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福艳;潘春梅;范丽平;管琳琳
目的 循证护理用于脊柱骨折的临床效果研究.方法 选择本院2017年5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脊柱骨折病例60例,随机将其划分为研究组30例与对照组3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方式,研究组给予循证护理模式,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效果.结果 经过分析,研究组病情恢复、护理满意度比对照组明显更高,两组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针对脊柱骨折病例,采取循证护理方式,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疗效,提高患者护理满意率,在临床上值得推广运用.
作者:王玉芳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对重症监护室患者在住院期间发生感染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通过研究组和对照组数据的对比分析,从而提出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方法 抽取我院2015年5月到2016年5月收治的385例重症监护室患者作为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措施.研究组患者则抽取我院2016年5月到2017年5月期间收治的385例重症监护室患者.我院在2016年间对于重症监护室患者院内感染原因做了重点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制定了针对性较强的预防及护理方案.通过观察组和研究组重症监护室患者采取不同的预防和护理方式结果对比,发现研究组发生院内感染的患者远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重症监护室患者的感染重点关注,并且根据患者病情有针对性的采取预防及护理措施,能够有效的降低患者院内感染的几率,不仅提高了重症监护水平,也使重症监护室患者得到了优质的护理.
作者:卢薇薇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实施卡托普利+美托洛尔的近期和远期疗效.方法 本次的研究对象均选自本院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接收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60例,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卡托普利治疗方式,观察组采取卡托普利+美托洛尔治疗方式,探究对比两组患者的近远期治疗成效.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成效为93.33%,心率为(76.85±10.21)次/min、收缩率为(103.52±10.22)mmHg、左室射血分数为(47.06±7.45)%,均分别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有意义(P<0.05);另外,观察组1年后、3年后生存率分别为96.67%(29/30)、90.00%(27/3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33%(22/30)和60.00%(18/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实施卡托普利+美托洛尔治疗方式,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血脂血压、心率等指标水平,近远期疗效均十分显著,值得进一步普及推广.
作者:董媛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奥曲肽联合中药芩柴承气汤灌肠治疗急性水肿型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3月~2017年7月于我院就诊的急性水肿型胰腺炎患者90例,随机均分为观察组(n=45)与对照组(n=45),对照组予以奥曲肽治疗,观察组予以奥曲肽联合中药芩柴承气汤灌肠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腹痛、腹胀消失时间及肠鸣音、WBC计数、CRP、AMS、LPS复常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TNF-α、IL-6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IL-10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奥曲肽联合中药芩柴承气汤灌肠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急性水肿型胰腺炎的临床症状,减轻炎症反应,临床疗效显著,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冉广举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研究分析心血管疾病介入治疗后严重并发症相关情况.方法 选取2014年~2017年我院收治的实施心血管疾病介入治疗的患者364例,其中出现严重并发症的患者27例为本次研究对象,对患者治疗及并发症具体表现等情况进行研究统计.结果 心脏择期组介入严重并发症发生率为8.72%,心脏急诊组介入严重并发症发生率为7.87%,周围血管组介入严重并发症发生率为5.55%,心脏择期组介入严重并发症发生率较比其他组有差异,(x2=6.193 P<0.05),有统计学意义.具体表现其中严重心律失常发生率为22.22%,穿刺点大血肿发生率为,造影剂量过敏休克发生率为18.52%,较比其他具体表现有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血管疾病介入治疗后严重并发症进行相关研究发现其中心律失常、造影剂量过敏休克、穿刺点大血肿是主要因素,应重点关注,治疗过程中应引起注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
作者:王培书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探究妇科恶性肿瘤腹腔镜手术整体护理干预方法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3年2月~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妇科恶性肿瘤腹腔镜手术患者100例,组别分类按照临床护理方法进行,对照组(50例)的护理方法是常规护理,观察组(50例)的护理方法是整体护理,比较治疗过程中的各个指标.结果 在并发症发生率上,对照组明显要高于观察组,差异是非常显著的.结论 通过整体护理对进行妇科恶性肿瘤腹腔镜手术的患者进行护理,能够提高其手术治疗效果,同时并发症发生率也会有非常明显的降低,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玉香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总结脑出血保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2月~2017年11月我院收治的脑出血患者102例,实施内科保守治疗,降低颅内压力、控制血压,预防并发症等治疗和护理,观察患者临床症状和治疗效果.结果 经过内科保守治疗,患者痊愈出院36例,约占35.2%,44例临床症状好转出院,约占43.6%,13例遗留后遗症,约占12.7%,9例患者治疗无效死亡,约占8.5%.结论 脑出血患者内科保守治疗,疗效显著,预后较好.
作者:马万忠 刊期: 2018年第11期
支气管哮喘是儿童期常见的常见病、多发病.近年来,世界各地支气管哮喘的发病率、死亡率呈逐年增高趋势.哮喘的发病机制十分复杂,参与发病因素多,目前尚无根除的治疗方法.本文就支气管哮喘在气道炎症方面的发病机制方面做一综述,以期为儿童哮喘的防治提供依据.
作者:冯俊芳 刊期: 2018年第11期
本实验通过建立大鼠右侧大脑中动脉栓塞(MACO)模型,阻断血流时间改进延长至2 h,之后给予尼卡地平进行治疗,观察一下大鼠的脑梗死的面积和镜下的细胞凋亡的程度,用显微计数尺对大鼠的海马CA1区面积为1 mm范围内正常的神经元以及凋亡神经元进行计数.从而探究尼卡地平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作者:孟茜;吕晓虹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PDCA循环护理对重症监护室转普通病房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5月~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经ICU治疗后转入普通病房的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方式,治疗组则在此基础上给予患者PDCA循环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结果 治疗组患者在过渡期护理中总不良事件发生率为6%,对比对照组16%有明显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经ICU治疗转入普通病房的患者采用PDCA循环护理干预,具有良好的效果,值得应用于临床.
作者:王红艳;杨爱琴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研究与分析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绞痛临床效果.方法 采取随机的原则,选取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我院收治的患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绞痛的患者82例,随后采取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将其命名为常规药物治疗组与复方丹参滴丸治疗组,每组各41例.其中常规药物治疗组患者给予地奥心血康药物治疗,而复方丹参滴丸治疗组患者则给予复方丹参滴丸药物治疗.结果 复方丹参滴丸治疗组患者的减少心绞痛发作的次数、硝酸甘油用量以及心绞痛发作持续时问等情况显著优于常规药物治疗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绞痛临床效果显著,值得进一步推广与使用.
作者:何丽芬;耿向东;姚红艳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克拉霉素、阿莫西林、兰索拉唑三联疗法联合瑞巴派特治疗老年消化性胃溃疡效果及对胃黏膜形态学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老年消化性胃溃疡的患者180例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采用三联疗法,观察组采用三联疗法联合瑞巴派特治疗,对比其疗效.结果 对比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对照组显著低于观察组(P<0.05);观察组患者胃黏膜形态学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存在差异性和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消化性胃溃疡采用克拉霉素、阿莫西林、兰索拉唑三联疗法联合瑞巴派特治疗的效果较好,对胃黏膜形态学改善较佳.
作者:王立辉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显微手术夹闭及血管栓塞术治疗脑动脉瘤的护理作用.方法 选取2017年02月~2018年02月我院收治的脑动脉瘤患者62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通过电脑完全随机分组法,将之分为常规组与研究组,两组分别有31例.常规组行血管栓塞术治疗的同时予以围术期护理配合,研究组行显微手术夹闭治疗的同时予以围术期护理配合.结果 研究组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常规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 显微手术夹闭治疗动脉瘤患者并实施围术期护理配合的效果更为突出,术后并发症少,保证了治疗安全,加快了患者康复进程.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丽君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分析心内科老年患者治疗期间心源性猝死的临床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014年2月~2017年8月我院心内科收治的心源性猝死的患者100例,收集上述100例患者的相关资料,并对患者的家属进行走访,分析患者出现心源性猝死前的诱因,同时结合临床相关文献,总结和分析引起老年心源性猝死的危险因素,结果 发现在猝死前主要因素为剧烈运动和情绪不稳定,随后为用力排便、饮酒、吸烟以及不明原因等.结论 注意上述危险因素,积极的预防,同时加大对患者的护理干预,帮助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加大对心内科患者猝死危险因素的控制,进而保证老年患者的生命安全.
作者:赵凤玲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强化饮食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状态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7年10月吉林省辽源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90例,均存在营养不良,在给予维持性血液透析及对症治疗的基础上,配合常规护理及强化饮食干预,干预时间为2个月.结果 护理干预后全部患者的营养状态较护理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强化饮食干预可有效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营养状态,故值得推广.
作者:玉恩旗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患者接受循证护理的应用和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患者74例进行研究,根据患者接受的不同治疗方法,将其分为观察组(50例)和参照组(50例),其中观察组患者选择循证护理,参照组患者接收常规护理,对患者护理效果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 两组患者在接受有效的治疗和护理之后,临床症状得到明显改善,有效率分别为观察组94%(47/50)、参照组84%(42/50);而且观察组患者总体评分、患者满意度要优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患者临床护理中能够产生显著的效果,值得在今后护理中使用和推广.
作者:殷贞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分析社区护理干预在脑卒中合并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方法 抽取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于2016年11月~2017年11月收治的脑卒中合并高血压患者9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46例)、观察组(46例)2个组别.分别给予两组常规护理、社区护理干预,观察患者的运动功能变化、血压变化、护理满意度.结论 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运动功能、血压指标优于对照组,观察组会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社区护理干预用于脑卒中合并高血压患者,可改善患者的运动功能、血压指标,提高其护理满意度.
作者:刘艳华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对下呼吸道感染患儿采取盐酸溴己新葡萄糖注射液治疗的效果.方法 在我院于2016年11月到2017年11月收治的下呼吸道感染的患儿72例参与本组研究,按照计算机表法将其均分2组,各36例.全部患儿均经常规检查,对参照组患儿行基础治疗,对实验组患儿在参照组的基础上行盐酸溴己新葡萄糖注射液治疗.分析72例下呼吸道感染患儿的咳喘好转时间、肺啰湿音消失时间、肺喘鸣音消失时间、住院时间以及临床疗效等.结果 实验组患儿的临床疗效为97.22%(35/36)与参照组患儿的临床疗效为75.00%(27/36)相比较,明显较优,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实验组患儿的肺啰湿音消失时间、肺喘鸣音消失时间、咳喘好转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相比于参照组均较短,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下呼吸道感染患儿采取盐酸溴己新葡萄糖注射液治疗,患儿的临床症状得到明显好转,将恢复健康时间缩短,获得显著临床疗效.
作者:黄春燕 刊期: 2018年第11期
微小RNA(MicroRNA)是内源基因编码的一类长度约为22~26个核苷酸的单链非编码RNA分子,它是一种负性调节基因表达的非编码RNA,通过切断靶基因的mRNA分子或抑制靶基因的翻译等方式,在转录水平调控蛋白质的表达.舒张性心功能不全是临床上应越来越重视的疾病,它往往因症状不典型而被忽视,而它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与收缩性心功能不全相近,严重影响老年人的寿命和生活质量.一些研究表明细胞可通过外分泌的方式使microRNA进入循环血中并稳定存在,这个特点可以通过检测含量来研究与疾病相关性的价值.本文就MicroRNA-21与舒张性心功能不全研究进展做如下综述.
作者:刘奇;肖俏;刘思绪;陈国亮;张曙影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探索讨论研究瑞替普酶与阿替普酶对心肌梗死溶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分析并随机选取了2017年3月至1818年3月在我院心内科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18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选的几率和顺序将其分为实验组90例,对照组90例,实验过程中,对两组患者均采用积极护理治疗,对照组采用阿替普酶溶栓治疗,实验组采用阿替普酶溶栓治疗,一周后对治疗前后对比分析两组溶栓再通率、住院天数、有效率、心功能的比较,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治疗后实验组与对照组溶栓再通率、住院天数、满意度、心功能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研究瑞替普酶与阿替普酶对心肌梗死溶患者的治疗效果,瑞替普酶可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可有效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患者心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分析获得的临床资料和实验结果,我们可以看出临床应用效果显着,值得推广.
作者:邢福艳;潘春梅;范丽平;管琳琳 刊期: 2018年第11期