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征稿启事

关键词:
摘要:
中华结直肠疾病电子杂志相关文献
  • 肠道起搏器治疗顽固性便秘的评价

    目的:观察骶神经调节术( Sacral Neuromodulation ,SNM)治疗顽固性便秘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骶神经调节测试系统,经皮穿刺刺激调节骶神经根治疗12例顽固性便秘患者,通过排便日记、Cleveland便秘评分及患者症状评分评价疗效。结果在测试治疗阶段11例患者便秘症状明显改善,每周排便次数、排便量明显增加。其中10例接受永久性骶神经调节器植入术,永久性植入术后平均随访7.8个月(1~20个月),每周排便次数从(0.80±0.42)次增加到(8.10±2.47)次( P<0.01);每次排便时间从(21.10±10.06)分钟减少到(3.70±0.67)分钟(P<0.01);Cleveland便秘评分从(21.10±4.99)分下降到(8.90±0.88)分(P<0.01);VAS评分从(9.90±3.28)分增加到(84.10±4.63)分( P<0.01)。结论 SNM是一种安全、可逆、有效、微创的治疗顽固性便秘的新方法,适于对传统治疗无效的顽固性便秘患者。

    作者:郑建勇;李世森;李前进;李朝阳;孙豪;王勉;代艳然;吴国生;赵青川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经肛门内镜下微创手术治疗直肠肛管疾病

    随着治疗理念的更新和手术技术的提高,外科治疗已经进入了微创时代。经肛门内镜下微创手术作为微创术式的一种,其在治疗直肠肿瘤方面,具有创伤小、操作简便、术野清晰、术后并发症少等多个优势,正逐渐受到学者的亲睐,但该术式对肿瘤的术前分期以及手术的适应症要求较为严格,在临床工作中也应谨慎开展。现笔者就经肛门内镜下微创手术的适应症、术前评估、手术并发症、疗效评价几个方面进行简要的阐述。

    作者:陈瑛罡;夏立建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术前应用MRI评估直肠癌T分期的价值

    目的:探讨影响MRI术前评价直肠癌T分期的准确性的相关因素,比较不同影响因素对MRI术前评价直肠癌T分期的准确性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结直肠肿瘤外科2011年8月至2014年4月收治入院的60例患者,所选取的病例术前均行盆腔MRI检查且术后病理证实为直肠癌,实施手术方式为直肠癌扩大根治术( AR)或直肠癌腹会阴联合切除术( APR),不伴有多发癌、同时性癌及异时性癌,病例资料完善,比较术前MRI评价直肠癌T分期与病理T分期的一致性及MRI判定的准确性。并进行相关影响因素的分析。对1例离体直肠标本行MRI扫描,将其影像结果与术前MRI进行对比。结果术前MRI诊断直肠癌T分期中,总例数为60例,诊断与病理T分期一致的例数为52例,总体准确率为86.67%。对纳入的影响MRI术前评价直肠癌T分期的准确性的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显示,BMI和肿瘤大直径有统计学意义( P<0.0001),直肠系膜浸润程度(D1/D0)、年龄、肿瘤分化程度、肿瘤距离肛缘的距离、术前CEA、CA199、性别、病理回报的神经侵犯、血管瘤栓、淋巴管瘤栓、淋巴结转移数目、术前贫血、手术方式无统计学意义(P>0.05),进行多元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BMI的P值为0.0012,有统计学意义;肿瘤大直径的P值为0.0981,无统计学意义。统计分析BMI和D1/D0的P值,P值为0.5509,无统计学意义。离体直肠1例标本进行MRI扫描与术前MRI影像吻合。结论术前MRI评价直肠癌T分期的诊断准确率高,一致性强,应用价值高。 BMI越小,术前MRI评价直肠癌T分期的诊断准确率可能越高。

    作者:崔书发;王锡山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提高对结肠脾曲综合征的认识、诊断及治疗

    结肠脾曲综合征指结肠脾曲处的弯曲部积聚过多气体或粪便引起腹胀、腹痛及顽固性不全结肠梗阻的一种综合征。发病原因尚不清楚,多数学者认为与先天性结肠固定点异常有关。常用的检查方法是X线钡剂灌肠大肠造影。治疗以彻底的近段、次全及全结肠切除术为合理,且效果亦理想。充分的术前准备是手术成功的关键措施之一。

    作者:杨维良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肛周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一例

    一、病例简介患者,女,37岁。因发现肛旁肿块8年余就诊,并以“肛周肿物待查”收治。患者8年前发现肛门左前方有一蚕豆大小质硬肿物,未在意,近3年逐渐增大至栗子大小,月经来潮期间伴感觉不适,疼痛不明显。体格检查各系统无异常。专科检查:肛门外观局部无隆起,肛门左前方会阴切口疤痕外端近肛门处有一约2 cm ×2 cm包块,质硬,粘连固定,无红肿破溃,轻度压疼,中间稍软似有弹性。直肠指诊无异常。肛镜:齿线处可见肥大肛乳头。遂于局麻下行肿物切除术。术中引流出咖啡色液体约15 ml。肿物位于内括约肌外侧,与外括约肌浅部和皮下部粘连,彻底剔除送病理,切口敞开引流。病理显示:纤维组织及横纹肌内多量炎细胞浸润,其内可见陈旧性出血,未见子宫内膜腺体及间质成分,请结合临床。结合临床症状体征术后考虑诊断为肛周子宫内膜异位症(图1)。术后28天痊愈,随访半年无复发。

    作者:吴盟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音像教材书讯

    由全国著名结直肠专家王锡山教授主编的音像教材1套(共4册),已于2014年8月由人民卫生电子音像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本片为“十二五“国家重点音像出版规划品种,国家卫生计生委医学视听教材。王锡山教授领导下的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结直肠肿瘤外科团队,多年来一直致力于结直肠癌的微创研究,自2010年开创直肠癌NOTES手术以来,2013年又相继开展了针对不同部位结直肠肿瘤的“类NOTES”手术;同时还开展了大量复杂、高难的局部晚期结直肠癌联合脏器根治性切除术、全身晚期结直肠癌多脏器联合切除术及选择性扩大淋巴清扫术。本视听教材重点介绍4种新术式,针对低位直肠癌的“腹部无切口经直肠肛门外翻切除标本的腹腔镜下低位直肠癌根治术”(简称普九Ⅰ式)、针对中位直肠癌的“腹部无切口经直肠拖出肛门外切除标本的腹腔镜下中位直肠癌根治术”(简称普九Ⅱ式)、针对高位直肠癌的“腹部无切口经直肠拖出标本的腹腔镜下高位直肠癌根治术”(简称普九Ⅲ式)及“高位直肠癌联合脏器切除(部分小肠、膀胱)根治性切除术”的适应证、禁忌证、术前准备、术中注意事项、手术操作,尤其是针对术中无瘤术、无菌术原则的应用、整块切除原则的应用以及术中操作要点进行规范化的演示。适合于外科医师及研究生学习使用。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本刊对论文计量单位的书写要求

    本刊发表的学术论文执行国务院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并以单位符号表示,具体使用参照中华医学会编辑出版部编辑的《法定计量单位在医学上的应用(第3版)》一书。注意单位名称和单位符号不可混合使用;组合单位中斜线和负幂数亦不可混用。首次出现不常用法定计量单位时在括号内注明与旧制单位的换算关系,下文再出现时只列法定计量单位。正文中时间的表达,凡前面带有具体数据者应采用d、h、min、s,而不用天、小时、分钟、秒。量的符号一律用斜体字母,如吸光度(旧称光密度)的符号为A,"A"为斜体字。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医患为诚信付出的代价

    在信息网络高度发达的今天,各大媒体报刊和新闻网站我们已经很难找到描述医患之间和谐美好的词句了,取而代之的是频频出现的伤医杀医,打砸医院,在医院烧纸摆横幅等事件,这些恶性事件在整个社会引起强烈的反响,也正在赤裸裸的昭示着在中国医患矛盾不断升级的不争事实。医患关系紧张,医患纠纷逐年增加正在严重的影响并制约着我国医药卫生事业的健康发展。

    作者:王锡山;关旭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肛门及结直肠疾病治疗的创新和进展

    结直肠外科领域囊括了结肠,直肠和肛门良性和癌性疾病的诊断及外科手术治疗。近年来,恶性疾病如结直肠癌治疗的显著进展主要是指微创手术技术的发展,筛查的广泛开展提高了疾病的早期诊断率,化疗和放疗技术的发展扩大了外科手术的适应症。良性疾病的治疗,如憩室病,痔疮和肛裂等,也发生了很大的进步,开始向微创外科以及美容外科的方向发展。本文对结直肠良恶性疾病外科治疗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苗大壮;王锡山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本刊缩略词表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便秘药物治疗新进展

    便秘是消化道医师经常遇到的疾病。在欧洲,便秘的平均发病率大约在17.1%[1]。便秘是多种症状的集合体。对便秘的患者做详细的病史了解,系统的全身和辅助检查至关重要。治疗医师不仅要了解患者现在、过去的排便习惯,还要了解大便的频率、性状以及便秘缓解的因素[2]。在大便性状的描述方面,建议使用Bristol粪便量表[2-3]。在病史的问询中,如果患者主诉不明原因的体重降低、直肠出血等症状,则强烈提示其它疾病。询问药物服用史时,应该包括所用泻剂的类型、剂量和服用的时间。体格检查既应该包括对腹部可能存在的包块的触诊,还应该包括直肠的指诊,后者可以发现肛门狭窄或者可能存在的裂隙。

    作者:娄秀辉;葛欣;李春波;万欣;李凡;王雪成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结直肠外科:肛门直肠手术学》书讯

    由Steven D.Wexner和James W.Fleshman主编,何超等主译的《结直肠外科:肛门直肠手术学》一书已于2014年8月出版发行。本书是Steven D.Wexner和James W.Fleshman编写的《结直肠外科技巧》两卷丛书中的一卷,即肛门直肠卷。《结直肠外科技巧》是一个独特的、与以往传统教科书非常不一样的图书,包括了经腹和经肛门直肠两卷,由许多国际知名且临床经验丰富的肛肠外科专家撰写。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肛肠外科的全体医生在何超教授的带领下,为本书的翻译付出了大量的汗水。书中的内容丰富、详尽且和临床工作息息相关,包含了作者的个人经验以及国际上新的进展。书中不但包含了常见疾病如痔、肛瘘、肛裂的外科治疗,还对肛肠外科难治性疾病如大便失禁的外科治疗做了详细的阐述。针对每一种疾病书中都详细介绍了多种治疗方法,从经典术式到刚开展的治疗项目,涵盖了肛肠外科所有的手术方法。每一种治疗手段都从术前准备、手术操作以及术后管理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讲解,对于肛肠外科医师具有很强的应用和指导价值。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第八届中国肿瘤学术大会大肠癌专场暨中国北区大肠癌青年论坛会议纪要

    2014年9月13日,第八届中国肿瘤学术大会大肠癌专场暨中国北区大肠癌青年论坛在济南市南郊宾馆召开。会议由大肠癌专业委员会承办,由徐忠法教授、夏立建教授担任执行主席,山东省医学科学院附属医院承担所有会务工作。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腹腔镜辅助右半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附视频)

    德国的Hohenberger [1]在2009年提出了完整结肠系膜切除( complete mesocolic excision ,CME)作为结肠癌规范化手术的新理念。该理念阐述的是直视下在结肠系膜脏壁两层筋膜间隙内锐性分离,以保证结肠及其系膜脏层的完整,并在系膜血管根部高位结扎,以此达到淋巴结的大化清扫并减少肿瘤的局部复发和转移。对照Heald提出的全直肠系膜切除术( total mesorectal excision , TME ),发现 CME无论在概念、手术方法还是对手术标本要求上都有诸多相同之处。而TME的临床疗效已得到多项临床试验的验证[2-3],那么CME的临床疗效是否较传统的手术方法更具优势呢?从Hohenberger、West和Eiholm [4-5]等人的文章中目前可以得出行CME手术的标本在肿瘤根治效果上较传统手术具有明显优势的结论。该概念的提出为规范结肠癌手术,提高手术质量做出了有益的探索。

    作者:刘忠臣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大家GREAT MASTER--彭淑牖教授

    彭淑牖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外科研究所所长、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大外科主任。彭淑牖教授在我国外科手术学和肝胆胰外科学领域贡献突出,至今仍活跃在外科临床和科研的第一线。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西京消化病医院

    西京消化病医院主要是由消化内科和胃肠外科构成。目前是一个集临床、科研和教学为一体的消化疾病诊治中心,病房现有370张床位,国际消化内镜中心1500平方米,实验室面积3300平方米,集病房、门急诊、手术室、监护室、内镜中心、介入治疗中心、临检中心和实验室为一体的地下两层、地上十九层高的医疗体系,总面积三万三千平方米,在规模和设施上为国内外本领域新高。内镜诊疗数量每年逾2万人次,介入治疗数量超过1000人次/年。年门急诊量150000人次,年收容量6000人次。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EGFR是晚期食管腺癌患者预后的独立预测因子

    食管腺癌是西方国家中发病率增加快的恶性肿瘤之一,患者的5年生存率低于20%。以铂类药物为基础的新辅助化疗是治疗晚期食管腺癌的标准方案,虽然新辅助化疗能够延长部分化疗有效病人的生存期,但是仍有许多患者死于肿瘤复发。 EGFR(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是肿瘤细胞增殖信号通路中重要的调节因子,参与调控细胞增殖,转移和组织再生。研究发现EGFR高表达和EGFR基因组扩增与直接接受手术治疗的晚期食管腺癌患者预后不良有关,然而,对于接受过新辅助化疗的患者,EGFR的表达水平与其预后的关系仍不清楚。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AQP-5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组织中AQP-5的表达情况及其与肿瘤分化程度的关系。方法收集48例结直肠癌病变的石蜡包埋标本(结肠癌17例,直肠癌31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方法检测AQP-5在上述病变组织中的表达。结果结肠癌组织中癌细胞AQP-5(+)表达率为64.7%(11/17),其中高、中分化癌组织病例中,呈阳性者3例,阳性率为33.3%,而8例低分化病例中,阳性8例,阳性率为100.0%,二者表达差异显著( P<0.01)。直肠癌病变中癌细胞AQP-5(+)表达率为70.9%(22/31),13例高中分化病例中,阳性者6例,阳性率46.2%,18例低分化病例中16例呈阳性,阳性率为88.8%,二者具有差异(P<0.05);两种类型肠癌CD10表达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AQP-5有助于显示结直肠癌的分化程度,对选择治疗方案及判断预后有一定意义。

    作者:杨玉波;王斌;关铁军;闫光志;王晓明;陈峰;华南;周平;梁国栋;陈佳祺;刘海瑞;王首寒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经腹腔镜行Miles手术临床应用体会

    2011年11月至2014年2月,我院对一些直肠下段癌或肛管癌患者进行了腹腔镜下Miles手术,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开腹手术与腹腔镜手术的对比结果汇报如下。资料与方法一、临床资料选择2011年11月至2014年2月我院收治的直肠下段癌或肛管癌患者53例,入选标准:(1)直肠癌肠镜及病理诊断明确;(2)非急诊手术;(3)无肝脏等远处器官转移;(4)术中探查肿瘤未累及膀胱、子宫或盆腔广泛转移。其中24例行腹腔镜手术(腹腔镜组),29例行开腹手术(开腹组)。两组患者术前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表1)。

    作者:张克明;陶凯雄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早期排、控便功能训练对低位、超低位直肠癌前切除患者排便功能的影响

    随着生活饮食习惯的逐渐改变,高脂高蛋白的摄入量增加,我国结直肠癌的发病率不断攀升。与西方人比较,我国直肠癌的流行病学特点主要是直肠癌比结肠癌发病率高,中低位直肠癌所占比例高[1]。随着手术技术和器械的发展,结直肠癌的治疗效果得到很大的改善。直肠癌尤其是低位直肠癌的手术金标准曾经是腹会阴切除术,但近十多年来,全直肠系膜切除( total mesorectal excision ,TME)作为中下段直肠癌根治术必须遵循的原则已被广泛接受。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是英国的Heald等[2]于1982年提出的。经过二十多年的实践,许多学者已经把TME作为中低位直肠癌的标准手术。 TME术治疗后肿瘤局部复发率在3%~7%以内,术后的长期生存率明显提高[3-5]。使直肠癌的治疗从传统的根治肿瘤,转变为兼顾消除肿瘤和保留肛门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的治疗模式。 TME可减低直肠癌的局部复发率,有效提高患者的保肛率。不过,采用TME保肛术后,尤其是低位保肛的患者,由于肛门内括约肌部分切除,会导致很多患者手术后出现超过90%的患者术后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肛门功能障碍。即所谓的低位前切除综合征( low anterior resection syndrome ,LARS)。 LARS是一种以便急、便频和气便失禁等为主的一系列症状组成的综合征。在少部分患者也可能表现为便秘或排粪困难等症状[6]。在根治性原则的前提下,如何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已成为肿瘤外科术后康复的重点与难点[7]。因此,对行低位保肛手术的直肠癌患者有针对性地进行术后早期系统的排、控便功能训练,并进行健康教育指导,对改善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

    作者:许珊珊;王立平;回广玲;张雷;刘蕊 刊期: 2014年第05期

中华结直肠疾病电子杂志

中华结直肠疾病电子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