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两种降压药物短期降压疗效与不良反应对比

冯卫平

关键词:氨氯地平治疗, 缬沙坦治疗, 临床治疗效果, 不良反应发生率
摘要:目的 对比两种降压药物短期降压疗效与不良反应.方法 抽取本院于2016年3月到2017年12月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94例,以区组随机化分组法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给予对照组氨氯地平治疗,给予观察组缬沙坦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血压水平、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血压水平、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较于氨氯地平治疗,缬沙坦治疗可显著降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改善其疗效,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相关文献
  • 舒适护理模式运用于小儿急性哮喘护理中的效果

    目的 舒适护理模式运用于小儿急性哮喘护理中的效果.方法 择期选择2017年3月~2018年3月在本院临床诊治的急性哮喘患儿90例,随机分组划为45例研究组与45例对照组,对照组选择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研究组选择舒适护理方法进行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结果 通过经过护理分析后得知,研究组护理总有效率明显好于对照组,同时,家属满意率比对照组更好,两组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针对急性哮喘患儿,采取舒适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可明显提升护理效果,提升家属满意率,在临床上值得推广.

    作者:李霞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心血管病一体化诊疗健康管理研究与改进对策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和工作压力的增大,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不断攀升,并且血管病,心血管病死亡占总死亡原因的41%,居各种死因的首位,严重威胁着人们的身体健康安全.本文从分析心血管疾病的患病特点、研讨其疾病治疗的关键因素出发,围绕健康运动方式的倡导、强化疾病筛查和健康教育以及心血管病发生、发展和治疗的全过程,探索符合我国国情的心血管疾病一体化诊疗健康管理模式,实现心血管病健康管理的一体化、科学化.

    作者:张清华;孙桂红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全程护理干预对癫痫病人遵医行为及疗效的影响

    目的 探讨对癫痫患者采取全程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癫痫患者92例进行对比研究,按照数字随机表法将其分为全程组和常规组,各组患者分别为46例.全程组采取全程护理干预,常规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对比全程组和常规组的医嘱行为遵照率以及护理有效率.结果 全程组的医嘱行为遵照率45例(97.83%),常规组为39例(84.78%);全程组的护理有效率44例(95.65%),常规组为37例(80.43%);全程组医嘱行为遵照率以及护理有效率均高于常规组,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癫痫患者采取全程护理干预,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患者医嘱行为的遵照率和护理有效率.

    作者:谷雨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浅谈住院晕厥患者病因及诊治

    神经介导性晕厥通常是导致住院的病人晕倒的主要原因,当然导致病人晕倒的临床疾病还包括其他的方面,常见的有心源性晕厥以及直立性低血压.通常在临床上还会发生诸如短暂性的意识丧失和病人晕厥的情况,如果治疗的过程不彻底就会导致病人不能及时的好转,给病人带来很大的隐患.

    作者:吴松;付志伟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基层医院高血压脑出血急性期临床治疗分析

    目的 分析基层医院内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急性期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1月到2017年12月到我院接受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急性期患者60例,采用随机分组法对其进行分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观察组患者采取常规治疗的方式进行临床治疗,对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治疗加上针刺治疗的形式对其进行治疗,分别对两组患者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 经比较,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损伤程度全部都有所改善,且观察组患者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针刺方式对患者进行治疗能够取得显著的疗效,能够减少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不良反应的情况,在临床治疗领域具有一定的推广意义.

    作者:丁四海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个性化健康教育对帕金森患者抑郁及焦虑心理的影响

    目的 研究帕金森病患者在治疗期间接受个性化健康教育干预的临床效果和对患者心理状态所产生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9月~2017年9月我院收治的帕金森病患者74例,随机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平均每组37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帕金森病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个性化健康教育干预.结果 观察组患者护理前后SDS和SAS评分水平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事件仅有1例,少于对照组的6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护理满意度达到97.3%,高于对照组的7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帕金森病患者在治疗期间接受个性化健康教育干预,能够减轻抑郁和焦虑等不良心理状态程度,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使患者对治疗期间护理的满意度提高.

    作者:朱明芳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重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无创正压通气治疗重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疗效.方法 2015年1月~2016年5月收治10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重症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组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基于常规治疗给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液流动学指标、疗效、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1)与对照组对比,观察组插管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明显更低,平均住院时间和通气时间明显更短(P<0.05).(2)与对照组对比,观察组治疗后PH值明显更高,PaO2明显更高,PaCO2明显更低,呼吸频率和心率明显更低(P<0.05).与治疗前对比,治疗后观察组PH值明显升高,PaO2明显升高,PaCO2明显降低,呼吸频率和心率明显降低(P<0.05).(3)与对照组(56%)对比,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6%)明显更高(P<0.05).结论 危重肺心病呼吸衰竭患者应用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疗效确切,有利于改善患者的血气情况,值得推广.

    作者:李延波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临床护理带教老师自身素质对护理实习生的影响

    目的 研究护理实习生受临床护理带教老师自身素质的影响程度.方法 对100名护理实习生采用自粘性设计的调查问卷,进行护理实习生受临床护理带教老师自身素质的影响程度的调查.结果 临床护理带教老师对护理实习生影响很大,尤其是临床护理带教老师的教学能力、业务能力和职业价值观方面.结论 护理管理者对于临床护理带教老师要严格挑选,带教人员也要在护理实习生带教工作中增强责任心,提高自身素质,在护理实习生学习过程中起到积极的影响.

    作者:黄芳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整体性护理干预在病毒性脑膜炎合并症状性癫痫患者中的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 对整体性护理干预在病毒性脑膜炎合并症状性癫痫患者中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探讨.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0月我院收治的病毒性脑膜炎合并症状性癫痫患者82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1例患者行常规护理,观察组41例患者行整体性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生存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6.0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病毒性脑膜炎合并症状性癫痫患者实施整体性护理干预,可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预后,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董梅;张国梅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强化饮食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状态的影响

    目的 探讨强化饮食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状态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7年10月吉林省辽源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90例,均存在营养不良,在给予维持性血液透析及对症治疗的基础上,配合常规护理及强化饮食干预,干预时间为2个月.结果 护理干预后全部患者的营养状态较护理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强化饮食干预可有效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营养状态,故值得推广.

    作者:玉恩旗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新常态下内部审计的价值转型与提升

    内部审计作为部门、单位内部的一种监督、管理制度,对部门、单位加强内部管理和提供决策咨询服务等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本文在新形式下,提出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必须进行内部审计操作的价值变换及增强,践行内部审计的监管服务责任.

    作者:刘妍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子宫肌瘤病人围术期的护理研究

    目的 探讨合理有效的护理方式在子宫肌瘤围术期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11月~2017年11月我院收治的行子宫肌瘤手术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给予观察组整体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结果 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73.3%,明显低于观察组的9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整体护理干预可明显提高子宫肌瘤围术期患者满意度,推广应用价值明显.

    作者:陈淑琴;黄雅丽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论中医针灸推拿对于减肥的临床应用

    随着人们的生活质量的提高,患有肥胖症的人数也越来越多,有些还可能因为过度肥胖导致疾病,甚至出现生命危险的状况.采用中医针灸推拿的手段能够有效地治疗患有肥胖症的人们,该方法安全、可靠、科学合理、持久有效,受到了广大人民的喜爱.本文对中医针灸推拿方法减肥进行相应的研究,进而帮助人们有效的改善肥胖的状况,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与身体健康.

    作者:胡菊花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持续护理质量改进在内分泌科管理中的实践应用

    目的 评价持续护理质量改进在内分泌科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8月~2017年8月我院内分泌科收治住院患者86例,按照1:1比例分为两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试验组加行持续护理质量改进,对比两组内分泌科患者护理满意度、操作方案正确率情况.结果 组间患者护理满意度以及操作方案正确率结果对比,试验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内分泌科管理工作中持续护理质量改进在提高护理效果、操作方案正确率方面价值突出,促进患者康复效果.

    作者:刘美丽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辛伐他汀联合通心络胶囊降脂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辛伐他汀联合中成药通心络胶囊治疗血脂异常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0例血脂异常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辛伐他汀片治疗;治疗组给予中成药通心络胶囊联合辛伐他汀片治疗.观察周期均为12周.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7.5%,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TC、TG、LDL-C水平较前均有下降;但治疗组血脂下降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辛伐他汀联合中成药通心络胶囊治疗血脂异常,相比于单独使用辛伐他汀患者血脂改善更好且无严重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赵保家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中药饮片处方不合理问题分析及干预对策

    本文通过分析中药饮片处方不合理问题,探讨干预对策,旨在提高中药饮片处方合理性,确保用药安全,充分发挥药物疗效,促使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郑东旭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人性化护理模式应用于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中的效果比较

    目的 探究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中,应用人性化护理模式的效果.方法 将2015年1月到2018年1月选择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和观察组(人性化护理),并在护理后观察两组效果.结果 观察组舒适度、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且在无差异的基础上观察组焦虑情况改善更佳,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 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中,应用人性化护理模式的效果良好.

    作者:贾英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阿替普酶与瑞替普酶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治疗效果研究

    目的 探索讨论研究瑞替普酶与阿替普酶对心肌梗死溶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分析并随机选取了2017年3月至1818年3月在我院心内科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18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选的几率和顺序将其分为实验组90例,对照组90例,实验过程中,对两组患者均采用积极护理治疗,对照组采用阿替普酶溶栓治疗,实验组采用阿替普酶溶栓治疗,一周后对治疗前后对比分析两组溶栓再通率、住院天数、有效率、心功能的比较,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治疗后实验组与对照组溶栓再通率、住院天数、满意度、心功能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研究瑞替普酶与阿替普酶对心肌梗死溶患者的治疗效果,瑞替普酶可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可有效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患者心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分析获得的临床资料和实验结果,我们可以看出临床应用效果显着,值得推广.

    作者:邢福艳;潘春梅;范丽平;管琳琳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浅析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护理方法

    目的 浅析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综合护理干预的方法及作用.方法 选取2016年3月~2017年12月开封市中心医院血液净化室收治的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患者86例,根据简单随机原则将其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包括健康宣教、控制血压血糖及严防并发症等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其基础上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的差异.结果 实验组收缩压、舒张压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血肌酐、尿蛋白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本类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血压、血脂等指标,也更被患者所认可.

    作者:王艳艳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康复护理对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功能恢复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究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接受康复护理对其术后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6月~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40例,以分段随机化法分组,对照组接受常规化护理干预,实验组则接受康复护理,对比2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护理结果的差异性.结果 2组干预后的运动功能较护理前改善,其日常生活能力相比于治疗前改善,而实验组的改善程度较对照组优(P<0.05).结论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接受康复护理,可更好促进其术后功能的恢复,意义重大.

    作者:王玲 刊期: 2018年第11期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