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景玲;王晶
目的 探索普罗帕酮与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房颤动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4月25日~2018年5月25日就诊的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房颤动患者100例作为探究对象,实施信封随机分组模式进行分组,各50例,分别给予普罗帕酮、胺碘酮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效果与对照组结果进行比较,无差异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中与对照组相对比,存在显著差异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房颤动效果较佳,安全有效,可推广.
作者:王飞 刊期: 2019年第06期
MiRNAs是一类短的内源性非编码RNA,在转录后的基因调控中发挥重要作用.miRNA通过阻断蛋白翻译或诱导mRNA降解来抑制靶基因表达,具有调节生理和病理过程的潜能.近几年通过构建动物模型及临床试验对miR-155的研究发现其表达异常在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发展起到重要作用.本文就miR-155的作用特点及其在糖尿病肾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作一综述.
作者:王伟琳;孙秀丽 刊期: 2019年第06期
目的 以1例心源性猝死(sudden cardiac death,SCD)案例为研究对象,寻找与SCD相关的致病基因突变.方法 对1例SCD病例样本及其直系亲属样本,通过靶向二代测序检测相关基因的外显子,并通过Sanger测序对结果 进行验证.结果受检者携带RYR2基因上的错义突变c.G4107C(p.E1369D),该突变位于RYR2基因的第31号外显子,第1369位谷氨酸(E)变成天冬氨酸(D).受检者亲属中该突变的携带者均存在劳动性呼吸困难、胸痛等症状.结论 RYR2基因上的错义突变c.G4107C(p.E1369D)可能是一个导致心源性猝死的致病突变.
作者:申童;喻青松;董飒英 刊期: 2019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研究延续性护理在社区老年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3月~2018年3月本社区确诊为糖尿病的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参考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研究组在参考组护理的基础上施以延续性护理的方式,对比两组患者接受护理前后的依从性.结果 相比较常规护理模式,采用延续性护理以后,研究组患者的生活方式、疾病态度、责任、药物治疗、运动锻炼、饮食习惯等方面的依从性评分均优于参研组患者,两组患者依从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对两组患者进行观察发现,延续性护理在社区老年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极好,能提高社区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依从性.因此,为了给本社区的老年糖尿病患者提供更好的康复服务,可以对本社区的老年糖尿病患者实施延续性护理.
作者:郝景玲;王晶 刊期: 2019年第06期
目的 通过研究氟比洛芬酯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了解其应用于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8年1月~12月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麻醉科择期全麻下行开腹手术高血压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氟比洛芬酯组(A组)与生理盐水组(B组),各30例.以麻醉前5 min(T0)、给药后6 min(T1)、手术结束时(T2)以及给药后6 h(T3)为时间点,记录两组试验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值.结果 两组患者在男女比例、年龄、体重、麻醉持续时间方面进行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T0时,MAP、HR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T1、T2时间点A组MAP均较B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3时间点两组MAP结果无统计学差异.T1、T2和T3时间点A组HR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氟比洛芬酯用于老年高血压患者可引起血压的一过性升高,不利于术中老年患者血流动力学的稳定.
作者:张丽丽;辛险峰;谢桂玲 刊期: 2019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明目四物汤对肝血不足型干眼治疗的临床效果,能够在中医方面找到治疗干眼的方法 .方法将它们随机分为观察组(n=25)和对照组(n=25),研究人群包括2016年11月~2017年12月的50例干眼症.两组患者均应用明目四物汤对肝血不足型干眼进行治疗,为了观察两组实验结果 ,干预患者,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选取适当的检验方法对观察结果进行分析.结果从中发现了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50%,另外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7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明目四物汤治疗肝血不足型干眼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可以很好将患者的疗效提升,让患者能有更好的生活质量,中医疗法对干眼的治疗很适合广泛应用.
作者:王柳;亢泽峰 刊期: 2019年第06期
五十岁以上老年人大多患有各类心血管疾病,此类疾病已经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来源之一.该类疾病具有致残率和死亡率双高的特点.在心血管疾病预防与治疗上,我国中医已经取得一定成果.西医虽然比中医要快,但毒副作用较大,治疗不彻底等缺点是中医不存在的.但现代中医治疗心血管疾病仍有一定难点,本文着重分析现代中医在治疗心血管疾病时面临的困难,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对策.
作者:孙文奇 刊期: 2019年第06期
目的 探究分析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期认知功能与心理痛苦的关系,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2018年5月~2018年12月我院处于康复期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83例作为观察组,选取在同一时间段健康体检者在同一时间段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功能失调性状况评定量表、心理痛苦温度计以及心理痛苦问题量表评分予以比较,同时采用Pearson对认知功能与心理痛苦所存在的关系予以分析.结果 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功能失调性状况评定量表、心理痛苦温度计以及心理痛苦问题量表评分总分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实施Pearson后发现,功能失调性状况评定量表评分和心理痛苦温度计以及心理痛苦问题量表评分成正比.结论 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期的认知功能与心理痛苦成正比,即认知功能越差其心理痛苦越严重.
作者:吴昊;马莉;杨康;唐岩;付荣;李海燕 刊期: 2019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中药周期疗法对月经后期治疗的临床应用.方法 选取2017年10月~2018年9月我院妇科门诊月经后期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5例.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实验组组患者的治愈率要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中药周期疗法对月经后期患者进行治疗,治愈率明显,应该在临床上得以广泛应用.
作者:侯会景 刊期: 2019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优质化护理对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的应用效果分析.方法 选取2016年8月~2018年8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参照组和优质护理组,参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对优质护理组实施优质化护理干预,并对两组患者的护理后的生存质量和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 优质护理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参照组;优质护理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均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实施优质化护理干预后,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华 刊期: 2019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组标准化护理管理体系在精神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精神科收治的56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n均为28例),护理管理中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管理体系,观察组应用标准化护理管理体系.结果 在护理满意度上,观察组和对照组依次为92.86%、71.43%,2组比较,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护理风险事件的总发生率依次为7.14%、25%,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于精神科护理管理中应用标准化护理管理体系能有效提高护理管理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降低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
作者:蒲星鑫;李静 刊期: 2019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曲美他嗪对老年非血运重建冠心病患者疗效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7年10月~2018年10月我院接诊的老年非血运重建冠心病患者(≥65岁)92例,随机分为试验组(46例)和对照组(46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冠心病常规治疗,试验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治疗,对比两组方法的治疗有效率.结果 试验组患者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心功能指标以及炎症因子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曲美他嗪应用于老年非血运重建冠心病的治疗,患者心功能等各项得到较好改善,治疗有效率高,无显著不良反应和并发症发生,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李其勇 刊期: 2019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临床老年高血压性心脏病室性心律失常应用美托洛尔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6月~2018年6月收治的80例高血压性心脏病室性心律失常的老年患者,采用单盲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其中予以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方式进行治疗,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予以美托洛尔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以及血压控制的情况.结果 观察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同时观察组患者血压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比较结果存在明显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关于临床采用美托洛尔的治疗,对于老年高血压性心脏病室性心律失常病症不仅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同时可有效改善的血压控制状况,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付鑫;王妍敏;付跃超;邓立菊 刊期: 2019年第06期
目的 本文将对针刺联合艾灸治疗颈椎病颈痛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接收的颈椎病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针刺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针刺联合艾灸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颈痛程度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5次(24.9±2.6)、治疗结束(14.4±2.5)、治疗结束2个月(11.6±2.4)颈痛程度远低于对照组治疗5次(28.5±2.4)、治疗结束(19.6±2.1)、治疗结束2个月(14.2±2.2);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满意度96%远高于对照组患者总满意度84%.结论 临床在治疗颈椎病颈痛疾病中,采用针灸联合艾灸治疗方法,临床效果显著,在很大程度上降低患者痛苦,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作者:吴静静 刊期: 2019年第06期
目的 对诊断心血管疾病时引入血脂检验方法 取得的效果进行深入探索.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8年6月来我院治疗的心血管患者66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健康者66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血脂情况进行了统计并加以对比.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TC、TG、APOB、LDL-C等方面较高,而对照组较低.但对照组APOAI、HDL-C较高.结论 在诊断心血管病症中,利用检验患者血脂就能掌握第一手材料,提高诊断的正确性,可以在较大范围内推广.
作者:金婷婷 刊期: 2019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和探讨中医护理措施对臁疮患者临床疗效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分析.方法 选取2017年11月~2018年6月在我院就诊住院治疗的臁疮患者77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就诊顺序及护理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常规对症护理组)38例和观察组(中医护理干预组)39例.对两组疗效进行比较,同时对其治疗前后的肿胀、瘙痒等症候改善情况进行比较,且对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及病情复发程度进行比较.结果 统计学结果显示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肿胀、瘙痒等症候评分分别为(24.26±2.72、21.47±2.56、22.61±2.50 vs 24.31±2.69、21.53±2.60、22.63±2.76),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统计学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肿胀、瘙痒等症候等评分各项数据分别为(16.75±1.31、15.54±1.08、15.92±1.16)均优于对照组(19.93±1.78、18.18±1.72、18.34±1.51),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临床疗效、护理满意度及病情复发程度方面观察组(37例/94.87%、38例/97.43%、4例/10.25%)优于对照组(32例/84.21%、30例/78.94%、8例/21.0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常规护理措施相比,对臁疮患者采用中医护理措施进行护理,可有效改善其肿胀、瘙痒等症候情况,提高了其临床疗效及生活质量,得到了患者及其家属的认可,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张倩 刊期: 2019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糖尿病、高血压患者心脑血管事件发生情况与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31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疾病类型分为对照组(单纯糖尿病,96例)与观察组(糖尿病伴高血压,216例).比较两组心脑血管事件发生情况,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 观察组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空腹血糖值低于对照组,收缩压与舒张压值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糖尿病、高血压均可引发心脑血管事件发生,且血糖、血压水平与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存在一定相关性.
作者:张树立 刊期: 2019年第06期
目的 探究筛窦、蝶窦和视神经管关系及其CT表现.方法 搜集70位正常人的资料,使用CT进行筛窦、蝶窦和视神经管扫描,58例进行横断层加冠状扫描,32例横断层扫描后加冠状扫描,观察筛窦、蝶窦和视神经管关系及其CT表.结果 根据后组筛窦蝶窦的位置关系,有蝶上型21侧(15%),蝶侧型52侧(36.43%),蝶前型67侧(47.86%).根据后组筛窦和视神经管的位置关系有管周型9侧(6.43%),蝶鞍型15侧(10.71%),管后型18侧(12.86%),管口间型32侧(22.86%),管前型66侧(47.14%).结论 通过CT扫描能够观察副鼻窦和视神经管,准确显示视神经管和周围结构的立体关系,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参考.
作者:唐兴国;刘宏伟;李斌斌 刊期: 2019年第06期
众所周知,患者进行外科手术时常伴随着生命危险,却有很多人不知道手术后的护理过程也伴随着很多风险.在医患关系日益严重的当下,本文对外科手术的潜在风险及其相关防范措施进行了简要的探讨.
作者:郑宏平;孟娟娟;靳修 刊期: 2019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颈动脉超声在心血管疾病高危人群中的评估作用.方法 选取2017年4月~2018年4月我院150例心血管疾病高危人群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进行检测,依据检测结果 分为Ⅰ组、Ⅱ组、Ⅲ组,Ⅰ组厚度不超过1.0 mm,共32例,Ⅱ组厚度大于1.0 mm,不超过1.5 mm,共61例,Ⅲ组厚度超过1.5 mm,共57例,分析颈动脉超声诊断情况.结果 Ⅲ组的SPV数值高于Ⅰ组、Ⅱ组数值,RI数值高于Ⅱ组数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颈动脉超声在心血管疾病高危人群中的评估作用显著,能准确的诊断出患者病况,有利于对症治疗,值得应用.
作者:孙俭宇 刊期: 2019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