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影响老年患者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消化道出血的因素分析

高玉龙;王春梅;陶英

关键词:心肌梗死, 胃肠出血, 血小板聚集抑制剂, 危险因素
摘要:目的 分析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接受急诊PCI患者术后出现消化道出血(GIB)的危险因素.方法 入选2014年1月~2015年12月因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住院行急诊PC1的老年患者622例,根据住院期间是否出现GIB分为GIB组45例和对照组577例,分析影响住院期间GIB的危险因素.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GIB组年龄[(73.2±9.7)岁vs (69.5±10.6)岁,P=0.014],女性(46.7% vs 30.2%,P=0.029)、肾功能异常(24.4% vs9.5%,P=0.045)、用替格瑞洛(42.2% vs 27.0%,P=0.038)及替罗非班(31.1% vs17.2%,P=0.026)、住院时间[(5.9±2.1)dvs (5.1±1.4)d,P=0.012]、停用抗栓药(24.4% vs 9.2%,P=0.004)及院内病死率(6.7% vs1.2%,P=0.029)升高.年龄每增长10岁、女性、肾功能异常、用替格瑞洛及替罗非班是老年患者住院期间出现GIB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多种因素导致老年急诊PCI后GIB,应高度关注这些高危患者,及时处理,改善预后.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相关文献
  • 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与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相关性分析

    目的 探求可预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长期生存率的有效实验室标记物.方法 通过回顾性分析2014年2月~2015年6月在我院就诊的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病历资料共615例,住院期间发生不良事件患者43例(不良事件组),未发生不良事件患者572例(无不良事件组),记录2组患者一般实验室指标和LVEF,随访1年生存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不良事件组N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K+、C反应蛋白水平明显高于无不良事件组[(1673.17±340.87)ng/L vs (920.64±115.96)ng/L,P=0.040;(4.19±0.55)mmol/L vs (4.01±0.44)mmol/L,P=0.006;14.15 mg/L vs 8.81 mg/L,P=0.022].COX死亡回归模型分析显示,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升高是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OR=1.014,95%CI:1.009~1.020,P=0.000).采用ROC曲线分析C反应蛋白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死亡预测价值,曲线下面积为0.744,且C反应蛋白为52.05 mg/L时,具有佳预测效能,敏感性为52.38%,特异性为88.95%.采用Kaplan-Meier生存率分析,低C反应蛋白患者1年生存率明显高于高C反应蛋白患者(97.2% vs 77.5%,P≤0.01).结论 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可预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长期生存率.

    作者:黄晖;梁婷;扬文娟;丛广志;杨生平;张国山;吴辉;张丽萍;贾绍斌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动态血压的相关性

    目的 分析老年高血压合并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VCI)患者的颈动脉粥样硬化及动态血压的特点.方法 连续选择2015年6月~2016年5月在我院老年科接受住院治疗的46例老年高血压患者合并VCI作为VCI组,同时选取相同时间段就诊的仅患有原发性高血压的老年患者56例作为对照组,所有受试对象均采用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进行评分,并进行24 h动态血压及颈动脉超声测定.结果 VCI组合并斑块比例(97.8% vs 64.3%,P=0.000)、24 h收缩压[(137.95±14.86)mm Hgvs(130.61±14.84)mm Hg,1 mm Hg=0.133 kPa,P=0.010]、日间收缩压[(138.02±14.50)mm Hg vs(131.13±15.00)mmHg,P=0.020]、夜间收缩压[(137.31±17.52)mm Hg vs (129.45±17.58)mm Hg,P=0.030]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颈动脉粥样硬化、血压增高是VCI的重要危险因素.

    作者:陈雪梅;董莉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南充地区1124例脑出血患者病因学研究

    目的 分析南充地区急性自发性脑出血患者的脑出血病因构成.方法 纳入2010年1月~2012年1月在南充地区3所医院住院的急性自发性脑出血患者1124例,男性680例,女性444例,男女比例为1.55∶1,年龄18~92(62±20)岁.按年龄分为青年组(年龄≤45岁)107例、中年组(45~59岁)307例和老年组(年龄≥60岁)710例.收集患者住院期间相关临床资料,比较不同年龄组患者脑出血部位和病因构成差异.结果 所有脑出血患者出血部位于基底节区出血64.59%、脑叶出血19.75%、脑干出血3.74%、小脑出血6.58%、多部位出血3.47%、脑室出血1.87%.与青年组比较,中年组和老年组患者基底节区出血比例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7.75%和65.21% vs 51.40%,P=0.009).所有脑出血患者的病因构成为高血压71.62%、不明原因20.91%、血管结构病变3.74%、系统性/其他疾病1.96%、淀粉样血管病1.60%、药物使用0.18%.与青年组比较,中年组和老年组患者高血压比例明显升高(72.64%和75.21% vs 44.86%),血管结构病变(3.58%和1.55%vs 18.69%)、系统性/其他疾病(0.98%和1.83% vs5.61%)和不明原因(21.17%和19.30% vs 30.84%)比例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 不同年龄段的脑出血患者病因构成有所不同;中老年脑出血病因主要为高血压,青年脑出血病因主要为高血压、不明原因及血管结构病变;高血压的防控应该从青年开始.

    作者:官念;吴碧华;刘万平;彭张辉;邓红;刘君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益心舒胶囊对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症候疗效和血清黏附分子表达的影响

    目的 观察益心舒胶囊联合常规治疗气阴两虚(或兼)血瘀型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房颤)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对E选择素、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98例符合要求的房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8例和实验组(加用益心舒胶囊2个月)50例,对照组阵发性房颤8例,持续性房颤9例,长程持续性房颤16例,永久性房颤15例;实验组分别为9例、9例、15例和17例.观察2组临床症状的改善率,检测B型钠尿肽(BNP)、高敏C反应蛋白(hs-CRP)、E选择素、ICAM-1和ICAM-1 mRNA表达水平.结果 实验组治疗后房颤各类型患者BNP、hs-CRP、E选择素[阵发性(42.39±17.86)μg/L vs (70.41±14.72)μg/L,持续性(42.61±20.81) μg/L vs73.11±9.24)μg/L,长程持续性(46.09±11.90)μg/L vs 64.52±11.90)μg/L,永久性(69.26±9.43) μg/L vs(78.67±8.63)μg/L]、ICAM-1[阵发性(166.05±69.33)μg/L vs (249.14±103.13)μg/L,持续性(129.03±46.07)μg/L vs (250.14±115.50)μg/L,长程持续性(167.07±61.18)μg/L vs (278.59±57.68)μg/L,永久性(147.92±72.94)μg/L vs (285.00±117.43)μg/L]及ICAM-1mRNA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P≤0.01).治疗后实验组长程持续性及永久性房颤的临床症状改善率高于对照组(93.33% vs 68.75%,88.23% vs 60.00%,P≤0.05),实验组房颤各类型BNP、hs-CRP、E选择素、ICAM-1及ICAM-1mRNA的表达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益心舒胶囊联合常规治疗气阴两虚(或兼)血瘀型非瓣膜性房颤的临床疗效优于常规治疗方案.

    作者:蒋超鹏;刘强;沈金龙;徐智;袁兴旺;陈申杰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补阳还五汤联合依达拉奉对脑缺血再灌注小鼠的神经功能与脑梗死体积的影响

    目的 研究补阳还五汤联合依达拉奉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小鼠的神经功能与脑梗死体积的影响.方法 选择8月龄C57BL/6型小鼠9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补阳还五汤组,依达拉奉组,补阳还五汤+依达拉奉联合组(联合组),每组18只,采用改良线栓法建立小鼠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分别在术后1、3、7d观察各组小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术后7d各组脑梗死体积大小.结果 假手术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0分.模型组较假手术组明显升高(P≤0.05).补阳还五汤组、依达拉奉组和联合组3、7d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较1d显著减少(P≤0.01);联合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1 d(6.35±0.46)分、3 d(3.03±0.73)分、7 d(0.40±0.24)分]减少明显(P≤0.01).7d时与模型组比较,依达拉奉组、补阳还五汤组和联合组脑梗死体积均明显减少[(28.31±4.52)%、(27.49±4.02)%和(18.92±3.11)% vs (38.75±5.63)%,P<0.05],联合组脑梗死体积减少明显(P≤0.01).结论 补阳还五汤与依达拉奉联合用药可改善小鼠神经行为缺损症状,并减少脑梗死体积.

    作者:钟芳芳;吴承龙;孙新芳;王赵伟;章燕幸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颅内动脉粥样硬化与腔隙性脑梗死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 探讨颅内动脉粥样硬化(AS)与腔隙性脑梗死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2015年12月于我院神经内科就诊的患者208例,患者均行头颅MRI和磁共振血管成像检查.根据患者颅内有无腔隙性脑梗死灶分为无梗死组27例及梗死组181例,梗死组又分为无AS组58例和AS组123例,比较各组临床资料,各组大腔隙性脑梗死灶面积及大面积层面梗死灶数目有无差异,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与无梗死组比较,梗死组年龄和高血压及颅内AS比例高(P≤0.05,P<0.01).无AS组与AS组间大腔隙性脑梗死面积[(22.97±16.98)mm2 vs (30.50±33.59)mm2,P=0.047]和大腔隙性脑梗死层面的梗死灶数目[(5.05±0.37)个 vs(6.28±0.37)个,P=0.021]有显著差异.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1.061,95%CI:1.023~1.101,P=0.002)及糖尿病(OR=10.612,95%CI:3.836~29.362,P=0.000)是颅内AS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糖尿病与年龄是颅内AS的独立危险因素;颅内AS与腔隙性脑梗死相关,且随AS的进展,颅内腔隙性脑梗死数目逐渐增加.

    作者:陆钰;宋佳成;李燕;洪汛宁;马占龙;施海彬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4,4'-二异硫氰基芪-2,2'-二磺酸对血管紧张素Ⅱ诱导心肌细胞肥大的作用

    目的 探讨氯通道阻滞剂4,4’-二异硫氰基芪-2,2'-二磺酸(DIDS)对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诱导H9C2心肌细胞肥大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应用AngⅡ1μmol/L刺激心肌H9C2细胞株,构建心肌细胞肥大模型,观察12、24、36、48和72 h各项表达,另给予50、100、200 μmol/L DIDS预处理H9C2细胞,细胞分组:空白组、AngⅡ组、DIDS组、AngⅡ+DIDS组;免疫荧光染色测量细胞表面积,BCA法检测蛋白含量,实时定量PCR法检测心肌肥厚基因心房钠尿肽(ANP)和肌球蛋白重链(β-MHC) mRNA表达,二氯荧光素二乙酸检测活性氧水平.结果 48 h细胞表面积大(50 166±2697)μm2和总蛋白含量大(1.68±0.06)mg/107个,36 h ANP mRNA为4.08±0.38和β-MHC mRNA为2.80±0.18,表达量均高.与空白对照组比较,AngⅡ组心肌细胞表面积、总蛋白含量、ANP、β-MHC mRNA表达量和细胞内活性氧水平明显增加(P≤0.05),DIDS组无显著差异(P>0.05);与AngⅡ组比较,DIDS+ AngⅡ组的心肌细胞表面积明显减小(P≤0.05)、总蛋白含量明显减少(P≤0.05)、ANP mRNA和β-MHC mRNA表达量明显减低(P≤0.05)、细胞内活性氧水平明显下降(P≤0.05).结论 DIDS可以有效抑制AngⅡ诱导的H9C2心肌细胞肥大,其机制可能与降低活性氧的水平有关.

    作者:霍聪;黎星;刘艳;许荣;夏跃胜;贾新;王晓明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老年急性肺栓塞患者华法林抗凝治疗佳起始剂量探究

    目的 探讨老年急性肺栓塞患者华法林抗凝治疗佳起始剂量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入选住我院确诊为急性肺栓塞的老年患者181例,分为2组,老年组(60~79岁)151例,高龄组(≥80岁)30例,给予华法林抗凝治疗后,观察2组华法林起始剂量、达标剂量、达标时间及出血发生情况;另将老年组根据初始服用华法林剂量又分为3个亚组,2.5 mg组(31例)、3.75 mg组(89例)和5.0 mg组(31例),以确定华法林的佳起始剂量.结果 老年组患者华法林起始剂量和达标剂量均高于高龄组[(3.75±0.80)mg vs (3.18±0.83)mg,(4.97±1.59)mg vs (3.96±1.11)mg,P<0.01];2组达标时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老年组3个亚组之间比较,随着起始剂量增加,达标剂量也增加(P≤0.05).与2.5 mg组和3.75 mg组比较,5.0 mg组达标剂量显著增高(P≤0.05),与2.5 mg组比较,3.75 mg组和5.0mg组迭标时间显著降低(P≤0.05).老年组3个亚组出血10例(6.6%),高龄组出血4例(13.3%).结论 老年急性肺栓塞患者,华法林抗凝治疗推荐起始剂量应该高于高龄患者,并注意密切监测.

    作者:王兵;邝土光;龚娟妮;李积凤;杨媛华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少肌症与老年高血压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我们从国内外研究现状出发,对于少肌症的概念、分期及流行病学进行阐述,进而说明少肌症对于老年人健康的重要性,然后对少肌症以及少肌性肥胖与高血压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并论述少肌症的治疗方法,旨在探索新的高血压独立危险因素,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

    作者:赵旭冉;高金娥;海荣;姜立敏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荷脂细胞与胆固醇逆转运的研究进展

    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性心脑血管疾病是导致人类死亡的主要原因.动脉血管壁的粥样斑块是AS性疾病主要的病理表现.斑块部位泡沫细胞的逐渐增多导致斑块扩大及不稳定,进而促进了AS的发展.细胞内胆固醇摄取和流出的失衡是导致泡沫细胞形成的主要原因,促进细胞内胆固醇转运到细胞外,减轻粥样斑块负荷是近年国内外抗AS研究的热点.我们就近年来荷脂细胞的形成、胆固醇逆转运(reverse cholesterol transport,RCT)的机制和临床相关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高夏青;李艳芳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在急性颅脑创伤后作用机制的实验研究进展

    颅脑创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已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我国的TBI发病率为(100~200)/10万人,其中重型TBI患者占18%~20%,其死亡率占30%~50%.至今我国TBI所致的死亡率仍处于居高不下的态势,伤残人数也在不断增加,这对人类的健康和生命安全构成巨大威胁,对社会劳动力和人口质量造成相当严重的影响.TBI可由直接或间接暴力所致,脑组织创伤又可分为原发性创伤和继发性创伤[1].继发性损伤包括:谷氨酸毒性、线粒体损伤、氧自由基损伤、内质网应激、细胞因子释放引起的炎症、内分泌障碍、脑缺血/缺氧、脑水肿、颅内压升高、钙超载、细胞骨架蛋白水解及突触生理功能的改变等,终导致神经元死亡[2-6].

    作者:刘源;王蓉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应进一步加强和规范老年肺血栓栓塞症的诊治

    国内外研究表明,老年患者随着年龄的增长,肺血栓栓塞症(PTE)的发病率增加,发病高峰在70岁左右,其相关机制尚不完全明确[1].多数学者认为,与老年人全身器官退化、活动减少、肌张力下降、血管内皮功能下降,以及可能还与合并心力衰竭、心肌梗死等有关.老年人由于合并症多、肝肾功能下降、各种药物的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与年轻患者显著不同,对药物的敏感性增加,因而在抗凝治疗过程中出血的风险增加.另外,老年PTE患者随着年龄的增长,猝死的发生率、PTE的复发率、抗凝相关的出血以及PTE相关的死亡均显著增加.因此,对于老年患者需要提高PTE的诊断意识,进一步规范诊治,同时要加强随访,尽量避免出血和复发事件的发生.

    作者:杨媛华;邝土光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老年肺血栓栓塞症患者延迟诊断率及其原因分析

    目的 探讨老年人肺血栓栓塞症(pulmonary thromboembolism,PTE)的延迟诊断率及其原因分析.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6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40例PTE患者,所有患者均经螺旋CT肺动脉造影(computer tomography pulmonary angiography,CTPA)或肺灌注/通气(ventilation-perfusion ratio,V/Q)显像明确诊断.根据年龄将患者分成2组:老年组(≥65岁)80例,非老年组(≤65岁)60例,老年组根据是否存在诊断延迟又进一步分为延迟组23例、非延迟组57例,记录入组患者临床特点并进行分析.结果 老年组平均确诊时间、延迟诊断率明显高于非老年组[(4.15±5.26) h vs (2.52±3.91)h,P=0.030;(28.75% vs 11.67%,P=0.021)].延迟组冠心病(52.2% vs 26.3%,P=0.037)及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43.5% vs 10.5%,P=0.002)比例明显高于非延迟组.结论 老年PTE患者平均确诊时间、延迟诊断率明显高于非老年组,与其伴随基础疾病多,临床症状不典型且易于混淆有关.

    作者:孙健;王强;丁晓倩;孙勇;徐涛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在中枢神经系统作用的研究进展

    过氧化物酶体是体内一种亚细胞结构,其功能主要包括清除分子氧和过氧化物,并参与体内3大物质代谢.一些天然或人工合成的脂肪酸类化学物质可以使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称为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Issetram等发现一种甾体激素受体,能被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命名为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eroxisome proliferator activated receptor,PPAR),它是一种新型的类固醇受体,该受体被其配体激活后可以与特异的DNA反应元件结合,调控多种基因的转录和表达.PPARα是首次从肝脏cDNA文库中克隆到的第一个PPAR[1].

    作者:张合茂;李文谦;刘晋敏;曾庆繁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急性脑梗死合并急性肾梗死一例

    1临床资料患者,女性,65岁,急性起病,主因“突发右侧肢体无力伴意识障碍3h”于2016年6月12日入住天津市第四医院脑系科,既往心房颤动史,平时未服用药物.入院体检:体温36℃C,心率105/min,呼吸18/min,血压157/100 mm Hg(1 mm Hg=0.133 kPa),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明显干湿哕音,心律绝对不齐,心音强弱不等,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软,无压痛及反跳痛,肝脾肋下未触及,双下肢无水肿.定时、定向力、理解力、计算力、记忆力及判断力检查不配合,意识模糊,言语欠清,双眼视力及视野检查不配合,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双侧瞳孔直径左∶右=3 mm∶3 mm,对光反射灵敏,双眼左凝视,右侧鼻唇沟浅,口角左偏,双侧咽反射灵敏,伸舌不合作,左侧肢体肌力Ⅴ级,右侧肢体肌力Ⅲ级,右侧肢体肌张力减低,腱反射减弱,痛觉减退,右侧巴彬斯基征阳性,脑膜刺激征阴性.入院后实验室检查:肌钙蛋白T 0.022 μg/L,肌钙蛋白10.09 μg/L,纤维蛋白原4.98g/L,D二聚体0.6 mg/L.血清TC 8.72 mmol/L,LDL7.43mmol/L,同型半胱氨酸11.2 μmol/L,氧分压69.7 mm Hg.

    作者:王欣;徐玲玲;贾俐聪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血小板减少患者静脉桥血管介入治疗一例

    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68岁,因反复胸闷、胸痛10年,加重伴气短1周于2013年12月10日收入我院心内科接受治疗.患者入院前10年因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CABG).入院前1周患者因受凉后出现胸闷、胸痛伴气短,伴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咳嗽、白痰,自服硝酸异山梨酯2~3 min症状缓解,但反复发作.既往有高血压、糖尿病.入院后予抗凝、双重抗血小板、扩血管、降压、降糖、控制心率、调脂及控制感染治疗,患者仍反复发作,后出现呼吸困难加重,呈端坐位,伴恶心、呕吐及大汗.查体:血压177/78 mm Hg(1 mm Hg=0.133 kPa),双肺可闻散在干湿哕音,心率90次/min,心律齐,心音低钝,双下肢水肿.

    作者:张苗苗;毛雯;范煜东;顾菲菲;吴迪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静息态脑电图相对功率谱的遗忘型轻度认知功能损害的研究

    目的 探讨遗忘型轻度认知功能损害(MCI)患者静息态脑电图相对功率谱特点,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方法 连续选择2013年4月~2014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阿尔茨海默病(AD)前期患者31例作为AD前期组,同时选择24例健康老年人作为对照组.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对受试者的认知功能进行评分,应用Neuroscan脑电图/事件相关电位采集受试者的静息态脑电信号,获得各区域Delta、Theta、Alpha1、Alpha2、Alpha、Beta1、Beta2、Beta、Gamma各频段相对功率谱值,并与MoCA评分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AD前期组MoCA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22.6±0.4)分vs (27.0±0.2)分,P=0.00].AD前期组患者左侧颞区P(Delta)/P(Alpha2)、右侧颞区P (Delta)/P(1,45)、P(Theta)/P(Alpha2)、P(Theta)/P (Alpha)、顶枕区P(Delta)/P(Alpha2)、P(Alpha1)/P(Alpha2)、P(Alpha1)/P(Alpha)相对功率谱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右侧颞区P(Alpha2)/P(Alpha)、顶枕区P(Alpha2)/P(Alpha)相对功率谱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AD前期患者静息态脑电信号相对功率谱异常与遗忘性MCI具有相关性,其具有作为一种有效的辅助诊断方法应用于临床的潜力.

    作者:穆飞航;边志杰;解恒革;李秋俐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影响老年患者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消化道出血的因素分析

    目的 分析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接受急诊PCI患者术后出现消化道出血(GIB)的危险因素.方法 入选2014年1月~2015年12月因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住院行急诊PC1的老年患者622例,根据住院期间是否出现GIB分为GIB组45例和对照组577例,分析影响住院期间GIB的危险因素.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GIB组年龄[(73.2±9.7)岁vs (69.5±10.6)岁,P=0.014],女性(46.7% vs 30.2%,P=0.029)、肾功能异常(24.4% vs9.5%,P=0.045)、用替格瑞洛(42.2% vs 27.0%,P=0.038)及替罗非班(31.1% vs17.2%,P=0.026)、住院时间[(5.9±2.1)dvs (5.1±1.4)d,P=0.012]、停用抗栓药(24.4% vs 9.2%,P=0.004)及院内病死率(6.7% vs1.2%,P=0.029)升高.年龄每增长10岁、女性、肾功能异常、用替格瑞洛及替罗非班是老年患者住院期间出现GIB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多种因素导致老年急诊PCI后GIB,应高度关注这些高危患者,及时处理,改善预后.

    作者:高玉龙;王春梅;陶英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饱和氢盐水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老年大鼠心肌细胞线粒体损伤的影响

    目的 探讨饱和氢盐水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老年大鼠心肌细胞蛋白激酶C(PKC)/热休克蛋白90(HSP90)信号通路和线粒体损伤的影响.方法 选取18月龄健康老年清洁级雄性SD大鼠150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5组:空白对照组、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饱和氢盐水组、生理盐水组,每组30只.HE染色观察心肌病理学.透射电镜观察线粒体超微结构.蛋白质印迹法和RT-PCR法检测心肌细胞PKC、HSP90、缝隙连接蛋白43(Cx43)、Cx45蛋白及PKC、HSP90、Cx43、Cx45 mRNA表达.结果 与空白对照组和假手术组比较,缺血再灌注组、饱和氢盐水组和生理盐水组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后12h和24 h心肌细胞线粒体损伤程度评分明显升高,PKC、HSP90、Cx43、Cx45蛋白及PKC、HSP90、Cx43、Cx45 mRNA表达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缺血再灌注组和生理盐水组比较,饱和氢盐水组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后12h和24 h心肌细胞线粒体损伤程度评分明显降低[(1.34±0.12)分vs (2.54±0.28)分、(2.61±0.29)分,(1.27±0.13)分vs (2.57±0.27)分、(2.64±0.28)分,P<0.05],PKC、HSP90、Cx43、Cx45蛋白及PKC、HSP90、Cx43、Cx45 mRNA表达明显下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饱和氢盐水可减轻线粒体损伤,从而减轻老年大鼠心肌再灌注损伤.

    作者:赵悦;马雪;解用江;叶满军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支架选择和远期预后

    糖尿病是冠心病患者发生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ac events,MACE)的独立危险因素.与非糖尿病患者比较,合并糖尿病的冠心病患者MACE发生率明显增加.冠状动脉造影显示,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具有较高的多支病变、弥漫性狭窄病变、小血管病变等发生率,较高的粥样硬化斑块负荷,血管发育偏细小,侧支循环发育较差,且存在较严重的微循环功能障碍.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在接受冠状动脉血运重建治疗时存在较高的冠状动脉夹层、支架内血栓、支架内再狭窄等风险.由于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的复杂性,如何更优化的进行支架的选择,成为心内科介入医师所关注的问题.我们就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的支架选择问题,结合国内外文献进行综述.

    作者:戴敬;吕树铮;宋现涛;柳弘 刊期: 2016年第12期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主管: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主办: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