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脑梗死偏瘫患者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效果研究

张涛

关键词:脑梗死偏瘫, 中西医结合, 效果
摘要: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死偏瘫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脑梗死偏瘫患者89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分组:44例患者采用西医治疗,进入对照组;45例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进入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NIHSS评分相比,观察组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Barthel指数评分、治疗总有效率相比,观察组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梗死偏瘫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效果良好,治疗方法值得推广使用.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相关文献
  • 人性化护理对心肌梗死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及满意度和措施评价

    目的 讨论人性化护理对心肌梗死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及满意度和措施.方法 选取2018年2月~9月我院收治的心肌梗死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与研究组(予以人性化护理),评判标准:心理状态及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心理状态及满意度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人性化护理措施的实施可缓解患者治疗过程中的负面情绪,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作者:王丽丽;罗娟娟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临床药师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中的实践分析

    目的 探讨临床药师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中的实践意义以及作用.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6月~2018年6月收治的院内感染患者60例,依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抗菌治疗,观察组采用临床药师干预治疗,对治疗效果、药物不合理使用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展开对比.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药物不合理使用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药师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中具有较好的实践效果,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减少不合理用药情况,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赵宇涛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嵌顿疝20例体会

    目的 探讨20例腹股沟嵌顿疝患者应用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8年8月我院收治的腹股沟嵌顿疝患者2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观察恢复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手术平均治疗时间为(35.83±9.17)min,平均下床活动时间为(7.96±1.74)h,平均住院时间为(6.53±1.19)d,平均体力活动时间为(20.39±4.83)d,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25.00%.结论 对腹股沟嵌顿疝患者实施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可缩短患者卧床时间,使其能尽快恢复日常生活,值得推广.

    作者:潘立安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探究公共卫生管理在传染病预防工作中的作用

    公共卫生管理作为我国行政管理工作中的重点内容,其对社会公共卫生事业的稳定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根据相关调查资料表明,我国现阶段的公共卫生管理现状逐渐进入新发展阶段,但针对传染病预防工作,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由此,提高对传染病预防工作的重视显得至关重要.本文通过论述在传染病预防工作中公共卫生管理的重要性,分析在传染病预防工作中应用公共卫生管理的方法,为行政管理部门提高对传染病预防工作管理提供可参考依据.

    作者:楊木春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解析高血压预防保健及健康指导研究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人们的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尤其饮食方面的多样化,一定程度上造成高血压的产生和蔓延.因此,高血压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一种常见的疾病,也是诱发中老年在心血管疾病发生高概率的原因.随着社会科学技术以及医疗技术方面的水平不断进步,人们对高血压相关的研究不断加深,有利于降低高血压发病的概率.本文通过对高血压产生原因方面进行一系列的分析与研究,通过采取科学化的措施进行高血压预防保健及健康指导,全面有效地治疗高血压疾病,有利于为人们的生活创造一个健康的环境以及健康前提保证.

    作者:朱粒仁;赖飞呀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实施健康教育中健康教育执行单的作用分析

    目的 探究健康教育执行单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实施健康教育中的作用和价值,总结临床经验.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7年2月收治的8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对照组实施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则应用健康教育执行单;观察并比较两组健康教育结果.结果 观察组护士的健康教育执行合格比例100.0%高于对照组80.0%,观察组患者的自我管理知识评分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均存在显著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健康教育执行单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实施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良好,值得应用.

    作者:卢文苏;卢俊哲;高晶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心电图中P波在临床医学中的应用

    心电图第一个出现的波形称作p波,p波是早出现的小圆盾波,p波反映心房去极化的电位变化,p波前半部代表有右心房激动,后半部代表左心房激动,p波的形态.窦性心律时,p波在1、2、v4-v6直立,avR导联倒置,正常时可以有轻微切迹,正常切迹的两个波峰间距小于0.03 s,p波测量及正常值,p波振幅测量,p波起点,从基线上元测量至p波顶点,肢体导联小于0.25 mV,胸前导联小于0.15 mV,v1导联p波负性部分小于0.1 mV,振幅与时间乘积的绝对值小于0.03,p波时间测量以十二导联早出现的p波,至十二导联晚结束的p波.如果采取十二导联同步描计,可以测量p波宽的导联,测量时从p波起点的内缘至结束时的内缘,正常人p波正常时限为0.08~0.11 s.

    作者:杨秀军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研究喹诺酮类药物输液时使用避光式输液器的体会

    目的 分析喹诺酮类药物输液时使用避光式输液器的的效果,总结体会.方法 选择近一年我院接受100例进行喹诺酮类药物输液患者为案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实施的一般输液器和避光式输液器,输液后对结果分析.结果 对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几率分析,观察组的发生几率6%,对照组发生几率14%.结论 避光式输液器的合理化应用,能降低药物的光敏反应,值得实施和后续应用.

    作者:李胜南;李洪庆;张翠玲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肺心病患者应用抗凝治疗的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 关于肺心病患者进行抗凝治疗的临床效果探究.方法 本文选取我院2017年3月~2018年6月收治的68例肺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方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常规治疗组和抗凝治疗组,各34例,对两组患者配合相对应的治疗方案治疗,评价比较治疗效果.结果 常规治疗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64.71%(22/34),抗凝治疗组为91.18%(31/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患者经不同治疗以后的相关血气指标(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和抗凝参数(血小板膜蛋白、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原片段)变化,本文的抗凝治疗组也明显比常规治疗组更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肺心病患者在治疗时应用抗凝治疗方案进行治疗能提升治疗的总有效率,同时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相关血气指标以及抗凝参数,值得推广.

    作者:景东洪;魏慧敏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略谈临床热型的辩证治疗

    临床中,热型为中医常见性发热症状表现,其共分为:壮热型、潮热型、微热型、郁热型、蒸热型、低热型、灼热型以及久热型等类型,文章主要分析不同类型热型的临床反应,并有针对性的提出具体的治疗方法,旨在有效提高热证的临床效果.

    作者:刘璐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无痛性急性心梗的特点与急诊策略分析

    目的 研究无痛性急性心梗的特点与急诊策略.方法 选取2017年2月~2018年4月我院收治的无痛性急性心梗患者54例作为研究对象,以入院顺序将其分为研究组(急诊干预)与对照组(常规干预),各27例,评估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与对照组比,研究组病情好转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无痛性急性心梗患者采用对症治疗措施与急诊干预能显著提高患者的病情好转率,改善预后与生活质量,促进病情康复,值得推广.

    作者:陈辉;宋红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腹腔镜在普外急腹症诊断与治疗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 普外急腹症诊断及治疗过程中,将腹腔镜应用其中,观察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7月~2018年8月纳入的普外急腹症患者80例作为本次实践对象,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分别施以常规开腹治疗及腹腔镜治疗,观察患者诊断率及治疗效果,并对比患者满意度.结果 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入院后确诊38例(95%),患者有效治疗36例(94.7%);观察组患者确诊32例(80%),有效25人,有效率为78.1%.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对照组高.讨论腹腔镜应用于普外科急腹症治疗中,具有良好的效果,确诊率提升,治疗效果改善,患者满意度较高,具有应用价值.

    作者:姚尊祥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儿内科患者耐药菌感染的监控及干预措施

    目的 分析儿内科患者耐药菌感染情况,总结出相应的干预措施.方法 选取2015年4月~2018年8月我院儿内科住院患者送检标本中的感染耐药菌154株作为调查对象,采用药敏试验和细菌分离配糖鉴定方法对其耐药菌感染发生情况以及分布特征进行调查,并统计和分析其相关数据.结果 在本研究中,大肠艾希氏菌占比高,有78株(50.65%),其次为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分别为39株(25.32%)和31株(20.13%),耐亚胺培南的鲍曼不动杆菌和耐亚胺培南的铜绿假单胞菌较少,分别为1株(0.65%)和5株(3.25%).结论 在儿内科患者耐药菌感染中,大肠艾希氏菌为主要感染菌株,针对其来源以及感染途径,要加强对耐药菌感染的管理和控制,全面降低其感染率,提高儿内科的临床操作效果.

    作者:马丽霞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心血管内科护理风险管理及应对措施

    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水平与生活经济水平的提高,人们在饮食方面的范围越来越广泛,所以也有越来越多的疾病产生,其中因为高胆固醇,高血糖,高血压三高造成的心血管疾病为常见.但是对于心血管疾病的治疗过程中,却存在很大的风险问题,所以针对其术前术后的护理必须要加大重视力度.本文主要针对心血管内科护理风险的管理因素问题以及针对风险的应对措施做了一些简要的分析.

    作者:刘敏;陈小娇;张庆凤;刘思琦;李瑞娇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免疫球蛋白检验对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效果及IgA水平影响观察

    目的 探讨分析免疫球蛋白检验对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效果及IgA水平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6月~2018年6月我院就诊的60例乙肝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设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60例健康患者,作为参考组,两组均行免疫球蛋白检验,对比其相关指标.结果 观察组的IgG、IgM、IgA均高于参考组;观察组中治疗有效患者的IgG、IgM、IgA低于观察组中治疗无效的患者;两者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免疫球蛋白检验结果可以作为临床乙肝患者的诊断依据,无效治疗患者的免疫球蛋白指标IgG、IgM、IgA高于有效治疗患者.因此,乙肝患者治疗中可以通过检测患者的免疫球蛋白指标来了解患者的治疗效果.

    作者:王光琴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生化检验在糖尿病诊断中的应用及价值探究

    目的 研究糖尿病在诊断中应用生化检验方法的应用效果以及价值.方法 选取2017年2月~2018年2月本院接收的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的检验方法将其分为检验1组与2组,各50例,对1组进行传统常规检验,对2组使用生化检验的方法.同时对两组患者进行检验,在分析其中的检验结果,从以下的对比数据能够明显的看出检验2组的检验有效率显著高于检验1组,两组对比.结果 对两组患者进行不同的检验方式,检验1组的不合格率要明显高于检验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检验糖尿病时应用生化检验能够提高患者的检验质量,主要检查的空腹血糖、血红蛋白、果糖胺值等等,还可以根据患者患病的类型实施不同的检验,所呈现出的数据具备临床对比价值.

    作者:赵国丹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藏药七味红花殊胜丸体外抑菌作用研究

    目的 分析藏药七味红花殊胜丸的体外抑菌作用.方法 选择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5923、大肠埃希氏菌ATCC25922、沙门氏菌CMCC50071三种标准菌株与4株金黄色葡萄球菌、4株大肠埃希氏菌、2株白色念株菌、2株肺炎克雷伯菌临床菌株进行抑菌实验与小抑菌浓度(MIC)实验,观察并记录不同药液浓度下各菌株抑菌圈直径与各菌株的MIC.结果 七味红花殊胜丸对金黄色葡萄球菌A-菌株有明显的抑菌效果,抑菌圈直径和药液浓度呈正相关性,但对于C-菌株仅有微弱的抑菌效果;对于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念株菌临床菌株有明显的抑菌效果,且与药液浓度呈正相关性;但对于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氏菌无抑菌效果.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5923的MIC为7.04 g/L,金黄色葡萄球菌临床菌珠则为13.04 g/L.结论七味红花殊胜丸对于革兰阳性菌与真菌有一定的抑菌效果,且药物浓度越高,抑菌效果越明显.

    作者:冯秋红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养脑通络汤联合长春西汀治疗脑供血不足患者的可行性分析

    目的 观察长春西汀联合养脑通络汤对脑供血不足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2月~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脑供血不足患者12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使用长春西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养脑通络汤,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血流速度.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77%,对照组为85.4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前BA、RVA、LVA血流速度比较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BA、RVA、LVA血流速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脑供血不足患者治疗中使用长春西汀联合养脑通络汤,安全性高,并可对BA、RVA、LVA的血流速度进行有效改善,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极高.

    作者:刘春艳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病的临床研究

    目的 分析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病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0月~2018年2月我院收治的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病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8例采用常规治疗,试验组40例采用综合治疗,评定两组的治疗结果.结果 试验组好转率为92.5%,比对照组的71.1%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的血压、血糖水平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病患者进行综合治疗,有助于改善血压和血糖水平,提升临床疗效,值得学习.

    作者:王庆华;亓丙玲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中医治疗研究进展

    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是困扰老年男性的常见、多发疾病,其西医病因尚不完全明确.中医认为,该病主要责之年老体衰,肾气亏虚,同时兼夹瘀血、湿热等病理产物,它们互为因果,发而为病.中医对前列腺增生症的认识及治疗历史悠久,经验丰富,并且有较多的临床报道、研究.本文将从中医病因病机,中医治疗综述如下.

    作者:杨伟;赵红 刊期: 2019年第05期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