肠是消化道重要的组成部分,约占消化道总长度的3/4。小肠由于存在范围较广、发病隐匿,临床早期缺乏典型的症状和体征及既往缺乏有效的检查手段,往往导致该类疾病的诊治的延误。原发性小肠恶性肿瘤的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由于其临床早期表现缺乏特异性,故诊断较困难,治疗效果也较差。因此笔者阅读国内外小肠肿瘤诊治的基础与临床应用研究的相关文献200余篇,从而对该病的病理及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等方面的新进展作此综述,以期待对提高小肠肿瘤临床诊治提供有效数据参考和指导。
作者:陈庆民;汤庆超;王锡山 刊期: 2015年第05期
我国溃疡性结肠炎( ulcerative colitis ,UC)的发病率近20年来呈现快速上升趋势,但由于既往的低发病率以及结直肠外科亚专业化在我国的发展不足,国内对溃疡性结直肠炎的诊断治疗在相当程度上还存在一定盲区。与国外新的治疗理念相比,我国还存在诸多问题,如对内科治疗的过度依赖,对外科手术指征的过严把控,手术方式的选择上存在明显差异、对癌变的监控及早期处理严重不足等。因此迫切需要提高相关科室人员对UC 诊断治疗标准的知晓,强化区域炎症性肠病( inflamatory bowel diseases ,IBD)诊治中心的建设,大力推动UC诊治指南的宣传与应用,是提高我国UC治疗水平的关键。
作者:王自强 刊期: 2015年第05期
大肠癌的发病率在我国呈现逐年上升趋势,其发病率已处于恶性肿瘤的第三位[1]。肠造口术已经成为外科手术中常施行的术式之一,它是腹部外科急症临时性或疾病根治永久性的治疗措施,即是挽救患者生命,也是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的手段[2]。近年来,我科行回肠造口的例数呈上升趋势,造口周围粪水性皮炎是回肠造口术后常见的并发症,而肠造口周围皮炎的发生以粪便渗漏引起的刺激性皮炎居多[3]。由于回肠造口排泄物量多且较稀,排泄物中含有丰富的消化酶,呈弱碱性,有很强的腐蚀性,一旦渗漏到造口周围的皮肤上,可引起红斑,长时间接触造口周围的皮肤会出现糜烂,致剧烈的疼痛、红肿及破溃。据报道造口周围粪水性皮炎占周围皮肤并发症的22%,回肠造口患者2/3深受其苦[4]。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我们应用3M无痛保护膜和造口粉进行回肠造口护理取得较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肖梅玉;孙晓敏;李云峰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痔是肛肠科常见的疾病,占所有肛肠疾病的87%[1]。环状混合痔是痔的严重阶段,以便血、反复脱出甚或嵌顿为主要症状。外剥内扎术是目前临床治疗混合痔常用的术式之一。环状混合痔是肛肠科手术的难点,采用外剥内扎术治疗环状混合痔,因痔核间的不明显分界,若切除过多,不易保留足够的皮桥及粘膜桥,易致肛门狭窄和肛门感觉功能障碍;若切除不足,易导致复发等。
作者:任远;胡丹;张俊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结直肠癌是现今危害人类健康的发病率较高的恶性肿瘤之一,目前,结直肠癌的筛查通常为粪便隐血试验( FOBT)检测,但FOBT的非特异性和低灵敏度限制其效能。高灵敏度的、非侵入性的可靠地检测方法有待探索。近期,Silvia Surinova 等发表在EMBO Mol Med发表的一项研究发现血浆蛋白可以作为结直肠癌的预测指标。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建立耐奥沙利铂( L-OHP)的人结直肠癌耐药细胞株( HT-29/L-OHP),检测相关耐药基因LAPTM4β的表达,探讨其在L-OHP耐药中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药物浓度梯度递增间歇诱导法建立人结直肠癌耐药株HT-29/L-OHP;应用LAPTM4β-35蛋白抑制剂作用于HT-29/L-OHP细胞株后,流式细胞技术检测细胞凋亡,比较其与HT-29/L-OHP细胞株对于L-OHP的耐药情况;应用RT-PCR检测LAPTM4βmRNA的表达;应用Western blot测定LAPTM4β-35蛋白的表达。结果成功建立人结直肠癌耐药细胞株HT-29/L-OHP,流式细胞技术检测结果表明应用LAPTM4β-35蛋白抑制剂作用于HT-29/L-OHP细胞株后,其对于L-OHP的耐药明显低于HT-29/L-OHP细胞株。 HT-29/L-OHP细胞株中LAPTM4βmRNA表达水平明显高于亲本细胞株HT-29,分别为5.613±0.139和1.105±0.187,(P<0.05),LAPTM4β-35蛋白在HT-29/L-OHP细胞和HT-29细胞的相对表达量2.203±0.080和1.033±0.070,(P<0.05)。结论 LAPTM4β在结直肠癌耐药细胞株中过表达,与结直肠癌奥沙利铂耐药密切相关,可以作为结直肠癌耐药的一个敏感的生物学标志物。
作者:黄跃南;宁丽;李云龙;游柳平;王春敬;刘家麒 刊期: 2015年第05期
肠系膜下动脉系的解剖变异对直肠癌根治术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左结肠动脉、结肠边缘动脉弓的解剖变异要求我们在处理肠系膜下动脉时,在彻底清扫肠系膜下动脉根部至左结肠动脉根部的中央组淋巴结的同时,保留左结肠动脉主干,这样既达到了根治的目的,又有利于控制手术风险,促进手术后恢复,减少吻合口瘘等术后并发症。对乙状结肠动脉、肠系膜下静脉的解剖变异的认识提示我们在术中时刻谨慎操作,防范意外出血等并发症。
作者:杜燕夫;渠浩 刊期: 2015年第05期
本刊发表的学术论文执行国务院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并以单位符号表示,具体使用参照中华医学会编辑出版部编辑的《法定计量单位在医学上的应用(第3版)》一书。注意单位名称和单位符号不可混合使用;组合单位中斜线和负幂数亦不可混用。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5期
论著中需附中、英文摘要,各为400字(词)左右。摘要的内容应包括研究目的、方法、主要发现(包括关键性或主要的数据)和主要结论,应写成冠以“目的(Objective)”、“方法(Methods)”、“结果(Results)”和“结论(Conclusions)”的结构式摘要。用第三人称撰写,不列图、表,不引用文献,不加评论和解释。英文摘要应包括文题、文中所有作者姓名(汉语拼音,姓每个字母大写,名首字母大写,双字名中间加连字符)、单位名称、所在城市及邮政编码,其后加列国名;作者不属同一单位时,在第一作者姓名右上角加“倡”,同时在第一作者单位名称首字母左上角加“倡”。英文摘要一般与中文摘要内容相对应,但为了对外交流的需要,可以略详细些。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结直肠癌( colorectal carcinoma ,CRC)是当今世界发病率第三位、导致人类死亡第四位的恶性肿瘤[1],且发病率和死亡率在世界范围内迅速上升[2]。肿瘤远处转移是影响CRC预后的重要因素,肝转移尤甚,约有40%~50%的CRC患者死于肝转移[3],包括同时性肝转移和延迟性肝转移。目前,以外科手术治疗占绝对主导地位的多学科协作诊疗方式日益受到重视,普及应用,且受益良多。新辅助化疗、辅助化疗、介入化疗、分子靶向治疗和肝转移灶局部治疗等治疗方法的应用,大大提高了手术治疗的切除率及患者的生存期。本文就结直肠癌肝转移( colorectal cancer liver metastasis , CRLM)的综合治疗相关热点进行阐述。
作者:张川;孙晔;费强;李娟;张冬生;朱春燕;孙跃明 刊期: 2015年第05期
染色质免疫沉淀技术(chromatin immunoprecipitation assay,CHIP)是目前唯一研究体内DNA与蛋白质相互作用的方法。它的基本原理是在活细胞状态下固定蛋白质-DNA复合物,并将其随机切断为一定长度范围内的染色质小片段,然后通过免疫学方法沉淀此复合体,特异性地富集目的蛋白结合的DNA片段,通过对目的片断的纯化与检测,从而获得蛋白质与DNA相互作用的信息。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5期
微创外科结直肠手术在我国的开展已超过20个年头。20余年来,以腹腔镜结直肠手术为代表的结直肠外科微创手术在我国蓬勃发展,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发展势头迅猛,微创结直肠肿瘤手术的开展已经得到广泛认可,并得到循证医学证据的支持,由此更使其成为一种外科理念逐步深入结直肠外科领域。不断成熟的技术、不断更新的设备与器械,都为微创结直肠外科的进一步发展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
作者:郑民华;马君俊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通过高分辨率直肠肛门测压法( HRM-AR)研究顽固性混合型便秘患者行金陵术治疗前后直肠肛管功能的变化。方法选取2012年11月至2014年1月在我院接受金陵术治疗的194例顽固性混合型便秘患者,在术前、术后1月、3月、6月、12月对肛门直肠压力进行随访。结果金陵术后1月肛管静息压( resting pressure ,RP)、肛管括约肌长度,也称为肛管高压带( high pressure zone,HPZ)、肛管大收缩压(maximum squeeze pressure,MSP)收缩持续时间(duration of sustained squeeze,DSS)较术前明显降低(P<0.01),但在此后逐渐恢复至术前水平,其中MSP在12个月明显优于术前( P=0.043)。术后1月RP、RAP降低,ARR同步降低( P<0.05),但 ARR在术后3个月开始升高,并在12个月后明显高于术前( P<0.01)。 IRP术后1月与术前无明显统计学差异( P=0.1);RAPG术后3个月后明显高于术前(P<0.01)且逐渐增大;金陵术后1月RAIR阳性率明显低于术前(P=0.014),术后12月RAIR阳性率逐渐恢复。结论金陵术后短期肛管运动和感觉功能有所减退,但远期其运动和感觉功能优于术前,金陵术同时能纠正肛管的矛盾收缩。
作者:刘建磊;陈启仪;姜军;倪玲;冯啸波;黄裕;史益凡;李宁 刊期: 2015年第05期
我国中低位直肠癌发病率较高,近年来,尤其以局部切除为主的手术治疗方式研究进展较快。笔者以术前分期为依据,对当前国内外中低位直肠癌治疗进展予以综述。
作者:姜争 刊期: 2015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