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文静;孙建;李云辉;李万成
目的 探讨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与静脉全身化疗在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治疗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library、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万方数据在线知识服务平台,收集国内外2000年至2014年间公开发表的有关NSCLC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与全身静脉化疗临床对照试验的中英文文献,按照入选标准严格筛选文献并对文献质量进行评估,对终入选的文献使用RevMan5.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纳入分析的文献共计11篇,Meta分析显示NSCLC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全身静脉化疗组(RR,1.57;95%CI,1.37 ~ 1.82;P<0.001;r=0%),但两组患者1年生存率无统计学差异(RR,1.10;95% CI,0.91 ~1.33;P=0.30;,=24%).NSCLC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组血小板降低发生率显著低于全身静脉化疗组(RR,0.69;95%CI,0.53 ~0.90;P=0.006;I2 =0%),但两组患者白细胞降低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RR,0.77;95% CI,0.56~1.04;P=0.09;,=87%),恶心、呕吐发生率亦无统计学差异(RR,0.64;95%CI,0.30~1.37;P=0.25;I2 =98%).结论 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对晚期NSCLC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全身静脉化疗,且能降低某些化疗不良反应的发生,可作为部分晚期NSCLC患者首选治疗方式之一.
作者:魏家玮;郭述良 刊期: 2015年第03期
临床资料患者男,86岁,因“反复咳嗽、咯痰50余年,复发伴心累、气紧2个月,加重2d”于2010年12月22日入院.2个月前院外CT提示右中肺不张.纤支镜检查示:右中间支气管开口处可见新生物,完全阻塞管腔,纤支镜无法进入,新生物呈球形,表面光滑,大小1.5 cm×1.8 cm,从瘤体周围缝隙吸出较多白色痰液.经抗感染、解痉、祛痰等治疗无好转.2d前受凉后再次出现上述症状,心累,喘息较前明显加重,1d前出现呼之不应.入院查体:体温不升,R 14次/min BP111/63 mmHg,P 106次/min,昏睡状态,呼之能应,双侧瞳孔约0.3 cm,对光反射迟钝,口唇紫绀,不言语,颈静脉不充盈,桶状胸,双肺呼吸音极低,可闻及于、湿罗音,心率106次/min,心律齐,各瓣膜未闻及杂音,腹部检查正常,双下肢无水肿.
作者:余林;曹东亮 刊期: 2015年第03期
医院获得性肺炎(hospital acquired pneumonia,HAP)是指由真菌、细菌、病毒、支原体或原虫等病原体引起的肺实质炎症[1-2].我国医院获得性肺炎的发生率较高,约占院内感染的23.0%~42.0%,尤其对老年患者,由于基础疾病多,病程长,免疫功能低下等,医院获得性肺炎的发生率更高,病死率也较高[3-5].近年来,随着医护患对医院获得性感染的重视加强,医院获得性肺炎的研究及干预也越来越受到重视.控制医院获得性肺炎的发生率可以减少住院时间及病死率,可以节约医疗资源,因此分析出致病的危险因素尤为必要,在诸多的因素中,护理方案和措施的正确选择对于患者预后具有重要的影响.现对我院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63例医院获得性肺炎老年肿瘤患者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
作者:杨京;王鑫;王林娟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是经外周静脉穿刺置管,使导管尖端位于上腔静脉或锁骨下静脉的方法.PICC置管术具有操作方便、安全可靠、一次置管成功率高的优势,目前在临床上已得到广泛应用[1-6].但作为一种有创操作,PICC置管过程中可能引起多种并发症,因此如何提高护理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一直是该领域的研究热点[7].本研究通过分析我科2014年1月至2014年10月施行PICC置管术的肿瘤化疗和危重患者的临床资料,旨在探讨PICC置管术相关并发症的临床维护及护理方法.现报道如下.
作者:孙晓容;罗莉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白光支气管镜(white light bronchoscopy,WLB)刷检结合活检对于中央型气道肺癌的诊断阳性率有综述报道可达88%,由于观察所用波长的限制,WLB难以发现早期只有几个细胞厚度的中央型黏膜癌性病变,其诊断发现率仅为30% [1-2].而窄带成像支气管镜(narrow band imaging,NBI)是一种新的内镜技术,通过在红绿蓝系列照明系统中使用窄带滤光片而增加诊断的准确性,可以直接观察到支气管上皮内的血管网细微形态变化,因此,可能成为中央型气道黏膜早期癌变诊断的新手段之一[3-7].本研究回顾分析了我院呼吸二科开展NBI检查的11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现将应用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崔会芳;吴粹华;陈旭君;黄文侨;舒逸;卢晔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成都地区老年人下呼吸道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耐药状况.方法 采集本院2011年1月~2013年12月356例符合老年人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痰标本,采用全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VITEK-2 COMPACT)对铜绿假单胞菌进行分析.结果 2011年、2012年、2013年共分离出的356株铜绿假单胞菌对多粘菌素B的耐药率分别为1.65%、2.01%、1.11%.2011年分离出的121株铜绿假单胞菌对环丙沙星的耐药率较低,为20.66%.2012年分离出的145株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吡肟的耐药率较低,为22.07%.2013年分离出的90株铜绿假单胞菌对阿米卡星的耐药率较低,为15.55%.结论 铜绿假单胞菌是老年人下呼吸道感染常见病原菌,监测其耐药性,可为早期治疗控制感染提供依据,为减少并发症、延长患者生命提供保证.
作者:李小惠;陈果;陈红;左秋南 刊期: 2015年第03期
近十年来,全球范围内肺癌的发病率和病死率迅速上升,其中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约占80% ~ 85%.在NSCLC的治疗中,以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为靶点的酪氨酸酶抑制剂(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TKI)开创了分子靶向治疗的新时代.多项临床研究均已证实对于EGFR突变的晚期NSCLC患者,EGFR-TKI的治疗可延长患者无疾病进展期(progression free survival,PFS),提高疾病缓解率,改善生活质量,其疗效优于传统的化疗[1-4].此外,化疗药物与EGFR-TKI的联合或交替应用,使两种作用机制不同的药物发挥协同作用,进一步突出了EGFR-TKI在肺癌治疗领域中的地位.然而,EGFR野生株人群和部分EGFR突变株人群初始治疗即对EGFR-TKI耐药,并且研究发现初始接受EGFR-TKI治疗敏感的患者,在平均用药9~12个月后也会出现新的耐药现象,从而,限制了EGFR-TKI的临床应用.
作者:卞家蓉;徐兴祥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解整合素-金属蛋白酶33(ADAM33)对人肺成纤维细胞MRC-5增殖、周期、凋亡的影响,以及白介素4(IL-4)对其表达的影响.方法 分别以1 ng/ml、10 ng/ml、50 ng/ml、100 ng/ml浓度的IL-4刺激MRC-5,以未刺激组细胞为对照,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ADAM33 mRNA的表达情况,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蛋白表达情况;设计并合成ADAM33-siRNA,瞬时转染MRC-5,MTS法检测增殖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和凋亡.结果 当不同浓度的IL-4刺激MRC-5时,ADAM33 mRNA和蛋白的表达均呈浓度依赖性,1 ng/ml组与0 ng/ml组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10 ng/ml、50ng/ml、100 ng/ml与0 ng/ml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DAM33-siRNA明显抑制了ADAM33在MRC-5中的表达;MTS结果显示,在24、48、72 h,干扰组的增殖明显低于阴性对照组,抑制率分别为27.3%、36.6%、19.2%;干扰组S期占的比例(31.69±4.14)%明显低于阴性对照组(47.19±0.99)%(P<0.05);干扰组的细胞凋亡率(28.49±8.79)%明显高于阴性对照组(8.43±5.11)%(P<0.05).结论 ADAM33可促进入肺成纤维细胞增殖,而细胞因子IL-4可促进其表达,它们可能在气道重塑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作者:陶韬;赵麟丰;王彦;廖秀清 刊期: 2015年第03期
卒中相关性肺炎(stroke associated pneumonia,SAP)由德国科隆大学Hilker等在2003年首先提出,是脑卒中常见的并发症,发生率约为10% ~25%.SAP也是脑卒中患者病情加重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1],且导致住院时间延长,医疗费用增加[2].探讨SAP的病原学及耐药性特点,对提高SAP的认识和诊治水平非常重要.本研究通过对我院SAP患者细菌培养和药敏结果分析,以期为治疗该类疾病提供参考.
作者:陈钊成;吴海桂;林伟明;吴峰 刊期: 2015年第03期
光气(phosgene COCl2),又称碳酰氯,是一种高毒窒息性有害气体,有一种霉变干草和烂苹果味,毒性是氯气的10倍以上,属高毒、刺激性气体[1].同时它也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广泛用于农药、染料、塑料及制药等生产领域.在生产过程中常因意外泄漏、操作不当及防护不力而发生人员中毒,严重危害人民的身心健康.2012年4月19日18时皖西南某制药厂投料车间不慎发生光气泄漏事故,造成当班员工发生群体性急性光气中毒,现将我院收治2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作者:程文星;张健;周传毅;王进;陈英杰;孙静;何晓璇 刊期: 2015年第03期
自发性气胸,肺部破口形成后,经胸腔闭式引流治疗,仍然持续漏气的称之为难治性气胸.本病多见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肺结核患者及少数特发性气胸[1-8].尤其是COPD患者多高龄、有各类慢性肺部基础疾病、不能耐受外科手术或胸腔镜下治疗等原因,这类患者治疗难度大,甚至迁延不愈,且容易反复复发,并能导致增加气胸相关性死亡风险[9].我院采用胸膜腔内注射碘伏对难治性气胸进行胸膜粘连,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唐婷;张明周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合并肺血栓栓塞(pulmonary thromboembolism,PTE)的临床特征以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选择2012年8月至2014年7月入住本院的362例COPD患者,根据肺动脉造影(computed tomographic pulmonary angiography,CTPA)结果将患者分为COPD合并PTE组与无PTE组,收集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临床特征以及辅助检查,对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在卧床史(≥7 d)(32.05%vs.18.31%,P=0.009)、合并糖尿病病史(33.33%vs.20.42%,P=0.017)、双下肢不对称水肿(8.97% vs.3.52%,P=0.044)、晕厥(0.089%vs.3.17%,P=0.027)、静脉血栓(19.85% vs.8.45%,P=0.015)、白细胞(P =0.014)、血红蛋白(P =0.006)、D-二聚体(P <0.001)、PaO2 (P <0.001)、PaCO2 (P <0.001)、FEV1%(P<0.001)等方面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而在其他一般情况、临床特征及辅助检查等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卧床史(≥7 d)、静脉血栓形成、D-二聚体升高、低PaO2 FEV1%下降可能是COPD合并PTE的危险因素.
作者:吴永红;胡德春;张盼旺 刊期: 2015年第03期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是以严重感染、创伤、休克等多种肺内外危险因素导致的以肺泡毛细血管损伤为主要病理特征,以非心源性肺水肿和顽固性低氧血症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疾病.尽管现有的医疗救助水平已有明显提高,但从原始的ARDSnet研究起,ARDS的发生率和总体病死率实质上没有变化,成人病死率仍在40%以上[1-3].ARDS往往是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MODS)中先出现的器官损害,而MODS作为ARDS严重并发症,它的发生将意味着需要更加密集和高昂医疗的投入,其严重的并发症和高病死率对各国医疗事业来说,都是一个沉重的负担.
作者:任珊;席修明 刊期: 2015年第03期
重症肺炎是呼吸系统严重感染性疾病,多见于老年患者,发病急,进展快,预后差,患者除了肺炎的临床表现外,多伴有呼吸衰竭、其他脏器功能障碍等,严重影响患者心理健康和威胁生命安全.抗生素是治疗老年重症肺炎的有效措施,结合中医治疗效果更优[1],而护理在治疗期间的作用,对治疗具有重要意义,刘艳妮等[2]在老年重症肺炎合并弥漫性肺泡出血治疗中采用精心护理措施方案,帮助患者有效缓解了临床症状,协助患者度过了危险期,提高了治疗效果.笔者在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重症肺炎中给予预见性护理,亦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辛晓燕 刊期: 2015年第03期
Kartagener综合征是一种严重的原发型纤毛运动障碍,是极为少见的先天性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疾病[1-2],具有家族遗传倾向,可同代或隔代发病,其父母多有近亲婚姻史.临床上主要表现为支气管扩张、慢性鼻窦炎或鼻息肉、内脏反位三联征.由于该病的发病率极低,为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及对该病的早期诊疗,现就我科收治1例患者的有关资料报告如下.
作者:代文静;孙建;李云辉;李万成 刊期: 2015年第03期
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arterial hypertension,PAH)可见于各种结缔组织病(connective tissue disease,CTD).由2014年肺高血压会议新的分类可以看出,CTD仍是PAH的主要危险因素,尤其是系统性硬化病(systemic sclerosis,SSc)[1-7].SSc-PAH常缓慢进展,临床缺乏特异性,不易察觉,无创性的超声心动图检查可发现早期PAH.但SSc-PAH临床资料少,发病机制复杂,临床治疗无统一规范,预后差.本研究从SSc-PAH的发生率、临床特点等方面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了解SSc-PAH的特征及危险因素,并为今后的前瞻性研究提供依据.
作者:孙娟;孙耕耘 刊期: 2015年第03期
临床资料患者女性38岁主因“咯血5月余”于2013年3月22日入院.5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咯血1次,咯出6~7口鲜血,量约20 ml,未在意,未予任何诊治.后咯血反复出现2次,每次约3~4口,未服药.于外院查胸部CT提示右下肺占位病变,在我院查胸部增强CT提示右下肺膈肌角区占位病变考虑良性可能性大,在门诊抗炎治疗1周复查胸部CT无变化.入院诊断:右下肺占位病变考虑良性病变.既往无疾病史.查体:一般情况好,无贫血貌,左肺呼吸音正常,右下肺呼吸音稍低.
作者:王志强;徐瑞剑;吕德胜 刊期: 2015年第03期
临床资料患者女性,33岁,以“右侧胸痛、咳嗽伴气短4d,发热3d”于2014年9月27日入院.患者于2014年9月23日在吸入烟雾后出现右侧胸痛、咳嗽、胸闷、气短,胸痛性质为持续性钝痛,无放射痛,咳嗽为干咳,活动后加重,并伴有头痛、头晕、纳差、乏力、全身不适等,无恶心、呕吐、呃逆,无心悸、喘憋,无腹痛、腹胀、腹泻、黑便等症状.遂就诊于当地社区服务中心,诊断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给予静脉滴注“克林霉素、头孢菌素、利巴韦林”等治疗,治疗1d后上述症较前加重,并伴有发热,体温38.5℃,2014年9月25日胸痛、胸闷、气短症状进行性加重,体温高达39.2℃,故来我院胸外科门诊就诊,胸部CT检查(图1)示:①右肺感染、右侧胸腔积液;②左肺上叶点状钙化灶、左肺纤维索条影.
作者:王志飞;王小琴;刘智强;姜鹏 刊期: 2015年第03期
肺挫伤合并肋骨骨折多由高处坠落伤、锐器伤、车祸以及爆炸伤等事故造成,病情普遍较重,且伤情较为复杂,容易引发呼吸系统和循环系统的衰竭,如果不及时救治,会危及患者生命.我们对32例采取综合护理干预的肺挫伤合并多根肋骨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选取2009年1月至2014年1月在本院收治的32例肺挫伤合并多发性肋骨骨折患者,男性26例,女性6例;年龄24 ~ 56岁,平均年龄为41.3岁.致伤原因:车祸6例、重物砸伤13例、高处坠落伤11例、锐器伤2例.全部患者均为相邻3根或以上的肋骨骨折,症状表现为胸廓塌陷、反常呼吸明显、呼吸困难及胸部疼痛.胸部X线或CT检查均提示损伤肺部有大片云雾状阴影或实变.
作者:王娟;陈邦菊 刊期: 2015年第03期
咯血多由肺癌、肺结核、支气管扩张等器质性病变引起,但有约7.0% ~ 25.0%大咯血无上述肺部病变[1-2].临床上亦可见部分患者术前CT检查无明显异常,或仅表现为肺纹理增粗、轻度炎症等,但咯血症状却较重.对于此类患者内科医生因无法明确病因,无法制定进一步具体治疗方案,仅给予止血、化痰等药对症处理,疗效不确切且易再次咯血.采取介入方式行血管造影既能准确寻找病变血管又能及时栓塞导致咯血的病变血管,对此类咯血患者的及时诊断与治疗均具有重要意义.2010年1月至2013年10月,我科共收治33例胸部CT检查未见明显病变的咯血患者,经介入诊断与治疗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凯;任建庄;刘红;王艳丽;段旭华;李腾飞;黄郭灏;张萌帆;韩新巍 刊期: 2015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