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张娜;李会英;何毅;于欣;王华丽
肥厚型心肌病(hypertrophic cardiomyopathy,HCM)是一种以心脏质量增加及舒张功能异常为特点的遗传疾病[1].它的显著特点早在200年前尸体解剖中就发现了,但是对于这一疾病的真正认识还是源于对它病理生理、心肌血流动力学及基因的分析[2].
作者:赵蓓;智光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对缺血性心肌病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缺血性心肌病患者124例,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40例,给予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阿托伐他汀组42例,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钙;联合治疗组42例,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钙及曲美他嗪,所有患者在治疗前后用超声心动图检测左心室收缩末内径(LVESD)及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EDD)、LVEF、左心室短轴缩短率(FS)、二尖瓣舒张早期血流峰值速度(F)/二尖瓣舒张晚期血流峰值速度(A)之比(E/A);记录心绞痛发作次数和持续时间及6 min步行试验(6MWT).结果 联合治疗组及阿托伐他汀组治疗后LVESD、LVEDD、FS、LVEF、E/A较对照组明显改善,心绞痛发作次数和发作时间较对照组明显减少,6MWT距离明显延长;与阿托伐他汀组比较,联合治疗组治疗后心绞痛发作次数和发作时间明显减少,6MWT距离明显延长(P<0.05,P<0.01).结论 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能改善缺血性心肌病患者心室重构,减少心绞痛发作次数并提高患者运动耐量;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阿托伐他汀及曲美他嗪治疗能进一步减少心绞痛发作次数,并提高患者运动耐量.
作者:巫颖;李绍发 刊期: 2011年第07期
本研究通过观察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白细胞介素6(IL-6)及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等炎性因子在老年糖尿病患者的水平以及应用瑞舒伐他汀治疗后相关炎性因子的变化,探讨瑞舒伐他汀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炎性反应的影响及可能机制.
作者:郭远;李卫;宝辉;康丽萍;赵红薇;王宏宇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不规则趋化因子(FKN)在动脉粥样硬化形成中的作用及其可能的信号转导途径,以及FKN影响人单个核细胞表达NF-κB过程与Ras/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信号传导通路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将细胞预处理后分为:空白1组、FKN 1组、FKN+Ras抑制剂组(FTI-277组)、空白2组、FKN 2组、FKN+p38抑制剂组(SB203580组).分别于30 min时,采用Western blot方法对磷酸化p38及NF-κB进行半定量测定.结果 与空白1组、空白2组比较,FKN 1组、FKN 2组NF κB和p38相对吸光度值明显增加(P<0.01),与FKN 1组、FKN 2组比较,FTI-277组、SB203580组NF-κB和p38相对吸光度值明显降低(P<0.01).结论 FKN可以使NF-κB表达和磷酸化p38增加;Ras/p38介导了FKN刺激单个核细胞引起NF-κB活化的增加;Ras/p38途径为FKN诱导NF-κB活化的信号转导通路之一.
作者:姜艳;孙健;潘迪;陈玉花;李波 刊期: 2011年第07期
中药黄芪为豆科植物膜荚黄芪和蒙古黄芪的干燥根.现代药理学研究证明,黄芪含有多糖、皂甙、黄酮和微量元素等多种成分[1].黄芪甲苷(AST)为我国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一种黄芪皂甙类单体成分,为黄芪制剂中的主要有效成分,黄芪制剂的质量控制标准都是以AST的含量为依据.
作者:许亮;陈春富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厄贝沙坦联合阿托伐他汀对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PAF)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心房颤动复发的防治作用.方法 选择AMI合并PAF患者129例,按照随访期间药物应用情况分为联合组(67例)、阿托伐他汀组(21例)、厄贝沙坦组(23例)和对照组(18例).观察各组血压、血脂、左心房内径及血浆C反应蛋白水平的变化,记录PAF复发或转为持续性及永久性心房颤动的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联合组及厄贝沙坦组收缩压及左心房内径均低于阿托伐他汀组及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及阿托伐他汀组TC、TG、LDL-C、C反应蛋白低于厄贝沙坦组及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联合组比较,阿托伐他汀组和厄贝沙坦组PAF复发率及转为持续性、永久性心房颤动的比例升高;与对照组比较,阿托伐他汀组和厄贝沙坦组PAF复发率及转为持续性、永久性心房颤动的比例明显降低(P<0.05).阿托伐他汀(OR=0.42,95%CI:0.26~0.89)及厄贝沙坦(OR=0.47,95% CI:0.30~0.81)为预防AMI患者心房颤动复发的保护性因素.结论 厄贝沙坦联合阿托伐他汀对合并PAF的AMI患者心房颤动复发具有明显的防治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炎性反应及调脂、改善心房电重构及结构重构有关.
作者:魏子秀;杨雪珍;丛培玲;任长杰;郝丽;孙晓斐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天麻酚类成分对脑缺血大鼠海马NO和一氧化氮合酶(NOS)的影响.方法 采用双侧颈总动脉永久性结扎法,造成大鼠脑缺血模型.造模6周后,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5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尼莫地平组、天麻酚类成分高剂量组(高剂量组)和天麻酚类成分低剂量组(低剂量组),每组8只.给药3周后,比色法检测海马NO含量和NOS活性,免疫印记法检测大鼠海马NOS 3种亚型(nNOS,iNOS,eNOS)的表达.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海马NO含量、NOS活性及nNOS和iNOS表达明显升高,eNOS表达明显降低;与模型组比较,尼莫地平组和高剂量组大鼠海马NO含量、NOS活性及nNOS和iNOS表达明显降低,eNOS表达明显升高;低剂量组大鼠NOS活性和iNOOS表达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 天麻酚类成分对脑缺血大鼠海马NO损伤有保护作用.
作者:段小花;代蓉;李秀芳;段为刚;吴盛友;林青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和血红蛋白(Hb)与慢性心力衰竭(CHF)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老年CHF患者169例,根据本次住院确诊的心功能(NYHA)Ⅰ、Ⅱ、Ⅲ和Ⅳ级依次分为1组33例、2组34例、3组59例和4组43例.对4组患者Hb、EPO及是否死亡进行1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与1组比较,2、3和4组lg EPO水平明显上升,Hb水平明显下降(P<0.01);4组患者lg EPO和Hb水平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Hb、EPO及肌酐(OR=0.978,35.820,1.013,P<0.01)均是影响老年CHF患者住院死亡的危险因素.结论 EPO随患者CHF程度的加重而升高,Hb值则降低.Hb、EPO及肌酐均为影响CHF患者住院死亡的危险因素.
作者:孙晓勤;杨明;王青;邹凤军;段军;徐婕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存在血管危险因素老年人不同程度脑白质损害(WML)与认知障碍的关系.方法 选择WML患者195例,根据WML程度分为轻度组(54例),中度组(63例),重度组(78例),另选健康体检者70例作为对照组.所有受试者行神经心理学测试,包括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听觉词语记忆、逻辑记忆、复杂图形记忆、Stroop色词测验、连线测验B、相似性、言语流畅、数字广度、搜钟和画钟测验.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随着WML程度加重,轻、中、重度组血管危险因素明显升高(P<0.05);轻度组记忆、注意、语言及部分执行功能评分明显较对照组差(P<0.05,P<0.01),重度组各项测验评分明显较其他各组差(P<0.01).各项测验评分与WML严重程度评分呈负相关(P<0.01).结论 血管危险因素可加重WML;轻度WML即对认知功能有影响,重度WML表现广泛认知损害;认知障碍程度与WML严重程度呈正相关.
作者:沈树红;王少石;张会军;宋彦彦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老年无保护左主干(ULM)病变冠心病患者临床特点和冠状动脉病变情况.方法 选择行PCI的ULM病变冠心病患者211例,分为老年组(年龄≥60岁)111例和非老年组(年龄<60岁)100例.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特点、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及1年随访结果.结果 与非老年组比较,老年组患者年龄、糖尿病、收缩压、舒张压、HDL-C、血肌酐均明显升高(P<0.05,P<0.01);男性比例、高脂血症、TC、TG、LDL-C、肾小球滤过率、吸烟明显降低(P<0.05,P<0.01);冠状动脉病变Syntax积分高(P<0.05),病变支数多(P<0.05),慢性闭塞病变比例高(P<0.05);老年组随访期间死亡事件发生率高(P<0.05).结论 老年ULM病变患者临床症状复杂,冠状动脉病变程度重,介入手术应谨慎;术后随访临床效果良好.
作者:张晓玲;陈方;玉献鹏;高阅春;张宇晨;罗亚玮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轻度认知障碍(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患者的认知功能状况与N400表现.方法 选择MCI患者20例(MCI组),健康体检者23例(对照组).使用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MMSE)和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对所有受试者进行评定,并做N400检测,分析它们之间的相关性及对MCI的诊断价值.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除MoCA语言项外,MCI组MMSE、MoCA评分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N400潜伏期延长,其中Fz、Pz匹配和非匹配刺激潜伏期,C3、C4非匹配刺激潜伏期,Pz、C4匹配刺激波幅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N400潜伏期与MMSE总分、MoCA总分呈负相关,N400波幅与MMSE总分、MoCA总分呈正相关(P<0.05,P<0.01).结论 MCI患者存在N400的异常及认知功能的损害,N400对MCI的诊断具有辅助价值.
作者:苏宁;陈兴时;肖世富;李霞;王涛;刘园园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首次发作晚发抑郁(LOD)患者基线记忆功能与6个月神经认知结局的关系.方法 选择LOD患者49例,随访6个月,根据认知评分标准,将33例患者分为认知正常组19例和认知障碍组14例.被试基线和随访6个月时,均接受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认知筛检测验及神经心理成套测验评估.采用3.0 T MRI仪行头颅扫描,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采集图像,测量脑白质高密度信号体积;采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进行载脂蛋白E基因分型.结果 与认知正常组比较,认知障碍组患者基线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及认知筛检测验总分、言语记忆和视觉记忆各测验评分、言语流畅性(1 min)、视空间功能评分及定向力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LOD患者基线物品即刻回忆评分与神经认知结局呈负相关.结论 LOD患者基线即刻回忆能力可预测其认知转归,基线时即刻记忆越差,神经认知恶化的风险越大.
作者:王晓;张娜;李会英;何毅;于欣;王华丽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对血肿周围脑组织进行病理学观察,探讨”管涌现象”的临床特点.方法 随机选取行立体定向微创血肿清除术的脑出血患者18例,对术中吸出的血肿周围脑组织HE染色,光镜下观察病理学改变.结果 18例患者血肿周围组织内均可见分布在血管周围间隙或神经纤维周围间隙内的”管涌现象”病灶.分布在血管周围间隙内的”管涌现象”病灶围绕在小血管周围呈环状分布,分布在神经纤维周围间隙内的”管涌现象”病灶在神经纤维间呈指状分布.结论 ”管涌现象”在临床脑出血患者的血肿周围组织内广泛存在.
作者:黄瑞瑜;吕田明;刘晓加;肖端;尹恝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依那普利、厄贝沙坦和血管紧张素(1-7)[Ang-(1-7)]对快速心房起搏犬心房肌细胞钠通道(Nav1.5)基因表达的干预作用.方法 普通杂种犬3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6只.心房起搏组、依那普利组、厄贝沙坦组和Ang-(1-7)组犬行快速心房起搏(500/min)2周;假手术组犬不行起搏刺激,普通饲养2周.应用RT-PCR检测各干预因素对Nav1.5α亚单位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心房起搏组犬Nav1.5α亚单位mRNA表达明显降低(P<0.05);依那普利组、厄贝沙坦组犬可逆转快速心房起搏所致的Nav1.5α亚单位mRNA表达水平的降低(P<0.05);Ang-(1-7)组犬Nav1.5α亚单位mRNA表达水平无明显改变(P>0.05).结论 快速心房起搏可降低犬心房肌Nav1.5α亚单位mRNA表达,依那普利、厄贝沙坦可逆转快速起搏所致的Nav1.5α亚单位mRNA表达的降低,Ang-(1-7)则无明显影响.
作者:王学文;李健;徐昭;杨万松;李广平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天津市汉族老年人群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基因G894T多态性与颈动脉粥样硬化(CAS)的关联性.方法 选择接受颈动脉超声检查患者427例,根据超声检查结果分为CAS组130例和对照组297例.采用PCR RFLP方法分析G894T多态性基因型,同时对所有对象检验血脂等危险因素.结果 CAS组基因型GT、GT+TT和T等位基因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P<0.01).调整了年龄和性别后,基因型GT+TT与CAS的关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1.89,95% CI:1.20~2.98,P=0.007).对其他危险因素调整后,logistic回归分析,基因型GT+TT不是CAS的独立危险因素(OR=1.43,95% CI:0.85~2.40,P=0.178).在CAS组中,不同斑块类型的分布、斑块总面积和Crouse积分在T等位基因携带者与非携带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NOS基因G894T多态性的基因型GT+TT与CAS的发生相关,但不是CAS的独立危险因素,与CAS的严重程度亦无关联.
作者:张晶;关欣;梁蓉;崔让庄;杨桂铭;刘婷;李广平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并发抑郁障碍的危险因素.方法 连续入选CHF患者796例,收集其流行病学资料,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24项(HAMD)进行心理评定,HAMD评分<8分为无抑郁,≥8分为抑郁,logistic回归分析抑郁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 1 53例HAMD评分≥8分,抑郁患病率19.22%.抑郁患病率女性高于男性;年龄≥65岁高于<65岁患者;病程≥24个月高于病程<24个月;丧失工作和生活能力者高于工作和生活能力存在者;吸烟者低于不吸烟者(P<0.05,P<0.01).女性、年龄≥65岁、病程≥24个月以及丧失工作和生活能力者发生抑郁的风险增加,吸烟患者发生抑郁的风险降低.结论 约1/5的CHF患者并发不同程度的抑郁障碍,女性、年龄≥65岁、病程≥24个月以及丧失工作和生活能力的患者有更高的抑郁患病风险.
作者:华先平;胡锦全;曹政;杨勇;陈彬;吴瑞霞;陈平英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对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缺血性脑卒中(IS)及其亚型的相关性进行Meta分析,探讨Hp感染是否为IS及其亚型的危险因素.方法 计算机检索MEDLINE、EMBASE及Cochrance Collaboration database电子数据库,检索时限为1995~2009年.由2名评价者对文献的质量进行评价,纳入相关的病例对照研究.采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RevMan 5.0软件对纳入文献进行Meta分析,并进一步进行异质性检验、敏感性分析及偏倚评估.结果 共纳入11篇相关文献,其中与IS相关9篇(病例组1575例,对照组1720例),与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卒中(LAA)相关7篇(病例组510例,对照组944例).异质性检验提示,Hp与IS及LAA的研究间均存在异质性(I2=58%,I2=60%).病例组与对照组的Hp感染率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OR=1.57,95% CI:1.23~1.99);Hp感染与LAA亦存在相关性(OR=2.24,95% CI:1.46~3.43).敏感性分析提示结果稳定.漏斗图表明存在发表偏倚,提示缺少小样本的阴性结果文献.结论 Hp感染是IS的危险因素,且与LAA的相关性更为密切;病例对照研究论证强度较低,仍需更多大样本及前瞻性研究以证实Hp在IS及其亚型发病中的作用.
作者:杨旭;郑志东;裴婷婷;赵晓丽;李继来;杜继臣;李新毅;牛小媛;许贤豪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评价股动脉血管闭合器(VCDs)的围手术期及中长期安全性.方法 连续入选2008年6月~2009年10月接受经股动脉冠状动脉造影和(或)血管成形术的患者1078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压迫止血组(369例)和VCDs组(709例),比较2组围手术期血管并发症发生率;另选2004年3月~2009年10月行髂动脉造影并使用VCDs、术后3个月后再次穿刺同侧股动脉并行髂动脉造影的患者92例,评价VCDs的中长期安全性.结果 股动脉穿刺术围手术期血管并发症总发生率为0.7%.与压迫止血组比较,VCDs组围手术期血管并发症明显减少(1.6%vs0.3%,P=0.39).logistic回归分析,血管并发症与性别、血压、体重指数使用VCDs和积极抗凝、抗血小板治疗等无关.92例患者中,2次髂动脉造影间隔中位数为232 d,使用VCDs后复查髂动脉造影,狭窄发生率为3.3%,但均无下肢缺血症状.结论 VCDs的围手术期及中长期安全性较高.造影随访发现,使用VCDs后存在一定的狭窄率,但其发生率较低;且无下肢缺血症状.
作者:刘百球;聂绍平;贾长琪;张崟;吕强;刘新民;董建增;刘小慧;马长生 刊期: 2011年第07期
很多肺动脉栓塞患者临床症状隐匿,但严重肺动脉栓塞容易引起明显的血流动力学改变,甚至导致猝死.肺动脉栓塞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对改善预后非常重要.我们主要讲述影像学检查在肺动脉栓塞评估中的价值.
作者:卢光明;张龙江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研究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及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2(TIMP-2)和细胞凋亡在主动脉瓣钙化病理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行主动脉瓣置换术、且主动脉瓣钙化的患者15例作为钙化组,同期选择相同手术、且主动脉瓣正常的患者10例作为非钙化组.术中取主动脉瓣组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MMP-2和TIMP-2表达、TUNEL检测细胞凋亡.结果 与非钙化组比较,钙化组主动脉瓣MMP-2、TIMP-2为中、重度着色,阳性细胞显著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钙化组主动脉瓣细胞凋亡指数较非钙化组明显增多(0.71±9.07vs0.21士6.83,P<0.05).结论 老年钙化主动脉瓣MMP-2和TIMP-2表达异常增高,细胞凋亡数明显增多.
作者:祁国奇;赵建峰;张志刚;刘苏;赵宏;陈子英 刊期: 2011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