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自强
我国中低位直肠癌发病率较高,近年来,尤其以局部切除为主的手术治疗方式研究进展较快。笔者以术前分期为依据,对当前国内外中低位直肠癌治疗进展予以综述。
作者:姜争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由中国医师协会、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Chinese College of Surgeons ,CCS)主办,北京医师协会、北京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联合主办,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承办的“第九届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年会”将于2016年5月20日至22日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召开。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5期
1畅《中华结直肠疾病电子杂志》于2013年已新增“教训与反思”栏目。本栏目旨在通过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在作者报告的同时让同行引以为鉴,以达到提升行业、让患者受益的目的。欢迎各科室有关误诊、漏诊、误治、误伤,包括护理失误、各种辅助检查失误、错误用药的病例整理成文交给我们,我们会再次加工,保护科室的隐私然后刊出。文稿要求:1500~2500字,文章应为真实病例,明确写出诊治过程的失误或缺憾,并由该领域的专家教授作相关点评。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5期
DEAD box RNA解旋酶在RNA代谢中发挥重要作用,DEAD box多肽3( DDX3)作为DEAD box RNA解旋酶家族中一员,参与mRNA拼接、转录和翻译。但DDX3对于肿瘤的作用并不明确,DDX3的肿瘤抑制作用和促进作用均有报道,有趣的是即使在同一种肿瘤类型中,DDX3发挥的作用也可能变化,其矛盾之处引起人们关注。 DDX3在多种肿瘤中存在,并且通过复杂的方式调控肿瘤进展。近期在Oncotarget发表的一篇文章探讨了DDX3对结直肠癌的预后意义并进一步研究了其在肿瘤进展过程中的意义。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神经外科急、危、重症病人多,病情复杂,抢救、管理任务重。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医学科学模式的改变,神经外科护士不但要完成三班倒繁重的工作,还要面对维权意识逐渐增强以及需求不断增多的病人及家属,这些都严重影响了护理工作的质量,也给护士的身心健康带来一定的影响。因此,维护神经外科护士的心理健康,对提高护士的健康水平和护理质量是十分重要的。现就神经外科护士心理健康状况影响因素及对策介绍如下,作为神经外科护士,我们运用所掌握的为人民服务的本领兢兢业业的为患者解除了病痛,但是有时候也会有些不如意的事情发生,比如:神经外科工作繁重且要求高、劳动价值得不到尊重、工作环境嘈杂等。这些令人不愉快的情景,不仅影响到工作,也影响到我们的心理健康。对此我们要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即对神经外科护士进行心理健康知识培训,建立相互支持系统,领导给予重视与支持,护士应加强学习、提高业务水平等。
作者:梁文媛;李钐铨;鲍秋丽 刊期: 2015年第05期
为了及时传播杂志的新消息,加强读者、作者、专家多层次互动,您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查阅本刊文献:登录万方数据网http://med.wanfangdata.con.cn/Journal/xhwk.aspx,输入关键词搜索本刊相关文献。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5期
随着设备和技术的改进,腹腔镜结直肠手术已在临床上得到广泛的推广,开展病例数的增加尤其是手术适应证的不断拓宽,手术难度随之加大,并发症也越来越多见,为了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能更安全地开展,并发症的预防和治疗非常重要,为此将该手术容易出现的、较为严重的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方法作一总结,供有一定手术经验的结直肠外科医生作为参考。
作者:孙跃明 刊期: 2015年第05期
肛瘘是肛肠科常见疾病,不能自愈,需手术治疗。传统手术创伤大,愈合时间长,不同程度影响肛门功能。因此保护括约肌功能治疗方法,越来越受到广大临床医生的关注。我们自2014年3月至2014年11月采用隧道式切除联合湿润烧伤膏治疗25例肛瘘患者,取得满意疗效。
作者:吴殿文;法焕卿;张学东 刊期: 2015年第05期
《中华结直肠疾病电子杂志》为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版有限责任公司主办、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承办,在结直肠疾病诊疗领域唯一一本专业学术期刊,其载体形式为多媒体光盘( DVD-ROM)。其以电子出版物特有的表现形式,图文声像并茂,具有很强的互动性。本刊以从事结直肠疾病诊疗专业的医师和技术人员为主要读者对象,报道结直肠疾病领域的科研成果、临床治疗技术和经验。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5期
3D腹腔镜将2D腹腔镜呈现的平面图像还原为立体图像,其视觉效果符合日常生活习惯,让人们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将3D技术引入腹腔镜手术,使腹腔镜手术既有2D腹腔镜手术的微创优势,又有传统开放手术的方便性和灵活性。同2 D腹腔镜手术相比,3 D具有手术操作更方便,更快捷,手术质量更高,手术并发症更少等优点,此技术易于推广和普及。
作者:汪天时;刘铜军 刊期: 2015年第05期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观察术前单次应用糖皮质激素对结直肠癌术后恶心、呕吐、疼痛及应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1月至2014年4月间在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外二科接受手术治疗的60例结直肠癌患者。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腹腔镜手术联合加速康复外科;实验组:在腹腔镜手术联合加速康复外科的基础上,术前单次应用氟美松5 mg静注。分别于术后0-2 h、2-24 h、24-48 h进行恶心、呕吐及疼痛评分,测定术前1天及术后1-3天的C反应蛋白( CRP)及外周血氢化可的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术前应用氟美松可以明显缓解术后0-2h、2-24h的恶心、呕吐(P<0.05);对照组和实验组术后0-2h疼痛评分分别为2.33±0.49 vs 1.60±0.63(P=0.001),2-24h则为2.27±0.64 vs 1.53±0.52(P=0.006),而24-48 h为2.13±0.83 vs 1.47±0.51(P=0.014)。术后1-3d,实验组的CRP和外周血氢化可的松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术前单次应用糖皮质激素能缓解结直肠癌术后恶心、呕吐及切口疼痛及应激反应,且安全可行。
作者:王玉全;刘敬;赵武杰;赵召龙;谷斌;段志辉;杨伟光;冯博;郭丽改;李中信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痔是肛肠科常见的疾病,占所有肛肠疾病的87%[1]。环状混合痔是痔的严重阶段,以便血、反复脱出甚或嵌顿为主要症状。外剥内扎术是目前临床治疗混合痔常用的术式之一。环状混合痔是肛肠科手术的难点,采用外剥内扎术治疗环状混合痔,因痔核间的不明显分界,若切除过多,不易保留足够的皮桥及粘膜桥,易致肛门狭窄和肛门感觉功能障碍;若切除不足,易导致复发等。
作者:任远;胡丹;张俊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调查肛周脓肿单纯切开引流术后近期复发率的情况,分析不同的预后因素与术后近期复发率的关系。方法选择2013年2月~2014年10月期间在我院诊断为肛周脓肿并行切开引流术的患者123例,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多因素与术后复发的关系。结果术后一个月内肛周脓肿复发率为29.27%,形成肛瘘率为75.6%。男女复发率相近,无明显差异( 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BMI指数、脓肿深浅、肿痛病史、切排病史、糖尿病、发热是影响肛周脓肿术后近期复发的主要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深部的肛周脓肿及既往有过肛周肿痛病史与肛周脓肿术后近期复发密切相关(P<0.05)。结论深部脓肿或既往有过肿痛病史会增加肛周脓肿术后近期复发的风险,所以完善的术前检查,术中避免脓腔的残留,术后引流通畅,形成肛瘘后尽早手术,是避免肛周脓肿术后再复发的关键。
作者:吴炯;孙建华;杨佳佳;王振宜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结直肠癌是现今危害人类健康的发病率较高的恶性肿瘤之一,目前,结直肠癌的筛查通常为粪便隐血试验( FOBT)检测,但FOBT的非特异性和低灵敏度限制其效能。高灵敏度的、非侵入性的可靠地检测方法有待探索。近期,Silvia Surinova 等发表在EMBO Mol Med发表的一项研究发现血浆蛋白可以作为结直肠癌的预测指标。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5期
多原发癌是指每个大肠肿瘤均经病理学活检证实为恶性,并排除局部浸润、转移和复发可能。同时性多原发癌要求所有大肠癌为同时诊断或诊断的间隔时间在6个月内;而间隔时间在6个月以上者称为异时性多原发癌。每个肿瘤有各自独特的病理学特征和特有的转移途径。并且排除家族性结肠息肉病和溃疡性结肠炎癌变的结肠癌[1]。哈医大二院结直肠肿瘤外科近期收治了一名同时伴有升结肠癌、直肠癌的患者,针对患者病情,需同时行右半结肠切除及腹会阴联合直肠癌根治术,考虑患者年龄、病灶位置、病灶局部情况及术后恢复等多方面情况,终经过科室讨论后,拟行腹部无辅助切口的标本经会阴切口取出的腹腔镜下右半结肠切除联合直肠癌Miles术。现将患者情况及手术过程汇报如下。往伴有高血压病病史,糖尿病病史,6年前曾行左乳癌根治术,肠镜提示直肠距离肛门7 cm可见溃疡型病灶,占据肠腔3/4周,长度大约5×5 cm,病理示腺癌;升结肠处可见隆起型肿物,大小约5×5 cm,病理示粘膜内癌变;另见结肠多枚息肉,大小约0.3 cm~0.5 cm不等,已于肠镜下切除。腹部查体:未触及明显包块,无明显压痛及反跳痛。肛诊:呈胸膝位,进指4 cm可触及质硬肿物,占据肠腔3/4周,活动度差,肠腔狭窄,手指无法通过,退指指套染血。CT提示直肠壁增厚,考虑占位性病变;升结肠起始段软组织密度肿块,突向肠腔。由于患者宫内曾留置节育器,故无法行直肠MRI检查。患者术前诊断为低位直肠癌,结肠癌。经过术前讨论,决定给予患者行腹部无辅助切口的腹腔镜下右半结肠癌根治术+直肠癌Miles术。
作者:乔天宇;王贵玉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经肛门内镜显微手术( TEM)全层切除治疗腹膜返折以上直肠肿瘤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TEM全层切除治疗的26例腹膜返折以上直肠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手术均顺利完成,其中1例术中联合腹腔镜下创面缝合,无手术相关死亡。手术时间70~150min,住院时间5~7d。术后无肠瘘,术后发生少量便血2例。腹腔感染1例经抗生素治疗痊愈。术后病理显示了与术前临床评估存在差异。26例(其中2例pT2期的患者追加了腹腔镜Dixon术)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72个月,随访发现:术后病理证实为pT1期伴淋巴浸润1例患者,术后6个月时出现肿瘤原发部位复发,余均无复发(包括追加根治性手术的两例pT2期病例)。结论 TEM全层切除腹膜返折上方直肠肿瘤是安全的,同时提供了更详尽的病理信息,并更遵守肿瘤根治原则,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杜金林;戴志慧;王建平;金晰函;张天明;钟志凤 刊期: 2015年第05期
本刊发表的学术论文执行国务院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并以单位符号表示,具体使用参照中华医学会编辑出版部编辑的《法定计量单位在医学上的应用(第3版)》一书。注意单位名称和单位符号不可混合使用;组合单位中斜线和负幂数亦不可混用。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5期
肠系膜下动脉系的解剖变异对直肠癌根治术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左结肠动脉、结肠边缘动脉弓的解剖变异要求我们在处理肠系膜下动脉时,在彻底清扫肠系膜下动脉根部至左结肠动脉根部的中央组淋巴结的同时,保留左结肠动脉主干,这样既达到了根治的目的,又有利于控制手术风险,促进手术后恢复,减少吻合口瘘等术后并发症。对乙状结肠动脉、肠系膜下静脉的解剖变异的认识提示我们在术中时刻谨慎操作,防范意外出血等并发症。
作者:杜燕夫;渠浩 刊期: 2015年第05期
微创外科结直肠手术在我国的开展已超过20个年头。20余年来,以腹腔镜结直肠手术为代表的结直肠外科微创手术在我国蓬勃发展,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发展势头迅猛,微创结直肠肿瘤手术的开展已经得到广泛认可,并得到循证医学证据的支持,由此更使其成为一种外科理念逐步深入结直肠外科领域。不断成熟的技术、不断更新的设备与器械,都为微创结直肠外科的进一步发展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
作者:郑民华;马君俊 刊期: 2015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