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肾炎灵颗粒剂与雷公藤制剂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疗效对比

李道;吴际;梅燕;余游

关键词:慢性肾小球肾炎, 肾炎灵颗粒剂, 雷公藤制剂
摘要:目的 对比使用肾炎灵颗粒与雷公藤制剂治疗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疾病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2月~2018年5月76例接受治疗的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中随机抽取的,使用随机抽签的方法将患者分成对照组(n=38)与实验组(n=38),前者采用雷公藤制剂治疗,后者采用肾炎灵颗粒剂治疗.将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方面的数据进行对比.结果 实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2.11%高于对照组的73.68%,治疗效果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雷公藤制剂相比,采用肾炎灵颗粒剂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疾病的疗效更佳,治疗更彻底,值得推广与应用.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相关文献
  • 社区护理干预对学龄前儿童视力保健行为的价值探讨

    目的 探讨社区护理干预对学龄前儿童视力保健行为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7年3月~2018年6月天津市河东区大直沽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辖区内两所幼儿园学龄前儿童32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各16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社区护理,实验组采取社区护理干预措施,一年后对比两组学龄前儿童的护理效果.结果 护理干预前,检查两组学龄前儿童视力情况结果较为接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实验组学龄前儿童不良用眼习惯发生率、视力不良情况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眼部保健行为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实验组学龄前儿童视力不良情况发生率较护理干预前明显降低,而对照组学龄前儿童却明显升高,各项指标组间、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学龄前儿童实施社区护理干预措施,能够引起教师和家长对学龄前儿童视力保健的重视,可协助社区护士共同纠正学龄前儿童不健康的用眼行为,有效控制学龄前儿童视力不良情况发生率,临床应用效果较为显著.

    作者:崔红虹 刊期: 2019年第06期

  • 半夏泻心汤加味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半夏泻心汤加味治疗的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2018年1月~10月在我院糖尿病科已确诊的2型糖尿病脾虚胃热证的住院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30例.两组均采用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半夏泻心汤加味的中药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的临床疗效明显要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半夏泻心汤加味对于2型糖尿病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段锦 刊期: 2019年第06期

  • 苯磺酸氨氯地平片联合夏枯草汤治疗老年高血压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老年高血压采用苯磺酸氨氯地平片联合夏枯草汤治疗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8年01月~10月我院收治的老年高血压患者7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方式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单用苯磺酸氨氯地平片,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夏枯草汤,对比其疗效.结果 观察组、对照组患者中治疗有效例数分别是36例、27例,治疗有效率分别是94.7%、7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NO、ET-1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收缩压与舒张压的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高血压患者采用苯磺酸氨氯地平片与夏枯草汤联合治疗可有效控制血压水平,改善其生活质量.

    作者:刘春艳 刊期: 2019年第06期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PCI术后的心理干预

    急性心肌梗死是冠心病的严重类型,有起病急,病情变化快,死亡率高的特点.患者在短短的数小时内经历突然发病到急诊手术到术后入住监护室监测病情的改变,极易产生否定、恐惧、焦虑、无助等不良情绪,影响患者的后续治疗及康复,因此,探讨患者PCI术后的心理状态及实施干预是至关重要的.

    作者:张菊霞 刊期: 2019年第06期

  • 护理干预对预防接种门诊接种者的影响

    目的 探讨分析护理干预在预防接种门诊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在预防接种门诊接种的300例接种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参考组和研究组两组,参考组150例,研究组150例.参考组接种者在接种过程中采用的是常规的接种护理模式,研究组接种者在接种过程中采用护理干预,对比两种不同的护理方式下,两组接种者预防接种及时率和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接种及时率为96.67%,参考组接种及时率为83.33%;研究组接种者及家属护理服务满意度为97.33%%,参考组接种者及家属护理服务满意度为79.33%,均未接到投诉;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护理干预,能够增加接种者及时接种的几率,接种者及家属的护理服务满意度更高,均未接到投诉.

    作者:任焕珍 刊期: 2019年第06期

  • 腹腔镜手术治疗出血休克型异位妊娠临床分析

    目的 本文针对腹腔镜手术治疗出血休克型异位妊娠临床分析进行了论述.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3月期间收治的出血休克型异位妊娠患者作为此次的研究对象,共抽取患者50例,所有的患者均实施了手术治疗,对此次选取的患者进行了分组,其中对照组患者25例,对其进行了常规开腹手术治疗,研究组患者为25例,对其开展了腹腔镜手术治疗.结果 对两组患者术中输血量、术后血β-HCG转阴方面做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症状明显得到改善,从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术后发热、术中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术后是否应用镇痛剂、住院天数方面而言,研究组明显比对照组更优.结论 治疗出血休克型异位妊娠,腹腔镜手术治疗效果更佳,能够帮助患者有效的改善症状,减少患者住院时间,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治疗方案.

    作者:陈友凤 刊期: 2019年第06期

  • 曲美他嗪对老年非血运重建冠心病患者疗效观察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观察曲美他嗪对老年非血运重建冠心病患者疗效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7年10月~2018年10月我院接诊的老年非血运重建冠心病患者(≥65岁)92例,随机分为试验组(46例)和对照组(46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冠心病常规治疗,试验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治疗,对比两组方法的治疗有效率.结果 试验组患者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心功能指标以及炎症因子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曲美他嗪应用于老年非血运重建冠心病的治疗,患者心功能等各项得到较好改善,治疗有效率高,无显著不良反应和并发症发生,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李其勇 刊期: 2019年第06期

  • 急性脑血栓早期康复护理对降低脑血栓患者致残率的效果观察

    目的 分析急性脑血栓早期康复护理对降低脑血栓患者致残率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7月本院收治的急性脑血栓患者64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参照组开展传统护理干预,而研究组则在传统护理干预基础上施早期康复护理后比较两组患者致残率、满意率及康复情况.结果 研究组患者Barthel评分、运动功能评分、疾病认知度评分显著高于参照组,NIHSS评分显著低于参照组,致残率显著低于参照组,护理满意率显著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取早期康复护理能有效降低急性脑血栓患者致残率,并促疾病康复.

    作者:彭丽 刊期: 2019年第06期

  • 衰弱与老年高血压的管理研究进展

    随着世界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老年高血压患者逐年增加,对患者的健康及社会医疗、经济造成巨大的负担.衰弱即老年人脆性增加,面对应激时更易出现健康状况失衡,也是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及寿命的一个重大威胁,衰弱已经逐步成为各国家老年医学研究的热点.了解目前老年高血压的流行病学现状及诊疗进展,以及合并衰弱的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管理的新方向,对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做到真正个体化治疗,改善患者的健康状况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温梓林;姜昕 刊期: 2019年第06期

  • 针刺联合艾灸治疗颈椎病颈痛的临床分析

    目的 本文将对针刺联合艾灸治疗颈椎病颈痛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接收的颈椎病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针刺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针刺联合艾灸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颈痛程度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5次(24.9±2.6)、治疗结束(14.4±2.5)、治疗结束2个月(11.6±2.4)颈痛程度远低于对照组治疗5次(28.5±2.4)、治疗结束(19.6±2.1)、治疗结束2个月(14.2±2.2);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满意度96%远高于对照组患者总满意度84%.结论 临床在治疗颈椎病颈痛疾病中,采用针灸联合艾灸治疗方法,临床效果显著,在很大程度上降低患者痛苦,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作者:吴静静 刊期: 2019年第06期

  • 氟比洛芬酯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目的 通过研究氟比洛芬酯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了解其应用于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8年1月~12月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麻醉科择期全麻下行开腹手术高血压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氟比洛芬酯组(A组)与生理盐水组(B组),各30例.以麻醉前5 min(T0)、给药后6 min(T1)、手术结束时(T2)以及给药后6 h(T3)为时间点,记录两组试验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值.结果 两组患者在男女比例、年龄、体重、麻醉持续时间方面进行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T0时,MAP、HR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T1、T2时间点A组MAP均较B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3时间点两组MAP结果无统计学差异.T1、T2和T3时间点A组HR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氟比洛芬酯用于老年高血压患者可引起血压的一过性升高,不利于术中老年患者血流动力学的稳定.

    作者:张丽丽;辛险峰;谢桂玲 刊期: 2019年第06期

  • 中药周期疗法治疗月经后期的临床探讨

    目的 探讨中药周期疗法对月经后期治疗的临床应用.方法 选取2017年10月~2018年9月我院妇科门诊月经后期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5例.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实验组组患者的治愈率要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中药周期疗法对月经后期患者进行治疗,治愈率明显,应该在临床上得以广泛应用.

    作者:侯会景 刊期: 2019年第06期

  • 整体护理对老年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疼痛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观察老年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实施整体护理对疼痛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6月~2018年9月我院收治的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老年患者74例作为研究对象,依照随机偶数奇数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7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整体护理,对两组患者疼痛、生活质量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护理后两组患者的PCS评分、MCS评分比较,研究组均高于对照组,而在VAS评分比较上,研究组则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整体护理对缓解和减轻老年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疼痛,提高其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值得在临床中大力推广和应用.

    作者:张林;易维君 刊期: 2019年第06期

  • 普外科伤口感染原因分析及临床治疗研究

    目的 探究普外科伤口感染原因及临床治疗研究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我院普外科收治的2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治疗,其中男性患者116例,女84例.年龄22~84岁,平均(65.24±5.24)岁,分析患者临床疗效.结果 通过一段时间治疗,患者感染症状有所改善,其中显效人数75人,有效人数为115人,无效人数为10人,总有效率=95%.结论 由于各种外界因素存在,造成了患者伤口感染,针对不同伤口感染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应用也应该采取不同的治疗方式,这样才能为患者临床治疗的水平提升奠定基础.

    作者:何应平 刊期: 2019年第06期

  • 普罗帕酮与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房颤动效果观察

    目的 探索普罗帕酮与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房颤动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4月25日~2018年5月25日就诊的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房颤动患者100例作为探究对象,实施信封随机分组模式进行分组,各50例,分别给予普罗帕酮、胺碘酮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效果与对照组结果进行比较,无差异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中与对照组相对比,存在显著差异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房颤动效果较佳,安全有效,可推广.

    作者:王飞 刊期: 2019年第06期

  • 延续性护理在社区老年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讨研究延续性护理在社区老年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3月~2018年3月本社区确诊为糖尿病的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参考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研究组在参考组护理的基础上施以延续性护理的方式,对比两组患者接受护理前后的依从性.结果 相比较常规护理模式,采用延续性护理以后,研究组患者的生活方式、疾病态度、责任、药物治疗、运动锻炼、饮食习惯等方面的依从性评分均优于参研组患者,两组患者依从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对两组患者进行观察发现,延续性护理在社区老年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极好,能提高社区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依从性.因此,为了给本社区的老年糖尿病患者提供更好的康复服务,可以对本社区的老年糖尿病患者实施延续性护理.

    作者:郝景玲;王晶 刊期: 2019年第06期

  • 自动体外除颤仪联合心肺复苏在心搏骤停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研究自动体外除颤仪联合心肺复苏在心搏骤停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7月我院收治的心搏骤停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自动体外除颤仪联合心肺复苏+干预措施)与对照组(常规心肺复苏),各20例,评估两组心肺复苏成功率与有效率.结果 与对照组比,研究组心肺复苏成功率高,有效率也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心搏骤停患者采用自动体外除颤仪联合心肺复苏能提高心肺复苏成功率,积极配合医师完成除颤工作,改善医患关系,提高满意度,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作者:申泽斌 刊期: 2019年第06期

  • 门诊药房处方调剂差错原因分析与对策

    目的 分析门诊药房处方调剂差错原因分析与对策.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2月~2018年1月在我院门诊药房出现的124例处方调剂差错记录,分析处方调剂差错原因,提出相应的防范对策.结果 124例处方调剂差错原因中包括医师处方书写差错14例,药物规格差错16例,药物剂型差错19例,药物数量差错17例,药物有效期差错6例,药物用法用量差错17例,药物种类差错11例,药物发错患者6例,药物配伍差错8例,其他10例.结论 加强门诊药房处方调剂差错原因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有助于规范门诊药房工作流程,降低调剂差错发生风险.

    作者:熊晓静 刊期: 2019年第06期

  • 睡眠时间与高血压关系的证据论述

    现阶段,人们的睡眠时间已经明显减少,而越来越多的流行病数据表明短睡眠时间与人体代谢紊乱有明显相关性,而且有可能成为高血压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睡眠时间剥夺后会增加交感神经活动,导致血压升高、心率增加.对于理解睡眠对人体代谢的影响,有关研究中心提出季节性表达节俭基因型的想法.本文论述了近几年睡眠时间与血压影响的研究进展,并此来提高社会对睡眠问题的高度重视,通过改善睡眠时间,减少高血压的发生,从而降低心血管疾病事件.

    作者:崔世炜;吴云 刊期: 2019年第06期

  • 探究心率变异性对第三代双源CT前瞻大螺距冠脉CTA成功率的影响

    目的 研究心脏跳动的周程性变化对使用第三代双源CT进行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的干扰.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2月~2018年2月85例行冠状动脉CTA检查的病人,在冠状动脉CTA成像时同步记录病人的心脏跳动的周程性变化浮动情况,在使用第三代双源CT进行冠状动脉成像之后,对影像资料的质量水平进行考察.结果 冠状动脉的成像影像资料与病人的心率变异性具有明显的相关性,变异程度越小的病人冠状动脉的C TA资料的质量明显优于变异程度较大的病人,差异十分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率变异情况越稳定的病人,其使用第三代双源CT检测得出的图像资料的质量水平较高,可以为主治医师提供更多的临床信息,对于提高治疗方案的有效性具有很好的临床意义.因此,在使用第三代双源CT进行冠脉CTA前要采取合适的手段尽量稳定病人的心脏跳动波动情况,以此来获得高质量的图像资料,加快病人病情的恢复并减少重复测试给病人带来的经济负担.

    作者:王刚;孙志刚;张皓程;邢俊;张思瑾;王增;谢瑞明 刊期: 2019年第06期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